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评价两种抗旱种衣剂在大豆上的抗旱与增产作用,开展田间试验,对两种制剂处理下大豆的种子萌发、生长、产量以及与抗旱性相关的指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两种抗旱种衣剂均有抗旱增产的功能。抗旱种衣剂1号处理下,与对照相比,大豆的种子出苗率提高4.8%,平均株高增加4cm,单株根瘤数量增加13个,产量增加7.3%,净光合速率增加1.4μmolCO2/(m2·s)。种衣剂2号处理下,大豆的种子出苗率提高5.2%,平均株高增加5.6cm,单株根瘤数量增加65个,产量增加6.3%,蒸腾速率、叶片失水速率下降,根体积、根冠比增加。表明种衣剂2号的抗旱效果更强,种衣剂1号的增产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种衣剂对大豆植株生长发育、根腐病发生情况、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磷钾制剂可提高大豆苗期株高、根长、地下鲜重和干重,增加成熟期单株有效荚数和株粒数,对于提高产量效果佳;其次为克百威种衣剂。  相似文献   

3.
在小麦播种前使用优拌悬浮种衣剂拌种,试验设种衣剂有效成分用量1.2、2.4和3.6 g/kg计3个处理,以不拌种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优拌悬浮种衣剂不同用量对小麦蚜虫防治效果以及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拌悬浮种衣剂拌种会推迟小麦的出苗时间,但对小麦出苗率、单株分蘖数、株高和单株鲜重均无明显的不良影响,对不同时期麦蚜的防治效果均90%,产量较CK增加16.65%~24.76%。从用药成本以及种衣剂不同用量对蚜虫控制效果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综合考虑,认为小麦拌种的种衣剂有效成分适宜用量为2.4 g/kg。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种衣剂对大豆植株生长发育、形态建成、根腐病发生情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锐胜种衣剂Ⅰ可提高大豆苗期根、茎、叶、根瘤干重,增加株高,降低大豆后期茎干重,增加节间数、底荚高度、单株饱荚数和株粒数,对于提高产量效果佳,其次为适乐时种衣剂。  相似文献   

5.
锐胜种衣剂的安全性及其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新型锐胜玉米种衣剂在生产上的应用效果,通过室外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种衣剂的安全性以及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锐胜种衣剂包衣处理提高了先玉335玉米的出苗率,其中,以X4处理(噻虫嗪100g+满适金100mL+戊唑醇100g拌100kg玉米种)效果最明显,出苗率达到了98.3%;用种衣剂处理后的玉米根数、植株鲜重、根鲜重和株高、茎粗均有明显增加,对玉米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大田测产结果表明,不同种衣剂处理区的产量均有明显提高,以X4处理产量最高,增产12.3%;全生育期观察发现,使用锐胜种衣剂的玉米未表现出任何药害症状,确认了其在玉米上应用的安全性;生产上推广应用以X4处理最好。  相似文献   

6.
进行了大豆应用种衣剂锐胜+适乐时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种衣剂处理能提高大豆出苗势和出苗率,促进幼苗生长,提高单株结荚数、单株粒数及百粒重。以锐胜150 g+适乐时200 mL+种子100 kg的处理效果最好,单产达352.95 kg/hm2,增产3.22%。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玉米与大豆间作的高产栽培模式,进行了玉米大豆不同行比(1∶1,1∶2,1∶3,1∶4,2∶1,2∶2,2∶3,2∶4,3∶1,3∶2,3∶3,3∶4)间作对黔豆7号鼓粒期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黔豆7号的单株荚数、单株鲜荚重、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单株鲜粒重和理论产量随玉米行数增加呈降低趋势,随大豆行数增加呈增加趋势;不同行比黔豆7号的百粒重差异不大。除百粒重外,玉米、大豆行数对其他产量性状的影响显著或极显著。在玉米大豆行比为1∶3时黔豆7号的产量及产量性状表现最优,单产可达9 418.80kg/hm~2。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2003—2004年用金斧种衣剂(1:80、1:100、1:120、1:150)、35%多·克·福悬浮种衣剂(1:60)以及50%多菌灵可湿粉和50%福美双可湿粉包衣处理大豆种子。结果表明金斧种衣剂(1:80、1:100)在提高大豆出苗率、对根腐病防效、大豆产量方面都优于35%多·克·福悬浮种衣剂(1:60)包衣处理以及50%多菌灵可湿粉和50%福美双可湿粉两种单剂。在黑龙江省内的示范试验表明,金斧种衣剂防治大豆根腐病的效果平均达81.9%,平均增产15.8%。  相似文献   

