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研究对RF系白番鸭羽型和基因频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白番鸭羽型以快羽Ⅱ型(主翼羽比覆主翼羽长5mm以上)比率较高,占群体76.06%,快羽Ⅰ型(主翼羽比覆主翼羽长2~5mm之间)次之,占15.29%,而慢羽型仅占8.65%;快慢羽基因(k、K)频率分别为0.9254和0.0746,可见慢羽基因频率较低.同时对番鸭快慢羽速性状的遗传进行跟踪测试,结果表明慢羽公鸭经与快羽母鸭测交,其公鸭均为杂合慢羽型;快羽Ⅰ型公鸭与慢羽母鸭交配,其后代根据羽速进行雌雄鉴别准确率达98.21%,显著高于快羽Ⅱ型公鸭与慢羽母鸭组配的雌雄鉴别率(85.43%)(P<0.05);为提高羽速伴性遗传的准确率,对快慢羽不典型或疑似羽型的雏番鸭应严格淘汰,可望加速快、慢羽纯系的选育.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为北京油鸡品系选育、配套利用和科学养殖提供基础数据。选用北京油鸡纯系母雏534只,开展快慢羽群体的鉴定,并对比快慢羽母鸡羽毛发育、生长和繁殖性能的差异。北京油鸡保种群出雏时按照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的相对长度表型特征鉴别,将其分为快慢羽亚群,其中快羽包括K1(主翼羽长于覆主翼羽5 mm以上)和K2(主翼羽长于覆主翼羽2~5 mm),慢羽包括M1(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等长或主翼羽长于覆主翼羽2 mm以内)、M2(主翼羽短于覆主翼羽)和M3(主翼羽未长出)。6周龄时通过PCR方法进行再次鉴定快慢羽。7 d内每隔1 d测量1次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羽长;7~42 d每隔1周测量1次;1~8周每周测定体重,9~18周每隔1周测定体重;产蛋期根据个体产蛋记录统计群体开产日龄、个体产蛋数以及连产相关性状等产蛋性能。结果表明,北京油鸡初生雏鸡快慢羽表型鉴定结果与通过PCR方法鉴定的结果一致,快羽鸡占总数的25%,慢羽鸡占75%,慢羽鸡又以M2为主,有少量M1和M3。21日龄以内快羽鸡的主翼羽羽长显著高于慢羽鸡(P<0.05);28日龄时,M1和M2型慢羽鸡的主翼羽长度与快羽鸡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M3仍显著短于快羽鸡(P<0.05)。与慢羽鸡相比,快羽鸡70日龄后体重显著增加(P<0.05),且开产日龄显著提前(P<0.05),但是43周产蛋数较低(P<0.05);快羽鸡除蛋形指数显著高于慢羽鸡外(P<0.05),其他蛋品质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综上,快慢羽北京油鸡在生长和产蛋性能上有一定差异,在选育方向和生产管理中应有所差异化,包括加强慢羽品系早熟性即开产日龄的选育和调整快羽品系育成期饲料能蛋水平等。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慢羽性状在不同鸡品种间是否有差异,选择出壳雏鸡200只,采用羽速鉴定的方法将其分为快羽型组、等长型慢羽组、倒长型慢羽组和微长型慢羽组4个组,每周测量主翼羽、覆主翼羽、尾羽、体重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1~28日龄,等长型慢羽鸡的主翼羽长度显著长于微长型(P0.05);14日龄等长型慢羽鸡在覆主翼羽长度上显著长于快羽型、倒长型、微长型(P0.05),49日龄微长型慢羽鸡覆主翼羽长度显著长于倒长型(P0.05);28~42日龄,快羽型、倒长型慢羽鸡的尾羽长度显著长于微长型(P0.05)。结果表明:贵州黄鸡不同慢羽型的主翼羽生长速度比覆主翼羽和尾羽快,鸡翼和体重在开始生长发育后都呈直线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4.
