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不同供硼水平对菜心光合作用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绿粗薹早熟菜心为试材,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供硼水平对菜心光合速率及菜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硼营养处理可以明显改善植株的光合特性,提高菜薹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降低亚硝酸盐含量,改善菜薹品质,提高菜心的食用安全性。当硼浓度为0.4 mg/L时,能有效提高菜心叶绿素、蔗糖、果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降低亚硝酸盐含量,菜薹综合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2.
利用不同孔径的防虫网为覆盖材料,以露地栽培为对照,研究不同孔径防虫网对菜心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生产上利用网室栽培菜心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夏季防虫网覆盖栽培可以有效防治各种害虫,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菜心产量,同时也提高了菜心的株高和节间长度、可溶性糖、还原糖和果糖的含量。防虫网覆盖栽培还降低了菜心臺茎的硝酸盐含量,提高了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综合考虑生产上宜采用孔径为0.710 mm的白色防虫网更适合夏季菜心种植。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培方式,以亚硒酸钠和DL-硒代蛋氨酸为硒源,研究不同硒源对小白菜品质、产量以及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的施用浓度和硒源。结果表明,亚硒酸钠和DL-硒代蛋氨酸各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小白菜叶片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小白菜硝酸盐和粗纤维含量,DL-硒代蛋氨酸各处理还可提高小白菜叶片维生素C含量。施入外源硒后,小白菜植株硒含量随施硒浓度的上升而增加。硝酸盐与可溶性糖、硝酸盐与可溶性蛋白、粗纤维与维生素C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下小白菜品质综合排名依次为 T2>T1>S2>T3>S1>S3>CK>T4>S4。T2处理小白菜的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了2.82百分点和107.14%,硝酸盐含量降低了51.21%,地上部硒含量为0.843 mg·kg-1。综合分析,以亚硒酸钠为硒源,施用Se浓度为0.5 mg·L-1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螯合型植物营养剂对菜心、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菜心和生菜为材料,研究喷施不同浓度螯合型植物营养剂对植株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600倍喷施效果最好,每667m2菜心产量为879kg、增产11.9%,每667m2生菜产量为2304kg、增产22.6%;螯合型植物营养剂喷施后,菜心和生菜的Vc、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所增加,硝酸盐含量明显下降,其中以菜心600倍喷施硝酸盐含量最低(1817mg/kg)、比对照降低36.5%。  相似文献   

5.
夏冬两季广州菜心的硝酸盐含量及营养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广州菜心的硝酸盐含量及营养品质,分别于夏冬两季对广州4个蔬菜市场的30个菜心品种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广州菜心的硝酸盐含量较高,有5个菜心品种超过国家标准,15个品种达到严重污染程度,但冬季菜心硝酸盐含量比夏季菜心低。同时,冬季菜心的外观形态和营养品质也比夏季菜心好。相关性分析显示,夏季菜心最大叶柄长与硝酸盐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叶色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冬季菜心的最大叶长、最大叶宽、薹粗与硝酸盐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叶色与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有较高的相关性。因此,夏季适宜选择颜色鲜绿、叶片和叶柄长的菜心;而冬季适宜选择颜色鲜绿、叶片大和薹粗的菜心。  相似文献   

6.
以不补光为对照,采用LED灯进行不同暗期间断处理,研究其对菜心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个暗期间断补光处理均提高了菜心的茎粗、叶片数和生物量;提高了VC、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硝酸盐含量。综合菜心的生长和品质,以暗期间断1 h补光5 min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叶面喷施氨基多糖硒肥对西瓜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瓜品种早佳8424为材料,通过叶面喷施氨基多糖硒肥水溶液,研究其对西瓜生长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适宜浓度的氨基多糖硒肥能够有效增加西瓜植株的茎粗,提高功能叶片中SPAD值、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显著提高西瓜中硒含量以及可溶性糖、维生素C(V_C)、番茄红素的含量,提高单瓜质量和产量,并能显著降低西瓜功能叶片的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西瓜中可滴定酸含量。表明氨基多糖硒肥具有增强植株叶片光合作用和植株长势,提高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能力,以及提高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钼、硒互作对小白菜产量、钼硒含量累积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钼、硒互作能提高小白菜的产量、钼硒含量累积量、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降低小白菜硝酸盐含量。试验结果说明,钼、硒互作对促进小白菜钼硒养分吸收以及提高蔬菜营养品质均表现出显著的交互效应在大田生产中可以通过钼硒配施的方式来提高小白菜  相似文献   

