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水产药物评委、著名鱼病专家陈昌福教授的实验结果表明,硫醚沙星对引发鱼体水霉病的真菌有独到的杀灭作用,同时对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和柱状嗜纤维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大量使用结果证明硫醚沙星有如下药用功效及特点:  相似文献   

2.
硫醚沙星     
《科学养鱼》2007,(11):60-60
国家水产药物评委、著名鱼病专家陈昌福教授的实验结果表明,硫醚沙星对引发鱼体水霉病的真菌有独到的杀灭作用,同时对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和柱状嗜纤维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大量使用结果证明硫醚沙星有如下药用功效及特点:  相似文献   

3.
《科学养鱼》2007,(3):60-60
国家水产药物评委、著名鱼病专家陈昌福教授的实验结果表明,硫醚沙星对引发鱼体水霉病的真菌有独到的杀灭作用,同时对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和柱状嗜纤维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大量使用结果证明硫醚沙星有如下药用功效及特点:  相似文献   

4.
4种化学投入品对凡纳滨对虾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硫醚沙星、异噻唑啉酮、鱼安定和杀虫双等4种化学投入品对凡纳滨对虾幼虾毒性风险,在水温24~26℃下,使用静水式生物毒性试验法,测定了以上4种化学投入品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的急性毒性,确定了四种化学投入品对凡纳滨对虾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结果表明,硫醚沙星、异噻唑啉酮、鱼安定、杀虫双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的48 h LC50为0.112、27.838、9.902和56.669 mg/L,对应的安全浓度为0.0003、1.786、1.741和9.210 mg/L。其中,硫醚沙星对凡纳滨对虾毒性较强,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5.
美国青蛙膨气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对膨气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嗜水气单胞菌与假单胞菌属细菌是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庆大霉素,氯霉素对致病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中草药黄连,黄岑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病发生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保持良好的养殖水质环境是预防该病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硫醚沙星等四种药物对泥鳅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物毒性试验的方法,在水温(22±1)℃条件下,用硫醚沙星、溴氯海因、指环清、季氨168、四种药物对泥鳅进行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硫醚沙星24hLC50为167.72mg/L,安全浓度为39.745mg/L;溴氯海因24hLC50为116.6mg/L,安全浓度为50.20mg/L;指环清24hLC50为30mg/L,安全浓度为5.23mg/L;季氨168的24hLC50为60.56mg/L,安全浓度为10.37mg/L;建议指环清不能做泥鳅的治疗药物,季氨168要谨慎使用,溴氯海因及硫醚沙星可以作为泥鳅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用2倍稀释法测定了新药“康达富”对鳗鲡弧菌、鳗鲡福建爱德华氏菌的杀灭作用,结果表明,该药对鳗鲡弧菌、鳗鲡福建爱德华氏菌有极强的杀灭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04mg/ml和0.0004mg/ml,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0.008mg/ml和0.0008mg/ml。采用琼脂扩散纸片法,检测了“康达富”商品药的原药A和原药B对鳗鲡福建爱德华氏菌的联合杀灭作用,结果表明,两种原药的杀灭效果呈显著的累加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甲鱼穿孔病的有效预防措施,对患病甲鱼进行了临床诊断和病原分离鉴定。病原菌鉴定(菌落特征、细菌形态及细菌生化和分子鉴定)以及菌株毒性试验、人工感染试验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表明:致病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菌株有明显的β溶血,对小鼠具有很强的致病性,菌液浸泡感染黄鳝,也能使黄鳝出现出血病症状。该菌对嗯诺沙星和四环素高度敏感,对氨苄青霉素和阿莫西林低度敏感并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五种中草药对河蟹腐败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徐欣  陈军昌 《水产科学》2002,21(2):24-25
分别采用钢环法和试管法研制了大黄、乌梅、五倍子等五种中草药对河蟹腐败假单胞菌的抑菌和杀菌效果。结果表明,乌梅对该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五种中草药在供试浓度范围内对该菌均均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10.
3种消毒剂对水生动物3种主要致病菌的载体定量杀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载体定量试验对四羟甲基硫酸磷(THPS)、溴硝醇(BNP)和甲醛溶液的杀菌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THPS对于嗜水气单胞菌BSK-10菌株的平均杀灭率在浓度为0.500μl/L时,在THPS与消毒剂接触5 min内即100%被杀灭。而甲醛溶液浓度为0.500μl/L时同样接触5 min杀灭率未达100%;THPS对于爱德华氏菌Et菌株的平均杀灭率与菌株BSK-10相近;而对于哈维氏弧菌GYC1108-1株的平均杀灭率在浓度为1.00μl/L时,在菌与消毒剂接触5 min内即100%被杀灭。而甲醛溶液浓度为0.500μl/L时同样接触5 min杀灭率未达100%。BNP对于菌株BSK-10的平均杀灭率在浓度为16 mg/L时,在菌与消毒剂接触5 min内即100%被杀灭;而对于菌株GYC1108-1的平均杀灭率在浓度为8 mg/L时,在菌与消毒剂接触5 min内即100%被杀灭;BNP对于菌株Et的平均杀灭率与菌株GYC1108-1相近。试验表明THPS相对BNP和甲醛溶液的杀菌效果好,鉴于甲醛溶液本身对水体和水生动物的有害影响,可采用四羟甲基硫酸磷取代甲醛溶液。  相似文献   

