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为了澄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致病性与病毒抗原分布之间的关系,将强毒株(Ehime/91、DV86)与弱毒株(JI)比较,电镜观察法氏囊,胸腺,脾脏和骨髓中的病毒靶细胞,尽管所有毒株都引起相似的法氏囊萎缩,强毒株还引起胸腺重量指数的大幅度下降,以及盲肠扁桃体,胸腺,脾脏和骨髓的严重损伤,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经Ehime/91或DV86株感染鸡的组织内抗原表明,骨髓和脾中出现大量的抗原阳性  相似文献   

2.
免疫又称预防接种,它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也是养鸡成败的关键。鸡群通过接种疫苗刺激鸡体免疫器管和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当鸡群受到病原侵袭时,鸡体所产生的特异防御能力就能抵抗感染,保护自身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3.
用鸡新城疫弱毒株Lasota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弱毒株M-H120和禽流感病毒HB1(H9N2)株做为抗原制成油乳剂灭活苗,并对其进行了物理性状、无菌情况、安全性、灭活效果、保存期和免疫效力等方面的检验。证明所制备疫苗完全符合质量标准,鸡体对该疫苗3种抗原均产生了良好的免疫应答。攻毒试验结果证明,免疫鸡能良好地抵抗同种强毒的攻击,所制备疫苗4C放置保存12个月后其免疫效力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4.
利用免疫流泳(Immunorheophoresis,IR)技术对从临床发病鸡和实验室感染鸡惧到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法氏囊组织抗原进行了检测。该方法与琼脂凝胶免疫扩张(AGID)试验方法的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然而,用AGID检测时出现沉淀线需要的时间为14-24h,而用IR技术检测时出现沉淀线需要的时间可减少到3-5h。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超抗原(SAg)在禽类诱导的免疫机理和进一步揭示MDV(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的免疫学规律,采用NO-释放法,设计用雏鸡骨髓巨噬细胞为靶细胞检测1日龄雏鸡接种超抗原SEB和MDV后脾与胸腺淋巴细胞IFN-γ体外诱生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超抗原SEB(SAG-SEB)可提高脾与胸腺淋巴细胞IFN-γ体外诱生水平,其中,高剂量(1ng/只)引起短时加强后下降,而低剂量(0.01ng)则出现缓升缓降现象,而MDV接种则抑制脾与胸腺淋巴细胞IFN-γ体外诱生,SAg-SEB能增强雏鸡细胞免疫,主要表现于接种初期(1-10dPI),而MDV却在接种后1-25d间降低细胞免疫,说明超抗原SEB和MDV虽然均可引起鸡T细胞增殖,但对鸡免疫细胞IFN-γ的体外诱生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6.
应用本瓜蛋白酶消化法,从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人工感染鸡的淋巴细胞瘤表面提取马立克氏病相关肿瘤表面抗原(MATSA)。所获得的抗原与从肿瘤细胞表面洗脱的抗MATSA抗体在ELISA中呈阳性反应。将这种抗原与白油佐剂乳化,给20日龄鸡肌注免疫3次,应用间接ELISA对被免疫鸡的MATSA抗体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免疫前正常鸡的血清中无MATSA抗体存在,而用这种抗原免疫后10天即可形成抗体应答,E  相似文献   

7.
我国鸡白痢沙门氏菌的血清学分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鸡白痢沙门氏菌是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中的一个成员,按照Kaufmann-White体系,鸡白痢沙门氏菌属于D血清群,其抗原结构式为1,9,12:-:-。Younie(1941)首次发现用通常的标准抗原对正在流行鸡白痢的鸡群采用标准凝集试验检疫时呈阴性;...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针对禽流感病毒(AV)不同毒株及捩的含量的灭活疫苗对仔鸡保护性的影响作了探讨,数组4周龄的鸡分别用10种H5亚型,一种异源H7亚型及正常鸡胚尿囊液制备的疫苗进行免疫,3周后滴鼻感染高致病力H5亚型AIV,结果所有10种H5亚型疫苗对鸡在临床症状及死亡率上表现了较好的保护力,AGP及HI抗体阳性,实验1中H5亚型疫苗免疫组80%的鸡体口咽部可分离到病毒,其中5个免疫组在鸡体泄殖腔中没有查到病毒,其它5组,泄殖腔中有病毒分布的鸡体数量明显低于正常尿囊液免疫组,与之相比,有些H5亚型疫苗免疫组中鸡泄殖腔及口咽部病毒分布的数量也明显减少,但减少的程度与疫苗株与攻毒株的HA基因序列同源性之间并不存在相关,随疫苗中所含病毒含量的递增,各项与保护性相关参数增大的幅度因疫苗毒株的不同而改变,A/Ty/Wis/68(H5N9)是所检测的H5亚型疫苗株中最好的一个,其平均免疫剂量(PD50)为0.006ug抗原,结果表明使用H5亚型AIV来活疫苗可以命名免疫鸡 在发病时的临床症状及死亡率上获得一定的保护,而通常不能阻止病毒的感染,这一点通过免疫鸡消化道内查不到病毒的存在可得以证实,某些免疫组可见泄殖腔病毒的检出率降低以及泄殖腔和消化道中的病毒分布数量减少,这些对减少环境污染及病原体在田间的传播具有一定的好处。  相似文献   

