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丁岙杨梅为试材,研究叶面肥对杨梅果实品质及采后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可显著提高杨梅果实品质,爱农氨基酸处理效果最佳,果实固形物、总糖含量平均比对照提高130、152个百分点,总酸含量平均比对照降低022个百分点,糖酸比、固酸比明显提高,其次为美钙镁和翠康钙宝。喷施叶面肥可显著降低果实失水率、烂果率,其中美钙镁、翠康钙宝处理失水率分别比对照降低507和407个百分点,烂果率分别比对照减少784和790个百分点。喷施叶面肥还可延缓杨梅品质变化,降低果实POD活性及变化幅度,其中翠康钙宝处理果实的品质下降幅度和POD活性变化幅度最小。  相似文献   

2.
丁岙杨梅果实成熟期恰逢夏季梅雨季节,高温高湿导致采前落果严重,果蝇数量大量发生,果实品质差,针对此情况采用防虫帏与避雨棚相结合技术对丁岙杨梅单树进行避雨栽培试验。通过测定露地栽培和避雨栽培丁岙杨梅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的含量、各糖成分积累量、果蝇数量等指标,探讨防虫帏与避雨棚结合技术对丁岙杨梅单树果实品质的影响和防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防虫帏与避雨棚结合技术栽培的单树杨梅果实单果重与对照差异并不明显,但是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各糖成分积累、果蝇数量防御上均优于对照果实,生产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我地大部分杨梅产区的生产管理粗放,缺乏生产绿色果品意识。杨梅结果“大小年”现象普遍存在,尤以成年树为甚。“大年”时,满树挂果,果粒小、品质差、商品价值低。这与我镇的“力林”牌力洋炭梅在2001年6月宁波市首届优质名牌杨梅评比中荣获金奖不相称。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业优势,我们于2001年开始引用慈溪市杨梅研究所研制的杨梅专用疏花剂在力洋炭梅疏花疏果上应用,通过试验,表明杨梅专用疏花剂的疏花疏果效果十分明显。现把2004年的试验结果整理报告如下。1试验方法试验设在力洋镇范宅村集体公山、山横村镇公山和石埠岙村范继…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二都杨梅进行减花剂、蔬花剂及不同日期施要促梢肥克服杨梅结果大小年的试验表明:在结果大年使用减花剂、疏花剂可掏花芽发和亘或世除雌花50%以上,使新梢发生量增加1.3倍以上,新梢长度增加40%以上,不仅为小年高产打下了营养生长的基础,同时明显增加当年果实单果主糖度。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减花剂要好于蔬共肿至5月初的施肥可促进新梢抽发及果实品质的提高,是克服杨梅结果大小年的根本栽培措施,减花、蔬花  相似文献   

5.
观察早荠蜜梅和丁岙杨梅2个品种在大棚栽培和露地栽培2种不同栽培模式下的引种表现。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栽培模式下2个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酸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单果重量则表现不同的差异性,早荠蜜梅在大棚栽培条件下单果重显著小于露地栽培,丁岙杨梅单果重在2种栽培模式下无显著差异。丁岙杨梅在试验地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果实风味等表现较好,较适宜在临海市推广。  相似文献   

6.
在加强常规栽培管理技术的同时,采用疏六疏花剂和施用杨梅专用肥,喷施成花素进行杨梅不同品种大小年结果调节试验,大年喷施疏六疏花剂和施专用肥,杨梅品质提高,荸荠种、木叶梅、早梅单果重平均提高68 6%,可溶性固形物平均提高23度,小年产量提高,株产量平均增加47kg.喷施成花素小年株产量平均提高9.5kg,经济效益显著,调节效果明显,且一次调节持效多年.  相似文献   

7.
在加强常规栽培管理技术的同时,采用疏六疏花剂和施用杨梅专用肥,喷施成花素进行杨梅不同品种大小年结果调节试验,大年喷施疏六疏花剂和施专用肥,杨梅品质提高,荸荠种、木叶梅、早梅单果重平均提高68.6%,可溶性固形物平均提高2.3度,小年产量提高,株产量平均增加47kg。喷施成花素小年株产量平均提高9.5kg,经济效益显著,调节效果明显,且一次调节持效多年。  相似文献   

8.
以24年生的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在花序分离至铃铛花期、盛花期、盛花后7天和盛花后15天以间距20em进行一次性疏花疏果并定单果试验。结果表明:疏花疏果时间越早,坐果率和果实品质各项指标表现越好,以花序分离期至铃铛花期进行一次性疏花效果最为显著,其花序坐果率、单果重、着色指数、光洁度指数、果实去皮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6.8%、20.96%、14.44%、13.58%、4.55%、6.39%和13.87%;可滴定酸含量略高于疏果晚的处理和对照。  相似文献   

