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可溶性CXC趋化因子配体16(sol-CXCL16)水平及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TIMI危险积分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50名ACS患者、50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30名健康者血清solCXCL16和hs-CRP水平,并计算ACS患者的TIMI危险积分。结果 ACS组sol-CXCL16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ol-CXCL16水平和TIMI危险积分呈正相关(rs=0.282,P〈0.05),但其与hs-CRP水平无明显相关(r=0.352,P〉0.05)。结论血清sol-CXCL16水平可能在ACS早期诊断和危险评估上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MB型(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三项指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11月收住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资料116例,根据病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6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 47例,阶段性测定其血清CK-MB、cTnI及hs-CRP指标并与6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K-MB、cTnI及hs-CRP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升高(P<0.05);AMI组血清hs-CRP与其他心梗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hs-CRP与CK-MB及cTnI之间有正相关.结论 血清CK-MB、cTnI及hs-CRP联合测定可早期快速诊断冠心病,一定水平的hs-CRP与血清CK-MB、cTnI联合检测可早期预测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 12 (IL 12 )、白细胞介素 4 (IL 4 )与总IgE水平的变化、相关及临床意义。方法 :哮喘患儿 30例分为 2组 :(1)发作期组 (n=15 ) ;(2 )缓解期组 (n =15 ) ;以及健康对照组 (n =2 0 )。分别用ELISA法和MEIA法检测血清IL 12、IL4和总IgE水平。结果 :哮喘患儿发作期组血清IL 12水平低于缓解期组 (P <0 .0 5 ) ,缓解期组又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哮喘患儿发作期组血清IL 4水平高于缓解期组 (P <0 .0 5 ) ,缓解期组又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哮喘患儿发作期组血清总IgE水平高于缓解期组 (P <0 .0 5 ) ,缓解期组又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 .0 1)。哮喘患儿血清IL 12水平与总IgE呈中度负相关 ,哮喘患儿血清IL 4水平与总IgE呈高度正相关。结论 :哮喘患儿血清IL 12水平降低 ,IL 4和总IgE水平升高 ,表明儿童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 ,在缓解期仍需抗炎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之间的关系.方法:6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hs-CRP、肌酐(cr)、UAE、血糖等指标测定,观察hs-CRP的变化以及与UAE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血清hs-CRP和UAE在DM患者中升高,hs-CRP与UAE呈正相关(r=0.68,P<0.001).结论:hs-CRP可能是一项监测DM患者早期肾损伤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5.
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通过对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几个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有效防治上消化道出血,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方法将发病后2周内有呕血和(或)便血者59例为上消化道出血组,2周内无呕血和(或)便血者188例为对照组.对其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血压、昏迷、脑疝、病理征、血白细胞计数等进行对比,以及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与脑出血部位、出血量、GCS评分的关系.结果247例中发生上消化道出血59例,占23.9%;病死率在上消化道出血组(78.0%)显著高于对照组(36.7%)(P<0.01).在性别、高血压病史方面,上消化道出血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年龄、血压、昏迷、脑疝、双侧病理征、白细胞计数方面,上消化道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丘脑、脑干和小脑出血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率明显高于脑出血者(P<0.05),脑出血量>50 mL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率亦明显高于脑叶出血量<50 mL者.GCS<6分者明显较GCS>6分者上消化道出血率为高;48 h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亦明显高于48 h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者.结论老年人、血压高、有昏迷、双侧病理征阳性、出现脑疝、白细胞计数升高的脑出血患者容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情越严重,出血量越大的基底节、丘脑、脑干或小脑出血者也容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6.
