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百尾参祛痰止咳、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百尾参抗炎镇痛、止咳祛痰活性部位研究。[方法]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小鼠酚红排泄法观察其止咳、祛痰作用,小鼠醋酸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用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法和棉球致肉芽肿法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百尾参提取物中乙酸乙酯提取物、丙酮提取物和水提物显示了明显镇咳平喘药效作用,且随着剂量的增加,药效作用越明显;中高剂量组能显著延长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增加小鼠气管内酚红分泌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乙酸乙酯提取物的镇咳平喘作用效果比水提取物和丙酮提取物更显著些。百尾参乙酸乙酯提取物、水提物和丙酮提取物中高剂量显著降低醋酸扭体法的小鼠扭体次数,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度;抑制棉球所引起的肉芽肿,显示了良好的镇痛消炎作用。[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百尾参抗炎镇痛、止咳平喘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抗炎镇痛为指标,探讨大蝎子草提取物的抗风湿作用。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对大蝎子草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段萃取,再用小鼠急性耳廓肿法、棉球肉芽肿法考察各萃取部位的抗炎活性;小鼠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考察各萃取部位的镇痛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显著的抗炎和镇痛活性,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急性耳廓肿胀、小鼠棉球肉芽肿;可使醋酸所致的扭体次数明显减少,并使小鼠热板法痛阈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人工诱导海南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 Pierre ex Gagnep.)所产血竭是否具有抗炎镇痛活性,笔者分别采用小鼠扭体反应模型、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对海南龙血树人工血竭和天然血竭的镇痛活性及抗炎活性做了比较。结果表明:海南龙血树人工诱导血竭可显著延长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潜伏期,镇痛活性优于天然血竭;海南龙血树人工血竭和天然血竭均可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两者具有类似的抗炎镇痛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抗传支复方中药口服液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肿胀模型、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小鼠足跖肿胀模型及小鼠纸片肉芽肿模型观察复方中药抗传支复方中药口服液的抗炎作用。[结果]抗传支复方中药口服液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中药口服液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率分别为38.56%和20.02%;明显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减轻角叉菜胶致炎小鼠足跖肿胀度;并有抑制小鼠纸片肉芽肿的作用。[结论]提示抗传支复方中药口服液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罗布麻叶水煎剂抗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炜  聂姬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789-4790,4851
[目的]研究罗布麻叶水煎剂对小鼠的抗炎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罗布麻叶水煎剂高、低剂量组(6、3 g/kg)和药物对照组(醋酸地塞米松);采用二甲苯致耳廓肿胀、醋酸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角叉菜胶致足肿胀模型研究罗布麻叶水煎剂的抗炎作用。[结果]灌胃高、低剂量的罗布麻叶水煎剂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足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可降低小鼠炎症组织中PGE2的含量;高剂量罗布麻叶水煎剂可明显抑制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结论]罗布麻叶对急性炎症具有明显的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小鼠扭体试验、热板法、二甲苯致耳朵肿胀法和角叉菜胶致足肿胀法研究了九里香[Murrayaexotica(L.)]叶的镇痛抗炎作用。结果表明,九里香叶醇提物可有效抑制醋酸致小鼠的扭体反应,延长小鼠的痛阈值,显著抑制二甲苯及角叉菜胶诱导的肿胀。表明中药九里香叶醇提物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药理学作用,为中药九里香的二次开发提供了有益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山黄皮桂研15号果实(含采肉和果皮)和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差异,以挖掘山黄皮桂研15号的利用价值,为山黄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山黄皮果实和叶片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山黄皮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通过NIST标准质谱图库分别鉴定各化学组分;经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山黄皮不同部位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山黄皮桂研15号果实和叶片中共鉴定出55种化合物,其中萜烯类28种、醇类4种、醛类6种、酮类2种、酯类4种、碳氢化合物类6种、醚类5种.从山黄皮果肉、果皮及叶片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20、31和34种化合物,其相对含量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76.97%、95.11%和83.85%.山黄皮果肉、果皮及叶片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分别为单萜类化合物β-蒎烯、月桂烯和萜品油烯.因此,山黄皮桂研15号果实和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以萜烯类化合物(主要是单萜类化合物)和醚类化合物为主.[结论]山黄皮桂研15号果实和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且有独特的挥发油成分.综合成本因素,山黄皮桂研15号叶片挥发油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8.
