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通过引种栽培,掌握鼠尾草属植物的生长习性,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为该属植物的人工栽培和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丹参、南丹参、皖鄂丹参、红根草等17种鼠尾草属植物进行引种栽培,观察品种的引种适应性及物候期。【结果】大部分鼠尾草属植物的引种成活率高、花期长,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上海地区生长良好。【结论】只要采取适当的引种栽培措施,鼠尾草属植物可以在上海地区成功引种驯化,其中丹参、白花丹参等品种的观赏价值较高,值得在园林绿化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笔者通过对太白山高海拔野生植物引种栽培试验,寻求适宜关中地区生长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方法】将直接在野外采挖的野生植物种源,按其种类进行适当的处理后,进行栽培试验。【结果】对太白山野生观赏植物36科64属84种进行了栽培试验,树种的适应性有一定的差异。巴山冷杉、秦岭冷杉等7种高海拔和中海拔植物不能适应而死亡。领春木、粗榧等11种植物虽能适应下来,但生长不良。中华锈线梅、多花木兰等66种植物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其中,鹅耳枥、青麸杨等部分植物还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有开发利用前景。【结论】榆科、漆树科等22科,刺楸、卫矛等38种观赏植物可做为关中地区引种植物,用于园林绿化。其中,青檀、山白树、水曲柳三种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河南野生木本紫花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河南野生木本紫花观赏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为其引种驯化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河南省范围内栽培木本紫花观赏植物的园林应用现状进行分析,调查、采集并记录野生木本紫花观赏植物资源的花期、分布及生境等。【结果】河南栽培木本紫花观赏植物共计8科、11属、16种;河南野生木本紫花观赏植物资源共计15科、26属、56种,从中筛选出了芫花(Daphne genkwa siebetZucc.)、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Turcz.)、华紫珠(C.CathayanaH.T.chang)、华北忍冬(Lonicera tatarinowiiMaxim.)等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市场应用前景的优良植物资源7科1、2属、32种。【结论】河南野生木本紫花观赏植物资源较丰富,具有很大的园林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重要野生花卉大百合属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百合属(Cardiocrinum)植物是一类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重要野生花卉。综述了国内外对于大百合属植物在形态、资源分布、分子水平、引种栽培、繁殖方法及利用价值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属植物的持续利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八月瓜是集食药用和观赏价值于一体的木通属植物类群,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现从品种选择、幼苗定植、肥水管理、植株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环节,对上海地区八月瓜棚架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介绍,以期为八月瓜在上海地区的栽培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常见鼠尾草属植物AFLP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北京地区鼠尾草属(Salviaspp.)植物的7个种23份样本进行亲缘关系分析。[方法]利用21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的稳定性好、多态性较高的6对引物用于扩增北京地区鼠尾草属植物基因组DNA,银染后在灯光下统计扩增条带数,构成二进制矩阵表。用NTSYSpc2.10e软件进行分析,采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通过Treeplot模块生成聚类图。[结果]对23份鼠尾草属植物进行AFLP分析,得到367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59个,占总扩增位点的97.82%。在遗传距离为0.32的水平下,23份鼠尾草属植物样本归为7个组:一串红(S.splendens)组、蓝花鼠尾草(S.farinacea)组、朱唇(S.coccinea)组、雪见草(S.plebeia)组、丹参(S.miltiorrhiza)组、荫生鼠尾草(S.umbratica)组和罗马尼亚鼠尾草(S.officinalis)组。蓝花鼠尾草、朱唇、雪见草、丹参、荫生鼠尾草、罗马尼亚鼠尾草与一串红的亲缘关系依次增远;一串红种内,自选品种(系)与商品种亲缘关系较远。[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地区开展鼠尾草属植物的种间和种内远缘杂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报春花属植物资源与引种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报春花属(Primula)植物为著名的高山花卉,色彩绚丽、花型独特,观赏价值高。本文综述了报春花属植物在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种群特性、引种栽培、栽培环境因子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报春花属植物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适合广东地区亚热带环境条件下生长良好且具有较高观赏应用价值的中小株型卡特兰新优品种。【方法】以14个引进的卡特兰属种质为试材,在广州开展适应性栽培管理与比较筛选。通过连续多年的观察、性状测定和统计分析,系统评价不同种质的田间生长特性、观赏品质性状及抗性特点。【结果】11个候选种质在广东地区都有一定的适应性,较适合在广东地区栽培应用。其中筛选出的I级和II级种质,植株生长性更好、抗性更强、成花较容易、观赏价值较高,建议向市场推荐进行景观美化使用。【结论】从14个种质中优选出的I级种质卡特兰‘豹王’(C-3)、卡特兰‘金孔雀’(C-12)和卡特兰‘四季樱花’(C-14)3个杂交园艺品种,可作为适于广东地区栽培应用的优先推荐发展品种,建议对这些优势品种开展优先栽培生产和主导示范应用。同时对于其他非优势种质,根据育种需求作为种质资源进行保存。  相似文献   

9.
