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们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大米中的重金属镉含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确保粮食安全、保障人体健康,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大米中的镉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研究。经验证,测定结果接近真值、样品重复稳定性较好,该方法可有效检测大米中的镉含量。  相似文献   

2.
宜昌地区大米中镉含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镉可在大米中富集,并通过食用对人体造成损伤,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仪检测宜昌不同地区大米镉含量并做统计分析,得出所检宜昌地区大米镉含量平均值为0.052 mg/kg,全部合格,且各县市之间有较显著差异。试验共采用36个样本。  相似文献   

3.
对余姚地区市售大米进行镉元素检测与健康风险评价,抽检结果表明,余姚地区流通的大米镉含量总体处于安全水平,其结果可以为当地食品安全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稻米硒、镉元素含量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湖南省湘潭县3个乡镇8个水稻品种的4种施肥方式下生产的稻米硒、镉含量检测及统计分析,初步明确影响稻米硒、镉含量的主要因子是土壤母质,其次是施肥方式.提高稻米含硒量、生产富硒大米的有效技术途径之一为叶面喷施富硒营养剂.降低稻米镉含量的技术途径主要是选择适应的种植区域,避开土壤母质含镉量高或受到工业"三废"污染的环境.当地普遍采用的施肥方式对早、晚稻的镉含量影响不大,从施肥技术上降低稻米镉含量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热点评析     
《新农业》2013,(12):16
防"镉米"不能仅有专家建议近日,广州餐饮环节食品及相关产品抽检结果显示,44.44%的大米存在镉含量超标。"镉米"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其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大米产地土壤遭受镉等重金属污染。对此,专  相似文献   

6.
目前,镉污染大米现象严重,有必要对污染土壤中的镉含量进行检测。针对地势平坦且镉含量、分布、污染来源未知的试验农田,进行采样布点方法优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不同的采样布点方法进行比较,选择包含对角线的网格随机法可靠性高、操作简单方便,采样点数为15~20个。此研究对后续土壤中镉污染的研究具有先行作用,有利于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镉含量监测。  相似文献   

7.
镉大米是指镉含量超标的大米.镉是一种非人体必需的重金属微量元素,在冶金、塑料、电子等行业非常重要.它通过废水排入环境中,然后通过土壤或灌溉等进入食物.联合国食品准则委员会的规定是:每公斤大米镉含量不超过0.4毫克.由于没有证据表明食物中的镉会在美国引起健康问题,美国并没有制定相关标准.欧盟规定:每公斤大米镉含量不能超过0.2毫克,并希望进一步将标准提高至0.1毫克.中国的相关标准也是0.2毫克.  相似文献   

8.
采用环绕加热式湿法消解,用磷酸铵基体作为改进剂,以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中镉含量。结果表明:这一改进的方法测定大米中镉含量,精密度(n=7)在1.0%~1.2%之间,回收率在96%~98%之间。  相似文献   

9.
王泽科 《湖南农业科学》2010,(8):104-105,108
采用环绕加热式湿法消解,用磷酸铵基体作为改进剂,以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中镉含量。结果表明:这一改进的方法测定大米中镉含量,精密度(n=7)在1.0%-1.2%之间,回收率在96%-98%之间。  相似文献   

10.
采用湿法消解处理大米样品、磷酸氢二铵为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中镉的含量,实验确定了最佳基体改进剂浓度为2%,最佳灰化温度为400℃。此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0μg/L(R=0.999 6),加标回收率为96.1%~101.7%,RSD为2.44%~3.98%(n=4)。该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高,可为宁夏大米的检测认证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11.
近日,广州餐饮环节食品及相关产品抽检结果显示,44.44%的大米存在镉含量超标。“镉米”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其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大米产地土壤遭受镉等重金属污染。对此,专家建议:不要长期食用一个地方出产的粮食,应尽可能分散化,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评定湿法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大米中镉的不确定度,识别大米镉测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发现试样消解对测量结果影响最大,因此在试样消解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镉的损失及污染,优化前处理方法,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检验检测水平、质量及效率.  相似文献   

13.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中的镉含量,对测量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分析了不确定度的重要来源,对测试全过程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镉含量的标准不确定度为0.10μg/g,扩展不确定度为0.20μg/g。  相似文献   

