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氧化应激对动物肠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以及抗氧化剂对上皮细胞的氧化干预。将培养的鸡上皮细胞分为4组,每组设6个重复。对照组A加入等量的三蒸水,试验组B、C、D分别加入黄嘌呤氧化酶(50U/L)和黄嘌呤(12μmol/L),并在C、D组分别加入谷胱甘肽(1,1.5μmol/mL)。结果表明:添加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X/X0)导致小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了小肠上皮细胞(IEC)增殖和抗氧化酶的活性,显著提高细胞的脂质氧化和凋亡率(P0.05)。添加不同剂量的谷胱甘肽(GSH)均对IEC的氧化损伤产生保护作用,与B组比较,显著提高了IEC增殖,降低了细胞的脂质氧化和凋亡率;随着GSH添加剂量的增加提高了IEC增殖,但C、D组间比较,抗氧化酶活性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核桃粕多酚对H2O2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以核桃粕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法在真空条件下提取多酚,HPD-100型大孔树脂纯化多酚,并对核桃粕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核桃粕多酚对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以770μmol/L的H2O2诱导HepG2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模型,通过测定HepG2氧化损伤细胞中MDA含量、SOD活力、GSH的含量的变化情况,研究在12.5、25、50μg/mL无毒性作用浓度下核桃粕多酚对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纯化后的核桃粕多酚含量为77.53%;在同一浓度范围内,核桃粕多酚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VC相比无显著差异;核桃粕多酚能使受氧化损伤的HepG2细胞内MDA含量明显减少,并且能提高受氧化损伤细胞内SOD活力以及GSH含量。综上所述,核桃粕多酚含量丰富,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对HepG2细胞的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赭曲霉毒素A(OTA)和α-玉米赤霉烯醇(α-ZOL)联合作用对Hep G2细胞毒性的交互作用及其可能机制,试验采用3×3析因试验设计,设OTA浓度和α-ZOL浓度2个因素,OTA浓度水平分别为0、6和12μmol/L,α-ZOL浓度水平分别为0、15和30μmol/L,全组合后共组成9个水平组合.毒素作用时间为48h.用边际均数轮廓图判断细胞毒性和氧化损伤的交互作用,结果发现OTA和α-ZOL联合作用时,细胞毒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交互作用一致,均表现为拮抗效应;且细胞活力的变化与SOD活性、MDA含量、GSH-PX活性和GSH含量的变化表现为显著性相关(P0.05).结果表明细胞毒性的交互作用为拮抗效应,且氧化损伤是毒素诱发细胞毒性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探讨茶多酚(TP)对过氧化氢(H_2O_2)引起鹅小肠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选取25~26胚龄马岗鹅胚为试验材料,通过酶消化法作原代鹅小肠上皮细胞分离与体外培养;采用不同浓度H_2O_2诱导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损伤细胞模型,茶多酚预处理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干预;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表明,成功获得鹅小肠上皮细胞;与对照组相比,400μmol·L~(-1)H_2O_2作用鹅小肠上皮细胞2 h,细胞出现明显损伤,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而不同浓度茶多酚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P0.05);其中100μg·mL~(-1)茶多酚提前干预10 h明显改善H_2O_2导致的鹅小肠上皮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抑制H_2O_2诱导的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和糖酵解酶LDH产生,且抑制H_2O_2导致的抗氧化酶系SOD和GSH-Px活性降低(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鹅小肠上皮细胞中,茶多酚可能通过降低脂质过氧化和细胞损伤程度及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实现对H_2O_2引起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外源钙对盐胁迫下杜梨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以梨砧木杜梨幼苗为供试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外源施加不同浓度的钙对200 mmol/L NaCl胁迫下其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活性氧产生、膜质过氧化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NaCl胁迫3 d后,杜梨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减弱,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增强,活性氧(O_2~-·、H_2O_2)和丙二醛(MDA)大量积累,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GSH)和抗坏血酸(As A)合成下降。施加外源CaCl_2能增强NaCl胁迫下杜梨叶片中SOD、POD、CAT、GR、GSH-Px、APX的活性,减少O_2~-·和H_2O_2的产生,降低脂质过氧化程度,提高GSH和As A的含量,有效缓解盐胁迫对杜梨叶片的过氧化伤害,其中以10μmol/L Ca Cl2处理效果最为显著。说明NaCl处理可对杜梨叶片造成氧化伤害,施加低浓度(5~10μmol/L)CaCl_2处理可缓解盐胁迫对杜梨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对小麦品种百农207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环境,研究了PEG胁迫对百农207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及抗坏血酸氧化酶(AO)活性,以及过氧化氢(H2O2)、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相对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PEG胁迫使百农207幼苗叶片APX活性、GSH及H2O2含量显著增加,而使SOD、CAT、GR和AO活性、AsA含量及相对含水量均显著下降。