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毛色是家畜驯化过程中最早被选择的性状之一,对该性状的偏好性选择导致家畜毛色丰富多样。家畜的毛色表型是由黑素细胞中真黑色素(产生黑色 / 棕色)和褐黑色素(产生黄色 / 红色)的相对含量决定,当真黑色素或褐黑色素的合成被稀释,或者两种色素的合成均被稀释时,就会形成不同的稀释毛色表型。为深入理解家畜毛色变异的遗传机制,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毛色遗传学研究,以确定家畜的毛色相关基因和因果突变。目前,已鉴定出超过 300 个基因座和 150 个与毛色相关的基因。稀释毛色表型作为动物毛色遗传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遗传学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已发现多个因果基因可以引起哺乳动物的毛色稀释和禽类的羽色稀释,这些基因通过影响潜在的色素形成途径来影响黑素细胞的发育和分化、黑色素的合成以及黑素小体的运输。相似的毛色稀释表型通常在不同物种间被发现,可能由保守的或不同的毛色稀释基因引起。在同一物种中,可能有多个基因导致相同或相似的稀释毛色表型。该文对农业经济动物(主要是猪、马、牛、羊、鸡)稀释毛色(羽色)表型的类型及其形成的因果基因和突变,以及遗传机理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动物稀释毛色(羽色)遗传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农村等一些技术力量不足的地方,通过仔细观察家畜的外部特征,往往也可以初步诊断家畜是否患病以及患的是哪类或哪种疾病,从而为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疗措施提供依据。1.体表。健畜膘肥体壮,毛色光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在湛江市雷州半岛随机选取共420头雷琼黄牛,调查登记其毛色特征,进行毛色遗传分析,并收集中国其他地区黄牛毛色的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产于雷州的雷琼黄牛的毛色特征及其系统地位。结果表明,产于雷州半岛的雷琼黄牛基础毛色以黄色为主,还有部分黑色、红褐色个体,不同部位出现诸如黑斑、白斑、黧毛、晕毛等特征;从各群体间的标准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结果看,产于雷州的雷琼黄牛与产于海南的雷琼黄牛的遗传距离最为接近,遗传差异很小,两者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滩羊的毛色遗传是比较复杂的,但仍表现出了一定的规律,即同类型毛色的公母羊相配,后代中多数或大多数甚至全部个体的毛色表现与其亲代毛色一致;不同类型毛色的公母羊相配时,若以头部有黄色斑点和纯白毛色的公母羊互配.则大部分后代表现为父系毛色,但若以此两种毛色的公羊与头部有灰色斑点或头部黑色斑点的母羊相配时,后代多表现为母系毛色特征。文中还初步分析了滩羊毛色类型间的显隐性关系,同时指出了可能存在的修饰基因及基因互作关系,显性等级关系等尚需进一步研究。研究还指出,改良滩羊毛色的分布范围比控制毛色炎型的一致性较为容易。在滩羊选育工作中,选用标准毛色的种公羊是改良滩羊毛色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浦东白猪是国内唯一一个毛色全白的地方猪种。但是对其毛色全白的分子遗传基础,迄今一直无人研究。为此,本研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以及对KIT基因内含子17和内含子18的测序探讨了浦东白猪白毛色的遗传控制体系与长白猪和大白猪白毛色控制体系的异同。结果证明,浦东白猪与长白猪和大白猪一样。其白毛色均为KIT基因内含子17发生了G—A的突变,内含子18的序列中存在AGTT的缺失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藏獒毛色的遗传规律,对不同血统的红棕色与杏黄色藏獒进行了选配,并对不同组合的17窝幼犬进行了表型性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藏獒红棕色与杏黄色毛色之间不存在显隐性关系,其后代毛色呈中间型遗传规律.红棕色与杏黄色藏獒的杂交后代出现了毛色分离,红棕色幼犬占62.3%,杏黄色占37.7%.在交配组合中,父本中红棕色所占比例越大,则其后代中出现红棕色幼犬越多;而当父本中含有杏黄色血统时,后代中则出现了其它杂色毛的幼犬,其数量随杏黄色血统在父本中所占比例的增大而增多.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不同毛色水貂酪氨酸酶基因(TYR)编码区序列变异对水貂毛色的影响,对红眼白貂、美国短毛黑水貂、银蓝水貂TYR外显子1进行序列扩增分析,结果找到1个突变位点c.78AT颠换与白色水貂毛色关联极显著(P0.000 1)。文章还对不同物种TYR基因部分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以期对水貂TYR基因系统发育研究和水貂毛色的选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家畜的毛色和别征,对家畜本身起着标记作用,为外貌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识别的目的主要用于登记,以区分品种和个体,所以,在日常的生产实践和育种工作中必须应用。毛色和别征虽与生产力无直接关系,但它从古至今却深受广大群众和畜牧工作者的重视,要求在具体识别和登记时,必须做到准确无误,否则,将会形成张冠李戴,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不应有的麻烦。已  相似文献   