14.
采用硝酸-高氯酸混合酸用电热板消解大米样品,用石墨炉测定大米中的镉。结果表明,GBW10010大米、GBW10045湖南大米、GBW10044河南大米的检测结果平均值分别为0.088、0.190、0.019 mg/m L,精密度分别为2.27%、0、10.5%。该方法简单,样品处理量大,检测结果与标准物质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南方某矿区土壤镉污染及作物健康风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估南方某县土壤镉污染情况、量化当地不同作物镉含量并对不同人群健康风险进行评估,从该县3个镇采集135份土壤样本,入户采集128份自产大米样本,种植区采集7份脐橙样本,对其中镉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镇采集土壤样品镉超标率分别为41.67%、28.81%和21.62%,地累积指数计算得到该县68.9%的土壤样本受到不同程度的镉污染,大米镉含量超标率分别为48.57%、34.48%、8.82%。而脐橙果肉样品中镉含量较低,远低于0.05 mg·kg-1。计算不同作物的危害商数(HQ)可得,食用自产大米的危害商数(HQ)值普遍大于1,风险较高,而食用脐橙果肉产生的健康风险低。种植脐橙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且当地具有脐橙适宜的生长条件,故考虑在重污染区种植脐橙取代种植水稻。  相似文献   

16.
原阳大米素有"中国第一米"之称,本文作者通过对原阳大米主产区土壤中镉、砷、铅、汞、铬5种重金属的检测和分析,对原阳大米主产区土壤重金属环境现状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7.
镉作为一种毒性极大的重金属,极易在稻米中富集,严重危害食用者的身体健康。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但稻米镉超标事件时有发生,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和开发镉污染稻米防治措施和“镉大米”安全利用技术。常德米粉生产过程可使镉超标稻米的镉含量低于国家标准(0.2 mg/kg),本研究从微生物角度对该过程的降镉效应进行探究。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大米发酵液中细菌的种群组成结构特征;同时通过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方法获取纯菌株并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在此基础上,以镉含量重度超标的稻米为试验材料,探究分离菌株的降镉效果。研究表明,发酵液中优势属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通过分离培养共获得58株菌,其中乳杆菌属的菌株占比最大,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均表现出一定的降镉效果。其中,乳酸片球菌P1和发酵乳杆菌L4的降镉能力最强,发酵48 h的降镉量可达到0.55 mg/kg。菌种添加后发酵体系p H值降低,乳酸含量升高,从而有利于蛋白结合态镉的溶出,可能是米粉加工过程中稻米镉含量降低的主要微生物作用机制。稻米粉碎可提高功能微生物活性,提升降镉效率。本研究证明大米发酵液中存在高效降镉的菌株可有效降低镉超标稻米镉含量,可为降镉微生物菌株挖掘以及镉超标稻米有效利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监管大米中重金属元素汞的含量,以压力罐消解法为前处理方法、原子荧光光谱法为检测手段,对大米中汞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使用100、120、150℃梯度升温法对压力罐进行升温,能保证样品不会因急速升温剧烈反应而导致待测元素有所损失,再利用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汞含量检测,检测结果准确度高、精密度好。表明该检测技术适用于大米中汞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微波消解-ICP-MS同时测定大米中铅、镉、砷的分析方法。[方法]将供试大米样品加入硝酸,经微波消解处理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同时分析消解液中铅、镉、砷的含量。[结果]在试验优化条件下,该方法对铅、镉、砷的检出限分别为0.30、0.01、0.06μg/L,选用的国家标准物质的测定值在标准参考值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在6.0%以内。[结论]该方法简便高效,准确度高,精密度好,适用于大米等农产品中重金属元素铅、镉、砷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典型非镉污染区上海和镉污染区贵州毕节,随机采集大米、猪肝、猪肾和牛肾样本共236份,研究两地大米和家畜肝肾产品镉污染情况及产生的人群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各样本镉含量超标率为6.78%16.95%,污染区贵州毕节样本镉污染更为严重,达32.20%16.95%,污染区贵州毕节样本镉污染更为严重,达32.20%40.68%。对于普通人群和高摄入人群,上海地区大米和家畜肝肾食用途径镉摄入量均达0.1440.68%。对于普通人群和高摄入人群,上海地区大米和家畜肝肾食用途径镉摄入量均达0.142.8μg/kg·bw/d,相应的目标风险系数已超过1,表明无污染区上海人群也可能因为食用产自其他地区的受污染食品而面临一定健康风险;贵州毕节地区对应的镉摄入量和目标风险系数明显更高,表明污染区人群面临更大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