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罗非鱼系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属,属热带性鱼类,共有100多种,多数产于非洲。罗非鱼具有生长快、食性广、繁殖力强、病害少、肉质好、产量高等特点。目前养殖的主要品种有:奥尼罗非鱼、吉富罗非鱼、吉奥罗非鱼等10多个品种。奥尼罗非鱼是奥利亚罗非鱼(6)和尼罗罗非鱼(早)杂交的后代,是中国目前主要养殖的罗非鱼种类。我国南方沿海地区适宜罗非鱼养殖的区域广阔,罗非鱼养殖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有利条件。本文将奥尼罗非鱼人工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以萨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以色列红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自交和双列杂交后代共9种罗非鱼为实验材料,通过耐盐致死实验、半致死盐度实验和慢性耐盐驯化实验,对萨罗罗非鱼与其他几种罗非鱼耐盐生态特点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萨罗罗非鱼MST为(9.24±1.353)h,ST50为(6.20±1.235)h,MLS-96理论值为30.2,观察值为31.2,远高于另外8种罗非鱼。(2)根据耐盐能力,9种罗非鱼可分为4类:第一类是萨罗罗非鱼,耐盐极强,各项耐盐指标都远高于其他罗非鱼;第二类是以色列红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耐盐强,离差值为正值;第三类是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以色列红罗非鱼♂、以色列红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耐盐较强,离差值为负值;第四类是尼罗罗非鱼,耐盐较弱。(3)当进行慢性耐盐驯化时,萨罗罗非鱼在5d内,死亡率由0达到30%,以后缓慢增长,14~15d有个死亡率的高增长期,然后即进入缓慢增长期;第11天,盐度32.8时,死亡率达到50%,第39天,盐度为102时全部死亡。死亡率与驯化时间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为LnY=3...  相似文献   

3.
广西发展罗非鱼产业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养殖罗非鱼始于20世纪60年代引进的莫桑比克罗非鱼,真正大面积发展,是在80年代引进生长性能远优于莫桑比克罗非鱼的尼罗罗非鱼以后。进入90年代,随着尼罗罗非鱼、吉富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杂交生产单性罗非鱼的推广,罗非鱼养殖才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现已成为广西淡水养殖的主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研究养殖新品种吉丽罗非鱼[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的耐盐性能,对吉丽罗非鱼及其两个亲本尼罗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进行了慢性盐度胁迫实验,分析了3种罗非鱼耐盐性能的差异,建立了盐度胁迫过程中死亡率与致死盐度及时间的回归模型,结果显示:(1)3种罗非鱼的耐盐能力差异显著,吉丽罗非鱼的耐盐性能接近于萨罗罗非鱼,远高于尼罗罗非鱼,耐盐胁迫时3种罗非鱼的平均致死盐度分别为57.9、66.7和18.5.(2)盐度胁迫实验中尼罗罗非鱼个体间死亡时间差异最大,萨罗罗非鱼个体之间差异最小,吉丽罗非鱼介于其间;吉丽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死亡时间都有极显著的正态负偏移,离群值和极值较多,尼罗罗非鱼有较显著正态正偏移,只有离群值,没有极值.(3)3种罗非鱼盐度胁迫实验中死亡率与死亡时间及盐度之间的回归关系更适合一元回归,吉丽罗非鱼盐度胁迫实验中死亡率(y)与死亡时间(t)的回归模型为增长模型Y=e (-7.694+0.031t)(R2=0.979),死亡率(Y)与盐度(s)的回归模型为二次模型Y =0.542-0.037s +0.001s2(R2=0.950).  相似文献   