丽水山地乡土野生植物引种栽培与园林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昌腾  杨勇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854-5855
通过3年对丽水地区乡土植物的全面调查统计和对部分优良乡土植物的引种栽培,发现在丽水地区生长良好的乡土植物共有57科139种。并且对未开发应用的观赏价值较高的16科18种乡土植物,从生物学、生态学及观赏价值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丹参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是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又名紫丹参、红根、血参、大红袍等。丹参以根供药用,含有丹参酮、隐丹参酮、鼠尾草酚、丹参新酮等。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调经、祛瘀生新、镇静安神、凉血消痈、消肿止痛等功能。丹参为中药的重要原料,需求量大,目前全国各地都有人工栽培。丹参性喜气候温暖、光照充足、空气湿润的环境条件,年气温12.5~17.1℃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获得藏灵菇发酵奶发酵过程的优势菌,并开发出纯培养发酵剂替代藏灵菇进行这类新型发酵奶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将PCR-DGGE指纹技术和传统培养方法结合,对藏灵菇发酵奶中微生物种群结构进行研究。【结果】DGGE指纹图谱显示混合菌群中细菌有4条条带无对应的纯菌株,而纯菌株中有2株在混合菌群的图谱上没有相应的条带。通过对150株分离菌的PCR-DGGE指纹图谱分析,获得了8组乳酸菌和5组酵母菌,进一步的序列分析和相似性比较,确立了藏灵菇发酵奶中的优势菌为肠膜明串珠菌、乳酸乳球菌、开菲尔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克鲁维酵母,单孢酵母、啤酒酵母、假丝酵母发酵后期成为优势菌。【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分子生态的微生物高效筛选技术,为藏灵菇纯培养发酵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及丰富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了解上海和贵州地区引起奶牛乳房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基因型情况,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6S rRNA保守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利用凝固酶基因及其酶切产物多态性对分离鉴定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凝固酶基因分型。【结果】共鉴定出7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有7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扩增凝固酶基因片段,分为5个基因型和两个亚型。PCR 1型为贵州地区优势基因型,PCR 3型为上海地区优势基因型。【结论】两地区各基因型菌株分布比例有显著的地域性差异,这与两地区地理环境和养殖水平差异对病原流行传播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山苍子可培养内生细菌的多样性。【方法】利用添加植物组织浸提液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分离山苍子根、茎、叶及果实中的可培养内生细菌,采用16S rDNA序列鉴定法对分离获得的山苍子可培养内生细菌进行鉴定。同一组织内,对16S rDNA序列及形态完全一样的菌株合并冗余,用Clustalx对分离得到的菌株16S rDNA进行排序,构建NeighborJoining系统进化树,并计算Jaccard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 共分离得到52株山苍子可培养内生细菌(根23株、茎8株、叶7株、果实14株),分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Paenochrobactrum、普罗威登斯菌属(Providenc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Lysinibacillus共7个属的16个种,其中芽孢杆菌属细菌40株,与Bacillus tequilens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3个种最接近的内生细菌占分离细菌株数的69.2%;根及果实中的可培养内生细菌数量及种属均最丰富,其多样性指数高于茎、叶;叶与果实可培养内生细菌的Jaccard指数最高,达0.56,其余均较低。【结论】山苍子可培养内生细菌在植株内部的分布既有种属特异性,又有器官相似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贵阳地区杨梅害虫发生种类危害情况,为杨梅生产及害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0~2011年对贵阳地区杨梅害虫种类进行定点、定时系统调查和收集标样鉴定。【结果】贵阳地区杨梅主要害虫有21种,属昆虫纲的6目、16科,其中发生危害严重害虫3种, 次重害虫3种,其他种类为危害轻。【结论】在生产中要针对不同害虫发生特点及危害特性, 加强抚育管理,提高杨梅树体抗虫害能力, 同时合理采用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 诱杀防治、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以确保杨梅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应用相似离度法预测红火蚁在中国适生区域及其入侵概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依据气候相似理论,采用相似离度法预测红火蚁在中国的适生区域及其入侵概率。【方法】收集红火蚁在世界范围的分布数据和国内外气候站点的气候数据,建立红火蚁原产地和严重发生地气候站点集合,采用相似离度法找到与气候站点集合最相似的地区。在气候因素影响下,相似程度相对百分比认为是红火蚁入侵中国政区和气候区的概率值,并且建立了预警级别。【结果】预测结果表明,香港、澳门、广东、广西的入侵概率均大于80%,处于红色警报区;安徽、江苏、上海、江西、浙江、福建、台湾、贵州、云南、海南的入侵概率在50%~80%,处于橙色警报区,其它地区均处于黄色警戒区和绿色小风险区。【结论】红、橙警报区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川渝地区和云南东南部的气候与原产地气候较为相似,尽管目前尚未发现有红火蚁入侵,但由于红火蚁对气候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也应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此外,相似离度法尽管多用于气象研究领域,但在预测外来物种分布范围时也起到了良好的辅助效果。  相似文献   

16.
