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大豆磷素营养及磷高效品种筛选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是影响植物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但由于其极易被土壤固定,因而有效性非常低.缺磷已成为限制当前农作物产量提高和品质改良主要因素之一,传统农业生产一般通过施肥和土壤改良来提高植物对磷素的利用率.近年来,有学者提出通过发掘和利用磷高效品种来解决植物需磷和土壤供磷矛盾的新途径.文章综述了中国土壤磷素营养及其遗传改良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麦制面食的需求趋势及相应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 国社会经 济发展和 人民生活 水平的不断 提高,21 世纪消 费者对麦制 面食 的需求 趋势是结构多样化,产品优质化,生产专业化。根据我国小麦品质和生产加工现状,提出了未来优质 面食的质量要求和满足需求应采取的相应 对策。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为了解河北省40年来不同小麦品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为小麦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对河北省40年来的118个主栽小麦品种进行了醇溶蛋白位点特异性检测,分析了这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这些品种具有118种醇溶蛋白带型,共分离出101条迁移率不同的醇溶蛋白谱带。绝大多数品种在α、β、γ、ω 4个区中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α区有15条带,87种带型;β区有24条带,110种带型;1区有21条带,90种带型;(1)区有41条带,111种带型,其中(1)区的多态性最大。供试品种的遗传相似性系数(GS)在0.043-43.86之间,平均值为0.35。用非加权成组算术平均法对GS值进行聚类,供试品种在GS值为0.354的水平下可明显聚为6类;【结论】用非加权成组算术平均法对Gs值进行聚类,供试品种在GS值为0.354的水平下可明显聚为6类。讨论了种子醇溶蛋白在品种遗传多样性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利用10个菜用大豆品种,通过其产量性状鉴定与评价,筛选出适宜河北省种植的优良菜用大豆品种,并为育种改良提供种质基础.连续2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10个供试品种在产量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品种苏早2号、春绿60、AGS-292和绿75表现产量较高且稳定,适宜在该地区种植.此外,10个品种的农艺性状遗传基础较为丰富,可作为菜用大豆育种的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5.
"保豆3号"是从中作01-03中选择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培育的高产大豆新品种。2012年2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豆2012003号。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子克隆技术获得大豆中的苹果酸脱氢酶基因cDNA序列,并对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预测,为进一步克隆该基因、解决植物磷高效基因数量缺乏等问题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大豆中的苹果酸脱氢酶基因(GmMDH1)cDNA序列长度为1 574 bp,开放阅读框1 230 bp,编码409个氨基酸残基;编码蛋白含有NAD bindingsite,Dimerization interface,Substrate binding site,MDH_glyoxysomal_mitochondrial结合位点和保守域,属于LDH_MDH_like Superfamily家族;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编码蛋白位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  相似文献   
7.
农杆菌介导大豆不同外植体遗传转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MYB转录因子GmPHR1为目的基因,冀豆12、冀豆16和绥农14为转化受体,比较农杆菌介导大豆不同外植体的遗传转化技术,为大豆转基因育种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以茎尖转化系统的不定芽诱导率、植株再生率和转化效率最高,且对基因型的依赖性最小,但由于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较差,因而存在一定程度的假阳性;其次,以胚尖转化系统的不定芽诱导率、植株再生率和转化效率较高,对基因型的依赖性较小,同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较强,因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转化系统。而子叶节、下胚轴转化系统则表现出不定芽诱导率、植株再生率和转化效率均较低,且存在较强的基因型依赖性等不足。同时,利用上述4种转化系统,获得了3个供试大豆品种的转基因T1植株。  相似文献   
8.
采用RT-PCR技术克隆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Purple acid phosphatase,PAP)基因,并对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植物磷高效转基因育种及分子机制解析提供候选基因。结果表明:从低磷处理14d的‘中黄15’cDNA中克隆获得一条开放阅读框1 395bp的基因,经保守域分析发现该基因属于紫色酸性磷酸酶类,命名为GmPAP14(GenBank No.JN967626)。对基因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GmPAP14编码1条含有464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链,分子量约53.1kD,理论等电点6.14,且含有紫色酸性磷酸酶所特有的5个保守基序和7个金属离子结合位点。进一步分析发现GmPAP14具有跨膜结构与信号肽,定位于质膜或分泌到胞外。经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GmPAP14与苜蓿MtPAP1及大豆GmPAP1具有同源性,预测可能与植物磷素高效吸收利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品种资源沉降值配合力及与其它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不同熟性和沉降值的11个小麦品种(系),分两组按Griffing方法I进行6×6完全双列杂交,对沉降值这一重要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进行了研究。同时用来自国内外的60个生产推广品种分析了沉降值与其它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河农2552、93试6和咸阳大穗3个品种的一般配合力较好,可分别作为早、中、晚熟的优质亲本资源。特殊配合力分析表明,河农2552/咸阳大穗、河农2552/河农2458是较好的杂交组合,后代有较好的优质育种潜力。沉降值的遗传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作用,但以加性效应为主。广义遗传力与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分别为79.8%和65.5%。对国内外60个品种的分析表明,沉降值与穗长、小穗数、千粒重、子粒饱满度相关性不明显,与子粒角质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以7个优势小麦品种(系)和3个普通型(非优质)小麦品种为材料,分析了优质小麦和普通型小麦农艺性状的差异以及优质小麦子粒产量低的原因。结果表明,与普通型小麦相比,优质小麦表现植株高大,生物学产量低,收获指数低,穗粒数少,公顷穗数少。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子粒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穗粒数、公顷穗数与子粒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据此,提出改良优质小麦品种子粒产量的目标是降低株高,提高生产总量,改善光合产物分配,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