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水产渔业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探索硬化蛋白(sclerostin,SOST)基因在淇河鲫肌间骨骨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淇河鲫仔稚鱼为研究对象,利用整体骨骼染色法对肌间骨的形态发生进行观察,并采用q 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SOST基因在肌间骨不同骨化阶段的m RNA和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淇河鲫发育至24 dpf(day post fertilization),肌膈中出现纤维束;25 dpf髓弓小骨出现,28 dpf脉弓小骨出现,33 dpf髓弓小骨出现分叉,45 dpf肌间小骨发育完全。SOST基因在肌间骨骨化发生各阶段均有表达,23 dpf的表达量最低(P0.05),随着肌间小骨的骨化发育,SOST基因呈递增趋势,45 dpf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骨化阶段(P0.05);SOST蛋白在45 dpf时显著高于23和27 dpf(P0.05),与其他发育阶段无显著差异(P0.05)。SOST m RNA和蛋白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都在23dpf处于最低,肌间骨全部出现后表达量达到最高,与淇河鲫肌间骨的形态发生趋势一致。因此,推测SOST与淇河鲫肌间骨骨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调控肌间骨的分化和形成。  相似文献   
2.
以淇河鲫为母本,红色、白色、黄色和黑色4品系锦鲤为父本,杂交生产F1代,淇河鲫自交作为对照。运用PCR技术扩增了父母本及F1子代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片段。用ClustalX软件对序列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邻接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10种鱼COⅠ片段的平均GC含量为44.5%,AT含量为55.5%。依据Kimura-2-parameter模型,亲本间遗传距离最大的是淇河鲫与红色锦鲤(0.1374),其次是淇河鲫与黄色锦鲤(0.1367),与白色和黑色锦鲤的遗传距离相当;杂交子代中,以淇河鲫与红色锦鲤杂交所得子代与淇河鲫的遗传距离最小,最大的是白色锦鲤和淇河鲫杂交子代。  相似文献   
3.
为预测适合的杂种优势组合,给淇河鲫杂种优势的利用和长远规划的制定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淇河鲫作母本,红色、白色、黄色和黑色4个品系的锦鲤作父本,杂交产生F1代,采用COⅠ基因标记分析了杂交子一代的遗传距离,研究它与杂种优势表现之间的关系。运用PCR技术扩增了父母本及F1子代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片段;用ClustalX软件对序列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邻接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10种鱼COⅠ片段的平均GC含量为44.5%,AT含量为55.5%。依据Kimura-2-parameter模型,亲本间遗传距离最大的是淇河鲫与红色锦鲤(0.1374),其次是淇河鲫与黄色锦鲤(0.1367),淇河鲫与白色和黑色锦鲤的遗传距离相当;淇河鲫和红色锦鲤的杂交子代与淇河鲫的遗传距离最小,与淇河鲫遗传距离最大的是淇河鲫和白色锦鲤的杂交子代。  相似文献   
4.
以淇河鲫为母本,红色、白色、黄色和黑色4品系锦鲤为父本,杂交生产F1代,淇河鲫自交作为对照。运用PCR技术扩增了父母本及F1子代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片段。用ClustalX软件对序列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邻接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10种鱼COⅠ片段的平均GC含量为44.5%,AT含量为55.5%。依据Kimura-2-parameter模型,亲本间遗传距离最大的是淇河鲫与红色锦鲤(0.1374),其次是淇河鲫与黄色锦鲤(0.1367),与白色和黑色锦鲤的遗传距离相当;杂交子代中,以淇河鲫与红色锦鲤杂交所得子代与淇河鲫的遗传距离最小,最大的是白色锦鲤和淇河鲫杂交子代。  相似文献   
5.