5.
中国罗非鱼产业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罗非鱼产业概况 1、全球罗非鱼养殖分布 亚洲的罗非鱼产量190万吨,中南美洲的罗非鱼产量40万吨,非洲的罗非鱼产量30万吨,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6.
用1m×1m×1m的实验网箱,在盐度分别为0、10、20及30的水体中进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melanotheron)和以色列红罗非鱼(Israeliredtilapia)幼鱼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1)盐度、鱼的种类及盐度-鱼类的交互作用都对3种罗非鱼的生长及体重变异系数有显著影响(P<0 05);3种罗非鱼的成活率和肥满系数只受鱼的种类影响(P<0 05);盐度、盐度-鱼类的交互作用对其都无显著影响。(2)生长和盐度之间的回归关系在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较显著,在萨罗罗非鱼显著性较差。(3)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的生长随着盐度的降低而加快,萨罗罗非鱼的生长随着盐度的降低而减慢。在3种鱼中,盐度在6 9以下时,尼罗罗非鱼生长最快;盐度7 4~28 7时,以色列红罗非鱼生长最快;盐度高于29 0时,萨罗罗非鱼生长最快。(4)在实验的4种盐度下,萨罗罗非鱼的成活率都高于以色列红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而除了在淡水中外,以色列红罗非鱼的成活率又都高于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的肥满系数都显著高于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而以色列红罗非鱼的肥满系数和尼罗罗非鱼的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利用筛选的20对微卫星引物对海南省6个养殖罗非鱼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分析各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和各群体间的遗传关系,比较不同群体的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Shannon’s多态性指数、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等遗传参数,并利用遗传距离构建6个罗非鱼群体的系统聚类图。结果表明:1)6个罗非鱼群体等位基因数为68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992 2~2.255 8,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72 5~0.745 0,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469 2~0.532 3,Shannon’s多样性指数为0.719 3~0.848 6,多态信息含量为0.25PIC0.50,其中莫桑比克罗非鱼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奥尼罗非鱼最低。2)采用邻接法(NJ)对6个罗非鱼群体进行聚类分析,表明6个罗非鱼群体分为2大支,吉富罗非鱼、尼罗罗非鱼、红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聚为一大支,其中吉富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聚为一小支,红罗非鱼与莫桑比克罗非鱼聚为一小支;奥尼罗非鱼和泰奥罗非鱼聚为一支。综上所述,海南省6个养殖罗非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但不同群体之间存在差异;尼罗罗非鱼与泰奥罗非鱼亲缘关系最远,吉富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8.
奥尼罗非鱼是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的杂交子一代,是我国罗非鱼养殖的首选品种。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罗非鱼亲本种质退化、繁殖力下降、工厂化生产程度不高、优质的奥尼罗非鱼养殖普及率低等问题,制约了罗非鱼产业化的发展。广西水产研究所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引进了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等2种亲本,进行了奥尼罗非鱼工厂化高产繁育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过4年实施,选育出了种质较好、生长速度快、遗传稳定、体型好的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高纯度亲本,并利用40亩池塘每年生产杂交奥尼罗非鱼4000万尾~6000万尾,…  相似文献   

9.
罗非鱼微卫星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微卫星DNA指纹图谱技术对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和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进行品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3对罗非鱼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82对多态性高、带型清晰稳定的引物,用这 82对引物检测3种罗非鱼的遗传结构,共检测到605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7.37个,数据经Popgen32计算和EXCEL工具作图,构建3种罗非鱼的DNA指纹数据库,并绘制了DNA指纹图谱模式图。结果显示,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和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179 6、0.530 1和0.312 2,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203 2、0.678 6和0.291 3,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075 4、0.608 3和0.152 8,由此可见,尼罗罗非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奥利亚罗非鱼群体遗传多样性最低。同时筛选得到16对具特异性条带的核心引物组合可将3种罗非鱼完全区分,每个位点可在其中一种罗非鱼中扩增出独有的条带,从而将这种罗非鱼与其它两种区分开来,将16对特异引物的图谱数据转化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码指纹,可以方便地应用于罗非鱼及其杂交种的鉴定研究。为解决罗非鱼品种混杂遗传渐渗问题和保护罗非鱼种质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罗非鱼繁殖及养殖技术(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弘 《科学养鱼》2006,(1):16-17
罗非鱼,又称非洲鲫鱼,目前各国已进行养殖的主要品种有: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伽利略罗非鱼、齐利罗非鱼等。罗非鱼已是国际上养殖最广泛的品种之一,是继三文鱼和对虾之后第三大国际贸易水产品,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养殖品种。我国罗非鱼养殖发展极快。  相似文献   

11.
<正>罗非鱼是温水性鱼类,水温低于12℃可致其死亡,在罗非鱼主产区的许多地方不能安全越冬。2008年元月,我国南方省份遭受了50年一遇的冰冻灾害,罗非鱼养殖业损失惨重,国家级广西南宁罗非鱼良种场根据财政部、科技部联合下达的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亚热带主要水产养殖品种抗寒关键技术研究》的课题《罗非鱼耐寒新品种的选育》,全面开展了罗非鱼的低温生物学研究、罗非鱼耐寒品种选育及罗非鱼耐寒品种商品鱼的养殖示范试验  相似文献   

12.
《内陆水产》2008,33(12)
12月11-12日,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和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共同主办的第五届罗非鱼产业发展论坛在海口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主题是:罗非鱼产业链的发展与升级。通过多方面的业内交流共同探讨如何维持罗非鱼产业的良好态势,保持罗非鱼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跟踪罗非鱼产业新技术并借此加强国内外交流。我国多位罗非鱼专家及种苗、养殖、加工及贸易企业代表、FAO(联合国粮农组织)、美国、挪威等国家的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论坛上国内外专家针对罗非鱼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行情观测、罗非鱼市场营销、品牌建设、质量安全、亲本培育和养殖新技术等进行了研讨,并对罗非鱼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会后,与会专家与代表就罗非鱼加工与养殖过程中的相关细节进行了交流。会议期间,为鼓励广大罗非鱼从业者,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对评选出的2008年度十大罗非鱼人物、最具影响力罗非鱼企业以及对罗非鱼长期贡献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了颁奖。  相似文献   

