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谌平  郑伟  王留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1843-11844
开发了一个C++程序——Hapseeker对DNA或RNA序列进行分析。Hapseeker能够鉴定单倍型并统计每种单倍型的频率,快速找出变异住点。具有操作简单、运行速度快、结果准确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伊西庆  底晓丹  章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403-5405
[目的]了解黑龙江流域黑宽狗鱼不同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分子的依据。[方法]从4尾来自黑龙江、17尾来自乌苏里江和5尾来自牡丹江的黑斑狗鱼中提取DNA,测定其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采用Kirmra2-parameter模型计算各群体间和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以白斑狗鱼为外类群,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构建单倍型的简约性网络图;根据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态性等信息评估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获得黑斑狗鱼细胞色素b(Cytb)基因1053bp序列,其中G含量最低,仅14.2%,A+T含量(57.7%)高于G+C含量(42.3%);变异位点有8个,总变异率为0.76%,其中简约信息住点有3个;序列中无插入和缺失,转射颠换为7/1,26尾黑癍狗鱼中共有7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较高(0.76308±0.00315),但核苷酸多态性(π)极低(0.00126);3个地理群体黑斑狗鱼群体间遗传距离小(0.067%~0.143%)。[结论]黑龙江流域3个群体的26尾黑斑狗鱼属于同一个种群,其遗传多样性极为贫乏,种质资源亟需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秦艽基原植物间不同DNA序列的差异,为秦艽药材DNA条形码的筛选和基原鉴定提供分子证据。[方法]采用PCR扩增纯化后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大叶秦艽G.macrophylla pall.、麻花秦艽G.straminea Maxim.、粗茎秦艽G.crassicaulis Duth-ieex Burk.、小秦艽G.dahurica Fisch、黄管秦艽G.officinalis H.Smith5种植物的核糖体DNAITS、叶绿体DNA psbA-trnH核苷酸序列,并作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cpDNA psbA-trnH序列长度变异范围为316-318bp,有7种不同的单倍型,单倍型间有7个变异位点,序列的GC含量为21.2%。最大简约树的聚类结果与单倍型反映的结果一致。nrDNA ITS序列长度变异范围为624~625bp。有5种不同的单倍型、单倍型间有12个变异位点,序列的GC含量为59.3%。最大简约树的聚类结果表明,小秦艽与麻花艽聚为一支,大叶秦艽与黄管秦艽聚为一支,粗茎秦艽位于聚类图的最基部。[结论]nrDNAITS序列较适合作秦艽基原植物的DNA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4.
对5个种群的南方鲇(Silurus merdionalis Chen)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的500 bp序列进行测定, 经Clustal X同源排序后得400 bp序列, 结果发现: 南方鲇种群内碱基的变异很低, 雅砻江、岷江、乌江种群均为0, 宜宾种群为0.25%, 洞庭湖种群为1%; 雅砻江、岷江、乌江种群只有1种单倍型, 宜宾种群有2种单倍型, 洞庭湖种群有5种单倍型, 且单倍型间变异位点很少, 雅砻江、岷江、乌江种群无变异位点, 宜宾种群仅有1个变异位点, 洞庭湖种群有4个变异位点. 表明细胞色素b基因在南方鲇种群内是相当保守的.  相似文献   

5.
对5个种群的南方鲇(Silurus merdionalisChen)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的500 bp序列进行测定,经Clustal X同源排序后得400 bp序列,结果发现:南方鲇种群内碱基的变异很低,雅砻江、岷江、乌江种群均为0,宜宾种群为0.25%,洞庭湖种群为1%;雅砻江、岷江、乌江种群只有1种单倍型,宜宾种群有2种单倍型,洞庭湖种群有5种单倍型,且单倍型间变异位点很少,雅砻江、岷江、乌江种群无变异位点,宜宾种群仅有1个变异位点,洞庭湖种群有4个变异位点.表明细胞色素b基因在南方鲇种群内是相当保守的.  相似文献   

