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β-酪蛋白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orden利用转基因技术首次从小鼠乳腺中分泌得到了人组织源性纤维酶原激活剂,开创了转基因技术的先河。在短短的20多年的时间,转基因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专家与企业关注到利用哺乳动物的乳腺生物反应器来生产重要的药用蛋白以及稀有蛋白食品。目前,哺乳动物的乳腺生物反应器主要采用β-乳球蛋白(BLG)、酪蛋白(CSN)、乳清酸蛋白(WAP)和乳清白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和调控区。这些区域能够有效地促进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动物乳腺组织中特异表达。β-酪蛋白(CNS2)是奶蛋白含量较多的一种酪蛋白,在各种哺乳动物的奶汁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动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有完善的真核表达系统,可以为多种外源蛋白提供正确的翻译后修饰,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外源蛋白,可以应用于人或动物的疾病治疗及预防,因其具有成本低、产出高、产品珍贵且需求高的特点而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目前,转基因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研究领域已经取得多项成果与突破,以此生产的蛋白制品也有部分被权威机构批准上市应用,还有许多未上市的研究成果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产业化发展做准备。动植物生物反应器已成为重组药用蛋白生产的新趋势。综述了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重组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介绍了生物反应器类型、生产的蛋白种类、已获批应用的动植物生物反应器,讨论了利用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外源蛋白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对其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哺乳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Mammary Bioreactor)是一种利用动物转基因技术在乳腺细胞中表达多肽药物、工业酶、疫苗和抗体等蛋白的技术。该技术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其效率是利用以大肠杆菌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100倍,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高新技术。本文综述了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原理、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4.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MammaryBioreactor)是一种利用动物转基因技术在乳腺细胞中表达多肽药物、工业酶、疫苗和抗体等蛋白的技术。该技术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其效率是利用以大肠杆菌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100倍,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高新技术。本文综述了乳腺生物反应器的优点、发展及其分类。  相似文献   

5.
针对利用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技术生产重组蛋白,具有生产效率高和经济效益明显的特点。综述了制备乳腺生物反应器时表达载体构建和基因转移两个关键环节的研究现状,并就基因打靶和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结合探讨了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生物反应器是指利用转基因活体动物的某种能够高效表达外源蛋白的器官或组织来进行工业化生产活性功能蛋白的技术,这些蛋白一般是药用蛋白或营养保健蛋白。用于表达的生物反应器包括动物血液、泌尿系统、精囊腺、乳腺等,还包括禽蛋和昆虫(例如家蚕)个体等。  相似文献   

7.
自从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Gordon等人首次利用小鼠乳腺生产出人类医用蛋白质-tPA之后,生物反应器立即引起了科学界和企业界的巨大关注,大量的风险资金开始投向动物生物反应器的开发,一批以生物反应器作为技术支柱的新型制药公司也纷纷建立起来。通过基因打靶技术在转基因绵羊、猪等哺乳动物乳汁中已经得到了大量同源重组人蛋白。科学界和企业界都相信,生物反应器技术将在本世纪初形成低投入、高产出的巨大生物产业,是生物技术中最具前景的高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8.
piggyBac转座子介导的转基因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钟伯雄  危浩  庄兰芳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1):4488-4498
 综述了基于piggyBac转座子的转基因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表达外源蛋白的3个关键环节:(1)外源目的基因高效插入家蚕基因组;(2)转基因家蚕的高效、快捷的检测;(3)具有生物活性的外源目的蛋白的高效表达和纯化。同时介绍了有关转基因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表达外源蛋白的研究进展,为更好地利用转基因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表达外源蛋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鸡输卵管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很有市场前景的生产药物蛋白的生物反应器。综述了激素对输卵管细胞和卵清蛋白基因的调控、输卵管组织特异性调控元件的研究、转基因鸡的制作途径、新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在转基因鸡制作上的应用和国内研究现状、最新成果及发展前景等。  相似文献   

