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7 毫秒
1.
为明确25%阿维·福·莠锈悬浮种衣剂对大豆的安全性及对大豆根腐病和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以大豆品种嫩丰20为试材,研究了25%阿维·福·莠锈悬浮种衣剂拌种对大豆根腐病及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5%阿维·福·莠锈悬浮种衣剂拌种处理对大豆出苗及苗后生长均无药害表现,大豆成熟期一致,相比于空白对照增产显著。25%阿维·福·莠锈悬浮种衣剂药种比为1∶50时,对大豆根腐病及根结线虫的防效均大于70%。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4种种衣剂防治大豆根腐病的综合效应。[方法]以大豆主栽品种阿豆1号作为试材,将大豆种子采用4种种衣剂处理后播种在根腐病严重的病土中,测定其出苗率、株高、病株率、死亡率、病情指数等指标。[结果]在根腐病严重的土壤条件下,4种种衣剂处理中,除处理Ⅰ和Ⅳ的出苗率显著低于对照以外,处理Ⅱ和Ⅲ均保持与对照相同的水平;虽然种衣剂处理后,大豆须根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其株高有所提高,病株率、死亡率和病情指数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4种种衣剂对大豆根腐病的防病效果有差异,效果大小顺序依次为36.8%阿维菌素.多菌灵.福美双(ADF)悬浮种衣剂(Ⅱ)、40%卫福悬浮种衣剂(Ⅲ)、35%kdf悬浮种衣剂(Ⅰ)、18%福克悬浮种衣剂(Ⅳ)。  相似文献   

3.
为减少除草剂对环境的影响,提高除草剂使用安全性,本文以新剂型40%虎乙悬浮乳剂播后苗前施药,与大豆田常用除草剂进行安全性、除草效果及产量比较。结果表明40%虎乙悬浮乳剂对大豆田安全对单、双子叶杂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大豆产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谷物含水率振动法测量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振动式谷物水分的测量方法。在特制的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大豆的振动特性与其含水率的相关性试验,并得出了大豆的含水率与振动频率有着显著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进行20.5%多.福.甲维盐悬浮种衣剂对大豆根腐病及大豆孢囊线虫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用20.5%多.福.甲维盐悬浮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可有效防治大豆根腐病、孢囊线虫病,但效果不如35%多克福大豆种衣剂好,生产上推荐药种比为1∶60。  相似文献   

6.
太湖沉水植物光补偿深度反演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生植物在浅水湖泊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太湖常见的3种沉水植物苦草、狐尾藻、金鱼藻的光合速率与辐照度的关系,反演3种沉水植物的光补偿深度在太湖的空间分布,并根据水生植物的调查资料和文献资料来检验反演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和因子方差贡献大小分析,探讨有机悬浮颗粒物、无机悬浮颗粒物、叶绿素a3种生态因子对沉水植物光补偿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沉水植物的光补偿深度总体上表现出从太湖东侧向湖心区、河口区及太湖西南方向逐渐减小的态势,对于特定的湖区,3种沉水植物的光补偿深度大小基本为苦草>金鱼藻>狐尾藻;3种沉水植物光补偿深度分别与有机悬浮颗粒物、无机悬浮颗粒物以及叶绿素a3因子呈显著回归关系。有机悬浮颗粒物、叶绿素a对3种沉水植物光补偿深度有显著的负作用,无机悬浮颗粒物有微弱的负作用,3因子对沉水植物光补偿深度影响大小依次是有机悬浮颗粒物>叶绿素a>无机悬浮颗粒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为了提高大豆叶片图像的分类精度与效率,进一步对大豆叶片图像进行存储与管理。[方法/过程]本文利用深度学习方法,针对肉眼观察准确率较低且不同人群分类结果差异较大的大豆叶片图像数据提出了一种自动分类方法。本研究首先对大豆叶片进行ROI感兴趣区域划分,进而利用分水岭分割方法对大豆叶片进行提取,最后通过深度学习高效精确的实现了大豆叶片的分类识别。[结果/结论]通过分析大豆叶片形态图像特点后,基于深度学习开展了对大豆叶片形态的分类识别的研究,达到了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复种作物生长季节的特殊性,研究复种大豆田土壤温度在0~100cm深度土壤剖面的分布、日变化,生育阶段的动态及灌水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受大气温度昼夜变化影响的土层临界深度为40cm,0~40cm土壤温度以24h为周期呈准正弦曲线波动,其振动变化幅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趋于平缓;土壤温度日变化呈上升和下降2个变化阶段,升温速率明显大于降温速率;适宜的灌水定额具有提高土壤温度的效果,360mm灌溉定额处理土壤温度最高,小灌溉定额和大灌溉定额均不利于提高土壤温度;土壤温度在大豆生殖生长阶段内宽行温度始终高于窄行但温差随生育期推移趋于一致,且土壤温度随时间推移呈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用30%多*福*克悬浮种衣剂对大豆种子进行包衣,防治大豆苗期主要病虫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对大豆根腐病、蚜虫、蓟马等病虫害防治的持效期在60d以上,对孢囊线虫病防治持效期在45d以上.  相似文献   

