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52篇
畜牧兽医   3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确定猪速激肽3基因(tachykinin3,TAC3)核心启动子区域,探索作用于该区域的转录因子对TAC3的调控作用,以猪耳组织DNA为模板,PCR扩增TAC3基因5'端不同长度缺失片段,并构建至p GL3-basic载体,转染猪卵巢颗粒细胞,通过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确定核心启动子区域,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 IP)验证转录因子与基因启动子区的作用,构建转录因子超表达载体和小干扰RNA(siRNA)转染至猪卵巢颗粒细胞,qRT-PCR检测TAC3基因mRNA表达变化。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TAC3基因5'端不同长度缺失片段,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发现,-1 310/-544区域为TAC3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2 486/-1 633区域可能存在负向调控元件,-1 310/-544区域可能存在正向调控元件。Ch IP检测发现转录因子C/EBPβ和YY1分别结合在TAC3基因的-653/-639和-873/-856区域;超表达C/EBPβ和YY1后,TAC3基因启动子活性显著升高(P0.05)、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干扰C/EBPβ后,TAC3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干扰YY1后,TAC3基因启动子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转录因子C/EBPβ、YY1结合在TAC3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域,促进TAC3基因的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2.
蓝塘猪和大白猪消减cDNA文库与差异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肉质性状候选优势表达基因,研究猪肉质优良性状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方法】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蓝塘猪和大白猪肌肉组织差异表达的消减cDNA文库,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研究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获得61个有效克隆。对整个文库进行测序分析,获得47条有效序列。用BLAST在线软件与GenBank 和GenBank EST等数据库进行同源序列比较,发现其中有2条未知序列。对文库中所包含的MYL1、LDHA、KPNA3、TPM3、HUMMLC2B、GNTN和Oaz等基因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MYL1、LDHA、KPNA3、TPM3和HUMMLC2B这5个基因在蓝塘猪肌肉组织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大白猪(P<0.05);GNTN和Oaz基因在大白猪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蓝塘猪(P<0.05)。【结论】很多EST与肉质有关的重要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这些基因在蓝塘猪和大白猪中表达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通过PCR-RFLP方法检测了长白与蓝塘猪F2代群体抗酶基因1(AZ1)5’调控区-792~-433单核苷酸多态性,共获得3个SNP:-731C>T,-584A>C和-476G>A.-713位点处T为优势等位基因,频率为0.777,优势基因型TT频率为0.598;-584位点处A为优势等位基因,频率为0.769,优势基...  相似文献   
4.
基因组选择一步法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是一种新兴的畜禽遗传评定方法,较传统方法有明显优势,近十几年来成为畜禽遗传评定研究热点。但基因分型成本较高,实际育种过程中不可能对所有个体进行基因型检测,致使某些经济价值较小物种实施GS受限。一步法(Single step procedure)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步法既能将全基因组遗传标记用于畜禽遗传评定,又能将未经基因分型的个体全部纳入遗传评定模型,在猪、鸡等群体的基因组选择中应用备受关注。介绍了基因组选择一步法的原理,综述了其应用效果及相关问题等。  相似文献   
5.
1946年,Bailey首次报道了原肌球蛋白(TM基因家族),其主要功能是作为调节蛋白影响肌细胞的发育过程,尤其是成熟阶段的肌细胞发育。原肌球蛋白以大量异构体形式广泛分布于各种真核细胞中。其中4个TM基因分别命名为TPM1、TPM2、TPM3、TPM4。猪TPM3(tropomyosin 3,γ-TM基因)为华南  相似文献   
6.
回顾过往,展望未来。在过去的一年,中国的养猪产业历经了市场从极度低迷到大幅回升的起落,更承受了从猪链球菌病到所谓的猪“无名高热”的困扰。面对如此现状,猪产业的从业者们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对策思考、实践总结,专家、学者等则对此进行了调研、分析研究与反思,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及对未来猪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本刊编辑部通过专访的形式将这些文稿汇集成册,归成若干主题陆续发表出来,以飨读者!本期刊发的为对李加琪教授及荆继忠副秘书长的以关于猪品种繁育及种猪饲养方面内容为主题的专访稿。  相似文献   
7.
肌球蛋白轻链1基因(Myl1)编码的不同剪切体(主要是MLC1f和MLC3f)与哺乳动物骨骼肌肌纤维类型相关.通过猪BAC文库筛选及引物步行法测序获得Myl1基因的启动子序列,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蓝塘猪、大花白猪、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5个品种Myl1基因启动子区的多态性.结果表明,Myl1基因-678C/T位点在蓝塘和大花白等本地猪种中多态性丰富,而在杜洛克、长白和大白等外来猪种中几乎只有CC基因型.  相似文献   
8.
RNAi技术由于其高效性和特异性,已经成为基因功能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并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简要阐述了RNAi的作用机制,同时综述了RNAi技术在动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轮式拖拉机自动导航中转向角测量及自动控制的需求,研制由非接触式角度传感器为测量元件的轮式拖拉机转向角测量装置。该转向角测量装置由转向角检测机构、数据采集模块及显示终端组成。角度传感器相对车体静止,磁块随前轮转向立柱一起做旋转运动,磁场方向的变化使角度传感器输出不同的电压值,从而测量前轮的转动角度。数据采集模块采用AD转换和数值标度变换方法实时采集并处理角度传感器输出的模拟电压信号,将结果发送至显示终端。在转向角测量试验过程中,根据RTK-GNSS记录的拖拉机行驶轨迹计算实际转向角度,并与所设计的转向角测量装置输出的测量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装置在[-5°,+5°]时,实际转向角与测量转向角的最大误差为1.31°,RMS为1.08°;在[-45°,-5°)和(+ 5°,+ 45°]范围内时,角度测量的最大误差为1.93°、RMS最大为1.4°,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可满足轮式拖拉机自动导航对转向角测量精度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