9.
以"丁岙"杨梅(Myrica rubra Sieb cv.‘Dingao’)为试材,于杨梅幼果期至成熟期控制设施大棚内CO2浓度在1 000μL/L左右,研究补碳对设施杨梅果实发育进程、相对发育速率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补碳可以加快设施杨梅果实的发育进程,设施补碳杨梅的成熟期比设施不补碳提前7 d;设施补碳杨梅的果实相对发育速率加快,成熟期时补碳杨梅果实的相对发育速率为不补碳的1.12倍;设施补碳杨梅果实的平均直径比设施不补碳杨梅增大10.5%、含酸量降低11.5%、含糖量增加13.1%。对设施杨梅进行碳肥补充,可以促进杨梅果实的发育进程和果径的生长,改善设施栽培带来的杨梅品质下降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浙江杨梅品种遗传差异的RAPD和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浙江杨梅品种的遗传差异,采用RAPD和ISSR分析方法对浙江4大杨梅良种东魁、荸荠种、晚稻杨梅、丁岙梅和其它7个品种(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杨梅品种(类型)有着一定程度的遗传差异,遗传相似系数为0,710~0.992。采用类平均分类法(UPGMA)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30处可将这11个杨梅品种(类型)分成5类,4大良种各归于不同的类。亲缘关系分析显示,东魁与黑晶最近,与早色最远;荸荠种与晚荠蜜梅最近,与黑晶最远;丁岙梅与采自同一果园的实生雌株最近,也与黑晶最远;晚稻杨梅则与荸荠种中发现的一个两性植株亲缘关系最近,同样与黑晶最远。分子标记数据反映的这11个杨梅品种(类型)之间的相互亲缘关系与其地理分布情况基本相符,两种不同分子标记所作的分类趋势也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1.
日光大棚促成杨梅提早成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杨梅Myrica rubra为试材,研究了日光大棚温度和湿度变化,及其对丁岙梅开花、果实发育和促成果实提早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1~5月中午前后棚内平均气温可达20.8~33.3 ℃,比棚外高11.4 ℃.寒流期间棚内气温比棚外高4.8~7.0 ℃,当棚外气温下降到-3.0 ℃时,棚内仍可保持在1.0 ℃.棚内20 cm深处地温稳定在12.0~14.0 ℃,比棚外高5.0~6.0 ℃.棚内空气湿度多在85%以上,比棚外高4%~5%.棚内适宜的温、湿度促成杨梅提早15 d和19 d萌芽和开花,果实生长发育期也相应提前,成熟期则提早14 d.大棚覆膜时间以12月底为宜,提前覆膜对更早成熟无相应效应.棚内单产8.865 t*hm-2,比棚外增长19.62%,经济效益提高4.2~5.7倍.还对有计划建立杨梅大棚栽培进行了讨论.图2表3参10  相似文献   