9.
<正>美洲星(原世纪星)在大豆上使用具有明显的增产及增强大豆抵御不良环境因子侵害能力的效果。例如:1996年焦岗湖农场用100mL美洲星喷洒土壤,又于花期以75mL对水500倍进行叶面喷雾,结果单株荚数增加6.6个,单株粒数增加12个,单株粒重增加2.3g,百粒重增加0.8g,667m2产量增加43.6kg,增产幅度达27.8%。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筛选开展防治小麦雪腐(霉)病的田间药剂,为新疆地区小麦雪腐(霉)病防治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调查各处理小麦雪腐(霉)病发生情况及1 m双行内小麦总茎数、发病茎数,测量小麦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结果】 9%氟环·咯·苯甲悬浮种衣剂200和400 mL/100 kg种子处理小麦返青总茎数分别为(220.33±9.82)和(202.67±7.84)株/0.3 m2,显著高于CK处理的返青总茎数,高于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处理的返青总茎数。9%氟环·咯·苯甲悬浮种衣剂200和400 mL/100kg种子处理小麦整株鲜重为(6.79±0.33)和(7.35±0.05) g/株,显著高于或高于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和CK处理的小麦整株鲜重。9%氟环·咯·苯甲悬浮种衣剂200和400 mL/100kg种子处理对小麦雪腐(霉)病的防效分别为78.03%和79.63%,显著高于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处理的防效,高于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处理的防效;各药剂处理对小麦生长发育无异常影响,无药害。【结论】 9%氟环·咯·苯甲悬浮种衣剂处理显著增加了小麦返青总茎数,显著提高了小麦根系生长,起到健苗壮苗的作用。9%氟环·咯·苯甲悬浮种衣剂按照200~400 mL/100kg种子拌种,可有效防治新疆地区冬小麦雪腐(霉)病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1.
不同化学除草方案对夏播大豆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大豆田的除草方案,提高大豆产量与品质,在北京地区大豆田进行土壤处理、播后苗前Ⅰ处理、播后苗前Ⅱ处理、苗期处理、播后苗前Ⅱ+苗期处理,研究不同化学除草方案对夏播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喷施除草剂会降低大豆出苗;(2)播后苗前Ⅱ+苗期、播后苗前Ⅱ、播后苗前Ⅰ处理的单株荚数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09.8%,100.29%和75.49%,达到显著水平;单株粒数比对照分别提高了83.63%,82.90%和56.56%,达到显著水平;(3)播后苗前Ⅱ+苗期、播后苗前Ⅱ、播后苗前Ⅰ、苗期、土壤处理的百粒重比对照提高了20.18%~29.57%,达到极显著差异;(4)播后苗前Ⅱ+苗期、播后苗前Ⅱ处理增产效果明显,增产274.4%及204.2%,达到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伏毛铁棒锤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伏毛铁棒锤(Aconitum flavumHand.-Mazz.)种子的萌发特性,采用了物理、化学、植物激素等不同处理方法对种子进行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①种子在常温(20±1)℃下有休眠现象,发芽率仅为1.3%;②低温15℃是种子发芽的最适宜温度;③机械去皮后种子发芽率有所提高,可达28%;④采用质量分数为100 mg/kg的赤霉素处理24 h,去皮种子发芽率最高可达到86.0%.因此,种皮障碍和内部萌发抑制物的存在是造成种子休眠的重要原因,生产上应首先去掉种子的外种皮,再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会达到理想的出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不同施磷肥处理对苜蓿种子产量及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的研究表明,当施用磷肥为135 kg/hm2,可显著提高苜蓿种子产量,达564.8 kg/hm2,比对照增加75;.磷在苜蓿生殖生长阶段有向生殖器官转移的趋势,各处理植株器官中含量依次为:种子>荚>叶>茎>根.磷还可明显增多单株花序数,提高干物质重量和单株粒重.  相似文献   

14.
磁处理对水稻幼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200mT强度磁场处理水稻种子及育苗土壤。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种子在磁场作用下明显促进了苗期长势,产量比对照提高1.25%,而将种子与土壤同时进行磁场处理,使磁化作用更加加强,产量比对照提高了2.5%,说明生物磁化与土壤磁化具有一定的累加磁效应。  相似文献   

