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通过数据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探析多规合一背景下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编制方法,得出优化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内容,能够促进农村土地有序、规范和可持续利用的结论。然而目前我国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尚在探索层面,相比于镇级土地利用规划并无实质性的差别,无法直接指导村庄的建设及管理工作。基于"多规合一"已由地方实践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发展背景,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应按照"多规合一"的有关要求,与乡(镇)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专项规划等做好衔接。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19,(7)
<正>1.总体要求(1)规划定位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要整合村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乡村规划,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合,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村庄规划范围为村域全部国土空间,可以一个或几个行政村为单元编制。(2)工作原则坚持先规划后建设,通盘  相似文献   

3.
利用文献综述法,研究了我国多规合一的发展历程和理论依据,指出了我国多规合一的内涵和法理困境。从多规合一的编制方式、审批主体和技术要点等方面阐明了我国多规合一编制的相关内容。多规合一为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为解决多项规划互相打架、节约国土空间、避免重复建设和项目落地难等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是实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优化空间规划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4.
利用文献综述法,研究了我国多规合一的发展历程和理论依据,指出了我国多规合一的内涵和法理困境。从多规合一的编制方式、审批主体和技术要点等方面阐明了我国多规合一编制的相关内容。多规合一为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为解决多项规划互相打架、节约国土空间、避免重复建设和项目落地难等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是实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优化空间规划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5.
在乡村振兴、"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土地利用计划指令性分配的政策背景下,基于对宿迁市沭阳县万匹乡三圩村村庄进行规划实践中发现的农村建设用地指标稀缺导致的村庄发展受限和违法占用基本农田现象严重的问题,具体分析其造成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查询法和文献统计方法梳理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关研究,并利用Cite SpaceⅤ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土地利用规划的探索阶段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为耕地保护以及建设用地;在发展阶段,学者们主要围绕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利用规划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展开评价;在成熟阶段,关注的方面越来越多,形成多个热点,主要围绕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利用系统、节约集约用地、土地资源、多规合一、生态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建设用地、土地评价、新型城镇化等方面。分析认为,土地利用规划研究方向可以向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多规合一""乡村振兴"的方向倾斜,适当加强对规划编制过程中甲乙双方的关系研究、加强对村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立足历史与问题导向,研究创新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村庄规划内容,归纳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村庄规划的发展历程,结合新时代的多重要求,通过对村庄规划的科学认知,阐述了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的内容与方法,分析了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和优势,提出了村庄规划发展的保障措施。首先,村庄规划从传统的单一导向规划转向分类指引规划;其次,村庄规划工作重点从居民点规划转变为全域空间管控;最后,从单一规划向多规合一的思维转变且村庄规划还要预留弹性空间。乡村规划师要深刻认识村庄规划的实用性内涵,以村民为主体,统筹城乡各种资源,分析研判村庄的优劣势,进行全要素规划,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  相似文献   

8.
张娟  王梅梅 《甘肃农业》2024,(2):108-114
2019年国家提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村庄规划作为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乡村地区规划管理的法律依据,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然而传统村庄规划却存在脱离村庄实际、背离村民意愿、照搬城市模式、实施性差等问题,本文结合甘肃省临洮县边家湾村村庄规划编制实践,在全面认知村庄现状的基础上,深入调查了解村民意愿与诉求,从尊重村民主体地位出发,探索基于村民意愿的村庄规划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中提出的"合理布局规划先行",把握好战略定位、空间格局、要素配置,坚持城乡统筹,落实"多规合一",于是,"多规合一"分别在海南省、厦门市、贺州市等地开始试点。如今两年过去了,"多规合一"的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城市空间优化效果,全国各省市开始陆续开展"多规合一"的城市转型改革建设,"多规合一"促进了城市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先行,我们看到了"多规合一"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广大农村地区的影响也同样不可忽视,在农村地区推进多规融合也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的农业和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11.
胡惠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766-15768
针对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荷溪村的村庄规划实践,介绍了村庄现状,以生态、便利、高效、共享为原则,结合村庄现状进行规划。从协调上层次规划、村域综合规划、旧村整治改造和新村建设规划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规划实施项目进行了总结,从而引发对村庄规划的探讨。认为村庄规划应集约控制建设用地,并且体现项目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2.
刘维东  陈其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194-8196
分析了土地与乡村景观的概念与关系,在此基础上,以灾后绵竹棚花村土地利用规划为例,介绍了棚花村的土地利用现状,解析了棚花村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布局,提出了具体的规划方法。强调应保障安全,集约建设用地;调整土地用途和格局,丰富乡村田园美景;重塑年画之村,再现川西林盘风光。以期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完善地块形态,合理配置用地类型,实现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崔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288-18291
从解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观政策入手,以江西省高安市八景镇上保蔡家村整治规划为例,对村庄整治规划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庄整治规划要在规划理念和手法上加以创新,探索出一种既能适应其经济发展水平,又能满足村民需求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类似蔡家村的这种改进型的整治规划,其关键是要因地制宜、突出乡土特色。  相似文献   

14.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治理作为空间规划的实施手段,需重新认识其作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本单元、多方利益磋商和协调三农问题的平台等作用,本研究以西部某地区实用性村庄规划为例,提出建立镇村布局和村庄规划的规划体系,明确村庄分类及用地布局,同时以农村“三块地”改革和国土空间整治修复等政策推动实施,为乡村空间治理和编制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规划、实用性村庄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黄艳华  曹月娥  周颖  李小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3,(22):9443-9444,9458
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农村土地规划体系存在问题,三是农村集体土地利用率低.结合优先进行农业耕作使用、节约土地、因地制宜的原则,分区域地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改革的具体措施:在沿海发达地区,可采取“迁村并点”、整村搬迁、旧村改造、城镇社区化等措施;在中部地区,要重视农田改造和农田产品发展;在生态薄弱地区,农村土地规划管理要注重特色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16.
孙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263-9264
城乡规划法的颁布体现了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性。而对村庄进行新的规划、整治、建设,达到"村容整洁"则是村庄建设的重要内容。笔者从村庄规划的概念入手,阐述了乡村规划涉及内容及范围,探讨乡村规划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确定了今后乡村规划的目标。在讨论并总结了乡村规划的工作重点之后,提出了保障规划顺利施行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灵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197-18198,18223
[目的]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整理村庄进行评价,确定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顺利实施提供支持。[方法]构建宝坻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成熟度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每个村庄的整理时机的成熟度,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整理时序进行分类。[结果]宝坻区拟整理的194个村庄的整理时机差异明显,整理成熟度指数为0.18~0.57,根据成熟度指数将这些村庄分为近期、中期、远期3个阶段进行整理。[结论]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政府决策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东田镇湖山村整建规划为例,对乡村生态规划的设计模式和设计做法进行研究,在分析湖山村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及公共服务设施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富丽乡村与循环农业协同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近10年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和村民的居住条件的改善。指出随着旧农村的改造,各地出现的公共空间缩化、景观单一的现象,并逐渐产生了新的社会性问题。认为当前景观规划是复兴新农村的人文精神,促进经济和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着重探讨了新农村公共空间景观规划的新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孙杨  代晓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749-15750,15780
阐述了"迁村并点"在新农村规划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及理论基础。从新村选址、规划结构、规划道路、建筑布局、公共设施以及景观设计6个方面对平地、香云新村"迁村并点"的规划方案加以分析,指出"迁村并点"不仅可以节约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还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