试验通过开展快慢羽群体的鉴定,并对比其在羽毛发育、生长和繁殖性能方面的差异,旨在为北京油鸡种鸡选育和科学养殖提供数据支持。选用北京油鸡纯系公鸡,出雏时,按照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的羽长差值将其分为快慢羽亚群,其中快羽包括K1(主翼羽长于覆主翼羽>5 mm)和K2(主翼羽长于覆主翼羽2~5 mm),慢羽包括M1(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等长或主翼羽长于覆主翼羽<2 mm)和M2(主翼羽短于覆主翼羽)和M3(主翼羽未长出)。1~7日龄每隔1 d测量1次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羽长,7~42日龄每隔1周测量1次;1~8周龄每周测量体重,9~18周龄每隔1周测定体重;10周龄时,观测公鸡全身羽毛发育情况;47周龄时,测定公鸡常规精液品质性状、精子动力学参数、受精率及孵化率。结果显示,快羽公鸡占北京油鸡公鸡总数的11.60%,慢羽占88.40%,慢羽又以M2型为主,有少量M1型和M3型。育雏育成期(1~18周)北京油鸡快慢羽公鸡各周龄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育雏育成期,慢羽公鸡主翼羽和覆主翼羽生长均慢于快羽公鸡。其10周龄时,背部和腿部羽毛生长完全的鸡的比例仅为44%,且不同类型的慢羽公鸡的比例也不一,其中等长型或微长型慢羽最高,超过90%,未长出型慢羽最低,仅为17%左右。47周龄时快羽鸡和慢羽鸡的常规精液品质无差异,但是快羽公鸡精子直线性显著高于慢羽鸡(P<0.05),直线速率高于慢羽公鸡(P=0.06),快羽北京油鸡公鸡受精率显著高于慢羽公鸡(P<0.05),且入孵蛋孵化率和受精蛋孵化率有高于慢羽公鸡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快慢羽北京油鸡公鸡的羽毛生长和繁殖性能有一定差异,需要加强慢羽公鸡羽毛发育缓慢原因和鉴定方法的研究,也需加强慢羽公鸡精液品质选育。  相似文献   

5.
根据伴性遗传原理,我们进行了广源鸡快慢羽自别雌雄配套品系的初步研究。快慢羽是根据雏鸡主翼羽和主盖羽的相对长度来区别的,主翼羽比主盖羽长为快羽,主翼羽比主盖羽短或等长为慢羽。随着日龄的增加,快慢羽自别雌雄的准确率越来越低,所以在雏鸡出雏后24小时内观察主翼羽与主盖羽的相对长度其准确率最高,在10天内可以参考尾羽的长度来鉴别。快羽鸡与慢羽鸡在生长速度上差别不显著,故建立广源鸡快慢羽品系不会影响广源鸡的生长速度。广源鸡配套品系中海红黄鸡快羽基因频率为100%;江—13隐性白羽系慢羽基因频率为 14.53%;杏花鸡快羽基因频率为63.49%,故海红黄鸡为快羽品系,目前已根据表型选出江—13慢习习公鸡58只,慢羽母鸡50只,杏花鸡快羽公鸡31只。快羽母鸡43只,可望在2—3年时间内建立有一定数量的广源一号与广源二号快慢羽自别雌雄配套品系。  相似文献   

6.
