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蒸馏水为浸提液,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对血红铆钉菇子(Gomphidius rutilus)实体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依次是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获得血红铆钉菇子实体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是提取温度97℃,液料比50∶1(V∶m,m L∶g),提取时间2.3 h。在此条件下,血红铆钉菇子实体多糖的理论提取率为14.51%,与实测值(14.42%)的吻合度良好。  相似文献   

2.
运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othod,RSM)探索桑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试验确定试验因素和水平的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设计五因素三水平试验,利用Design-expert 8.0.6方差分析确定多糖得率回归方程,分析与桑叶总多糖得率相关的性质.结果表明:提取桑叶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φ(乙醇)=81.80%,醇析时间为27.44 h,料液比为22.30∶1(mL/g),浸提时间为84.37 min,浸提温度为91.98℃,桑叶多糖的理论产率为4.468%.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和便捷性,将提取桑叶多糖的最佳条件改进为φ(乙醇)=82.0%,醇析时间为28.0 h,料液比为23.00∶1 (mL/g),浸提时间为85.0 min,浸提温度为82.0℃.在此工艺条件下,多糖得率为4.328%,接近回归方程预测值,试验精密性、重现性、稳定性、回收率良好,复合提取2次较合适.桑叶粗多糖对DPPH、OH、O2-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提取桑叶中芦丁的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为因素,以桑叶中芦丁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桑叶中芦丁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桑叶芦丁最佳提取工艺为A3B1C1D3,即超声时间为50 min,提取溶剂为60%乙醇,提取温度为30℃,料液比为1∶20。在此工艺条件下,芦丁吸光度达0.171。[结论]该研究得到桑叶芦丁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桑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桑叶多糖的碱性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取桑叶多糖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氢氧化钠提取桑叶中的多糖,从浸提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4个方面对提取率进行了分析,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碱性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得出桑叶多糖氢氧化钠提取的最佳条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单因素试验得出的最佳条件是提取液浓度为0.5 mol/L,提取温度为80℃,料液比为1∶50,提取时间为4 h。正交试验筛选出桑叶中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是浸提浓度为1.5 mol/L,提取温度为80℃,料液比为1∶50,提取时间为4 h,多糖含量为2.55%。[结论]提取时间对桑叶多糖的提取有比较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配比,使得提取更加充分。  相似文献   

5.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桑叶叶绿素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优化桑叶叶绿素提取工艺,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响应面分析法中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则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从中选取对叶绿素提取结果有明显影响的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液料比3个因素进行优化;并利用Design Expert 7.1.6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桑叶叶绿素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5.25 h,提取温度56.5℃,液料比103∶1;在此条件下,桑叶叶绿素质量分数为5.376 mg/g,与预测值5.451 mg/g接近.说明根据Box-Behnken模型、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得到的桑叶叶绿素提取优化工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利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桑叶总黄酮的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为自变量,以桑叶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当加酶量为0.8%,超声功率为200 W,超声时间为10 min时,提取桑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8(g/mL),提取温度51℃,提取时间3.6 h,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5.55%,总黄酮产量理论值与试验平均值相对标准误差为0.89%,表明Box-Behnken模型优化可用于桑叶总黄酮提取条件优化,所得参数准确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桑叶尤其是桑嫩芽中富含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为开发利用桑叶GABA,采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桑叶GABA。通过单因素和Box-Behnken试验,探究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和微波功率对桑叶GABA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时间、料液比及提取温度对桑叶GABA的提取影响较大,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的最佳技术参数为料液比1∶34、微波功率为144 W、超声波功率为50 W、提取时间为165 s,在此工艺条件下GABA提取量为5.83 mg/g。可见,采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桑叶GABA具有提取率高、提取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酶-超声双辅助提取桑叶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优化桑叶多糖提取工艺,在纤维素酶、果胶酶联合作用下,利用超声辅助,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研究酶种类及用量、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乙醇浓度以及超声次数等因素对桑叶多糖提取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桑叶中多糖提取最佳条件为纤维素酶与果胶酶酶比例为1∶2、乙醇比例2.5∶1、超声时间60min、超声温度80℃、超声功率60 W、超声次数3次。酶-超声双辅助提取桑叶多糖能有效提高提取率和原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用正交法研究桑叶黄酮类成分分离工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军  穆莉  陆翠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5):775-775,777
分别用乙醇、甲醇进行了桑叶黄酮类成分分离正交试验 ,优选了工艺参数 ,结果表明 :乙醇浓度 90 % ,固液比 1∶40 ,提取时间 4h ,提取温度 70℃ ,工艺条件较好 ;甲醇浓度 90 % ,固液比 1∶3 0 ,在 60℃条件下提取 4h ,工艺条件较好。  相似文献   