犬细小病毒病的血液学检查与临床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49例犬细小病毒病门诊病犬进行了血液学检查分析,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并对常规的临床疗法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表明:患犬的红细胞、白细胞平均数低于正常参考值,但不同个体的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变化不一,49例血样中17例白细胞总数低于正常白细胞最低值,约占35%,17例白细胞计数值高于正常白细胞最高值,约占35%;在白细胞分类计数上,病犬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杆状细胞和单核细胞所占比重增加,中性分叶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占比重减少;患犬的生化指标大体正常,仅Na+、Cl-、Ca2+离子浓度略为偏高.本试验表明,采用高免血清结合对症疗法可取得最好的犬细小病毒病治疗效果,治愈率为52.9%;采用单抗结合对症治疗与单纯进行对症治疗的治愈率相当,均显著低于血清治疗组(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和临床意义,以及其与传统脑梗死危险因素(如血压、血脂、血糖等)的关系,为脑梗死的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53例脑梗死患者发病3 d内的hs-CRP水平,部分患者第7天复查hs-CRP,同时记录患者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CNDF)、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同时测定23例有脑梗死危险因素而未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对照A组)及30例健康人(对照B组)的hs-CRP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比对照组A、对照组B的hs-CRP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A比对照组B的hs-CRP增高,差异有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组与复查组hs-CRP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查组与对照组A、对照组B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重型脑梗死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中型、轻型(P〈0.05),中型脑梗死的hs-CRP水平高于轻型,差异有意义(P〈0.05),作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hs-CRP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关系;hs-CRP与收缩压、纤维蛋白原、血糖、总胆固醇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年龄、舒张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无相关性;以hs—CRP为应变量,其他指标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FIB、血糖、收缩压是hs-CRP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hs-CRP可作为判断病情的一种手段,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脑梗死发生的一种预测因子.hs—CRP与收缩压、纤维蛋白原、血糖、总胆固醇呈正相关关系,是优于其他因素的综合性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通过检测乳腺炎大鼠模型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探讨IL-18与乳腺炎的相关性。构建大鼠乳腺炎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的IL-18浓度。结果表明,大鼠乳腺炎与血清IL-18水平密切相关,乳腺炎组的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乳腺炎发病程度的加重,血清IL-18水平显著升高(P0.01)。乳腺炎血清IL-18水平较正常显著升高,乳腺炎越严重则血清IL-18浓度越高,血清IL-18浓度可能为乳腺炎的诊断和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脑梗死患者45例及健康体检者45例进行血小板参数及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检测,按不同发病时间分为急性期(1~3d)和恢复期组(10~14d);按梗死面积分为腔隙性梗死组(19例)、小面积梗死组(16例)、大面积梗死组(10例)。对各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促血小板生成素及血小板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与对照组比较均统计学差异(P0.01);脑梗死恢复期PDW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MPV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TPO水平较正常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梗组和小面积梗死组血清TPO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小面积梗死组与腔梗组以及大面积梗死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梗死急性期组及恢复期组,血清TPO水平和血小板总数与梗死面积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脑梗死后TPO水平改变在脑梗死发病中有一定的作用,可能在脑梗死后脑保护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敏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4,22(2):124-125,130
