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感官值和氨基酸回收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活性炭吸附法、微生物发酵法对波纹巴非蛤酶解液的脱腥效果。确定活性炭吸附脱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炭添加量为3.5%,作用温度80℃,作用时间40 min,酶解液腥味值为1.5,游离氨基酸的回收率为68.4%;微生物发酵法脱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酵母浸出物添加量为0.7%,作用温度为35℃,作用时间为45 min,酶解液腥味值为1.3,游离氨基酸的回收率达到92.4%。微生物法脱腥比活性炭吸附法脱腥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以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原料,经复合酶解得海参多肽酶解液,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及柱层析分离试验研究了粉末活性炭、颗粒活性炭、硅藻土、强碱性阴离子树脂(D280)、弱碱性阴离子树脂(D380)、弱酸性阳离子树脂(D301R、D315、D301T、D152)和大孔吸附树脂(D3520、ADS-5、ADS-7)对海参多肽酶解液的脱色脱腥效果,以优化海参多肽脱色脱腥工艺.结果表明:树脂D280的脱色脱腥效果最佳,最佳脱色脱腥工艺为酶解液与树脂体积比为3∶1,流速为2 mL/min,在此脱色脱腥工艺条件下,脱色率达69.78%,游离氨基酸态氮回收率为86.42%,海参多肽回收率为82.49%,脱腥率达67%,海参多肽酶解液通过D280脱色脱腥后,其游离氨基酸态氮含量为461.7 mg/L,海参多肽含量为9.77 mg/mL.  相似文献   

3.
风味蛋白酶酶解波纹巴非蛤制备小分子肽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波纹巴非蛤为原料,通过风味蛋白酶酶解制备小分子肽,并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波纹巴非蛤的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确定酶解波纹巴非蛤制备小分子肽的最佳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5 h、风味蛋白酶(E)与底物波纹巴非蛤肉(S)的质量比为3.1∶100时,酶解液的小分子肽得率为38.15%,与响应面模型所预测的小分子肽得率39.07%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4.
以波纹巴非蛤为原料,用碱性蛋白酶酶解波纹巴非蛤肉蛋白制备小分子肽,并运用响应面方法设计优化波纹巴非蛤酶解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pH值6.5、液固比为3∶1、酶含量为2.50%、酶解温度为50.4℃、酶解时间122.60 min的条件下,小分子肽的提取率最高、为63.04%。  相似文献   

5.
波纹巴非蛤活性肽的酶法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林丽云  孙恢礼  肖婉娜  周春梅  程素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901-10902,10909
[目的]为波纹巴非蛤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波纹巴非蛤为原料,采用木瓜蛋白酶水解法制备波纹巴非蛤活性肽复合物,并对所制备的活性肽复合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铁氰化钾法测定不同分子量区间的波纹巴非蛤活性肽复合物的抗氧化性。[结果]波纹巴非蛤活性肽复合物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说明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经2步葡聚糖凝胶色谱法结合双缩脲法和茚三酮法定性鉴定所得到的波纹巴非蛤活性肽的分子量多集中在2000~10000U之间,洗脱体积为30~50ml;波纹巴非蛤活性肽的抗氧化能力与其分子量大小有关,分子量为2065.4U的活性肽复合物抗氧化性最强。[结论]确定了抗氧化能力最强的波纹巴非蛤可溶性活性肽的分子量。  相似文献   

6.
熊涛  邹春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673-3675
[目的]探索可食用的猪血浆蛋白粉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酶解法水解猪血浆,利用活性炭对酶解液脱色,制备猪血浆蛋白粉。比较在不同脱色条件下活性炭的脱色效果,以确定最佳脱色工艺条件。[结果]活性炭对猪血浆酶解液的脱色率为90.60%。脱色温度对血浆酶解液的脱色效果影响显著,而活性炭用量和脱色时间对脱色效果无显著影响,它们对脱色效果的影响顺序为:脱色温度>活性炭用量>脱色时间。利用活性炭对猪血浆酶解液进行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炭用量为4.00%,脱色时间为30 min,脱色温度为50℃。[结论]该试验制得的血浆蛋白粉呈淡黄色粉末状、无腥味、无杂质、蛋白质含量为68.25%、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达92.35%,可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  相似文献   

7.
贻贝肉酶解液的脱苦脱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去除贻贝肉酶解液的苦腥味,采用活性炭吸附、β-环状糊精包埋、酵母发酵、活性炭吸附和β-环状糊精包埋联合法对贻贝肉酶解液进行脱苦脱腥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和β-环状糊精包埋联合法去除苦腥味的效果最佳,贻贝肉酶解液经过添加1.25%活性炭在40℃下吸附35 min,离心过滤除去活性炭后,继续用1.2%β-环状糊精,70℃保温10 min处理后苦腥味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8.
以脱脂鲶鱼鱼皮酶解胶液为研究对象,蛋白质损失率和感官评价值为判定指标,优化活性炭对胶液腥味的脱除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活性炭对脱脂鲶鱼鱼皮胶液脱腥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活性炭添加量0.7%、温度75℃、p H 6.0、时间50 min的最佳处理条件下对胶液脱腥,蛋白质损失率为9.44%,感官评价值为8,说明此条件在保证较低的蛋白质损失率下,实现了脱腥的目的,提高了胶液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低聚木糖液脱色的工艺条件。[方法]研究4种树脂和活性炭对低聚木糖溶液的脱色效果,并比较其中较好吸附剂的吸附等温线。[结果]结果表明,LSA-8型树脂和活性炭对低聚木糖液脱色效果较好;且对糖液色素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通过对脱色的各工艺条件的考察,得到LSA-8树脂对低聚木糖液脱色的优化工艺条件:温度为70 ℃、pH值为6、脱色时间为2 h时,脱色率为92.35%,糖损失率为26.61%。[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选择较好的脱色吸附剂提供理路指导。  相似文献   

10.
酶法水解鲢鱼蛋白及活性碳脱腥苦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鲢鱼为原料,水解度和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酶法水解鲢鱼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以活性炭为脱腥苦试剂,确定活性炭对鲢鱼蛋白水解液脱腥苦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采用微波解冻比自然解冻的水解度要高;双酶(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按1∶3(W/W)混合同时水解,酶用量0.4%(W/W)、料液比1∶4(W/V)、55℃、pH6.0、水解4 h,水解度达12.55%;活性炭脱腥苦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添加量1.5%(W/W)、pH4.5、作用0.5 h,水解度为9.30%。在此酶解和脱腥苦条件下,制得的水解液清亮透明,气味较好,基本没有腥味和苦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