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禽流感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快速、准确的诊断技术对于禽流感的预防显得非常重要。作者就禽流感病毒的诊断技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从而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禽流感的流行和暴发提供简便、高效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2.
禽流感是一种能感染人和动物的烈性传染病,已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对禽流感的诊断防治成为当今研究的一大课题。准确、快速地诊断禽流感是防治的重要前提,EJ益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诊断方面无疑具有更大优势,文章就禽流感核酸分子诊断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禽流感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禽流感严重影响着全世界养禽业的发展,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快速而准确地诊断技术对禽流感的防控极为重要。近年来,在禽流感病毒传统诊断技术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些新兴的诊断技术,本文主要针对禽流感病毒的鉴别诊断、传统诊断技术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等情况进行了综述,为禽流感的有效防控提供必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禽业信息     
我国禽流感防控科研又有新成果农业部新闻办近日发布消息,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疫苗研制和诊断技术研究又取得新突破,三种新型禽流感疫苗和一项禽流感诊断技术近日研制成功。这是我国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研制和诊断技术研究在不断取得新成果、为我国乃至世界禽流感防控发挥重大作用后,又一次取得的科研新进展。据农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新研制成功的三种疫苗分别是新型禽流感(H5N1)标记灭活疫苗、密码子优化H5亚型HA基因禽流感DNA疫苗和禽流感重组亚单位疫苗,其中新型禽流感(H5N1)标记灭活疫苗为国际首创,该疫苗可经血清学方法区分自然感染…  相似文献   

5.
一、禽流感及其诊断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按病原体类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自2003年11月中旬开始,由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毒株引起的禽流感在韩国、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和中国等国家爆发。截止3月1日止,越南已有22例人类禽流感H5N1感染病例,15例死亡,截止3月15日止,泰国已有11例人类禽流感H5N1感染病例,8例死亡。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在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诊断、免疫防制及基础研究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多项研究结果。禽流感诊断技术方面,已建立:(1)琼脂扩散(AGP)诊断技术。(2)亚型分型技术。(3)病毒分子诊断技术。禽流感疫苗研制方面: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出预防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苗。 二、禽流感的症状及潜伏期 禽流感的症状依感染禽类的品种、年龄、性别、并发感染程度  相似文献   

6.
《今日畜牧兽医》2006,(7):52-52
农业部6月14日宣布,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疫苗研制和诊断技术研究又取得新突破,三种新型禽流感疫苗和一项禽流感诊断技术近日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7.
禽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和动物的高度传染性疾病。由于其危害严重,快速、准确的诊断技术对于禽流感的防控显得非常重要。除常规的临床诊断、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检测外,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由于具有更加快速、准确的特点愈来愈受到重视,文章就禽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有效地控制禽流感的流行和暴发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中国禽流感诊断技术和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我国在禽流感诊断技术和疫苗研制方面的一些新技术、新成果,新特点和新思路,分析比较了目前建立的诊断方法和各类疫苗,从整体上展示了我国禽流感诊断技术和疫苗研究状况,对了解和掌握禽流感研究动态,优化禽流感监测手段,调整禽流感防疫策略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禽流感检疫诊断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病。禽流感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毒分离、琼扩试验、免疫荧光技术、ELISA、RT-PCR和电镜技术等,文章对禽流感的诊断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对该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禽流感病毒几种RT-PCR诊断技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前常采用琼脂扩散或间接 EL ISA监测禽流感的抗体水平 ,而针对抗原的检测一般采用病毒分离鉴定 ,这种方法需要的时间较长 ,不能对高致病禽流感做出迅速判定 ,因此 ,生产实践中迫切需要新的快速诊断方法。 RT-PCR就是一个很有开发、推广前景的快速诊断技术 ,特别是随着整个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RT-PCR逐渐成为一种常规方法 ,可以应用于病原核酸的检测和亚型的鉴别 ,在禽流感病毒的快速诊断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依据其原理和技术特点的差异 ,RT-PCR技术又分为常规、巢式、荧光、多元 PCR和 PCR-RFL P、RRT-PCR等。本文对这些 RT-PCR技术在禽流感诊断中的应用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简要回顾了禽流感发生的历史,介绍了禽流感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诊断、防疫、消毒等兽医诊断防制技术,并结合生产实践,讨论和总结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措施和经验,有助于各地更好地预防、控制和扑灭禽流感疫情.  相似文献   