6.
海南中华蜜蜂线粒体DNA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线粒体DNA tRNAleu-COII片段的序列分析方法,对海南16个样点的715群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明确了海南中华蜜蜂线粒体DNA tRNAleu-COII片段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及单倍型的分布特点.结果共发现48种单倍型,其中新发现43种单倍型.共检测到38个变异位点,包括12个单一多态位点、23个简约信息位点、1个插入位点和3个缺失位点.海南中华蜜蜂单倍型多样度为0.742±0.017,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1.248,核苷酸多样度为0.00354±0.00013,这表明海南中华蜜蜂线粒体DNA tRNAleu-COII片段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海南中华蜜蜂普遍在117位点发生G→A的转换,发生比例为74.27%.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江苏多鳞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rhadinum和台湾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遗传结构,对两个群体的细胞色素b(Cytb)和16S r RNA序列进行了克隆分析。结果表明:在30个江苏多鳞四指马鲅样本中,检出Cytb单倍型3个,变异位点2个,16S r RNA单倍型1个,变异位点0个;在台湾四指马鲅的30个样本中,检出Cytb单倍型1个,变异位点0个,16S r RNA单倍型1个,变异位点0个;多鳞四指马鲅的Cytb单倍型多样性(H)与核苷酸多样性(Pi)水平均高于四指马鲅,且Tajima'SD、Fu'S Fs中性检验结果皆为负值(P0.1),说明江苏多鳞四指马鲅未经历种群扩张现象。研究表明,尽管多鳞四指马鲅与四指马鲅这两个群体的Cytb和16S r RNA基因存在较低的遗传多样性,但各自的基因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适于作为这两个种类的鉴别标记。  相似文献   

8.
中药秦艽基原植物的DNA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得钧  高庆波  李福安  李永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609-14612,14615
[目的]分析秦艽基原植物间不同DNA序列的差异,为秦艽药材DNA条形码的筛选和基原鉴定提供分子证据。[方法]采用PCR扩增纯化后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大叶秦艽(G.macrophylla Pall.)、麻花艽(G.straminea Maxim.)、粗茎秦艽(G.crassicaulis Duthie exBurk.)、小秦艽(G.dahurica Fisch)、黄管秦艽(G.officinalis H.Smith)5种植物的核糖体DNA ITS、叶绿体DNApsbA-trnH核苷酸序列,并作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cpDNApsbA-trnH序列长度变异范围为316~318 bp,有7种不同的单倍型,单倍型间有7个变异位点,序列的GC含量为21.2%;最大简约树的聚类结果与单倍型反映的结果一致。nrDNAITS序列长度变异范围为624~625 bp,有5种不同的单倍型,单倍型间有12个变异位点,序列的GC含量为59.3%;最大简约树的聚类结果表明,小秦艽与麻花艽聚为一支,大叶秦艽与黄管秦艽聚为一支,粗茎秦艽位于聚类图的最基部。[结论]nrDNAITS序列较适合作秦艽基原植物的DNA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9.
贵州山羊遗传多样性及其起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DNA测序技术分析了贵州3个山羊品种42个个体的mtDNA D—loop全序列。结果表明,贵州山羊mtDNA D—loop全序列分子长为1212~1213bp,检测到67个变异位点,约占分析位点总数的5.53%,界定了33种单倍型。贵州山羊品种单倍型多样度为0.9615~0.9905,核苷酸多样度为1.5883%~1.9004%,表明贵州山羊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根据mtDNA单倍型构建了贵州山羊的NJ分子系统树,聚类表明,贵州山羊存在支系A和支系B两大母系起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鸡Lpin1基因3'-UTR遗传变异、单倍型及其在品种间的分布,并预测这些变异对miRNA结合位点的潜在效应.[方法]根据鸡Lpin1基因组序列(GenBank登录号:NC_006090)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直接测序结合克隆测序的方法,进行鸡Lpin1基因3'-UTR及其邻近外显子在品种间的遗传变异/单倍型分析.[结果]①从6个品种中发现了8个变异位点,包含两个插入/缺失变异.这些变异均位于鸡Lpin1基因的3'-UTR,3'-UTR的变异频率为17SNPs/kb;②在鸡Lpin1基因3'-UTR区域,从固始鸡,卢氏绿壳蛋鸡中分别检测到7个变异位点,未检测到河南斗鸡品种内的变异;③用次要等位基因频率≥5%的6个变异位点(g.11A>T,g.77C>G,g.108_109delinsG,g.110_111delinsG,g.270A>G和g.348G>T)进行单倍型的构建和分析,从6个品种鸡中共检测到6种单倍型,其中P1和P4单倍型是群体的优势单倍型,频率均大于30%,河南斗鸡仅包含一种单倍型;④g.77C>G变异可引起多个miRNA结合位点的增加、丢失.[结论]鸡Lpin1基因3'-UTR具有丰富的变异,3'-UTR变异位点/单倍型在品种间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The C++ program: Hapseeker was developed to analyze DNA or RNA sequence, besides, Hapseeker could be used to identify haplotype, calculate frequency of each haplotype as well as find variable site quickly. Moreover, Hapseeker had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simple operation, rapid running speed and high accuracy.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图像处理的大蒜蒜瓣朝向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蒜瓣形状的特点,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通过对蒜瓣图像进行转换、分割以及膨胀,以Visual C++6.0为平台开发了蒜瓣蒜尖朝向的识别模型。结果表明,该程序能够很好地识别蒜瓣瓣尖的朝向,正确识别率达到了92%,为提高大蒜播种机的自动化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虚拟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实现电网的模拟运行和运行状态的分析,设计了一种虚拟电力网络系统.该系统以Visual C++6.0为开发平台,建立了电力元件的对象模型,构建了绘图和分析计算2个功能模块,实现了电网图形的绘制和运行状态的可视化分析,对电力网络的模拟运行和分析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优质魔芋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魔芋的根状茎为外植体,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不同氮素含量的基本培养基、不同浓度的BA以及NAA对魔芋根状茎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不同激素组合对不定芽分化、组培苗生根诱导的影响,并针对魔芋组织培养中的褐变现象采取了有效措施。结果表明:诱导魔芋根状茎愈伤组织产生的最适培养基为NN基本培养基+1.0mg/L BA+1.0mg/L NAA;MS基本培养基+2.0mg/L BA+1.0mg/L IAA为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在不定芽诱导和生长上,BA与IAA的组合较与NAA的组合好;MS+0.5mg/L IBA+0.5mg/L GA3为组培苗的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达100%;一定浓度的PVP,Vc或者AC能有效控制褐变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解决利用C Buider编程时,在图书馆编目的卡片打印过程中,遇到的自动换行容易产生乱码的问题,从而帮助网络管理人员更加全面掌握数据库技术。  相似文献   