选择黄脚麻鸡快羽型公鸡255只、母鸡240只,慢羽型公鸡275只、母鸡225只,在饲养管理条件相对一致的情况下,公母分开饲养,于35日龄和56日龄时进行逐只称重,记录相应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35日龄公鸡快羽型体重显著高于慢羽型(P<0.05);黄脚麻鸡的快慢羽型与生活力没有关联(P>0.05);56日龄时慢羽型公鸡尾羽长度总体基本接近快羽型个体(P<0.05);不同羽型麻脚鸡35日龄和56日龄体重相关系数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坝上长尾鸡快慢羽基因对育成期体重与羽毛生长的影响,了解羽毛脱换规律,为饲养管理提供参考,对坝上长尾鸡快慢羽类型体重与尾羽长度进行了测定分析,观察了主翼羽、副翼羽、轴羽的脱换过程。结果表明,坝上长尾鸡育成期间快慢羽公鸡体重差异不显著,快羽母鸡的生长要早于慢羽母鸡,但育成结束时快慢羽鸡的体重并没有显著差异。育成期间快羽鸡主翼羽、副翼羽的更换要显著早于慢羽鸡,母鸡主翼羽、副翼羽的更换显著早于公鸡;8~14周龄主翼羽的更换速度比较快,而14周龄以后更换速度变慢,育成结束时快羽鸡仍有1~2根主翼羽未更换,慢羽鸡则有2~3根主翼羽未更换。育成期同系别母鸡的第一副翼羽和轴羽脱换要比公鸡早,同性别快羽鸡的第一副翼羽和轴羽脱换要比慢羽鸡早。坝上长尾鸡尾羽较长,育成前期快羽鸡的尾羽生长较快,而后期慢羽鸡的尾羽生长较快。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取清远麻鸡快慢羽群体共200只,通过对初生羽毛长度、体重、鸡冠高度和羽毛成熟性等指标的测定,并对初生羽毛长度和羽毛成熟性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清远麻鸡快慢羽系各阶段生产性能的差异,解析初生羽毛长度与早熟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1日龄快羽R2型的主翼羽长度和平均羽毛长度均极显著长于慢羽倒长型(L2)(P<0.01),但其主翼羽和覆主翼羽长度差值极显著短于慢羽倒长型(L2)(P<0.01);(2)42日龄时,慢羽倒长型(L2)公鸡体重极显著大于快羽R2型(P<0.01);110日龄时,快羽R2型母鸡的冠高显著高于慢羽母鸡(P<0.05),同时,快羽R2型母鸡羽毛成熟性也极显著优于慢羽倒长型(L2)母鸡(P<0.01);(3)快羽R2型鸡羽毛成熟性与初生翼羽长度呈中度正相关(r=0.264~0.322),分别达到显著水平(P<0.05)或极显著(P<0.01)。研究结果提示,清远麻鸡快慢羽系中最常见的快羽R2型和慢羽倒长型(L2)的各阶段的生产性能具有一定的差异,快羽R2型的初生羽毛长度可对羽毛成熟性实施间接选育。  相似文献   

9.
旨在探究催乳素受体(PRLR)基因不同剪切体表达对不同胚龄快慢羽太行鸡主翼羽和覆主翼羽生长影响。采集18和19胚龄太行鸡肝脏DNA、左翅皮肤组织RNA、右翅主翼羽和覆主翼羽,测量主翼羽和覆主翼羽长,通过PCR鉴定鸡胚羽型和性别、检测PRLR基因不同剪切体在鸡翅皮肤组织的表达变化,分析羽型、胚龄和性别对主翼羽和覆主翼羽长影响和PRLR剪切体表达变化,明确PRLR基因剪切体类型表达量与快慢羽鸡主翼羽和覆主翼羽长间关系。结果显示性别对主翼羽和覆主翼羽的长度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胚龄和羽型对两种羽毛长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18胚龄时快羽鸡主翼羽和覆主翼羽长显著长于慢羽鸡(P0.05),19胚龄时快慢羽鸡间主翼羽长度仍然保持显著差异(P0.05),而覆主翼羽的长度显著差异消失(P0.05);18胚龄两种羽型鸡的主翼羽均长于覆主翼羽(P0.05),而19胚龄慢羽鸡的主翼羽和覆主翼羽间长度差异消失(P0.05)。鸡胚皮肤组织共发现PRLRS1和PRLR_(S2)两种剪切体,胚龄和性别对二者的表达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羽型影响PRLR_(S2)的表达(P0.05),19胚龄时慢羽PRLR_(S2)表达显著高于快羽(P0.05)。本试验推断快慢羽太行鸡18胚龄时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的长度差异,以及两种羽毛长度在快慢羽鸡间的差异已经凸现,但19胚龄慢羽鸡覆主翼羽生长速度增加,两种羽型鸡的覆主翼羽长度差异以及慢羽鸡两种羽毛间长度差异消失;慢羽鸡19胚龄PRLR_(S2)高表达,可能促进了其覆主翼羽生长。该研究结果为揭示快慢羽鸡主、覆主翼羽长度差异的形成以及PRLR_(S2)在调控羽型形成作用机制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快慢羽基因对坝上长尾鸡早期体重与羽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坝上长尾鸡快慢羽基因对早期体重与羽速生长的影响,对0~10周龄坝上长尾鸡体重与羽速生长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坝上长尾鸡快羽与慢羽0~10周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快羽鸡主翼羽和副翼羽长度在2周龄时显著大于慢羽(P0.05),随着周龄增加差异逐渐减小,育雏期末差异不显著(P0.05),8周龄慢羽鸡主翼羽和副翼羽长度显著大于快羽(P0.05)。快羽鸡1~3周主翼羽与副翼羽差异较小,随着鸡的生长差异增大,慢羽鸡1~4周主翼羽与副翼羽差异较大,随着鸡的生长差异减小,育雏期结束时,主翼羽发育优势体现出来,因此,1~4周翼羽的生长可以作为坝上长尾鸡快慢羽鉴定的辅助方法。快羽鸡在1周龄开始长出尾羽,慢羽鸡在3周龄以后开始长出尾羽,可以根据尾羽的生长情况对坝上长尾鸡进行快慢羽鉴别,鉴定时间最好控制在1~6周。  相似文献   

11.