9.
不同方法对鸡胚和法氏囊中囊病病毒抗原含量的检测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单抗介导的抗原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C-ELISA),琼脂扩散试验(ACP)快速诊断试纸条(ISK)对感染同株强毒或弱毒囊病病毒(IBDV)的鸡胚和鸡法氏囊中的病毒抗原效价进行了检测比较,结果表明,上述3种方法测得法氏囊中温毒IBDV抗原效价分别为10^6.0(AC-ELISA),2^-3.0(AGP)t 10^-3.0,测得鸡胚中强毒IBDV抗原效价依次为10^-1.0,0和0。强毒株接种鸡胚后,只有第1代鸡胚组织可被AC-ELISA测到低效价的IBDV抗原,而第2代以后则未能测到病毒抗原,弱毒疫苗株IBDV感染鸡后,法氏囊中可测到低效价抗原,但感染鸡胚后则无可测性病毒抗原。  相似文献   

10.
5只HVT免疫鸡,实验感染MDV后的第1~10周期间,分别采用初次细胞分离培养物上清中的自由病毒粒子鉴定,dot-blotDNA杂交和常规AGP试验等方法,对并发感染鸡羽毛根进行了病毒及病毒抗原的动态检测与比较。结果显示,在上述羽毛根中可同时存在HVT粒子和MDVDNA。HVT可分离时间为MDV攻毒后1~7周;MDVDNA最早检出时间为MDV攻毒后的第18~22天,并达到其持续性(22~70d)的检出率最高峰(100%);而AGP法对此期间鸡只羽毛根MDV抗原的最早检出时间在第22天,且检出率很低。因此,羽毛病毒抗原AGP检测法,对免疫鸡只或鸡群MDV感染的诊断仍然是特异的,但较单纯感染的检测,其检出率更低,因而更难以反映出免疫鸡群中MDV感染的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11.
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不同脏器中病毒抗原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分离并鉴定的1株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人工感染易感鸡致病采用免疫荧光试验及免疫酶组化染色对病、死鸡的11种不同脏器进行病毒抗原定位,确定病毒在鸡体的分布。结果为发病早期病毒主要在呼吸的肺和气管组织中复制,随着病程的发展,肾脏中病毒明显升高,进而导致病鸡尿素症。11种脏器中IBV的分布为:肾、气管、肺〉泄殖腔上皮〉睾丸〉肝脏〉胸腺〉法氏囊〉输卵管上皮〉脾脏〉心脏。  相似文献   

12.
用建立的斑点免疫金银染色(Dot-IGSS)法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抗原,确定兔抗IBV血清工作浓度为1:400,SPA-胶体金探针的工作浓度为1:80,该法对纯化IBV抗原的最低检出量为0.4314ng/点,用Dot-IGSS与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同时检测15只人工感染IBV鸡的气管,肺,肾病科,IBV阳性检出率均为100%,对32份疑似IBV感染鸡病料检测,I  相似文献   