徐多多  郑炜  高阳  高其品 《安徽农业科学》2012,(7):4058-4059,4062
[目的]分析荔枝核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采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鉴定出5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60.54%。[结论]荔枝核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酯、烯、萘等成分。  相似文献   

9.
赵文生  王建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00-12102
[目的]对铺地柏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结合计算机谱图检索,对铺地柏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铺地柏挥发油提取率为0.68%,共鉴定出88种化合物,占分离物质的85.74%。主要成分为β-水芹烯(17.06%)、(-)-4-萜品醇(2.96%)、β-香茅醇(2.34%)、2-十一烷酮(8.35%)、3,7-二甲基-6-辛烯酸甲酯(5.87%)和α-杜松醇(4.07%)。[结论]该研究通过对铺地柏挥发性成分的研究,为铺地柏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何忠梅  王慧  包海鹰  白冰  刘汉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646-10648
[目的]研究栽培千里光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以期为千里光的合理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栽培千里光和野生千里光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结果]栽培千里光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的成分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别,即从栽培千里光挥发油中鉴定出23种化合物,从野生千里光挥发油中鉴定出21种化合物,其中有13种化合物是相同的。栽培千里光挥发油中含有17种萜类化合物,6种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中含有9种萜类化合物,12种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2种千里光挥发油成分的含量也不同,即栽培千里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α-金合欢烯(11.60%)、α-石竹烯(13.49%)、石竹烯氧化物(8.57%)、棕榈酸(10.86%)和亚油酸(9.00%);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α-金合欢烯(8.10%)、α-石竹烯(19.50%)、石竹烯氧化物(14.22%)、棕榈酸(21.45%)和亚油酸(13.66%)。[结论]该法测定出栽培千里光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这为千里光的合理开发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不同致痛、致炎模型观察川楝子不同炮制品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川楝子不同炮制品镇痛作用;采用耳肿法观察川楝子不同炮制品的抗炎作用。结果川楝子不同饮片对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以炒川楝子作用较强。川楝子不同炮制品对醋酸所致的扭体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热板法显示各样品均能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值,其中以炒川楝子作用较为明显。结论川楝子生品与炒品均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其中以炒川楝子的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2.
小叶丁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叶丁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以采自河南嵩县车村镇的小叶丁香花为试材,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萃取小叶丁香挥发油,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小叶丁香挥发油经GC-MS分析,共鉴定出29种化合物,占总量的85.332%。小叶丁香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4-羟基-苯乙醇、油酸、棕榈酸、己内酰胺、苯乙醇、顺-氧化芳樟醇等,其中醇类化合物占所鉴定化合物含量的54.533%,酸类占21.413%,酚类占3.560%,酮类占6.346%。[结论]小叶丁香挥发油中含有大量的醇、酸类化合物,而没有其他挥发油中常见的萜类及萜的含氧化合物,表明其有特殊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外来入侵植物假臭草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汤丽昌  王宁  杨先会  邓世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805-5806,5809
[目的]分析和鉴定假臭草地上部分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新鲜假臭草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成分,通过NIST化合物谱库检索,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得到所提取各组分在该化学成分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毛细管分离出27个峰,确认了其中的26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58%。新鲜假臭草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大牻牛儿烯D,含量23.63%;石竹烯,含量14.95%;α-杜松醇,含量8.00%;6-亚甲基-1,5,5-三甲基-环己烯,含量6.79%;(+)-表-双环倍半水芹烯,含量6.02%。[结论]新鲜假臭草挥发油成分主要是萜类,还含有少量的羧酸和芳香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青果总黄酮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蛋清致小鼠足跖肿胀、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3种模型,每种模型分为5组,分别给药,即青果总黄酮80、40、20 mg/kg剂量组、地塞米松组(10 mg/kg)、空白对照组(含浓度5%吐温-80的生理盐水),以抑制率为考察指标,研究青果总黄酮的抗炎作用。[结果]青果总黄酮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蛋清致小鼠足跖肿胀、醋酸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急性炎症模型均有抑制作用。[结论]青果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5.