11.
五种药物对花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水温20~24℃条件下,用硫酸铜、硫醚沙星、溴氯海因、二氧化氯、甲醛对花鱼骨(Hem ibarbus macu-latesB leeker)鱼苗(体长7~10 mm)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求出这五种药物相应的安全浓度。结果显示,这五种药物48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23 mg/L、1.61 mg/L、3.48 mg/L、4.59 mg/、l55.96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05 mg/L、0.24 mg/L、0.60 mg/L、1.04 mg/L、3.65 mg/L。表明溴氯海因和二氧化氯可安全使用,硫醚沙星和甲醛需慎用,硫酸铜不适宜在花鱼骨鱼苗的防病中使用。  相似文献   

12.
以6株黄鳝源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作为受试菌,研究聚维酮碘在两种测定方法下的杀菌率、有效碘含量,及其对黄鳝的急性毒性,评价不同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及应用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在溶菌肉汤、营养肉汤和双倍浓度营养肉汤培养基中,聚维酮碘对6株菌的24h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均为24g/L(溶菌肉汤=营养肉汤≥双倍浓度营养肉汤)。采用直接作用法时,5mg/L和10mg/L聚维酮碘在10min内的杀菌率分别为99.99%、100%。试管二倍稀释法中有效碘的含量(溶菌肉汤营养肉汤双倍浓度营养肉汤)也远低于直接作用法,且有效碘含量在24h后均下降。聚维酮碘对黄鳝的24h半致死质量浓度为173.91mg/L,这一质量浓度远高于直接作用法测定的有效杀菌质量浓度。试验结果表明,聚维酮碘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性,且在黄鳝养殖中可安全使用。但其有效性易受有机物影响,故在水产养殖中推荐使用直接作用法来测定其有效杀菌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13.
从海南养殖卵形鲳致病嗜麦芽假单胞菌细胞壁中提取脂多糖 ,分别用一次腹腔注射免疫法、加强腹腔注射免疫法和口服法对健康卵形鲳进行免疫接种 ,结果表明 ,以这 3种方法接种脂多糖 2~ 12周 ,实验鱼类对嗜麦芽假单胞菌的血清凝集抗体效价及其对嗜麦芽假单胞菌病的抵抗力均有显著提高。此外 ,卵形鲳在接种嗜麦芽假单胞菌脂多糖后 ,其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也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周永灿  张本等 《水产学报》2002,26(2):143-148
从海南养殖卵形鲳Shen致病嗜麦芽假单胞菌细胞壁中提取脂多糖,分别用一次腹腔注射免疫法、加强腹腔注射免疫法和口服法对健康卵形鲳Shen进行免疫接种,结果表明,以这3种方法接种脂多糖2~12周,实验鱼类对嗜麦芽假单胞菌的血清凝集抗体效价及其对嗜麦芽假单胞菌病的抵抗力均有显著提高,此外、卵形鲳Shen在接种嗜麦芽假单胞菌脂多糖后,其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也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以1%的Na2S2O3为中和剂,测定了五种质量浓度100,20,4,0.8,0.16mg/L ClO2溶液对副溶血弧菌、毛霉亮发菌以及嗜水气单胞菌等河蟹致病菌的杀灭效果。同时以蛋白胨质量为材料测定了有机物对ClO2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0.8mg/L的ClO2作用15min、0.16mg/L的ClO2作用30min可有效杀灭三种致病菌;蛋白胨浓度为25mg/L时,对ClO2的杀菌效果几乎没有影响,蛋白胨质量浓度为25mg/L时,ClO2作用15min的杀菌率下降为97.5%,蛋白胨质量浓度为625mg/L时下降为95.5%。  相似文献   

