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观音、黄奇等四个乌龙茶品种在广东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龙茶原产福建、广东和台湾,是我国独有茶类,其生产历史源远流长,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为进一步鉴定新品种,扩大乌龙茶生产,我所于1997年—2002年承担了第二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性试验的任务,按统一规范的试验标准方法,完成了由福建省茶叶研究所提供的金观音、黄观音、悦茗香、黄  相似文献   

2.
以引种湖南长沙地区的三个乌龙茶品种铁观音、金观音、金萱鲜叶为材料进行烘青绿茶适制性试验,结果表明,铁观音、金观音、金萱三个乌龙茶品种均适宜制绿茶,以铁观音最优。笔者认为:采用人工杂交育种方法选育高香型绿茶品种时,铁观音是一个很好的亲本。  相似文献   

3.
以黄棪为对照品种,对引种的茗科1号、台茶12号、白毛2号、鸿雁12号和鸿雁9号等5个乌龙茶树新品种进行品比,并综合分析各品种的抗逆性、适应性、生长势、抗虫害能力、物候期、鲜叶产量和成品乌龙茶品质的差异。提出在安溪祥华、西坪等铁观音主产乡(镇)适当引种茗科1号;在安溪虎邱、官桥、蓬莱、湖上等地选用台茶12号或鸿雁12号进行品种搭配,以解决茶树品种结构单一的问题,提高茶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中国乌龙茶行业发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世界》2012,(4)
正乌龙茶是我国特有的茶叶品类之一,品种众多且风格各异,在国内外市场一直享有较高的声誉。近年来,随着安溪铁观音、大红袍等乌龙茶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持续热销,乌龙茶行业整体也得到快速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日益增强。目前,乌龙茶行业已成为我国茶叶产业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HACCP原理在金观音乌龙茶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对金观音乌龙茶生产过程的危害分析,确定了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值,建立监视系统和纠正措施,从而建立了金观音乌龙茶HACCP计划。为HACCP原理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丹桂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9年至1997年从肉桂天然杂交中采用单株选种育成,其性状为灌木型、中叶类、早芽种,制乌龙茶品质好,适宜在乌龙茶区推广.引种南靖一年来,对其主要经济性状的观察认为,丹桂比本地大面积种植的毛蟹、梅占具有发芽早、茶叶品质高的优点,是我县扩种新茶园和老茶园改植换种的一个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7.
4月27日春茶生产期间,建瓯小桥镇镇政府组织举办茶叶技术讲座。邀请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张方舟同志担任首席主讲.参加讲座有镇长、分管农业的领导及茶农、农技人员等三十多人.讲座结合建瓯小桥茶叶生产实际以及根据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1、调整茶树品种结构,如小桥镇80%以上茶树品种水仙,春茶洪峰期明显突出,建议考虑调整品种结构,引进省茶科所近几年新选育丹桂、春半、九龙袍、金观音、黄观音、朝阳、悦茗香、黄奇等乌龙茶良种试种,缓解洪锋期的生产矛盾,从源头上防止粗制滥造;2、针对小桥镇茶叶卖…  相似文献   

8.
黄观音等新品种三明点区域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1997年在三明市小蕉布开展了乌龙茶新品种区域试验,对参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鉴定评价和生产示范。结果表明:(1)黄观音、金观音、新选206种后第4-6年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种肉桂、铁观音增产28.8%-35.6%、48.7%-56.6%、47.3-55.1%,增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1995-1997年鉴定加工品质,黄观音、金观音乌龙茶品质达到金桂、铁观音的水平,新选206接近或  相似文献   

9.
《茶叶通讯》2008,35(4)
我场是由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专家指导建成的茶树良种区试点,经不断充实与引进,现已/拥有适制绿茶、红茶、乌龙茶的国家级、省级无性系良种50多个,母本园品种纯正。所育种苗健壮,是广大茶农、茶场引种建园的首选种苗。  相似文献   

10.
我县仙都镇市后村于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从省茶叶研究所引种的优良乌龙茶新品系之一,高香优质乌龙茶新品种-丹桂.经几年栽培管理,充分体现出春茶开采早,抗递性强,产量高,香气显和制优率高等几大特性,因而,被我县列入1 999-2002年优质茶生产指导性计划发展的重要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茶叶》2013,(1):35
我场是由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专家指导建成的茶树良种区试点,经不断充实与引进,现拥有适制绿茶、红茶、乌龙茶的国家级、省级无性系良种50多个。母本园品种纯正,所育种苗健壮,是广大茶农、茶场引种建园的首选种苗。今年可供部分适制绿茶的品种种苗:碧香  相似文献   

12.
安溪铁观音成本-价格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咏梅 《茶叶》2014,(2):87-90
福建是乌龙茶的原产地,安溪铁观音是乌龙茶精品。本文以安溪铁观音茶农户、茶叶企业、中国茶都-安溪茶叶交易市场等实地考察为依据,对安溪铁观音茶叶生产成本与价格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分析。分析表明:安溪铁观音生产成本构成复杂,包括鲜叶种植成本、初加工成本、精加工成本;在各项成本中,鲜叶生产成本最高;在总成本中,人工成本所占的比例最大。而在价格的调查分析中发现,茶农户的毛茶价格远比茶叶批发商和茶叶店零售价格低,销售成本占销售价格的比例很大。  相似文献   