霍清  王晓旭  郑蕾  刘小清  邵洁  高文侠  杨巳廿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524-4524,4528
[目的]探究臭椿叶提取物的抗炎作用。[方法]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和10%蛋清生理盐水致小鼠足肿胀模型,观察臭椿叶提取物的抗炎效果。[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臭椿叶提取物高剂量组能够明显对抗10%蛋清生理盐水导致的小鼠足肿胀,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也有一定的抗炎效果,但效果不十分明显。[结论]臭椿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刺山柑乙醇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位的抗炎镇痛活性。【方法】 以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并结合响应面优化乙醇提取物最佳工艺,将乙醇提取物浸膏通过萃取得到正丁醇部位。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分析正丁醇萃取部位抗炎效果;以热板法和醋酸扭体考察正丁醇萃取部位镇痛效果。【结果】 正丁醇部位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正丁醇部位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正丁醇部位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可显著提高小鼠热板痛阈值,正丁醇部位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能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P<0.01)。【结论】 刺山柑果实醇提物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具有潜在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鸡矢藤有效活性成分的体外抑菌效果、体内抗炎镇痛作用,为充分利用鸡矢藤资源 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 40% 乙醇溶液提取鸡矢藤,对所得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预试分析;采用药敏试验和 二倍梯度稀释法检测其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状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测定 MIC;探究 鸡矢藤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莱胶所致小鼠 足跖肿胀的抗炎作用;并研究鸡矢藤对冰醋酸所致小鼠 扭体疼痛的镇痛作用。【结果】鸡矢藤乙醇提取液含有黄酮、萜类内酯等多种有效化学成分;能够抑制蜡状芽 胞杆菌生长,抑菌圈直径为 8.55 mm,MIC 为 500 mg/mL,但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 果不明显;与对照处理相比,中、高剂量鸡矢藤提取液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性肿胀的抑制率分别为 30.93% 和 55.00%,对角叉莱胶所致小鼠足跖肿胀的抑制率分别为 49.74% 和 58.26%,抗炎作用极显著,且能够有效缓 减冰醋酸引起的小鼠外周性疼痛,使小鼠首次出现扭体反应的时间延迟,15 min 内出现扭体反应的次数减少。 【结论】鸡矢藤乙醇提取液含有丰富的药效活性成分,体外抑菌效果较弱,但对试验小鼠抗炎和镇痛作用显著, 可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候选中草药资源。  相似文献   

18.
朱小勇  林世炜  卢汝梅  李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376-13377
[目的]研究紫玉盘(Uvaria microcarpa Champ.ex Benth)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紫玉盘叶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紫玉盘叶挥发油中共分离出58个色谱峰,鉴定出37个化合物,占总量的89.70%,主要成分是亚油酸、棕榈酸、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已醇酯、双环吉玛烯和苯甲酸。[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紫玉盘叶挥发油的的化学成分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娄方明  白志川  李群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741-5742,5745
[目的]通过研究椿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椿皮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椿皮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椿皮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3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8.02%,其中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的有(+)-Spa-thulenol(11.59%)、顺-α-可巴烯-8-醇(8.37%)、α-胡椒烯(5.87%)、△-杜松烯(5.76%)、α-荜澄茄油烯(4.40%)。[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分离度好,是分析椿皮挥发油成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贵州黔北地区白苞蒿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万镜  张素英  杨远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431-11432,11440
[目的]分析黔北地区白苞蒿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黔北地区白苞蒿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黔北地区白苞蒿挥发油中分离并鉴定出6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662%。其主要成分是以萜类为主,其中以左旋薰衣草醇(17.781%)和吉马烯D(11.963%)含量最多。[结论]黔北地区白苞蒿挥发油成分种类较丰富的是广东白苞蒿,其共有成分中仅有β-金合欢烯、橙花菽醇、匙叶桉油烯醇、石竹烯氧化物和姜烯,且石竹烯氧化物和匙叶桉油烯醇在2个不同地区白苞蒿样品中含量差异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