13.
HVT免疫鸡羽毛根中病毒抗原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日龄非免疫鸡,HVT常规剂量免疫后,于第3周起,每周采集一次羽毛根,分别作常规MDV琼扩抗原的检测。结果显示,在免疫事第3~8周检测,均未观察到特异性AGP沉淀线,若取较多数量的富含羽髓的羽毛根,经2ml磷酸缓冲液(PBS)浸提,浓缩胶浓缩约40倍后,再作上述检测,则分别于免疫接种后的第3~5周都有特异性的,AGP沉淀线出现,且与感染细胞上清中浓缩的HVT及MDV琼扩抗原所形成的沉淀线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IBD)为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幼龄鸡,其病原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IBDV).1957年,首先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地区肉鸡群中发生,故又称甘布罗病,现已流行于美国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我国自]979年在广州、北京首先发现该病后,已逐渐传遍全国各地.虽然本病直接死亡率并不很高,但其更严重的危害是产生免疫抑制,影响对其他传染病的免疫效果和使鸡体抗病力降低,导致各种传染病和并发症发病死亡率剧增.近年来,本病仍呈不断扩大之势,且出现变异株、超强毒株等新情况,已成为国内外广大禽病工作…  相似文献   

15.
自1975年从动物体内提取肿瘤坏死因子(TNF)以来,许多科学家从哺乳动物及禽类体内提取TNF并对其理化性质、生物学活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讨。而用鸡包涵体肝炎病毒诱生TNF与该病之间相关性及产生的消长规律的研究尚属空白。本研究应用鸡包涵体肝炎病毒(FAV-HA毒株)接种SPF雏鸡,在接种后的不同日龄采血,提取TNF,并对其免疫活性(对L929细胞的杀伤率)进行了检测,从而进一步研究其产生TNF的消长规律及与该病毒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鸡包涵体肝炎病毒经口腔感染SPF雏鸡可刺激机体产生TNF,在感染的不同日龄鸡的TNF活性出现一定的消长规律。这进一步说明鸡包涵体肝炎(IBH)与TNF的产生及其活性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鸡白痢是经卵传播的疫病,检疫净化病原是普遍采用的方法。目前世界各国多采用鸡白痢鸡伤寒多价染色抗原全血平板快速凝集反应。凝集抗体的产生,通常在感染之后3~10天,最早3~4周。4周龄以下的雏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IBD病毒(IBDV)侵袭并危害3~8周青年鸡的一种烈性高度传染性疾病;1957年最先发生于美国特拉华州的甘布罗镇,1962年由Cosgrove首次报道该病。IBDV的靶器官和靶细胞主要是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组织中的B淋巴细胞并导致B细胞数量减少,进而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该病的直接损伤是感染鸡群有一定的死亡率、而间接的危害是亚临床感染的鸡群或耐过鸡群会出现长期的、严重的免疫抑制,导致鸡群对其它疫病,如禽流感、新城疫等的易感性增高,对疫苗的反应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8.
用全菌免疫鸡可产生抗脂多糖(LPS)特异性抗体,LPS是革兰氏阴性菌外膜的主要万分。本文对注射大肠杆菌全菌体LPS和务寒水 氏菌无脂质ALPS两组鸡的血清和卵黄作了免疫反应的检测。结果两组鸡抗何不舔生的上首先出现在血 ,1=3周后才出现在卵卵黄中,然而用鼠伤寒沙门氏菌LPS比用大肠杆菌LPS免疫的鸡,其抗体上升的时间短很多,鼠伤寒水 氏菌抗原中是质A,可能是造成此差异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9.
IBD疫苗抗原量对鸡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含不同抗原量的IBD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17日龄雏鸡,结果:IBD0-ND二联苗和IBD浓缩苗免疫组难的抗体水平上升较快,免疫11天时免疫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免疫对照组(P〈0.01);3个免疫组鸡的攻毒保护率基本一致,但IBD原菌组鸡的腔上囊损伤最为严重。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IBD抗原量能刺激鸡早期体液免疫应答,提高特生免疫力。  相似文献   

20.
喷雾免疫是利用气压使稀释的疫苗雾化,并均匀地悬浮于空气中,雾化的疫苗随呼吸进入鸡体呼吸道,呼吸道粘膜接受侵入抗原的刺激,进而产生免疫应答,呼吸道粘膜大量产生分泌型抗体IgA,分布在粘膜表面起粘膜免疫保护作用,使鸡获得免疫力。只有预防呼吸道疾病的疫苗才可以通过喷雾方式进行免疫,如鸡新城疫Ⅱ系、Ⅳ系和V4等弱毒疫苗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m20、28/86和4/91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