13.
高花香乌龙茶品种金萱性状鉴定及生产栽培技术研究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萱是台湾省茶叶改良场杂交育成的乌龙茶品种,审定编号为台茶12号,是当地的主推品种之一,我们根据广东市场优质乌龙茶和绿茶价格不断上升和市场比例不断扩大的趋势,引进台湾金萱茶新品种,开发高花香乌龙茶及优质绿茶,以适应广东市场需求。引种以来,我们根据品种特性,开展了品种性状及系列  相似文献   

14.
"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之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冯廷佺 《中国茶叶》2005,27(5):18-19
乌龙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有"中国特种茶"之称.历史上,乌龙茶消费地区主要集中在闽北、闽南,广东潮州、汕头和我国台湾地区.与之相应适销的乌龙茶花色品种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凤凰单枞、冻顶乌龙.自从台资茶叶企业进入内地以来,市场上出现了以内地乌龙茶品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利用我国台湾茶机和初制技术生产的乌龙茶,其香气较传统乌龙茶清香,业界称之为"清香型"乌龙茶.  相似文献   

15.
不同叶色乌龙茶品种的加工技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芽叶色泽与制茶品质存在密切关系。本文通过黄绿色品种黄观音、黄旦、黄玫瑰和深绿色品种铁观音、金观音、紫牡丹乌龙茶加工工艺比较试验,提出不同叶色特征乌龙茶品种适宜的做青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6.
杨阳  曾贞 《福建茶叶》2003,(2):20-22
1997-2001年悦茗香、金观音、黄奇、黄观音在湖南长沙参加第二轮全国茶树品种区试,鉴定结果表明:①产量高,比对照种福鼎大白茶增产49.4%-71.6%,增产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②品质优异,乌龙茶品质审评结果均明显超过对照种福建水仙;③种植成活率高,高达97.2%-100.0%;④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强,超过或相当对照种福鼎大白茶;⑤春梢生育期早,悦茗香、金观音、黄观音属早生种,黄奇属中生种。综合鉴定表明四个参试的福建乌龙茶新品种均适宜在湖南茶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正茗科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国家级茶树良种。2005年,龙泉从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引进茗科1号(金观音)茶树品种,并在龙泉金福茶业公司试制,成功开发"龙泉金观音"茶叶新产品,2006年该产品经省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合格,并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18.
以引种在南安市日泰茶业南安市向阳乡海山日泰茶业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基地的五个高香茶树品种铁观音、本山、水仙、黄旦、金观音鲜叶为原料进行石亭绿茶适制性试验,结果表明,这五个品种均适合制石亭绿茶,其质量以金观音最优。  相似文献   

19.
乌龙茶新品种区域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7年在武夷山市对乌龙茶新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结果表明:(1)黄观音、金观音、新选206种植成活率高,抗寒、旱性强、与黄金枝、肉桂元明显差异。(2)成期平均鲜叶产量、黄观音、金凤音、新选206分别比对照种黄金桂、肉桂增产两成以上,增产明显。(3)加工乌龙茶黄观音、金观音、品质达到黄金桂或肉桂水平,香气明显优于福建水仙;新选206达到或接近黄金枝、肉桂水平,优于福  相似文献   

20.
刘谦 《茶叶科学技术》2005,(1):32-32,33
周宁县是我省传统的绿茶产区,也是闽东的高山茶区.现有茶园面积10.71万亩,主要分布在咸村、七步、狮城、纯池、浦源、李墩等6个镇,以及玛坑、泗桥、礼门等3个乡,几乎村村产茶.由于全县大部分地处高海拔,历来茶叶具有显著高山茶的品质特征.境内千来以上山头就有二十多个,平均海拔在800米左右.栽培的茶树品种有福云6号、7号、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黄楼、丹桂、黄观音、台茶12号、政和大白茶、铁观音和本地有性群体种等20余个.除当地菜茶群体种外,均系无性系品种,约占总种植面积的89.7%;其中,有特早生品种福云6号和早生种福云7号、8号9.2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87.3%,有早生种福安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0.21万亩,占总面积的2.1%.有早生种黄棪、丹桂、中生种毛蟹,梅占、乌龙和迟生种铁观音等乌龙茶品种0.07万亩,占总面积的0.7%,有性系品种本地菜茶,有汤家山早芽种等面积1.09万亩,占10.9%.生产的茶叶产品按茶类划分有绿茶(炒绿、烘青)、乌龙茶、白茶和花茶.茶叶是周宁县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10.71万亩茶园,产年干毛茶6340吨,创茶叶产值691万元,占农业产值16%,茶叶已成为周宁县农村经济支柱,全县有75%以上的农户直接或间接地从事与茶叶有关的工作.1995年省农业厅提出调整茶类结构,在绿茶区适当提高乌龙茶种植面积和生产比例后,从1996年开始宁德市开始引种乌龙茶,我县先后在玛坑、泗桥引种丹桂、铁观音100多亩,从2001年开始少量生产乌龙茶,至今发展2000多亩.品种分布5个乡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