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广东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2008年国内外和广东省花生产业发展概况,分析了2008年广东省花生产业产出、供需、经营现状,并对广东省花生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广东省花生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东省花生主要推广品种叶斑病和锈病的发病情况,为花生叶斑病和锈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广东省10个主要推广花生品种的花生叶斑病和花生锈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供试花生品种花生叶斑病和锈病的自然发病率和发病严重度都很高,其中花生叶斑病的发病率在78.O%~93.6%,病情指数在22.88 ~54.52;花生锈病发病率在89.2% ~ 97.8%,病情指数在40.00~52.84.[结论]花生叶斑病和花生锈病仍是广东省阳江市花生生产的重要病害.  相似文献   

3.
论现代花生产业的战略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是广东省的主要农作物,综述了花生产业在广东省以及我国现代农业生产、商品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8年度广东省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花生是广东省第二大栽培作物和最主要的油料作物.据广东省年鉴数据显示:2007年全省花生播种面积为30.25万hm2.约占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3%;总产量76.66万t.目前大面积推广的品种有适于水旱轮作、高产抗病品种汕油523、粤油223、汕油71、粤油256和粤油116;适于旱地.高扰青枯病的品种有粤油92和粤油200等.相对其他花生主产区.广东省花生产业在油用和食品加工方面组织化程度都较低,亟需加强.广东花生产业的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花生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全省花生产业朝向科技化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十五"期间花生遗传改良研究进展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综述了广东省"十五"期间花生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育种技术和品种选育等遗传改良所取得的研究进展,根据国内外花生发展趋势并结合广东省具体情况提出今后的研究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珍珠红一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种衣红色,富含白藜芦醇,产量较高,抗性较强,是一个很有开发潜力的保健专用型花生新品种。2002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适宜于广东省种植。品种特点:①种衣红色富含白藜芦醇,花生种仁白藜芦醇含量9.0微克/克,种衣白藜  相似文献   

7.
花生除草地膜对田间杂草防除及花生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广东省花生主产区进行花生除草地膜覆盖栽培试验,探讨了该地膜对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耕作制度的花生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花生除草地膜适用于广东省各花生主产区,且产量平均增加28.93%;花生除草地膜对水旱轮作田和旱地的杂草防除效果略有不同,其中对水旱轮作田杂草的防除效果达80%以上,对旱地杂草的防除效果高达90%以上且防效稳定;在前茬作物为水稻或蔬菜的花生地,花生除草地膜对田间的防除效果均达到80%以上,但要注意控制多年生杂草。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广东省花生青枯病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对广东省主栽花生品种近年来发生青枯病的病株进行病原菌分离,共获得64株分离菌株,其中31株为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31株青枯菌菌株均为演化型I型.随机挑取不同分离地点的花生青枯菌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青枯菌致病力有所不同,其中来自湛江市的ZKRS126菌株致病力明显具有材料特异性,对花生A300致病力强而对花生A281致病力弱.此外,进化树分析的亲缘关系较近菌株致病力也有明显差异,近缘菌株ZKRS126与ZKRS206对花生A300的致病力具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不仅有助于广东省花生青枯病的防治与研究,而且为抗青枯病花生品种的选育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托材料.  相似文献   

9.
<正>秋花生即指在立秋时节前后进行种植的花生,又被普遍称为"翻秋花生",品种优势性较强的主要为珍珠豆型花生,其可作为明年的春植种子,因其生长周期短、强固氮性、耐寒性等成为秋季作物种植的优选,进一步提高种植户的全年经济收入。广东省陆丰市正位于秋花生的适宜种植地。经多年研究与实践,得到提高秋花生产量的具体技术措施,详细内容如下:1田地位置与特性选择秋花生生长过程中,广东省陆丰市通  相似文献   

10.
粤油13号花生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采用多种亲本复合杂交育成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1],2006年分别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和国家品种审定。龙川县于2010年开始引进试种,表现出丰产性好、抗病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非常适合龙川地区种植。同时根据粤油13号品种特性与龙川的气候、土壤条件等提出配套的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广东花生生产上于1965年首先发生锈病,之后迅速扩展蔓延,严重威胁花生生产。在调查品种与发病关系中,发现花生抗锈力在类型间和品种间有显著差异。选育种植高产抗锈病花生品种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1972年广东省花生育种协作会议把抗锈病育种定为花生育种目标。利用国内外花生品种资源鉴定筛选出抗原材料并通过各种育种途径,选育出高产抗锈病的花生品种投入生产,减轻锈病危害,提高花生单产和总产。  相似文献   

12.
花生新品种—汕油2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汕油21系广东省汕头市农科所1993年组配杂交,于1998年育成的花生新品神。2004年通过全国花生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南方花生种植区试验示范。2006年我站从广东省汕头市农科所引进该品种,并作春季进行试种栽培,表现产量高、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等特点。现将该品种试种示范表现、  相似文献   

13.
花生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因此提高花生亩产和品质对我国农业发展有重要意义。广东省连州市农作物技术推广站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仲恺花1号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粤油79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培育出的高蛋白、高产、抗病的食用加工型花生新品种,于1999年、2002年分别通过广东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相似文献   

15.
秋植花生在"立秋"前后播种,又称"翻秋花生"。适用品种主要是珍珠豆型花生,为下年度春植留种。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鉴江流域、韩江平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福建省的东南沿海地区,云南省的澜沧江流域和海南省等地均适宜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花生高产创建中的良种选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种是花生高产创建的核心技术。概述了广东省花生高产创建总体布局,提出花生高产创建中的良种选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简要介绍了适宜花生高产创建的8个良种,包括仲恺花1号、仲恺花2号、汕油21、汕油162、粤油7号、粤油13、湛油30和湛油62等。  相似文献   

17.
花生是我国许多地区的主要农业经济作物,它的栽培历史悠久,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花生的栽培过程中,某些地区会根据除草膜覆盖作用机理,采用覆膜栽培种植花生。本文就以广东省阳春市为例,阐述当地春植花生的专用除草膜覆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2012 年,全球花生产量小幅下降,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实现五连增,广东花生产量亦小幅增长 2.63%。花生价格则出现了较大回调,回调幅度超过20%,农户种植效益稍有下降。花生生物育种取得突破性发展,育 种周期将由目前的5~6 年缩短到1~2 年。2012 年广东省花生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1.70%。最后,提出广东花生产 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广东花生品种资源研究利用概况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从作物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创新与利用等方面概述了广东省花生品种资源的研究利用。收集保存花生品种资源4151份,另有野生资源34份。进行了一般植物学特征和农艺性状描述、品质特性测定、抗病性和抗逆性鉴定、贮存特性和遗传基因研究。创新花生品种资源104份。广东利用国内外花生品种资源选育出一大批花生品种,这些花生品种不仅在本省广泛推广种植,而且覆盖南方花生产区和北方部分花生产区,并作为抗病(逆)、优质的基因源改良外省花生品种,南北各省育成且带有广东花生亲缘的花生品种60多个。  相似文献   

20.
湛油26是湛江市农科所以(湛油30×CS49)F6作母本、粤油79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高抗锈病和叶斑病以及耐旱、耐涝、适应性广等优点,在2006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每667m2产量为267.72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9.9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在2007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每667m2产量为271.48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5.54%,增产亦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于2009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