在盐度为0、10、20、30时测定了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以色列红罗非鱼(Oreochromis sp.)鳃和肾中Na+-K+-ATPase活性。结果表明:(1)不同盐度对不同组织的Na+-K+-ATPase活性有显著影响,鱼的品种及其他交互作用对Na+-K+-ATPase活性均无显著影响;(2)在实验盐度范围内,无论是鳃和肾,萨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的Na+-K+-ATPase活性均随盐度的升高而增高;3种罗非鱼中,萨罗罗非鱼的Na+-K+-ATPase活性随盐度的升高增大最为剧烈,以色列红罗非鱼次之,尼罗罗非鱼最小;低盐度时尼罗罗非鱼的Na+-K+-ATPase活性相对较高,高盐度时萨罗罗非鱼的Na+-K+-ATPase活性相对较高,Na+-K+-ATPase的活性与罗非鱼的耐盐能力有着一定的联系;(3)盐度大于7.19和11.94时,萨罗罗非鱼鳃中的Na+-K+-ATPase活性分别开始高于以色列红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盐度大于18.42时,萨罗罗非鱼肾中的Na+-K+-ATPase活性开始高于尼罗罗非鱼;(4)除了在盐度20和30中的尼罗罗非鱼及盐度30的以色列红罗非鱼,是肾中的Na+-K+-ATPase活性高于鳃外,其他均为鳃中的Na+-K+-ATPase活性高于肾,肾中Na+-K+-ATPase活性在不同盐度之间的变化较鳃剧烈;罗非鱼的鳃比肾在渗透压调节上起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6.
牙鲆家系4 个选育性状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不同选育性状之间的相关性,2009年建立了38个牙鲆实验家系和1个养殖场对照组。选取其中33个家系和对照组进行鳗弧菌感染实验并对存活个体进行荧光标记后混合养殖在2个水泥池中,其中一个混养池在平均400日龄时暴发了淋巴囊肿病(Lymphocystis Disease,LD),LD发病率为62.4%,包括16个家系和对照组。从这些家系中筛选出4个发病率低于40.0%的抗病家系(F0939,F09104,F0915,F0908)。另外,在4~5月龄时,从每个家系中平均选取100尾鱼进行荧光标记后混合养殖,580日龄时测定这些家系的养殖存活率和体重,平均养殖存活率为32.0%,将7个养殖存活率高于55.0%的家系定义为高养殖存活率家系(F0908,F0975,F0990,F09125,F0927,F09119,F0905)。对牙鲆LD的抗病个体和易感个体的体重和全长进行卡方检验,发现抗病个体的体重和全长均显著高于易感个体(P0.01),同时分析牙鲆各个家系的LD发病率与发病时的体重和全长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牙鲆各个家系LD发病率与发病时体重和全长均呈强负相关(r–0.6)。对牙鲆家系鳗弧菌感染存活率、LD发病率、580日龄的养殖存活率和体重这4个性状两两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LD发病率与580日龄的体重呈强负相关(r=–0.790);鳗弧菌感染存活率与养殖存活率之间为弱正相关(r=0.371);其他性状两两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0.092≤r≤0.185)。本研究共筛选到了4个牙鲆LD抗病家系和7个高养殖存活率家系,并揭示了4个牙鲆选育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为培育速生多抗的牙鲆新品种提供了遗传材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鱼类家系选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对鱼类进行选育由来已久,最早出现在范蠡的《养鱼经》。采用选择育种的方法来对鱼类进行遗传改良始于20世纪20年代对鱼类抗病新品种的选育[1]。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良种缺乏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选择育种是培育新优品种的一种有效途径,已经在多种生物的选育中取得成功,而家系选育则是选择育种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家系选育是近年来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选育  相似文献   
8.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是动物肌肉发育和生长过程中的负调控因子。为了明确淇河鲫MSTN基因序列及其在肌肉生长发育中的调控功能,本研究利用RACE方法克隆淇河鲫MSTN全长c DNA序列,q RT-PCR分析其在不同组织和胚胎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淇河鲫MSTN c DNA序列全长2094 bp(no.KC851952.1),包含86 bp 5′非编码区、880 bp 3′非编码区和1128 bp开放阅读框,编码375个氨基酸残基,前22个氨基酸残基为信号肽,34~256位氨基酸残基为TGF-β前肽域,281~375是TGF-β结构域,具蛋白酶水解位点RIRR和C端生物活性区的9个保守半胱氨酸残基。蛋白同源分析发现淇河鲫MSTN与鲤形目鱼类相似性较高,与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相似性最低。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淇河鲫MSTN与鲫、鲤、鳡等鲤科鱼类亲缘关系较近。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淇河鲫MSTN基因在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脑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肌肉和肝脏,肠道表达量最低。淇河鲫胚胎发育的各阶段MSTN基因均有表达,受精卵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囊胚期,神经胚期表达量最低。推测MSTN与淇河鲫肌肉发育生长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参与"双背鲫"特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