目的了解胎膜早破孕妇母血中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对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4例胎膜早破(早破组)和40例正常足月孕妇(对照组)血中的IL-8水平,并同步检测CRP水平及白细胞计数;每例组织绒毛膜羊膜炎通过产后胎盘病理证实,按病理结果将早破组分为绒毛膜羊膜炎组(n=36)及非绒毛膜羊膜炎组(n=18).结果早破组和对照组的IL-8、CRP及白细胞计数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130.4±25.6)ng·L-1vs(75.2±15.8)ng·L-1、(125.4±10.4) mg·L-1vs(1.70±1.1) mg·L-1 (11.5±3.6)×109/Lvs(8.9±1.9)×109/L],而绒毛膜羊膜炎组和非绒毛膜羊膜炎组比较,IL-8、CRP及白细胞计数的差异也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P<0.05~0.01)[(138.1±27.2)ng·L-1vs(100.7±20.6)ng·L-1、(127.6±3.2) mg·L-1vs(1.9±1.4)mg·L-1、(12.8±4.0)×109/Lvs(8.9±2.7)×109/L].结论检测胎膜早破孕妇母血中的IL-8、CRP及白细胞计数可早期发现组织绒毛膜羊膜炎,这对及早处理、改善妊娠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白细胞(WBC)数与尿酸、锌含量的关系.方法 12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观察组)和52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前列腺液中WBC计数、尿酸和锌含量测定.结果 观察组前列腺液中尿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锌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 WBC数量与尿酸含量呈正相关(r=...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TNF-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使用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丹红注射液,对照组加用低分子胞磷胆碱。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hs-CRP、TNF-、IL-6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而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血清hs-CRP、TNF-、IL-6水平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改变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红注射剂可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具有抗脑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重症肺炎病情及预后的评价意义。方法 46例重症肺炎患者入院后第1、3、7天用ELISA检测血清sTREM-1水平,并进行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分析sTREM-1与APACHEⅡ及SOF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生存30例,死亡16例。死亡组的sTREM-1水平、APACHEⅡ和SOFA评分明显高于生存组(P〈0.01)。第7天sTREM-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r=0.513,P〈0.01)和SOFA评分(r=0.611,P〈0.01)呈正相关。根据ROC曲线分析,入院后第1、3、7天sTREM-1对重症肺炎存活或死亡进行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8(95%CI0.475~0.821)、0.750(95%CI0.607~0.893)和0.842(95%CI0.715~0.969)。结论检测血清sTREM-1水平有助于判断重症肺炎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变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98例ACS患者[不稳定心绞痛(UAP)36例、ST抬高心梗(STEMI)34例、非ST抬高心梗(NSTEMI)28例]发病20 h内血浆BNP水平,分析BNP变化与临床亚型和冠脉病变的关系。结果对照、UAP、NSTEMI、STEMI组血浆BNP水平分别是(51.34±11.27)、(155.06±39.12)、(247.05±68.34)、(513.17±127.88)μg/L,多支、2支、1支、0支血管病变组的BNP水平则分别为(612.34±155.87)、(299.81±166.09)、(177.86±143.65)、(25.78±14.49)μ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升高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ACS病情的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感染性休克患儿血小板(PLT)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3例感染性休克患儿(代偿期38例,失代偿期15例)入院后1、24、72、120h的PLT计数、MPV,并与同期50例健康儿作对照。结果感染性休克患儿入院时PLT计数低于对照组,而MPV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失代偿期组更明显。死亡组PLT计数在各时点均低于存活组,但MPV均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感染性休克患儿PLT计数、MPV的动态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从43头荷斯坦奶牛(体细胞数<200 000个·mL-1)中筛选出处于分娩第14天的自然发生亚临床酮病的9头奶牛作为试验组(1.0 mmol·L-1≤血清β-羟丁酸<2.6 mmol·L-1),根据泌乳天数、年龄、胎次、产奶量配对的9头健康奶牛作为对照组(血液β-羟丁酸<1.0 mmol·L1),检测不同种类白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对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β2-微球蛋白、Leptin、甲状旁腺素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62例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随机分HD组(32例)、HP+HD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β2-微球蛋白、Leptin、甲状旁腺素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 HP+HD组在总体健康状况、体能、疼痛、社会功能、精力状况及甲状旁腺素、β2-微球蛋白及Leptin清除方面优于HD组(P〈0.01或0.05);而在体力所致工作生活受限、情感状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联合HD可改善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对腹水中细菌的杀菌作用。方法抽取4例肝硬化患者的无菌腹水,加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24 h后,通入浓度为80 mg/L医用臭氧作用不同时间,采用悬液定量法、活菌计数观察杀菌效果。结果医用臭氧对不同腹水中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效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杀菌效果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P〈0.01)。结论 80 mg/L医用臭氧的杀菌效果随腹水中总蛋白含量降低及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