从1971年起就快慢羽的遗传方式,品系选育,自别雌雄杂种鸡的羽型,生产性能和配合力等进行了研究。(1)研究确认,初生雏主翼羽生长快慢主要受性染色体K位点上的基因所控制,故利用伴性遗传原理生产自别雌雄杂种鸡准确性很高。(2)经表型分群,基因型测交和快慢羽系各自纯繁,已选育出纯合的慢羽品系R—1系和快羽品系R—2系。两系羽型截然不同,并可稳定地遗传给后代。(3)用洛岛红慢羽R—1系作母本,分别与白来航快羽D、E、S和N作父本,杂交后子一代慢羽者100%为公雏,快羽者98%以上为母雏,准确率极高。(4)根据主翼羽和覆主翼羽的相对长度区分快羽和慢羽,杂种雏鸡共分5个类型,实际鉴别时可归纳为3个类型。(5)杂种鸡的生长发育均较快,各组育成期和产蛋期成活率相仿。(6)杂种鸡的产蛋量,蛋壳质量和蛋料比表现出高度显著的杂种优势。(7)综合各项生产性能以NR、DR为更好,根据2年的重复测定,选择DR以“自别1号”向外推广。  相似文献   

12.
经三年多的选种和培育,我们已建立了石岐杂鸡的快羽系与慢羽系,并成功地进行繁衍和杂交,作为石岐杂鸡商品代自别雌雄的亲本.快、慢羽两系的主要差异在于其羽毛生长状态.按照遗传理论,负责雏鸡翼羽生长速度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带有慢羽基因的公、母雏,出壳时主翼羽短于或等于覆主翼羽,有的主翼羽尚未长出;带有快羽基因的母鸡或带有纯合快羽基因的公雏,出壳时主翼羽长于覆主翼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根据现代遗传学基因测交理论,共用32只表型慢羽公鸡与245只快羽母鸡组成测交试验.结果表明,所测的32只公鸡无一只为纯合慢羽基因型.但发现测交后代的快慢羽分布比例与孟德尔遗传上的分离定律完全吻合.同时通过混合精液输精,实施扩群繁育,其中选留慢羽种母雏1460只,表型慢羽种公雏150只,从而为建立隐性白鸡慢羽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体现快慢羽性状对生长的作用,消除品种或品系不同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本试验以1日龄罗曼蛋鸡商品代快羽母雏和慢羽母雏作为试验动物,进行同一配套系鸡种商品代母雏鸡中快慢羽性状对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显示:罗曼蛋鸡商品代的快羽母雏鸡要比慢羽母雏鸡生长快,饲养至42日龄时,快羽母雏体重极显著高于慢羽母雏(P<0.01)。  相似文献   

15.
武农Ⅰ系乌骨鸡快慢羽系羽毛生长速度与体重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20日龄、60日龄、90日龄时主翼羽、覆主翼羽与体重间存在着显著的回归关系。快羽鸡的体重增长速度要高于慢羽鸡,不同生长阶段主翼羽与覆羽的变异程度各不同。  相似文献   

16.