9.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钼、硒互作对小白菜产量、钼硒含量累积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钼、硒互作能提高小白菜的产量、钼硒含量累积量、Vc和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降低小白菜硝酸盐含量。试验结果说明钼、硒互作对促进小白菜钼硒养分吸收以及提高蔬菜营养品质均表现出显著的交互效应,在大田生产中可以通过钼、硒配施的方式来提高小白菜的钼、硒含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以3个不同熟性的菜心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菜心的糖分代谢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熟性的菜心品种可溶性糖、蔗糖、果糖和还原糖含量在花芽分化期至花芽分化中期的变化幅度不大,但在花芽分化中期至现蕾期快速升高,在现蕾期至采收期缓慢上升或下降。花芽分化后,叶片各种糖含量均低于薹茎。叶片和薹茎的糖含量均以晚熟品种最高,而早、中熟品种叶片糖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中熟品种薹茎糖分含量比早熟品种高。叶片的NI、AI活性以及薹茎的SS、SPS活性与可溶性糖、蔗糖、果糖和还原糖含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但叶片的SS、SPS活性以及薹茎的NI和AI活性与可溶性糖、蔗糖、果糖和还原糖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这说明在花芽分化中期至现蕾期的糖分积累最快,花芽分化后叶片的糖分逐渐向薹茎转移,为菜薹的膨大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基础,从而促进菜薹的膨大生长。菜心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糖分不断降解,而薹茎的糖分则不断合成与积累,叶片糖分与NI、AI活性以及薹茎糖分与SS、SPS活性的关系密切,提高薹茎的SS和SPS活性可促进薹茎糖分的形成,提高糖分的积累,改善菜薹的品质与风味。  相似文献   

11.
为了丰富菏泽地区冬季蔬菜的种类,增加市场供给,进行淮南黄心乌引种试验,研究不同播种期对淮南黄心乌农艺性状、单株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不同施肥处理对其单株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移栽苗龄对其缓苗时间和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株高、株幅、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和单株产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叶柄宽、叶片数呈现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可溶性糖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蛋白质呈下降趋势,硝酸盐和Vc无明显变化规律;在8月25日、9月5日播种,黄心乌单株产量、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播种期,单株产量分别为511.16、500.08 g,蛋白质含量分别为6.27、6.50 mg/g,且硝酸盐含量较低,分别为342.87、357.66 mg/kg,9月5日播种,黄心乌Vc含量为32.34 mg/100g,显著优于其他播种期。有机肥(O)、有机肥+氮肥(ON)、有机肥+复合肥(OM)处理单株产量、可溶性糖和蛋白质显著优于不施肥对照,OM处理单株产量、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为520.15、6.79mg/g,但是硝酸盐显著低于ON处理。6叶、8叶期苗龄缓苗时间较短,为4 d,且单株产量较高,分别为518.72、519.06 g。从农艺性状、单株产量、营养品质综合分析,淮南黄心乌在菏泽的最佳播种时间为8月25日至9月5日,最佳施肥处理为有机肥+复合肥,最佳移栽苗龄为6~8叶期。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钾肥对不同类型油菜品种菜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甘蓝型油菜品种‘徽油48’和白菜型油菜品种‘皖油13’为材料,采用叶面喷施不同用量含钾有机肥“富万钾”的方式,研究其对不同类型油菜品种主薹和侧薹的外观、口感及菜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品种的菜薹产量和品质优于白菜型油菜品种,每公顷喷施750 g“富万钾”最有利于提高菜薹品质和产量。常规栽培措施下,‘徽油48’和‘皖油13’的菜薹总产量分别可达4 714.94和3 568.80 kg·hm-2,‘徽油48’较‘皖油13’增产32.12%。与常规栽培措施相比,每公顷喷施750 g“富万钾”可显著提高菜薹总产量,其中‘徽油48’与‘皖油13’分别提高了14.92%和23.92%。同时,叶面喷施“富万钾”可显著提高菜薹的品质,其中‘徽油48’主薹和侧薹的SPAD值、茎叶比、茎的糖度、胡萝卜素含量以及侧薹叶的糖度,分别显著提高9.88%和15.66%、34.03%和69.54%、21.21%和10.70%、27.20%和19.04%、22.88%,纤维素含量降低9.04%;‘皖油13’主薹和侧薹的茎叶比、茎的糖度...  相似文献   

13.
木醋液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木醋液为试验材料研究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木醋液对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都有显著效果.M400处理对提高番茄株高、茎粗和叶绿素值效果最好,M800对提高叶面积效果最佳.M400和M600提高番茄产量最显著,产量分别为160.67 t·hm-2和153.31 t·hm2,显著高于产量为101.72 t·hm-2的...  相似文献   