本研究说明,PEG对百农207幼苗造成了氧化胁迫,而百农207幼苗则可以通过增强抗氧化酶APX活性、抗氧化物质GSH含量及降低抗坏血酸氧化酶AO活性而提高其抗旱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虾青素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小鼠肝脏原代细胞产生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原位二步灌流法提取ICR小鼠的肝脏原代细胞,用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作为指标、采用H_2O_2处理建立氧化应激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中活性氧(Rea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及凋亡水平变化,生物化学法测定细胞中MDA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活性,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抗氧化酶SOD、GSH-px mRNA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blot检测细胞核中Nrf2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使用5μg·mL~(–1)虾青素预保护细胞3 h,10μmol·L–1H_2O_2刺激3 h的情况下氧化应激模型效果最好。虾青素降低了H_2O_2诱导后小鼠肝脏原代细胞的细胞凋亡率以及ROS、MDA和GSH含量,提升了SOD、GSH-px的活性以及SOD、GSH-px的mRNA相对表达量,抑制了Nrf2蛋白的核转移。【结论】虾青素对H_2O_2诱导产生氧化应激的肝脏原代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H2O2诱导HaCaT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体外模型,探讨扇贝多肽(PCF)对H2O2损伤HaCaT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H2O2(50、100、200、300、500μmol/L)作用HaCaT细胞1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不同浓度(1.42、2.84、5.68 mmol/L)的PCF分别处理细胞12 h后,加入H2O2(300μmol/L)继续作用12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酶生化法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LDH活性以及细胞质中GSH-Px、T-AOC和CAT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50~500μmol/L浓度的H2O2依赖性地引起HaCaT细胞氧化损伤,300μmol/L的H2O2使存活率降低到56%(P0.01);与模型组相比,不同浓度的PCF均可保护H2O2诱导的氧化损伤,增加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LDH的释放量,提高GSH-Px、T-AOC和CAT含量,增强细胞抗氧化作用。[结论]扇贝多肽能对抗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对细胞受损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酶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9.
水杨酸对干旱下新单29玉米幼苗根系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0%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品种新单29幼苗根系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能显著提高根系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以及抗氧化物质还原型抗坏血酸(As A)含量,对抗氧化酶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和抗氧化物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影响不显著。与单独干旱胁迫处理相比,10μmol/L SA均能使干旱下根系抗氧化酶SOD、CAT、POD、APX、DHAR的活性和抗氧化物质GSH含量显著提高,分别提高11.1%、10.9%、278.2%、61.5%、175%、30.4%,使其膜透性和MDA含量分别降低37.5%、44.1%,但对抗氧化酶GR活性和抗氧化物质As A含量影响不显著。由此可见,外源施加水杨酸可显著增强新单29幼苗根系的抗氧化特性,从而增强其对干旱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肉鸡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并依据细胞形态学特点和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对所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以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X/XO) 系统作为氧自由基发生系统建立PAEC氧化损伤模型.结果表明:肉鸡PAEC在体外能够存活并传5~6代.形态学观察和Ⅷ因子抗原免疫组化染色检查证明培养的细胞符合肺动脉内皮细胞的特点.氧自由基能够明显损伤PAEC,X/XO系统作用下细胞生长被抑制,甚至导致细胞死亡,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对XO有剂量依赖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损伤组PAEC培养液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升高,提示氧自由基促进了PAEC的脂质过氧化.这说明氧自由基对肉鸡肺动脉内皮细胞具有损伤作用,可能在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征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用60只二月龄的清洁级ICR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雌性和5只雄性小白鼠,雌雄分开饲养,饮水中加入不同剂量的钼,分别是空白对照组、低钼组(100 mg.L-1)、中钼组(200 mg.L-1)、高钼组(400mg.L-1),4周后雌雄合笼饲养。产仔后从每组仔鼠中随机雌性小白鼠30只和15只雄性小白鼠按原分组给予不同剂量的钼,8周后,再从每组中随机选取雌性小白鼠10只和5只雄性小白鼠合笼饲养,待其产仔。如此往复,使小鼠繁殖四代。以第三代(F2代)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肝脏AOX和XO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F2代小鼠AOX和XO的转录水平随钼添加剂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可见长期钼暴露可提高小鼠后代AOX和XO的转录水平。  相似文献   

12.