16.
杀菌王系含氯消毒剂,为广谱高效杀菌药物,性能稳定,成产品在常温下贮藏两年,有效氯便下降2.7个百分点。杀菌王对嗜水气单胞菌,G4菌株,荧光机毛杆菌等鱼类病原菌有很强的杀灭作用,MIC为(3-5)×10-7,5×10-7杀菌王水溶液在1h内可杀灭受试病原菌的97%。  相似文献   

17.
嗜水气单胞菌拮抗菌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平板划线法或点种法对212株分离自养殖水体和水产动物胃肠道的细菌进行筛选,得到1株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 onas hydrophila)有拮抗作用的细菌MLS-7。经过生理生化的初步鉴定,该菌为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MLS-7上清液抑菌试验和共培养试验表明其对嗜水气单胞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进一步对MLS-7抑菌谱进行测定,确认其对鱼源的病原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性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糖类)产生大量乳酸的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主要包括乳杆菌属(如嗜酸乳杆菌)、链球菌属(如粪链球菌)、名串珠菌属(如乳酸明串珠菌)、双歧杆菌属(如长双歧杆菌)、片球菌属(如戊糖片球菌)等。乳酸菌耐酸,在pH 3.0~4.5的酸性条件下能够生存,但不耐热,温度达到65~75℃便会死亡。一、乳酸菌的主要作用1.抑制病原菌,预防疾病乳酸菌可通过3种机制抑制和杀灭病原菌,一是产生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探讨嗜硫小红卵菌净化海水养殖废水的效果。试验采用嗜硫小红卵菌处理分别添加了硫化钠、葡萄糖、氯化铵和亚硝酸钠的模拟海水养殖废水,处理10天后取样,检测海水中的S2-、COD、NH3-N和NO2-N的浓度。实验发现高浓度(107 cfu/m L)光照条件下的嗜硫小红卵菌对模拟水体中S2-的去除率可达到94.9%,对照组的去除率为68.6%,高浓度(107cfu/m L)黑暗条件下的嗜硫小红卵菌对COD的去除率可达到39.7%,对照组的去除率为13.1%。但对于NH3-N和NO2-N的浓度,实验组和对照组几乎没什么差别。因此,应根据嗜硫小红卵菌本身的特性有选择的净化废水。  相似文献   

20.
栉孔扇贝血清中的免疫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栉孔扇贝血清的细菌凝集活性、抑菌活性和溶菌活性进行研究。选用24种细菌和真菌进行凝集试验,发现栉孔扇贝血清能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代远洋弧菌产生凝集作用,血清的细菌凝集作用经数种细菌刺激没有发生改变,说明这种凝集作用是不可诱导的。栉孔扇贝的血清对某些细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体外彻底杀灭细菌的效果极差,经大肠杆菌和副溶血弧菌刺激后,抑菌效果基本不变。栉孔扇贝血清还具有一定的溶菌作用,而且大肠杆菌的刺激可以明显提高这种溶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