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研究常用园林植物滞留颗粒物的能力,选择北京市常用的园林植物种类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直接采样、电镜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选定园林植物滞留颗粒物尤其是细颗粒物PM2.5的能力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9种园林植物叶表面PM2.5的数量比占90%以上,体积比占20%以下。2)5种乔木单位叶面积滞留PM2.5的体积比较:国槐(Sophora japonica)钻石海棠(Malus yunnanensis cv.sparkler)银杏(Ginkgo biloba)杂交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L.tulipifera)绦柳(Salix matsudana f.pendula);4种灌木比较: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小叶黄杨(Buxus microphylla)金叶女贞(Ligustrum×vicaryi)月季(Rosa chinensis)。通过方差分析发现,绦柳单位叶面积滞留PM2.5的体积显著低于其他8种树种,小叶黄杨、大叶黄杨、金叶女贞和国槐单位叶面积滞留PM2.5的体积显著高于其他几种树种。3)比较园林植物在不同高度单位叶面积滞留颗粒物的体积时,除绦柳以外,其余8种园林树种均呈现出下层叶片单位叶面积滞留颗粒物的体积要高于顶层叶片。4)与滞尘5d相比,滞留10d后9种园林植物单位叶面积滞留PM2.5的体积和数量均呈增加状态,增幅最大的是小叶黄杨,大叶黄杨次之,至于叶片持续滞留颗粒物多少天后达到饱和状态仍需进一步研究。5)结合植物滞留细颗粒物能力大小分析得出,植物叶表面不论是通过细胞之间的排列形成的沟槽还是通过各种条状突起、波状突起和脊状突起形成的沟槽,只要沟槽越密集、深浅差别越大,越有利于滞留细颗粒物,且叶表面有蜡质、腺毛等结构也有利于细颗粒物的滞留。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青岛市城阳区道路绿地8种乔木的滞尘能力及其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洗脱法对8种乔木的滞尘能力进行测定,用JEOL7500F电子显微镜进行叶表面结构的观测,用光合仪对滞尘后的光合速率进行测定。【结果】8种乔木秋季雨后平均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大小表现为: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悬铃木Platanus orientalis女贞Ligustrum lucidum洋白蜡Fraxinus pennsylvanica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国槐Sophora japonica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绦柳Salix matsudana。8种乔木滞尘后,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普遍受到抑制,在连续滞尘60 d内,8种乔木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普遍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在滞尘后期均有一定程度地恢复。8种乔木光合特征参数损失最大的是女贞,其次是绦柳和国槐,栾树和紫叶李的光合特征参数损失率较小。8种乔木叶片光合特征参数损失率与单位叶面积滞尘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多项式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值均较高。【结论】紫叶李滞尘能力最强,绦柳最弱;绦柳、女贞和国槐叶片对于大气颗粒物的抗性较差,栾树和紫叶李对于大气颗粒物的抗性强,具有较强的抗粉尘污染能力;8种乔木光合特征参数损失率与滞尘量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植物叶片滞尘量越大,光合损失越多,各种光合特征参数也显示出很强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园林植物能滞留不同粒径的大气颗粒物,对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青岛市城阳区道路绿地5种灌木的滞尘能力,结果表明,大叶黄杨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最高,蔷薇、榆叶梅、连翘单位叶面积滞尘量中等,紫荆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最低。进一步研究表明,对PM_(10)的吸滞能力较强的为大叶黄杨、连翘、蔷薇,滞尘量均超过0.080 0 g/m~2,紫荆最低,为0.901 3g/m~2;对PM_5吸附能力较强的有大叶黄杨和蔷薇,滞尘量分别为0.055 9 g/m~2和0.053 0 g/m~2,紫荆最低,为0.018 6 g/m~2;对PM_(2.5)吸附能力较强的是蔷薇,达到0.022 9 g/m~2,是紫荆(最低)的3倍左右。叶表面微形态与滞尘能力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叶面上有密集沟状组织和较厚蜡质层的大叶黄杨,对总颗粒物和细颗粒物的滞尘量都较大;细胞间距小、沟槽明显,具有较密集气孔的蔷薇对PM_(2.5)的滞尘量较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城市草本植物在降低大气颗粒物(PM)的作用,选取福州市白马路常见的15种草本植物,采用滤膜分级过滤的方法,对其单位叶面积滞留总颗粒物量、粒径<10μm和粒径<2.5μm的颗粒物量进行测定,并结合叶面结构分析其滞留颗粒物的机制。结果表明:不同草本植物春季滞留颗粒物量的差异较大,相差3倍以上,其中麦冬的单位叶面积总颗粒物滞留量最大,为3.083 8 g·m~(-2),芭蕉最少,仅为0.740 5 g·m~(-2);草本植物叶表面颗粒物主要是细颗粒物;叶表面结构直接影响植物滞留颗粒物的量。  相似文献   