根据供试黄颡鱼的鱼体质量添加中草药制剂剂量(0~1 000mg/kg)的不同,试验设6个组(对照、Ⅰ、Ⅱ、Ⅲ、Ⅳ、Ⅴ),连续投喂30d后,测定黄颡鱼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中溶菌酶和补体活性;另采用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注射的方法进行人工攻毒,进行抗病力检测。结果表明,各供试组黄颡鱼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Ⅰ组黄颡鱼血清中溶菌酶的活性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试验Ⅱ、Ⅲ、Ⅳ组和Ⅴ组黄颡鱼血清中溶菌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Ⅱ、Ⅲ、Ⅳ和第Ⅴ组黄颡鱼血清中补体活性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第Ⅰ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活菌攻毒的方式证明投喂复方中草药制剂能增强黄颡鱼对人工感染A.hydrophila活菌的抵抗力。从增强非特异性免疫机能与抗病力的效果考量,这种复方中草药制剂在黄颡鱼饵料中添加量以400~800mg/kg为宜。  相似文献   

13.
魏涛  张静  高兆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034-7035,7052
[目的]研究金耳菌丝体多糖对四氧嘧啶致高血糖模型小鼠血糖及糖耐量的调节作用。[方法]选用昆明种雌性小鼠,将以四氧嘧啶尾静脉注射诱导的高血糖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低(50 mg/kg)、中(100 mg/kg)、高(150 mg/kg)剂量组和高血糖模型对照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剂量组连续灌胃金耳菌丝体多糖28 d后,研究金耳菌丝体多糖对高血糖小鼠血糖及糖耐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组的体重显著提高(P0.05);高剂量组小鼠空腹血糖值明显降低15.4%(P0.05)。糖耐量测定中,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灌胃葡萄糖0.5和2 h后血清血糖值分别降低了9.4%(P0.05)和12.8%(P0.05),血糖曲线下面积降低了10.3%(P0.05)。[结论]150 mg/kg剂量组的金耳菌丝体多糖降低高血糖小鼠血糖的作用并能增强糖尿病小鼠的葡萄糖耐受能力;50、100和150 mg/kg剂量组的金耳菌丝体多糖能够改善高血糖小鼠体重减轻症状。  相似文献   

14.
亚硝酸盐对越冬红螯螯虾生理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越冬红螯螯虾为对象,探讨其在不同亚硝酸盐浓度下的生理指标及肠道菌群变化情况。采用常规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法,得到亚硝酸盐胁迫下红螯螯虾的96 h半致死浓度为22.0 mg/L,安全浓度为2.2 mg/L。设置4个实验组,分别为A组(0 mg/L)、B组(0.5 mg/L)、C组(2.3 mg/L)和D组(5.0 mg/L),胁迫6周后取样检测。结果表明:各组成活率、肥满度、肝体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D组成活率、体质量增加率、体长增加率最低。随亚硝酸盐浓度的增加,肝小管排列趋于混乱且大小出现差异,肝小管间结缔组织随之减少,产生空泡化,在D组中变化尤为明显。SOD活性随亚硝酸盐浓度升高而降低,在肝胰腺中,A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D组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在肌肉中,A组显著高于C、D组(P<0.05),D组显著低于A、B组(P<0.05)。MDA活性随亚硝酸盐浓度升高而升高,在肝胰腺中,4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肌肉中,A组显著低于C、D组(P<0.05)。免疫相关指标均随亚硝酸盐浓度升高而降低,在肝胰腺中,4组ACP、AKP活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最高,D组最低;在肌肉中,A组ACP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4组AKP活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最高,D组最低;各组UL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能量代谢指标TG活性随亚硝酸盐浓度升高而降低,A组显著高于D组(P<0.05)。亚硝酸盐胁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的比例,且菌群多样性D组最低,A组最高,亚硝酸盐导致了肠道菌群多样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15.