12.
丁岙杨梅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产业提升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温州瓯海茶山丁岙杨梅的生产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提出丁岙杨梅产业品质提升的主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不同品种杨梅用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主栽的荸荠杨梅、东魁杨梅、丁岙梅、晚稻杨梅为试材,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与杨梅制汁、制粉以及保健有关的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东魁杨梅是适宜的制汁和制粉品种,晚稻杨梅是保健价值最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肥方法对杨梅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东魁杨梅为试材,研究不同施肥方法对杨梅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叶面喷施康壮素,可以提高杨梅品质,以浓度为45 mg康壮素/L水处理效果最好,还原糖、总糖、可溶性固形物等品质指标分别比对照提高36.6%,7.3%,19.7%;施杨梅专用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增加叶片百叶重与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杨梅品质,每株施肥8 kg并分两次施入,可使果实总糖、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3个指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5.3%,25.3%,15.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前疏花疏果对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果实采收品质与采后贮藏性的影响,以及补施硒肥的增效作用。【方法】以石硖龙眼为材料,设无疏花疏果对照(A)、疏花疏果(B)、疏花疏果+硒肥(C)3个处理,3个区组,比较各处理与区组间果实采收品质和采后5℃低温贮藏的效果。【结果】采收时,处理B果实单果质量、大小、外观色度品质和果肉TSS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9.66%、7.54%、-7.24%(a~*值)和8.62%;处理C增效作用不明显,但果实采收品质依然优于对照。贮藏后,处理B显著提高了果实贮藏性,贮藏35 d果皮褐变指数和贮藏51 d果肉自溶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28.26%和71.67%,而处理C增效作用不明显。贮藏期间,处理B果实保持了较好的外观品质,偏黄绿色,处理C果实偏褐色,而对照偏暗褐色。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多变量检验结果表现显著,是影响果实采收品质与贮藏效果的主要因素;区组间无差异。处理方式影响显著的指标有褐变指数、自溶指数、低温b~*值和单果质量;区组影响显著的指标有低温b~*值和C~*值。【结论】疏花疏果处理效果最好,补硒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果实采收品质与贮藏性,但差异不显著;区组设置不影响处理间果实的贮藏性与内外品质差异。疏花疏果是提高龙眼果实采收与贮藏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晚稻杨梅品种为材料,以山地酸性土壤种植的植株为对照,首次于浙江定海pH>8.1的碱性土壤中进行杨梅的栽培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碱性土壤种植的杨梅植株明显矮化,4年生树高度降低37.9,春梢长度缩短47.6,南北向和东西向树冠直径分别缩小45.4和42.0,春梢粗度和树干基部直径分别缩小26.5和38.9,叶片长度和宽度分别减少13.5和26.1,均达极显著差异.碱性土壤种植的杨梅始果期提早,栽后第3年普遍开始结果,第4年结果树率达80以上,单株产量3.6 kg,而对照第4年结果树率仅为4.5,几乎没有产量.碱性土壤种植后果实品质发生明显变化,4年生树龄果实总糖度为15.52,总酸度为0.83,比对照分别增加33.4和10.6,果实P2O5,K2O,Ca分别比对照增加29.41.4.80和24.3,但碱性土壤杨梅果实和果核重量分别比对照减轻24.3和20.6,均达极显著差异.初步研究表明碱性土壤可以种植杨梅,且树体矮化、提早结果,果实品质生理指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防虫帐防控杨梅果蝇及改善果实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防虫帐对杨梅果蝇发生以及产量品质、贮藏性、安全性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从2012—2013年连续2年对浙江临海东魁杨梅进行防虫帐单株挂帐试验。结果表明,东魁杨梅挂防虫帐对防治果蝇效果显著,有虫果率与对照相比降低了5714~9524个百分点。挂防虫帐杨梅单果重与对照相比平均增加218 g,果实硬度提高了014 kg·cm-3,果实成熟期也分别比对照推迟3~4 d以上,贮藏期延长,色泽更亮丽。挂防虫帐处理单株产值与对照相比平均增加7719元。防虫帐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防控措施,具有防虫效果好、显著延长贮存期、提高杨梅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等优势,具备在生产上规模化应用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8.
吴贵平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8):1586-1587
为复壮杨梅树势和提升果实品质,促进杨梅产业的发展,开展复合微生物肥料施用对杨梅品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肥料处理后树势增强,果实增大,色泽加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Vc含量增加,适于山坡杨梅弱树的复壮和果实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对新疆疏花蔷薇结果期不同处理喷施钙肥做了研究。结果表明,钙肥能有效提高疏花蔷薇的产量和品质,尤其是喷施浓度为0.32g/L的液态钙肥,果实的产量、酸含量、含糖量、维生素C和钙元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0.52%、11.76%、20.42%、13.07%、和55.61%。由此可见这种施肥方法对新疆,疏花蔷薇果实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生物炭基肥对衰弱杨梅树果实品质的改良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生物炭基肥对衰弱杨梅果树果实品质的改良作用,以东魁、荸荠种、早炭梅8801等3个杨梅品种的衰弱植株为试验材料,以常规施肥处理为对照(CK),设置生物炭基肥2.5kg·株-1·年-1 (L1)、5.0kg·株-1·年-1 (L2)、10.0kg·株-1·年-1 (L3)3个处理,研究生物炭基肥不同用量对东魁、荸荠种、早炭梅8801等3个品种杨梅衰弱植株的果实大小(果实纵横径)、单果质量、果实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基肥对衰弱杨梅树果实品质的影响不同,各品质指标差异与杨梅不同品种、生物炭基肥施用量有关。与CK相比,施用生物炭基肥10.0kg·株-1·年-1,东魁杨梅树果实Vc含量显著升高,增幅达23.3%;荸荠种杨梅树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分别比CK增加19.93%、7.76%和10.56%;而早炭梅8801杨梅树施用生物炭基肥5.0kg·株-1·年-1,单果重比CK增幅达16.06%。综上说明生物炭基肥对衰弱杨梅树果实品质有一定的改良作用,建议生产上适度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