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甜高粱种植及开发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甜高粱的生物学特点、种植方法,论述了甜高粱作为糖源、能源、饲料以及造纸源等的综合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甜高粱茎秆糖产量形成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高粱茎秆多汁,糖分含量高,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绿色能源作物之一。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能源作物,种植甜高粱的直接目标是获得高的糖产量。 因此,了解甜高粱茎秆糖的产量形成过程及其调控途径对于甜高粱品种改良与高产栽培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甜高粱茎秆糖产量形成过程中糖分 组成、分布、积累规律及其调控途径(主要包括播期、矿质营养、栽培方式和密度、源库改变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茎秆糖分研究中存 在的问题,并就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一束特殊的甜高粱和一份粗大的秆茎,日前在北京揭开神秘面纱,这就是被列为国家“863高科技计划项目”、并搭载中国实验八号卫星进行航天基因诱导育种的“绿醇源”甜高粱。至此,利用贫瘠、盐碱土地实现种植的能源农业一甜高粱工程循环经济产业链完全形成。  相似文献   

4.
一束特殊的甜高粱和一份粗大的秆茎,日前在北京揭开神秘面纱,这就是被列为国家"863高科技计划项目"、并搭载中国实验八号卫星进行航天基因诱导育种的"绿醇源"甜高粱.至此,利用贫瘠、盐碱土地实现种植的能源农业-甜高粱工程循环经济产业链完全形成.  相似文献   

5.
<正>一束特殊的甜高粱和一份粗大的茎秆,在北京揭开神秘面纱,这就是被列为国家“863高科技计划项目”、并搭载中国实验八号卫星进行航天基因诱导育种的“绿醇源”甜高粱。至此,利用贫瘠、盐碱土地实现种植的能源农业——甜高粱工程循环经济产业链完全形成。  相似文献   

6.
列入国家“863高科技计划项目”.并搭载中国实验八号卫星进行航天基因诱导育种的‘绿醇源’甜高粱优良品种已经培育成功。这种甜高粱适宜生长在贫瘠、盐碱土地.其秸秆含有高于甘蔗2.3%的糖量。秸秆中的糖分和籽粒中的淀粉极易转化为乙醇.成为汽油替代品。  相似文献   

7.
甜高粱的加工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甜高粱是高效的能源作物,文章对甜高粱品种、甜高粱酿酒、加工饲料、生产酒精及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能源植物甜高粱的研究利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甜高粱作为一种能源植物,已经引起全世界的重视。本文阐述了甜高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利用情况,并对甜高粱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指出甜高粱作为可再生能源植物、饲料和糖料作物,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利用盐碱地种植甜高粱生产燃料乙醇的产业化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玉清  任贤  贝盏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279-11282,11396
介绍了中国以及世界的燃料乙醇发展现状,从甜高粱的生物学特征、光能利用率、能量平衡、温室气体减排、种植环节的经济性以及国家燃料乙醇发展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利用盐碱地种植甜高粱生产燃料乙醇的比较优势;根据我国发展燃料乙醇"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破坏环境"的原则,分析了我国适宜种植甜高粱的盐碱地资源状况、土壤盐分对甜高粱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甜高粱制燃料乙醇的发展潜力以及近期产业化的重点发展区域。同时,提出了目前我国甜高粱原料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甜高粱生产生物燃料关键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以甜高粱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中存在的原料不足、产品成本高等问题,根据近10年甜高粱育种与栽培研究成果以及与企业的合作经验,对影响上述问题的主要因素如品种、种植区域、技术、政策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甜高粱虽有较好的品种,但不能满足所有地区以甜高粱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产业持续发展的需要,这是造成原料基地不足的首要原因。我国的边际土地面积巨大、类型众多,不都完全适合种植甜高粱来生产燃料乙醇,选择种植区域不当是甜高粱种植不足的第2个原因。在甜高粱高产种植、加工技术方面,重视了高产栽培、发酵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研究,忽略了配套技术研究,这是造成生产成本高的主要原因。国家虽然制定了相关产业政策,但不足以引导生物质能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在今后发展以甜高粱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过程中,首先需注意甜高粱品种的多元化,要特别注意选育早熟、高产、高含糖量品种、杂交种;其次根据区域气候特点,选择适宜地区不仅适合种植甜高粱,更要适合甜高粱的储藏和加工;同时研究甜高粱机械化收储运、甜高粱秆连续发酵、糟渣利用等配套技术研究,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制定中小规模生物质能产业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和生物能源研发的国家持续投入机制,保障生物质能产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金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587-16589
[目的]筛选新的高粱种源,扩大遗传基础,为甜高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9个粒用高粱和20个甜高粱作为研究材料,对高粱茎秆糖分的积累规律进行研究。[结果]甜高粱和粒用高粱在含糖量上有明显差别,甜高粱含糖量的积累起点及茎秆含糖量均高于粒用高粱,但二者的糖分积累总趋势是一致的,其含糖量随节位由基部到顶部的变化趋势均有4种类型,并都以低-高-低的变化占多数。[结论]为选育甜秆型高粱杂交种,提高甜高粱品种的抗倒性、抗病性等性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Dry land crops such as sorghums (grain sorghum, sweet sorghum and forage sorghum)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promising feedstocks for fuel ethanol production. The major issue for using the sweet sorghum as feedstock is its stability at room temperature.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sweet sorghum juice could lose from 40% to 50% of its fermentable sugars from 7 to 14 days. No significant sugar content and profile changes were observed in juice stored at refrigerator temperature in two weeks. Ethanol fermentation efficiencies of fresh and frozen juice were high (~93%). Concentrated juice (≥25% sugar)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efficiencies and large amounts of fructose left in finished beer; however, winery yeast strains and novel fermentation techniques may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ethanol yield from sorghum grain increased as starch content increased. No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rch content and fermentation efficiency was found.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ethanol fermentation efficiency of sorghum include starches and protein digestibility, amylose-lipid complexes, tannin content, and mash viscosity. Life cycle analysis showed a positive net energy value (NEV) = 25 500 Btu/gal ethanol.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were used to determine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orghum biomasses. Dilute sulfuric acid pretreatment was effective in removing the hemicellulose from biomasses and exposing the cellulose for enzymatic hydrolysis. Forage sorghum lignin had a lower syringyl/guaiacyl ratio and its pretreated biomass was easier to hydrolyze. Up to 72% hexose yield and 94% pentose yield were obtained by using a modified steam explosion with 2% sulfuric acid at 140℃ for 30 min and enzymatic hydrolysis with cellulase.  相似文献   