骡鸭是番鸭与家鸭的杂交后代 ,因亲本间为属间杂交 ,后代一般不具有繁殖能力 ,故称骡鸭。骡鸭充分利用了番鸭的瘦肉率高、肉品质好、风味佳及家鸭的繁殖力高、适应性强的优势。那么骡鸭的生产性能究竟如何 ,经济上能使种鸭场及养鸭户得益多少 ,是养鸭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本试验对 3种杂交骡鸭进行生产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分析比较 ,以便更好更有效地开展骡鸭的开发与推广工作。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组合 本次试验共有番鸭♂×樱桃谷鸭♀ (简称“番樱”骡鸭 )、番鸭♂×金定鸭♀ (简称“番金”骡鸭 )、番鸭♂×樱金鸭♀ (简称“番樱金”…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四川山地乌骨鸡黄羽系快、慢羽群体羽毛与体重早期发育的关系,试验测定了1~35日龄四川山地乌骨鸡黄羽系的主翼羽、覆主翼羽、尾羽羽毛长度及其体重并鉴定快、慢羽基因型。结果显示:四川山地乌骨鸡黄羽系在21日龄之前快羽鸡主翼羽长度显著或极显著长于慢羽鸡(P0.05或P0.01);整个试验周期中,3日龄快羽鸡的覆主翼羽显著长于慢羽鸡(P0.05),而在14和21日龄等长慢羽鸡的覆主翼羽显著长于快羽鸡和典型慢羽鸡(P0.05);快、慢羽鸡14日龄开始出现尾羽,在14、21和28日龄,快羽鸡的尾羽显著长于慢羽鸡(P0.05),35日龄等长型慢羽鸡的尾羽显著长于典型慢羽鸡(P0.05);5日龄等长慢羽鸡体重显著高于快羽鸡(P0.05),14日龄典型慢羽鸡的体重显著大于快羽鸡(P0.05),21日龄之后典型慢羽鸡体重显著高于等长慢羽鸡和快羽鸡(P0.05);表型鉴定为慢羽的群体中有5只基因型鉴定为快羽,表型鉴定为快羽的群体基因型鉴定均为快羽,基因型鉴定结果与表型鉴定吻合率达91.7%。研究表明,通过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的相对长度及基因型鉴定,可在1日龄有效判断四川山地乌骨鸡黄羽系快、慢羽个体,结果为建立四川山地乌骨鸡黄羽系快、慢羽亚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不同日粮对快慢羽母番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日粮条件下快慢羽母番鸭的生长速度不同,羽慢羽母番鸭性成熟日龄分别为167日龄和164日龄;快、慢羽组12产蛋周平均日产蛋率分别为33.23%和46.93%,二者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朝鲜龙城系蛋用鹌鹑已分化出 3种毛色 :即龙城栗羽 ,北京白羽和黄羽。试验证明 ,3种羽色白均为伴性遗传并且存在如下关系 :白♂×栗♀→F1 栗♂白♀ ;黄♂×栗♀→F1 栗♂黄♀ ,后代均自别雌雄 ,而黄♂ (♀ )×白♀ (♂ )正反交 ,后代均能自别雌雄 ,黄♂×白♀→F1为栗♂黄♀ ;白♂×黄♀→F1 为栗♂白♀ ,试验进一步表明 :栗 (Y)和黄 (y) 在Z染色体上是一对等位基因 ,栗相对于黄为显性 :白羽是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隐性白化基因b对Y或y上位作用所致。栗和黄两种鹌鹑的Z染色体上均有b的不白化等位基因B ,B相对于b为显性  相似文献   

20.
1997~ 1998年 ,我们进行了快羽公鸡与慢羽母鸡的轮回杂交试验。根据出雏时一般只有 7对主副翼羽 ,出雏的 1~ 48h内将快羽公鸡出雏时羽型形状归类 ,从翅膀外缘起数主翼羽的枚数 ,第 1类主翼羽 7枚全部比覆主翼羽长 ;第 2类主翼羽第1枚与覆主翼羽等长 ,其余全部是主翼羽长 ;第 3类第 1枚主翼羽未长出 ,第 2枚等长 ,其余主翼羽全长 ;第 4类第 1枚 ,第 2枚覆主翼羽长 ,其余主翼羽长。但是在 2 4~ 48h内发现第2类第 1枚主翼羽也开始变长 ;第 3类第 1枚主翼羽已开始长出 ,第 2枚也变长 ;第 4类第 1枚等长 ,第 2枚比覆主翼羽长 ,等这些公鸡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