5.
北方城市不同植物滞尘效应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方城市(吉林省长春市)不同街道的乔木(槐树和榆树)、灌木(杜鹃和黄杨)、草本(黑麦草和三叶草)3种植物为试材,研究不同植物滞尘效应季节变化及蒙尘后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3种植物平均单位面积滞尘量依次为乔木灌木草本;夏季3种植物叶面滞尘量达到饱和约需12 d,秋季达到饱和约需9 d,3种植物秋季叶片平均滞尘量大于夏季叶片滞尘量;对叶面尘粒径分析表明,叶面尘中滞留的颗粒物大多数是TSP(悬浮颗粒物),同时对PM_(10)和PM_(2.5)均有一定量的吸收,降尘物中PM_(2.5)、PM_(10)、TSP相对含量均以乔木最高,灌木和草本较低,3种植物的PM_(2.5)和PM_(10)差异显著(P0.05),而TSP差异并不显著(P0.05);随着叶片蒙尘时间延长,相对含水量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比叶重和脯氨酸含量则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并且3种植物叶片秋季相对含水量、比叶重和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夏季。相关性分析表明,3种植物滞尘能力与车流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6.
研究贵州省贵阳市3种木樨科树种桂花、女贞和迎春花叶片滞尘能力,为筛选出贵阳市滞尘能力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提供参考。利用颗粒物再悬浮法测定3种木樨科主要园林绿化树种吸滞颗粒物的能力,结合扫描电镜分析叶片的表面特征,探讨叶片颗粒物吸滞能力的时间变化规律及叶表面微观结构对其滞尘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1)不同树种叶片总悬浮颗粒物(TSP,d100μm)滞留能力大小顺序为:桂花[(3.73±0.41)μg/cm~2]女贞[(2.49±0.41)μg/cm~2]迎春花[(1.91±0.23)μg/cm~2];PM_(10)滞留能力大小顺序为:桂花[(1.60±0.18)μg/cm~2]女贞[(1.10±0.19)μg/cm~2]迎春花[(0.85±0.10)μg/cm~2];叶片PM_(2.5)滞留能力大小顺序为:桂花[(0.11±0.01)μg/cm~2]女贞[(0.07±0.13)μg/cm~2]迎春花[(0.06±0.007)μg/cm~2]。(2)在1年内,3种树种叶片TSP、细颗粒物(PM_(2.5))以及粗颗粒物(PM_(10))滞留能力随月份延长呈"高—低—高"趋势,在5月或10月最低,随后又逐渐上升。(3)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叶表微观结构,发现气孔密度越高,其吸滞颗粒物能力越强。3种树种叶片滞尘能力表现为桂花女贞迎春花。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天津市冬季常绿植物的滞尘能力,以校园、公园、道路旁为样地,选择其中的10种常绿植物为样株,测定了植物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和单株总滞尘量。结果显示:道路旁植物的滞尘量最高(5.757 1 g/m2)、其次是校园(4.502 7 g/m2),公园最低(3.979 0 g/m2);10种植物的单位叶面积的滞尘量为2.358 5~7.458 1 g/m2,滞尘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大叶黄杨白皮松小叶黄杨圆柏黑松油松凤尾兰沙地柏雪松龙柏;常绿绿篱及地被类植物单株总滞尘量依次是沙地柏(1.073 3 kg/株)、大叶黄杨(0.916 3 kg/株)、小叶黄杨(0.463 6 kg/株)、龙柏(0.428 8 kg/株);常绿松柏类乔木单株总滞尘量依次是圆柏(19.592 7 kg/株)、黑松(1.653 3 kg/株)、白皮松(0.7763 kg/株)、油松(0.461 3 kg/株)、雪松(0.407 1 kg/株)。其中,圆柏的单株总滞尘量是其他常绿乔木的12~48倍,是很好的降尘树种。沙地柏和大叶黄杨是滞尘能力较强的地被植物和绿篱。  相似文献   

8.
开展城市园林植物的滞尘研究,筛选滞尘能力强的树种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郑州市10种常见的公园绿化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滤膜过滤法测定植物叶片滞留不同粒径颗粒物(TSP、PM>10、PM10和PM2.5)的质量,并分析叶片特征和蜡质含量对植物滞尘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叶片的滞尘能力以及滞留不同粒径颗粒物的能力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体来说,滞尘能力乔木>灌木,雪松和龙柏滞留TSP和PM>10的能力最强,雪松、石楠和夹竹桃具有较强的滞留PM10和PM2.5的能力;南天竹对TSP、PM>10、PM10和PM2.5的滞留能力均最差。叶表面形态会对滞尘能力产生影响,叶表面粗糙度较大、能分泌粘性油脂或叶脉突出的雪松、龙柏、石楠以及夹竹桃叶片滞尘能力强。叶片蜡质含量与滞尘量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蜡质含量与PM10和PM2.5的滞尘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TSP和PM>10的相关性不显著。蜡质含量对叶片吸附细颗粒物的能力影响较大,随着蜡质含量的增加,叶片对PM10和PM2.5的滞留量增大。由此可见,叶表面形态以及叶片蜡质含量均会对植物的滞尘量产生影响,在郑州城市绿化中可以考虑雪松、龙柏和石楠等滞尘能力强的树种。  相似文献   