14.
腐植酸复合肥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腐植酸复合肥作为番茄底肥研究了其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复合肥对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都有显著效果。腐植酸复合肥处理对番茄株高、茎粗、叶面积和叶绿素值均产生促进作用,但如果含量超过一定范围则会使促进增长效果降低。腐植酸复合肥处理协调了番茄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改善了番茄后期养分的营养水平,从而增加了番茄产量。腐植酸复合肥可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粗蛋白、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糖酸比,并能降低硝酸盐含量来提高番茄品质。  相似文献   

15.
试验设N_1,K_1,N_1K_1,N_2K_1,N_1K_2和N_2K_2六个处理。结果表明,K_1处理菜薹的可溶性糖、还原糖和抗坏血酸的含量最高,而蛋白质含量最低,其植株生长不良,菜薹重最小。N_1处理菜薹的可深糖含量比N_1K_1,N_2K_1和N_2K_2较高,而比N_1K_2低,其蛋白质含量比NK配合各处理低,但抗坏血酸含量比N_1K_1和N_2K_2两处理较高,而与N_1K_2和N_2K_1两处理差异不大。N_1处理植株生长和菜薹重比K_1处理较好,而比NK配合各处理差。NK配合各处理中,以N_1K_2处理的植株生长和菜薹产量最好,菜薹的营养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氮磷钾对水培生菜(Lactuck sativa L.var.ramosa Hort.)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别对氮磷钾设置5个浓度梯度,在收获时测定生菜的产量和维生素C、硝酸盐、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等品质指标.结果发现,随着氮素水平从3.0 mmol/L增加到9.0 mmol/L,生菜的产量、维生素C、硝酸盐、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都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磷素水平从0.2 mmol/L增加到1.0 mmol/L,生菜的产量和硝酸盐先增大后减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逐渐增大,维生素C逐渐减少;钾  相似文献   

17.
矮壮素对大丽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生型大丽花品种"大金红"为试材,在株高为20 cm时,采用叶片喷施和灌根2种施药方式施药1次,矮壮素施用浓度均为0(CK)、1 000 mg/L、1 500 mg/L、2 000 mg/L、2 500 mg/L和3 000 mg/L,通过测定植株形态指标(株高、节间长度、节数、叶面积、开花期、花期持续时间、花朵直径、花瓣数)和生理生化指标(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研究矮壮素施用方式和施用浓度对大丽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矮壮素施用浓度为1 000~3 000 mg/L时,无论喷施还是灌根,均能够显著降低株高,增大叶片面积,延长花期,提高产量,且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多;相同施药水平条件下,灌根效果优于喷施。用3 000 mg/L的矮壮素灌根效果最好,株高降低27.73%,叶面积增加43.91%,始花期推迟22 d,花期延长20 d,花径增大4.62 cm,花瓣数增多140片,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大丽花的株型、观赏价值和开花品质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崇明水仙种球退化和病毒积累等因素阻碍了其良好的生长与发育,本文用不同浓度(0、0.25、0.5、0.75、1.0mmol/L)的亚精胺溶液对水培崇明水仙进行叶面喷施,以研究亚精胺对崇明水仙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精胺可以增加崇明水仙的叶片厚度,提前花期,促进盛花期的到来;对分株数、叶片数、株高和叶宽等生长性状,花葶数、花朵数和花葶高度等开花性状,以及对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等生理指标无显著影响,但是对花梗强度有一定的降低作用。5组处理中,以0.5mmol/L浓度的亚精胺溶液喷施综合效果最佳,并最早进入现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均较CK提前了7d。  相似文献   

19.
水培芥蓝时常遇到缺铁造成植株矮小、品质降低的现象,但高铁浓度培养易引起铁中毒产生生理障碍而抑制芥蓝生长。以EDTA-Fe为铁源,研究了不同铁浓度水平(2.8 mg/L、5.6 mg/L、8.4 mg/L、11.2 mg/L和14.0 mg/L)对水培芥蓝生长、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芥蓝植株鲜重和株高随营养液供铁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铁浓度超过8.4 mg/L后植株鲜重无显著增加,株高则下降。芥蓝薹叶与薹茎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都随铁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超过8.4 mg/L后薹叶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不再显著增加,超过11.2 mg/L时薹茎的可溶性蛋白、薹叶与薹茎的可溶性糖含量都不再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薹叶CAT和POD活性均随铁浓度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至8.4 mg/L时达到最高。根系活力随着铁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至8.4 mg/L时达到最高。植株全铁含量也随着铁浓度增加而先升高后下降,薹叶全铁含量至8.4 mg/L处理达到最高,薹茎与根全铁含量11.2 mg/L时最高。本试验条件下水培芥蓝最适合的铁浓度是8.4 mg/L,可获得最佳的生物量和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