13.
在盐度为0、10、20、30时测定了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以色列红罗非鱼(Oreochromis sp.)鳃和肾中Na+-K+-ATPase活性。结果表明:(1)不同盐度对不同组织的Na+-K+-ATPase活性有显著影响,鱼的品种及其他交互作用对Na+-K+-ATPase活性均无显著影响;(2)在实验盐度范围内,无论是鳃和肾,萨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的Na+-K+-ATPase活性均随盐度的升高而增高;3种罗非鱼中,萨罗罗非鱼的Na+-K+-ATPase活性随盐度的升高增大最为剧烈,以色列红罗非鱼次之,尼罗罗非鱼最小;低盐度时尼罗罗非鱼的Na+-K+-ATPase活性相对较高,高盐度时萨罗罗非鱼的Na+-K+-ATPase活性相对较高,Na+-K+-ATPase的活性与罗非鱼的耐盐能力有着一定的联系;(3)盐度大于7.19和11.94时,萨罗罗非鱼鳃中的Na+-K+-ATPase活性分别开始高于以色列红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盐度大于18.42时,萨罗罗非鱼肾中的Na+-K+-ATPase活性开始高于尼罗罗非鱼;(4)除了在盐度20和30中的尼罗罗非鱼及盐度30的以色列红罗非鱼,是肾中的Na+-K+-ATPase活性高于鳃外,其他均为鳃中的Na+-K+-ATPase活性高于肾,肾中Na+-K+-ATPase活性在不同盐度之间的变化较鳃剧烈;罗非鱼的鳃比肾在渗透压调节上起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产》2013,(7):53-54
技术概述:罗非鱼肉质细腻鲜美,肌间刺少,煎、焖、蒸、煮、炸皆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罗非鱼生长快,食性杂,抗病力强,适应性强,易养好养,能在池塘、网箱中集约化养殖,所以罗非鱼养殖业发展很快,产量年年提高,出口量也逐年增加,罗非鱼已成为优势出口水产品之一。推广罗非鱼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罗非鱼养殖过程中的每个生产操作环节,进一步提高罗非鱼品质,对促进罗非鱼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2009年第四季度,罗非鱼市场开始复苏罗非鱼市场受到艰难的经济形势以及市场上底层鱼低价位的影响。美国仍然是最主要的罗非鱼进口国,中国和埃及则是罗非鱼的主要消费国。美国罗非鱼进口在2008年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罗非鱼养殖业对优良品种(品系)的强烈需求,提出了目前罗非鱼养殖业中存在的问题,综述了罗非鱼选育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生产实践中人工控制罗非鱼性别、培育全雄种群,解决罗非鱼良种繁育生产问题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广东罗非鱼产业化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广东罗非鱼严业化发展现状 广东发展罗非鱼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国际市场对罗非鱼加工制品需求的快速增长,罗非鱼产业发展迅速,2002年已达到30万吨,超过我国大陆罗非鱼产量的40%,广东罗非鱼接近全球总产量的20%。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陆目前养殖最广的罗非鱼为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和尼奥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在部分地区也养殖福寿鱼股桑比克罗非鱼(O.mosambicus)♀×尼罗罗非鱼♂]和台湾红罗非鱼[野生型尼罗罗非鱼×红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它们都是雌性口有种或杂种。罗非鱼是分批产卵鱼类,其出苗率与亲本质量、年龄和繁殖条件等有一定关系,同时与一年的产卵次数有关。下面介绍的是作者总结近几年在罗非鱼育苗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再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向大家介绍提高罗非鱼出苗率的方法,供各制种单位参…  相似文献   

19.
由于每年开春以后大规格罗非鱼苗种的价格较高,如果能做到罗非鱼苗在本地越冬,不但能降低成本,还能增加罗非鱼的放养成活率,因此罗非鱼苗种的越冬保种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近几年的生产实践,我们总结了大面积池塘罗非鱼苗种越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产》2012,(8):52-53
技术概述:罗非鱼肉质细腻鲜美,肌间刺少,煎、焖、蒸、煮、炸皆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罗非鱼生长快,食性杂,抗病力强,适应性强,易养好养,能在池塘、网箱中集约化养殖,所以罗非鱼养殖业发展很快,产量年年提高,出口量也逐年增加,罗非鱼已成为优势出口水产品之一.推广罗非鱼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罗非鱼养殖过程中的每个生产操作环节,进一步提高罗非鱼品质,对促进罗非鱼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增产增效情况:通过该技术的实施,能提高罗非鱼商品鱼的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减轻养殖对水域生态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