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饲料中分别添加0(Ⅰ组)、1×108(Ⅱ组)、3×108(Ⅲ组)、5×108cfu/g(Ⅳ组)芽孢杆菌(Bacillus spp.)持续投喂草鱼,收集粪便测定草鱼对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和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投喂30d后,Ⅱ、Ⅲ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和Ⅳ组粗蛋白、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Ⅰ组(对照组),其中Ⅱ组的表观消化率最高,且芽孢杆菌添加量与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最符合一元二次曲线方程。Ⅱ组中肠和Ⅱ、Ⅲ组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均显著提高;Ⅱ组的前肠和后肠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Ⅱ、Ⅲ组后肠脂肪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投喂60d后,消化酶活性也有相似的结果。双因子方差分析表明:芽孢杆菌的添加量对中肠、后肠和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前肠、中肠和后肠淀粉酶活性,中肠和后肠脂肪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投喂时间对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二氢吡啶对尼罗罗非鱼生产性能及机体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二氢吡啶以 4个不同水平 (0、50、1 0 0、1 50mg kg)添加饲喂尼罗罗非鱼 64d ,探讨了二氢吡啶的适宜添加水平及其对机体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二氢吡啶 (50、1 0 0、1 50mg kg)可使日增重分别提高 1 7.2 %(p <0 .0 5)、9.1 %、2 .5 % ,体重特定生长率提高 1 5 .5 %、9.3 %、5 .1 % ,饵料系数分别较对照组降低 1 2 .1 %、1 2 .7%、5 .9% ,但对试验鱼平均存活率无影响 ;二氢吡啶可显著降低试验组肝LPO含量 ,提高机体的抗氧化性能 ;试验组肝SOD活性呈上升趋势 ,未达显著水平 ;二氢吡啶可分别降低试验组肝脂肪 (绝干 )的含量 1 9.7% (p<0 .0 5)、1 8.6 % (p <0 .0 5)、2 4 .1 % (p <0 .0 1 ) ,对血清GOT和GPT的活性无影响。在试验剂量范围内 ,机体抗氧化性能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但生长速度并非如此 ,即生长速度最快的鱼其抗氧化性能并不一定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五皮口服液对鸡痛风的防治效果。【方法】将200只40日龄海兰蛋鸡随机分成A~H共8组,A组为健康对照组,B组为五皮口服液预防组(在饲喂高钙高蛋白饲料的同时在饮水中添加4 mL/L五皮口服液),C~H组饲喂高钙高蛋白饲料制作鸡痛风模型,其中C组为模型对照组,D、E、F组分别为五皮口服液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在造模第36天时分别在饮水中添加2,4,8 mL/L五皮口服液),G、H组分别为八正合剂、乌洛托品治疗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1 mL/L八正合剂和0.4 g/L乌洛托品。在试验过程中,每天进行临床检查,对死亡鸡只进行剖检,治疗组用药前1 d(记作第0天)和用药后第3,7天时,采血检测血清黄嘌呤氧化酶(XOD)、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及尿酸(UA)、尿素(Ur)、肌酐(Cr)含量的变化。【结果】B组鸡在试验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第35天时XOD、ALT活性及UA、Cr含量极显著低于C组(P<0.01),Ur含量显著低于C组(P<0.05),与A组相当(P>0.05)。C~H组在造模1周后鸡只出现痛风临床症状,2周后临床症状及脏器尿酸盐沉积明显,第35天时血清UA含量达480 μmol/L以上的鸡有135只,痛风发病率93.1%。在鸡痛风造模成功后,五皮口服液治疗组用药第3天时鸡痛风症状明显减轻,D、E、F组UA含量极显著低于C组(P<0.01);D、F组Cr含量极显著低于C组(P<0.01),与A组相当(P>0.05);F组AST及E、F组ALT极显著低于C组(P<0.01),D组ALT显著低于C组(P<0.05),与A组相当(P>0.05)。治疗第7天时,E组XOD显著低于C组(P<0.05),与A组相当(P>0.05);D、E、F组UA含量极显著低于C组(P<0.01);F组Cr、Ur极显著低于C组(P<0.01),D、E、F组与A组相当(P>0.05);D、F组ALT及AST显著低于C组(P<0.05),D、E、F组与A组相当(P>0.05)。【结论】五皮口服液对鸡痛风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酵母培养物在育肥猪中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酵母培养物(YC)在育肥猪中的应用效果,选取90头健康的、体重约为6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头。