9.
根据宁乡猪选育及专题调查资料研究表明,宁乡猪都有黑斑,这是由主基因所决定,而构成不同毛色类别的黑斑多少及着生部位,表现为多基因遗传,经子亲回归法估测,宁乡猪毛色的遗传力为0.3648(P<0.01).宁乡猪的银颈圈性状不同于汉普夏猪的白肩带,是黑、白斑分布系列中的一种类型。不同毛色类别的宁乡猪在后备猪生长发育、母猪体型及繁殖性状、肥猪的肥育和胴体性状方面没有明显不同,毛色类别与生产性状间的相关均不显著。因此,毛色只是品种特征和遗传稳定性的标志,与生产性能并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0.
蒙古羊的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随机遗传漂变理论和扩散方程方法分析了蒙古羊的形成发展过程和不同地域群体的遗传多态现象,包括群体有效大小、世代间隔、世代重叠程度、角型、毛色、尾型的遗传变异及其成因。分析结果表明蒙古羊种群总体上属于大群体,群体有效大小约为100万只,但由于分成许多小群体,因而使群体有效大小明显缩小,基因的随机遗传漂变作用导致各群体中广泛存在遗传多态并且特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1.
运用互联网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家畜遗传育种学是畜牧兽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不仅内容庞杂、抽象,名词术语和家畜种类繁多,而且教学常常受到地域、动物资源分布等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为了提高家畜遗传育种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益,作者开发出家畜遗传育种学网络教学系统。该文主要介绍家畜遗传育种学网络教学系统的功能、开发环境和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刘庆权  韩迪 《新农业》2008,(3):42-43
辽宁省家畜家禽遗传资源保存利用中心和辽宁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始建于1959年,座落于辽宁省辽阳市太子河区南驻路,是科研和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3.
蒙古羊的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随机遗传漂变理论和扩散方程分析了蒙古羊的形成发展过程和不同地域群体的遗传多态现象,包括群体有效大小,世代间隔,世代重叠程度,角型,毛色,尾型的遗传变异及其成因,分析结果表明蒙古羊种群总体上属于在在群体,群体有效大小约为100万只,但由于分成许多小群体,因而使群体有效大小明显缩小,基因的随机遗传漂变作用导致各群体中广泛存在遗传多态并且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4.
特种及濒危家畜品种遗传资源保存利用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存和维持家畜遗传多样性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我们不仅要定义出濒危家畜品种的标准,而且要对其特殊症状予以观察和了解,同时,应对家畜遗传多样性保存的动机和方法进行探讨,遗传资源的原位(situ)及移位(ex-situ)保存是一项综合的技术体系,其中生物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介绍德国现已形成的家畜遗传资源保存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5.
在畜牧业,即家畜生产的过程中,其生产力之高低,产品数量之多少,以及产品质地之优劣,是多种因素彼此制约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但经常的、起着主导作用的因素是具有遗传力的家畜本身,其它诸因素则属于次要的和服从的地位。因此,不断地改良和完善畜、禽品种,提高其遗传素质,才是取得“稳定、优质、高产、低消耗”发展畜牧  相似文献   

16.
家畜行为与生产及遗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家畜是在人为或者半人为条件下,经过千百年驯化驯养而形成的动物品种或品系,其特色为满足人类要求而带有人们喜好的烙印。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尽管大多数家畜都是人工选择的产物)仍然使得世界上家畜种类繁多,形态、构造千差万别,同时也构成了家畜行为的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家畜行为与生产、遗传之间究竟关系如何?这些问题既是家畜行为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长期存在争论、现在仍未形成一致意见的问题。笔者就家畜本能行为与习得行为、家畜行为对生产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行为改良生产性状、家畜行为的群体遗传及分子遗传研究进展等问题展开综述,并就上述问题研究前景等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畜禽行为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家畜遗传育种工作中,准确的系谱信息是育种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常用于家畜品种或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研究中。在归纳总结家畜亲子鉴定中常用的重要标记方法的基础上,对不同标记方法优缺点进行分析,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采用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法在平利黄牛分布区选择三个系统八个群体抽取样本125头,以血液蛋白质多态性、毛色分布和外形特征作为遗传标记检测该黄牛的品种资源。结果表明,平利黄牛所持有的基因库基本反映了我国黄牛品种的特点,含有部分瘤牛血统,属于我国黄牛从北方向南方分布的一个过渡型地方黄牛品种。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在美国畜牧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鸣 《世界农业》1997,(8):42-44
计算机在美国畜牧业中的应用全国畜牧兽医总站余鸣计算机在美国畜牧业中应用相当广泛,涉及家畜遗传育种,种畜管理,草场管理,饲料管理,兽医诊断,动物检疫和市场管理等方方面面。一、家畜遗传育种和种畜管理美国农业部的农业研究署掌握着全美的家畜遗传资源信息、家畜...  相似文献   

20.
基因多态性是指基因组序列上的变异,它是决定家畜对疾病易感性与抵抗力、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性以及不同个体对药物反应性的重要因素.研究基因多态性有利于定位和鉴定致病基因和疾病易感基因,使得从遗传学的角度控制疾病成为可能,从而达到减少家畜疾病防治的成本,改良家畜品种,为人类提供健康的动物产品的目的.笔者主要从抗病育种的角度综述了近年来基因多态性与牛疾病易感性和抗性的相关研究,并结合遗传信息学和表观遗传学,阐述家畜疾病控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