广西柑橘黄龙病植株韧皮部内生细菌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对柑橘健康植株和感染黄龙病植株的韧皮部内生细菌的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为研究柑橘植株韧皮部内生细菌与黄龙病菌之间的相互关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常规分离培养与分子鉴定的方法和基于16S rDNA基因的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分析的方法。【结果】用常规分离与分子鉴定方法获得10个属细菌类群,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考克氏菌属(Kocuria sp.)为无症健株的优势菌群;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考克氏菌属.为黄龙病罹病植株的优势菌群。PCR-RFLP方法得到29种酶切图谱,共鉴定出10属可培养细菌以及11种不可培养细菌。健株与病株中Dyella sp.、Pseudomonas sp.、Serratia sp.和未培养细菌所占比例均大于5%。柑橘健株与病株中细菌的种群密度和菌群种类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柑橘健株和病株韧皮部组织中的内生细菌优势菌群存在明显差异,而伴生细菌的优势菌群与黄龙病菌的相互关系正在深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叶绿体23S-4.5S-5S r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在甘蔗近缘属种系统进化中的应用,为深入研究甘蔗近缘属种系统进化提供参考。【方法】以14个甘蔗近缘属种材料为研究对象,测序分析其23S-4.5S-5S r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并应用BLAST分析其在禾本科中的变异情况。【结果】23S-4.5S-5S r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在14个甘蔗近缘属种材料间的同源性为100%,属于高度保守区域,但在禾本科各亚科间表现出一定的变异,且在各亚科中都存在其特异的变异位点。【结论】23S-4.5S-5S r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在甘蔗近缘属种间属于高度保守的区域,不适合用于甘蔗近缘属种间系统进化的分析,但可为禾本科亚科系统进化的分析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玉米辣椒间作复合体系中主要栽培因素对辣椒品质的影响,为改善辣椒产量性状指标、提高辣椒产量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玉米播种密度、辣椒播种密度、玉米辣椒剪叶剪枝和喷施叶面微肥(硼肥与锌肥)为处理因素,分别设置3个水平,探讨间作栽培措施对辣椒维生素C、辣椒素和干物质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辣椒综合品质最佳组合是A2B3C1D2,即玉米播种密度为28500株/ha、辣椒播种密度为39000墩/ha、不剪枝剪叶、喷施0.2%硫酸锌溶液,其辣椒维生素C含量为145.906mg/100g、辣椒素含量为152.346mg/100g、干物质含量为15.594%。【结论】在玉米辣椒间作复合体系中,合理安排玉米、辣椒种植密度,配施叶面肥,无须剪枝剪叶,即可改善辣椒品质。  相似文献   

19.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罗望子病虫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明确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罗望子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危害现状,探求其防控技术,为罗望子规模化种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面上调查、实地调查、数据收集和室内鉴定相结合的方法,于2009~2010年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对罗望子病虫害进行系统调查。【结果】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危害罗望子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煤烟病、根腐病等,虫害主要有丝跳甲、吹绵蚧、蟋蟀、土垅大白蚁、铜绿丽金龟、毒蛾等。【结论】针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罗望子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流行特点,生产中应加强抚育管理提高罗望子抗病虫害能力,并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以确保罗望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