10.
大豆细胞悬浮培养是将大豆细胞及细胞团培养于液体培养基中的方法,应用于大豆多种研究领域。从不同的外植体包括子叶、子叶节、下胚轴、幼胚、茎培养大豆细胞的方法,外源诱导物及前体对细胞积累大豆异黄酮以及诱导物对细胞合成和积累大豆抗毒素诱导效果进行综述。大豆异黄酮和抗毒素是大豆产生的两类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物。在此基础上,指出诱导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旨在通过增加诱导子的选择而促进大豆细胞合成更高水平抗毒素及异黄酮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夏播大豆和绿豆为材料,研究了伏旱条件下喷施三唑酮对植株开花期叶片水分状况的影响:初步结果表明,三唑酮具有改善叶片水分状况,增加细胞膜稳定性,降低伏旱对夏播大豆和绿豆花期危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研究大豆与苍耳振动分离性能及其影响参数的实验分析,通过大量实验和数据处理,获得振幅对分离效果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分离时间y(s)与振幅x(mm)的函数关系,其最佳振幅为15~25mm。  相似文献   

13.
对苣卖菜芽根在土壤耕层中的分布以及土壤耕作对其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首荬莱芽根在小麦田和玉米田90%以上分布于0~10cm耕层内,而大豆田苣荬莱芽根分布相对较深,80%左右分布于0~10cm耕层.土壤耕作次数增多,芽根变短,但对根量分布的影响小麦田和大豆田表现不同,小麦田只翻地处理,0~10cm土层内根量显著减少,进一步耙地虽有回升,但也不及原茬,而大豆田翻地之后0~10cm耕层根量超过原茬,而进一步把地后又降低至原茬之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40年来世界大豆生产形势的变化,主要论述了40年来大豆遗传育种科学的进展及东北农学院大豆遗传育种研究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5.
用壮丰安与大豆种衣剂混合拌种,研究壮丰安对大豆生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初步表明:(1)壮大安延迟大豆出苗期;(2)壮丰安可以降低株高,增加分枝;(3)壮丰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倒伏;(4)壮丰安可以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不同来源的豆饼、日粮中氯和非植酸磷水平对肉用仔公鸡生长性能和胫骨软骨症(TD)的影响。采用9种不同来源的豆饼,2种日粮,共18个日粮处理。日粮中氯和非植酸磷水平分别为0.15%和0.44%,为对照日粮;0.35%和1.00%,为TD-诱发日粮。试验结果表明,根据饲喂不同来源的豆饼,采食对照日粮的鸡其TD发病率为2.5-38.8%;采食TD-诱发日粮的鸡其TD发病率为61.3%-97.5%。TD发病率与鸡生长速度之间相关系数为r=0.52(P<0.01)。高磷、高氯日粮导致TD的发病率高,对鸡胫骨灰分无影响(P<0.05)。商品用豆饼对仔鸡TD发病率的影响存在差异。豆饼中铝、钡、铜、钠、硅、锌元素的水平显著地影响小鸡TD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不同供水量与大豆形态生理及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试验结果表明,供水量与大豆产量明显相关,在开花至鼓粒期,土壤水量低于生育最适水分70%以下时,产量锐减。对不同供水量,大豆形态和生理上的反应是敏感的。在80%高水量下,产量和根冠比呈负相关,同平均荚数呈正相关。而在60%低水量下,产量主要和株高、脯氮酸含量呈正相关,与叶片茸毛数、水势、电导率等呈负相关。这些均可作为抗旱性强弱的重要指标,其中株高、电导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机质含量2.25%~2.35%,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不同浓度的赛克津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对大豆种子发芽和幼苗出土均无影响。施量高于0.25 kg/ha的各浓度处理对大豆幼苗均产生药害,药害程度随苗期的延长,用药浓度的增加而加重。开花期的株高和株重,各处理均低于对照。赛克津低浓度0.25 kg处理对大豆根瘤的共生固氮无不良影响;而0.5 kg以上浓度处理,对大豆根瘤的形成和株固氮总活性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成熟大豆植株的株高(除0.25 kg外),分枝数、荚数、株重及株粒重均低于对照,随用药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赛克津除草剂对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霉菌在数量上有一定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联合方差和稳产性参数分析法研究了南充地区1986年麦/玉/薯地玉米间大豆配置方式中玉米、大豆、甘薯产量差异显著性、大豆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大豆以亩植6000株、玉:豆为2:2、双行玉米两边靠宽行各种一行比对照亩增大豆24.0kg,玉、豆、薯合计增产3.33%,亩产值高24.91元,效果最佳,且对玉米和甘薯均无明显影响。找出了适宣的早、中、晚熟大豆品种,提出了玉米间大豆品种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大豆区域性农业生产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黑龙江省31个县市多年大豆农业生态联合试验,并运用双重组合设计原理,进行模型挂接,建立了黑龙江省大豆区域性农业生产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初步揭示了积温、降水、土壤有机质以及化肥、有机肥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程度及交互作用下的变化规律。并应用模型对大豆产量形成过程进行了模拟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