15.
寒地玉米浸种催芽与种子拌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寒地玉米浸种催芽与种子拌种技术已在生产中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进一步研究适宜虎林市地区玉米种植的玉米浸种剂、拌种剂,对5种浸种剂、拌种剂在寒地玉米上应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浸种催芽试验中植物抗寒剂增产效果明显,增产率15.9%;其次是碳能2%处理,增产率7.8%。在种子拌种试验中,应用欧麦斯锌1000倍液拌种增产效果显著,增产率10.2%;其次是碳能2%,增产率9.7%。  相似文献   

16.
王俊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717,744
[目的]探讨朝特Ⅵ多效复合种衣剂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为玉米抗旱保苗增产提供有效措施。[方法]采用朝特Ⅵ多效复合种衣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与不包衣处理,对包衣玉米与未包衣玉米生育期土壤水分、生长状况及产量进行对比观测。[结果]玉米种子包衣吸水抗旱,提早出苗率27%,提高出苗率19%,3叶期株高平均增加1.4 cm,茎粗平均增加0.1 cm,根长增加1.6 cm,根系多2.5条,根重多2.4 g;拔节期平均株高增加2.7 cm,茎粗增加0.1 cm,平均每株叶面积增加126.4 cm2;虫害减少12个百分点,平均增产14.9%。[结论]朝特Ⅵ多效复合种衣剂具有蓄水保墒、提高种子活力、防止芽干、增加出苗率的效果,适合在辽西干旱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7.
化肥减量有机替代对新疆滴灌棉花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新疆滴灌棉花合理的化肥减施量和有机肥替代量,为棉花优质高产、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采用田间小区滴灌栽培试验, 化肥减量微生物菌剂替代对新疆滴灌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 与习惯施肥(CF)相比, 优化施肥减氮30%增施微生物菌剂(OPT+M-N30%) 处理的棉花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单铃数及衣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中棉花单铃数和籽棉产量分别提高16.42%, 5.09%。且OPT+M-N30%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含量均高于其余施肥处理, 较农民常规施肥增加了7.74%、5.97%、1.70%。【结论】 优化施肥减氮30%增施微生物菌剂处理有利于提高棉花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表现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赤霉素浸种对沙冬青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霉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类重要的调节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试验以沙冬青种子为材料,在培养箱内对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研究外源赤霉素对种子发芽率、生理生化活性、种子浸提液的电导率等方面的影响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在各处理中,最佳浸种浓度为200mg/L。经过赤霉素浸种催芽后,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活力指数提高,种子TTC还原力增强,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种子浸提液的电导率降低,表明赤霉素对种子的膜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且在研究浓度范围内随着赤霉素浓度增加其对细胞膜的修复能力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可替代人工打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于芝麻播种后60 d进行人工打顶和化学打顶处理,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芝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打顶处理比不打顶处理增产5.65%;多效唑(PP333)对芝麻无增产效果,不能替代人工打顶;喷施三碘苯甲酸(TIBA)、矮壮素(CCC)、丁酰肼(B9)处理芝麻每蒴粒数、每蒴粒质量和粒壳比显著升高,秕子率显著降低,可促进芝麻增产,且TIBA、B9处理芝麻空梢长显著缩短;人工打顶和化学打顶对芝麻籽粒中粗脂肪、粗蛋白含量以及脂肪酸构成均无显著影响;人工打顶和TIBA处理导致芝麻素含量显著降低;CCC对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6-BA处理提高了芝麻林素含量;B9处理芝麻素、芝麻林素含量分别升高14.29%、17.38%。综上,B9对芝麻产量和品质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增产12.72%),最适宜芝麻化学打顶的推广。  相似文献   

20.
采用2因素4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和磷肥施用量对菜用大豆“绿75”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施270kg磷酸二铵能有效地增加分枝数、分枝荚数、主茎荚数、单株总荚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小区产量。每公顷45万株的密度可提高单株荚数,但百粒重降低。不同因素间互作效应表明,每公顷施270kg磷酸和45万株密度,能增加单株的分枝数、分枝荚数、单株粒重和单株粒数。每公顷在22.5万 ̄45万株,施用磷肥能有效地提高单株的主茎荚数和单株总荚数。在施肥量相同时,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