用猪场常规饲粮喂第1组(对照组)猪;在第2组(试验组)猪饲粮中添加加YC,并对其他原料比例适当调整,使2组饲粮主要养分含量相似。饲养试验周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组猪日均增重较对照组提高了11.84%(P0.05),饲料转化率提高3.58%(P0.05)。(2)试验组猪血糖较对照组增加了41.96%(P0.01),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提高了17.21%(P0.01),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降低了15.05%(P0.01),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降低了21.13%(P0.01),血清尿素氮减少了5.49%(P0.05),血清丙二醛降低了8.72%(P0.05)。(3)试验组猪背最长肌、肝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3.58%(P0.05)、6.23%(P0.05),肝中丙二醛降低了6.03%(P0.05),背最长肌滴水损失量降低了44.41%(P0.01),背最长肌亮度(L*)提高了3.57%(P0.05)。基于试验结果推断,YC可促进育肥猪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猪体营养生化代谢,增强组织细胞稳定性,提高猪体抗氧化能力和猪肉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口服纳豆抗氧化功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口服纳豆抗氧化功效。[方法]用分光光度法对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与SD老龄大鼠对照组相比,口服纳豆高剂量组(49.5mg/g.wt.d)、中剂量组(16.5mg/g.wt.d)、VC阳性对照组(1g/L)、青年阳性对照组、大豆对照组(16.5mg/g.wt.d)大鼠血清中的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且纳豆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青年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中的SOD活力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纳豆具有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安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andersoni)ATP结合盒转运蛋白基因(CaABC2)对营养物质的转运功能,以安氏隐孢子虫基因组作为模板,设计合成CaABC2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CaABC2基因。将克隆的重组质粒CaABC2基因与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双酶切后再连接,构建重组真核质粒载体pEGFP-C1-CaABC2;再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pEGFP-C1-CaABC2转入小鼠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检测不同组IEC细胞对总胆固醇、还原型谷胱甘肽、葡萄糖和碱性磷酸酶的转运效果。结果表明:扩增出778bp的CaABC2基因,测序分析与预期片段大小一致;重组真核质粒载体pEGFP-C1-CaABC2转染小鼠IEC细胞后,观察到转染后的对照组和转染组IEC有绿色荧光;检测到在细胞内液中,转染组、对照组和空白组的总胆固醇浓度分别为15.99±0.12、11.80±0.35和12.43±0.16 mmol/L;还原型谷胱甘肽浓度分别为15.24±0.44、10.48±0.35和11.04±0.75mmol/L;在细胞外液中,转染组、对照组和空白组的总胆固醇浓度分别10.67±0.17、14.82±0.06和15.84±0.17 mmol/L;还原型谷胱甘肽浓度分别为10.20±0.79、14.60±0.45和15.60±2.50mmol/L。转染组总胆固醇、还原型谷胱甘肽浓度均显著大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而在细胞外液中,转染组总胆固醇、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浓度均显著小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在细胞内液和外液中,空白组与对照组总胆固醇、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浓度之间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转染组、对照组和空白组之间的葡萄糖和碱性磷酸酶浓度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CaABC2基因具有协助转运总胆固醇、还原型谷胱甘肽、葡萄糖和碱性磷酸酶的作用,其中转运总胆固醇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