16.
蝴蝶兰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残败花梗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建立了蝴蝶兰的无菌繁殖体系,研究了培养基中不同种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其浓度比例对休眠芽的萌发、丛生芽的诱导以及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筛选出了最佳培养基组成;研究了活性炭、PVP、温度、暗培养对培养基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 MS+6-BA 3.0 mg/L+NAA 0.2 mg/L+10%香蕉汁+3%蔗糖+0.6%琼脂的培养基上休眠芽的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可达87.5%;在1/2 MS+6-BA 6.0 mg/L+NAA 0.1 mg/L+10%香蕉汁+3%蔗糖+0.6%琼脂的培养基上丛生芽的诱导效果最好,增殖系数可达3.15;在1/2 MS+NAA 0.5 mg/L+活性炭1 000 mg/L+3%蔗糖+0.6%琼脂的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95%,平均每株生根3.11条左右,炼苗后移植成活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计算机语言发展的主要脉络,并对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运用PCR技术,扩增了梭鱼和鲻鱼线粒体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并比较分析了其种间的序列差异。获得16S rRNA基因的540~560 bp碱基序列,出现26个碱基的插入与缺失位点;获得COⅠ基因的602~604 bp碱基序列,出现2个插入缺失位点;16S rRNA和COⅠ基因的序列中G平均含量最低,且(A+T)含量高于(G+C)含量,与其他鱼类中的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研究结果相一致。在16S rRNA基因片段中,梭鱼出现1种单倍型,鲻鱼为2种单倍型;在COⅠ基因片段中,梭鱼样品中检测到3个单倍型,鲻鱼样品中检测到5个单倍型。以Takifugu poecilonotus为外群,构建的NJ系统发育树,基于16S rRNA和COⅠ基因序列获得的NJ系统树基本一致,鲻鱼和梭鱼种内个体分别聚为一支,显示16S rRNA和COⅠ基因适合于梭鱼和鲻鱼的物种鉴定。  相似文献   

19.
我国B2C电子商务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洪远 《安徽农业科学》2014,(22):7653-7655
介绍了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和B2C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B2C电子商务企业必须与上下游加强合作,建立"农民+农村合作社+B2C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的供应链模式,最后提出了发展B2C电子商务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