10.
植物生物反应器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粲  王中梅  刘炜  李志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403-11404
以转基因植物作生物反应器生产外源蛋白,包括抗体、疫苗、药用蛋白等具有很强的优越性,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对生物反应器的优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具有合成和分泌乳汁的特殊功能,是制作乳腺生物反应器的靶细胞。以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试验模型,能够真实反应乳腺生长、发育及泌乳的细胞或分子生物学机制,验证乳腺组织特异性表达载体构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研究奶牛乳腺生物反应器、乳蛋白基因表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从培养方法、培养体系的建立、形态结构与细胞增殖分化方面阐述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乳腺上皮细胞系的建立为乳蛋白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及乳腺表达载体的检测提供有利条件。本研究建立了正常培养的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系。利用胶原酶和透明质酸消化法从奶山羊乳腺组织中分离并获得了纯化的乳腺上皮细胞,利用细胞角蛋白18的免疫荧光染色对乳腺上皮细胞进行了鉴定。通过细胞生长曲线、群体倍增时间、细胞接种存活率、细胞活力检测等生物学性状的检测建立并鉴定了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系。结果表明,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在添加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铁蛋白-硒钠、10%胎牛血清的DF12培养液中生长状态良好,细胞传至30代时仍保持旺盛的增殖活力。通过细胞传代及反复冻存和复苏实现了细胞系的长期保存,建立了乳腺上皮细胞系,获得了大量的乳腺上皮细胞。从而为开展奶山羊、奶牛等产奶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及泌乳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人乳铁蛋白基因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了携带人乳铁蛋白(LTF)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pEBL),用脂质体法转染泌乳期莎能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转染后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情况。用G 418对转染细胞进行筛选,获得抗性细胞克隆,并对转染细胞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pEBL构建成功,转染6 h后可观察到细胞有GFP表达,PCR检测阳性克隆细胞转有LTF基因。表明pEBL载体已转染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为进一步建立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技术改良家畜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006年8月,全球第一个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的药物ATryn批准上市,这标志着转基因技术在动物农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黄金时期.作者从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状况入手,综述了国内外利用转基因技术应用于改良家畜的研究历史、现状和产业化进展.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不仅极大提高了转基因效率,同时还为家畜基因敲除和定点整合提供了新的途径;转基因动物在药物生产、疾病模型、干细胞治疗和异种器官移植等方向研发速度正在加快;近年来,在转基因动物育种领域,肉质、生长速度等重要生产性状的转基因改良也取得了突破.另一方面,国际上对转基因动物研究及其利用的生物安全性评估也日臻完善.显然,转基因动物产业正在初露端倪,其必将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建立可用于基因打靶的乳腺上皮细胞系是乳腺生物反应器研制的重要环节,分别采用胰蛋白酶、胶原酶及其两者的混合消化液分离获得了包括少量成纤维细胞在内的原代牛乳腺上皮细胞,比较了不同消化方法的优缺点。利用Trypsin-EDTA阶段消化法在体外培养牛乳腺上皮细胞,观察了此细胞培养到第5代、10代、15代和20代时的细胞形态特征和生长特性,比较了该细胞在胶原基质和混合型基质包被培养皿中的培养效果。以乳腺腺泡上皮细胞中的细胞特征蛋白角蛋白18为标志,利用角蛋白18单克隆抗体进行了细胞免疫组化鉴定,证明分离培养细胞的上皮特性。  相似文献   

16.
Three lactoproteins (α-Sl-casein, β-lactoglobulin, and β-casein) promotors were cloned, sequenced and compared relative luciferase express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motor activity of bovine α-...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pBC1中的乳腺特异表达启动子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了位于β酪蛋白启动子上游两个EcoRⅠ位点(-89~-94和-120~-125)之间的缺失片段,31bp的缺失使得该载体中的一个乳控盒元件(-112~-141)和一个乳腺因子识别序列(-92~-102)遭到破坏,并使得位于TATA框上游的所有启动子成分发生了位置改变。通过与山羊β酪蛋白启动子序列进行比较,设计并合成了缺失片段,经一系列的酶切和连接处理,使得该缺失得到了修复,修复后的载体具有所有乳蛋白表达需要的启动子调控原件。本试验结果为利用修复后的乳腺特异高效表达载体进行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奠定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串联启动子调控下的t-PAcDNA乳腺定位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牛β-Casein启动子与大鼠WAP启动子串联构建了t-PAcDNA乳腺定位表达载体pSVL-WAPβ-PA,将3种表达载体pSVL-βb-PA,pSVL-WAP-PA及pSVL-WAPβ-PA分别注入怀孕家兔乳腺导管中,溶圈试验结果显示,3种表达载体均能在家兔乳腺中表达,且以分娩后第4d的乳汁中表达水平最高,分别为390,440,450ug.L^-1,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t-PA基因乳腺定位表达调控和建立t-PA乳腺生物反应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