9.
针对于园林绿地对城市大气环境中发挥的双重作用,本研究综合评价不同植物种类对消减PM2.5污染的能力差异,以期为城市绿地功能优化与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以北京市常用园林绿化植物为试验材料,在目前构建的植物叶片滞留细颗粒物质量的计算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植物释放VOCs对大气颗粒物浓度的贡献量作为一个影响因子参与计算,对植物个体消减细颗粒物的净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植物个体之间滞留PM2.5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单位叶面积PM2.5滞留量较多的植物有元宝枫、大叶黄杨、胡枝子、锦带花、樱花,较少的为黄栌、旱柳、油松、七叶树;(2)油松、黄栌、圆柏3种植物由于释放α-蒎烯的量较高,对生成SOA的贡献较高;(3)综合评价植物消减细颗粒物的净效益,黄栌与油松2种植物对PM2.5没有消减作用,反而增加空气PM2.5浓度,其余13种植物对PM2.5具有消减作用,其中锦带花与元宝枫2种植物单位叶面积对PM2.5的消减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发挥绿地截留雨水的生态作用,减少城市内涝灾害的发生.[方法]利用浸水法对叶片吸水性能及整株树木冠层的雨水截留能力进行研究,利用聚类分析法对树木雨水截留能力进行系统评价.[结果]1)对乔灌木单位叶面积吸水能力进行比较,植物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乔木5 min单位叶面积吸水量最高的雪松(Cedrus deodara)为374.65 g/m2,是银杏(Ginkgo biloba)的4.0倍;灌木5 min单位叶面积吸水量最高的榆叶梅(Amygdalus triloba)为251.38 g/m2,是红瑞木(Swida alba)的2.7倍.2)乔木树冠5 min雨水截留能力最高的是雪松为106.02 kg,是西府海棠(Malus micromalus)的18.1倍.灌木雨水截留能力最强的是榆叶梅为12.09 kg,是紫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的172.7倍.[结论]按照雨水截留能力大小对植物进行分类,乔木中,雪松属于强雨水截留能力植物,圆柏(Sabina chinensis)、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属于中雨水截留能力植物;灌木中,榆叶梅属于强雨水截留能力植物,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金银木(Lonicera maackii)、月季(Rosa chinensis)、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珍珠梅(Sorbaria sorbifolia)属于中雨水截留能力植物.  相似文献   

11.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13.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4.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5.
应用萄聚糖凝胶柱层析对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包溶性抗原进行了纯化。结果表明:纯化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抗原的最适条件为:选用萄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系统;洗脱液为03MPBS(pH72),床体积为10cm×165cm,上样体积为500HL;流速为12mL/h。纯化抗原可使琼脂凝胶双扩散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提高30%。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体外抗氧化体系比较黑豆不同部分馏油抗氧化性活性。[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索氏提取黑豆馏油的最佳工艺,提取黑豆不同部分馏油;研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在样品浓度为1.0 mg/mL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83.9%、豆黄(黑豆去皮部分)馏油64.8%、豆皮馏油17.3%,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41.3%、豆黄馏油33.2%、豆皮馏油77.9%。[结论]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全豆馏油、豆黄馏油、豆皮馏油,对DPP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豆皮馏油、全豆馏油、豆黄馏油。  相似文献   

17.
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山茱萸浸提液中山茱萸多糖的酶水解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浸提液的中有效成分马钱苷含量进行了HPLC法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5,浸提时间4 h,浸提温度80℃,果胶酶添加量0.55 g/L。用HPLC法测定出的山茱萸浸提液中马钱苷平均含量为0.512 ...  相似文献   

18.
板栗属壳斗科栗属(Castanea mollisima Blume),其种子属于顽拗型种子,不耐贮藏。基于近年来板栗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成果,从合理采收、贮前处理、贮藏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为了预测厚胶合板弹性模量,通过简化层合板理论,该文建立了胶合板弹性模量预测模型,并以单板条、经过涂胶热压处理的单板条和相同工艺条件下的单板层积材的弹性模量,采用4种不同铺层方式的19层桉树胶合板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3种预测值与实测值的趋势一致,相关系数R2顺纹在0.86以上,横纹在0.88以上,但是精度不同。采用单板条弹性模量预测的胶合板弹性模量比实测值偏低;采用经过涂胶热压处理后的单板条弹性模量预测的胶合板弹性模量比实测值偏高;采用相同工艺条件下的单板层积材弹性模量预测的胶合板弹性模量与实测值偏差较小,顺纹平均误差为4.64%,横纹平均误差10.94%。因此,采用相同工艺条件下的单板层积材的弹性模量来预测胶合板的弹性模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赵经华  张春姹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480-4481
分析了入世4年来,我国水果出口在量上实现了突破,但并没有实现质变的主要原因,指出我国水果业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引进外资对发展我国水果业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