13.
甜高粱蔗糖积累与茎秆中SPS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以甜高粱为原料生产酒精作为替代能源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通过检测蔗糖合成的关键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在高粱叶片(源)与茎秆(库)中的表达量,了解高粱体内SPS表达与蔗糖积累的关系,进而探讨蔗糖的代谢机理。【方法】以甜高粱和普通高粱为材料,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对SPS的蛋白质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在高粱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茎秆中蔗糖含量、叶片和茎秆中SPS蛋白质表达量持续上升,灌浆期达到最高,腊熟期略有下降,它们之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甜高粱茎秆蔗糖含量与叶片SPS蛋白质的表达相关系数为0.895,与茎秆SPS蛋白质的表达相关系数为0.781;甜高粱和普通高粱相比,其叶片中SPS表达量差别不明显,而甜高粱茎秆中SPS表达量明显高于普通高粱。【结论】蔗糖为高粱糖分的主要形式,蔗糖积累与叶片和茎秆中SPS的表达相关。在甜高粱中,蔗糖积累主要与茎秆中SPS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4.
甘薯病毒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综述了近30a来国内外关于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甘薯潜隐病毒、甘薯脉花叶病毒、甘薯轻斑驳病毒、甘薯黄矮病毒、甘薯凹脉病毒,甘薯裉绿缩病毒、甘薯叶斑病毒、甘薯裉绿斑病毒、甘薯类花椰菜叶病毒等13种甘薯病毒病原在侵染症状、粒体形态、传播、理化性状等方面的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甘薯品种徐薯18为对照(CK),采用生长分析法,通过田间试验,对贵州6个甘薯地方品种的生长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道真白皮苕"的块根和茎叶鲜重明显高于CK的;品种"道真白皮苕"、"紫云红心薯"的干物质积累量、LAI、RGR及NAR均明显高于CK的。因此在供试的6个甘薯地方品种中,道真白皮苕和紫云红心薯的物质生产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6.
甘薯加工业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陈冰  何青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663-5665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甘薯在食品工业中最新的研究动态。分析了甘薯品种基因培育,甘薯的营养、物性及风味等特性,甘薯食品加工方法及甘薯食品的贮藏保鲜等。根据我国甘薯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甘薯加工业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甘薯品种、生产和加工方面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状况,指出提高甘薯育种的科研水平,加强甘薯种植技术研究与推广,拓宽和深化以甘薯为原料的产品研究与开发,全面(提升甘薯产业的产业化水平,是甘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红肉蜜柚与琯溪蜜柚亲缘关系孢粉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肉蜜柚系芽变新株系,为探讨其变异来源,对红肉蜜柚、琯溪蜜柚、下河蜜柚的花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红肉蜜柚与琯溪蜜柚花粉粒外壁纹饰相似,形状大小相近,与下河蜜柚差异较大;红肉蜜柚与琯溪蜜柚花粉粒同属于以5孔沟为主类型,穿孔密度差异不显著,与下河蜜柚差异较大;进一步从孢粉学上证实红肉蜜柚与琯溪蜜柚遗传距离相近.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甘薯种质资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甘薯种质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为了防止资源的流失,我国在1952~1958年和1979~1982年分别进行了两次全国性甘薯资源的收集工作;在此基础上,在国家统一规划下于1990年和1996年分别建立了"国家种质广州甘薯圃"和"国家种质徐州甘薯试管苗库",主要负责全国甘薯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整理与分发利用等工作。通过资源鉴定和评价研究,筛选出一批包括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和品质优良的种质资源,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甘薯品种改良和资源创新的研究,并成为我国重要的甘薯种质资源交换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