10.
董树国  陆钊  曹宏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78-19780
[目的]研究表面活性剂辅助提取桑叶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Tween 80的浓度为1.5%,料液比1∶40(g/ml),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温度80℃,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平均提取率为1.742%。[结论]表面活性剂辅助提取法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提取方法,可用于桑叶中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桑叶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自由基清除能力,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活性抑制作用进行研究,旨在获得充分保持桑叶黄酮活性的新型制备方法,为桑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超声波–半仿生法提取桑叶黄酮,考察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4个因素对桑叶黄酮得率和DPPH·以及OH·的平均清除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桑叶黄酮提取工艺,评价桑叶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结果】桑叶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0 mL/g、提取总时间97 min(3个阶段的时间比例为1∶2∶2)、超声温度49℃、超声功率400 W,黄酮得率为(38.23±0.42) mg/g,自由基平均清除率为(57.04±0.97)%。桑叶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抑制的IC50值为(1.081±0.130) g/L和(1.204±0.190) g/L。超声波–半仿生法比单一超声波法提取桑叶黄酮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强,比单一半仿生法提取桑叶黄酮的得率高。【结论】采用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提取的桑叶黄酮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且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有...  相似文献   

12.
正交试验优选桑叶黄酮及其降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桑叶黄酮提取最佳工艺,并对黄酮进行降糖作用研究。[方法]以桑叶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以浸提温度、时间、固液比和环糊精浓度为考察因素,正交试验优选桑叶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利用提取物对Ⅱ型糖尿病小鼠进行降血糖作用研究。[结果]在温度60 C°、糊精浓度20%、料液比1∶20、90min条件下,黄酮提取率最佳,且桑叶黄酮对Ⅱ型糖尿病小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简便、合理,可以指导桑叶黄酮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武昌鱼鱼鳞胶原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武昌鱼鱼鳞作为原料,采用不同浓度的盐酸作为脱钙溶液,用0.5 mol/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提取其胶原蛋白。以胶原蛋白提取率为指标,选择脱钙时间、脱钙酸浓度、固液比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为影响因子,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武昌鱼鱼鳞胶原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正交试验表明,当提取温度确定为12℃时,4个因素对武昌鱼鱼鳞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提取固液比﹥脱钙时间﹥脱钙酸浓度﹥提取时间。提取鱼鳞胶原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5,脱钙时间3 h,提取时间每次1.5 d,脱钙酸浓度为0.4 mol/L,在此条件下,胶原蛋白提取率为1.142%。[结论]该研究为鱼鳞胶原蛋白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高效提取中药材牡丹皮中的多糖,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回流提取牡丹皮多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水料比为响应因子,采用Box-Behnken design方法进行三因子三水平试验,以多糖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温度与提取时间均显著影响牡丹皮多糖提取得率,三因子对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水料比。牡丹皮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4℃、提取时间1.1 h、水料比31∶1,牡丹皮多糖提取得率预测值为3.732%,验证后得率为3.727%,与预测值基本吻合,相对误差为0.134%。本研究为牡丹皮的精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牡丹皮多糖构效关系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柿叶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提醇沉法从柿叶中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液固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最终确定柿叶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60min,液固比为30∶1(mL∶g)。最佳提取条件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以去离子水为提取剂,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蝉花(Cordyceps cicadae)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蝉花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20(m/V,g∶mL),在这个条件下蝉花多糖提取率为2.37%。  相似文献   

17.
优化超声波提取梵净山石斛(Dendrobium fanjingshanense)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可为梵净山石斛多糖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以梵净山石斛为原料,考察料液比(g∶m L)、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梵净山石斛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梵净山石斛多糖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梵净山石斛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35,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4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超声波对梵净山石斛多糖的提取率为9.83%。  相似文献   

18.
采用热水浸提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研究海南五指山水满茶中茶多糖的提取工艺,运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与提取次数对水满茶中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热水与超声波提取水满茶中茶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并比较最佳提取条件下两种提取方法的多糖得率。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g∶m L)为1∶20,浸提时间60 min,浸提温度80℃,浸提次数3次;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55℃,料液比(g∶m L)为1∶15,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次数3次;热水浸提法多糖提取率478.09 mg/g,优于超声辅助提取法245.72 mg/g。  相似文献   

19.
普那菊苣总酚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普那菊苣中总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法对总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选用L9(34)进行正交试验,以总酚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料液比对总酚提取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水为提取溶剂,温度80℃ ,时间2 h,料液比(质量∶体积)1∶15,提取2次。西北林学院学报21卷第5期杨亚丽等普那菊苣总酚提取工艺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提法和乙醇浸提法研究信阳绿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运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因素对绿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提法提取绿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 g∶15 m L,提取时间1.5 h,提取温度85℃;乙醇浸提法提取绿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5%,浸提温度65℃,料液比为1 g∶20 m L,浸提时间1.0 h。最佳工艺条件下,乙醇浸提法黄酮提取率(17.21 mg/g)优于水提法(10.11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