12.
禽流感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流感不但造成养禽业的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也严重威胁着人类公共卫生安全。检测禽流感病毒是诊断的关键。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较常规检测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通过对核酸杂交技术、常规RT-PCR技术、实时RT-PCR技术、PCR-ELISA技术、核酸依赖的扩增技术(NASBA)、环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LAMP)以及基因芯片等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检测优点以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为禽流感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禽流感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越 《中国禽业导刊》2006,23(22):37-37
禽流感亚型众多加上基因突变、重组和重排,使其变异极快,导致毒株的致病性也千差万别,早期快速诊断和血清学监测无疑是预防、控制禽流感的前提条件。随着血清学实验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在检验检疫、疾病控制、农业及畜牧业领域、禽流感诊断技术的研究等方面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禽流感(A vian Influenza,AI)是由禽流感病毒(A vian Influenza Virus,A IV)引起的禽的烈性传染病,我国于1992年首次报道有A I存在。2003年12月以来,亚洲10余个国家和地区接连发生禽流感,上千万只鸡病死或被杀,越南和泰国犤2犦还出现了人感染禽流感而死亡的病例。关于禽流感病毒的诊断方法已有大量报道。虽然病毒的分离鉴定是诊断禽流感的一种可靠方法,但由于试验周期长,难以满足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快速诊断的需要。因此,建立禽流感快速诊断技术,预防和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扩散和侵入已成为当务之急。单克隆抗体具有对各个抗原决定簇的…  相似文献   

15.
科技动态     
最新发现:生化芯片技术诊断禽流感只需对疑似患者进行一次化验,便可在1小时内确诊患者是否感染了禽流感病。意法半导体公司和V eredus实验室日前联合宣布,两家公司正在合作研制能快速诊断禽流感病毒的医疗设备,以便在1小时内确诊患者是否感染了H5N1禽流感病毒。预计,这一设备将  相似文献   

16.
防止禽流感传播最有效的手段是及早发现和检测出禽流感病毒,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将分子生物学技术运用于农业及畜牧业中。香港科技大学生物系教授于常海等日前开发完成的“禽流感快速检测系统”研究,利用这一研究成果生产出的禽流感诊断盒极大地提高了禽流感的检测速度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禽流感诊断和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禽流感流行的特征、对养禽业的危害、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总结了禽流感诊断技术如单克隆抗体诊断技术、竞争性ELISA法、rNP-ELISA法、RT-PCR法、RFLP亚型分型法等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全病毒灭活禽流感佐剂疫苗预防禽流感的效果和缺点,概述了在禽流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等的实验研究突破和临床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禽流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禽流感不仅对世界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可以感染人,公共卫生意义重大。由于其病毒亚型众多,抗原性变异极快,毒株的致病性也相差很大,早期快速诊断和血清学检测就成为预防和控制禽流感的前提条件。禽流感病毒的传统诊断方法是分离病毒和检测抗体。近年来,又相继建立了血凝抑制试验、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血清学诊断技术及分子诊断技术。文章对禽流感检测方法快速诊断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家禽》2001,23(5):11-12
禽流感亚型众多加上基因突变、重组和重排,使其变异极快,导致毒株的致病性也千差万别,早期快速诊断和血清学监测无疑是预防、控制禽流感的前提条件,我国动物流感研究中心(AIRC)在近几年时间内相继建立了禽流感琼脂扩散(AGP)、血凝抑制试验(HI)、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NI)、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血清学诊断技术以及分子诊断技术(RTPCR).满足了我国禽流感流行病学监测及现地诊断与防制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日前,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在京对外宣布。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又研制成功3种新型禽流感疫苗和一项禽流感诊断技术。这3种新疫苗联合使用,可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