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5篇
  5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生态园林是城市园林建设的目标模式,是营造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满足景观欣赏要求等多重目的的城市生态园林系统,提高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规划建设的质和量,完善其功能,建造兼具自然和人工特色的优美景观。景观生态学作为一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强调空间格局、生态过程及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斑块—廊道—本底理论、景观异质性理论、景观连接度及连通理论对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灌木滞留颗粒物效应与叶片性状的关系,采用水洗-滤膜法结合比例换算法对福州市19种道路常用绿化灌木在自然和人工模拟饱和状态下单位叶面积的总滞尘、滞留粒径10μm(Dp10μm)和粒径2.5μm(Dp2.5μm)颗粒的能力进行研究,并分析叶片性状(叶片特征和叶表显微结构)。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叶片自然状态滞留颗粒物的量差异显著,黄金榕最大;饱和状态下,各树种滞留颗粒物的量均显著增加,能力排序明显变化,锦绣杜鹃的饱和滞留量最大,福建茶最小。但总体而言,灌木自然和饱和状态滞留颗粒物的能力强弱均与其叶片性状有关。叶表粗糙,具轮生、丛生和簇生叶序及一些色叶植物的滞留能力强;叶缘有缺刻,具狭长形叶的种类易形成湍流,滞留粒径2.5μm颗粒的能力强;叶表微结构密被绒毛如锦绣杜鹃,气孔密度大且具有厚蜡质层如黄金榕、琴叶珊瑚等,具网状脉和深沟壑如琴叶珊瑚、花叶假连翘等及有条状凸起或沟壑如朱蕉等种类的滞留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3.
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Miami模型和Thornthwaite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直接搜索法改进了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该模型优于Miami模型和Thornthwaite模型,便于估算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充分发挥气候生产潜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植物的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闽江口琅岐岛天然朴树防护林林下、林隙2种生境为对象,采用离地收集种子的方法,连续定位观测了朴树种子雨的数量动态。结果表明:朴树种群种子雨是从9月下旬开始,一直到次年的1月结束;林下的种子雨总量和完好种子比例,均极显著高于林隙内(P<0.01);林隙内种子雨量具有时空异质性特征,这对林隙内朴树更新格局产生深刻影响。总体上,林隙内南北向的种子雨,高于东西向的。林下与林隙内,朴树种子雨高峰期有所不同,林隙内种子雨高峰期在9月下旬到10月中旬;而林下的是在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林下的种子雨在9月下旬到10月中旬也有一个小高峰。林隙内种子雨主要受天气因素影响;而林下的种子雨既受朴树生物学特性影响,又受天气因素影响。朴树在林隙内主要采用实生更新,不是因为种子源比林下多,而是林隙内环境更适合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马尾松毛虫发生与ENSO事件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1971~1991年(反)厄尔尼诺事件、南方涛动指数及福建省马尾松毛虫发生程度的资料为基础,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揭示这种关系产生的内在机制,并建立福建省马尾松毛虫发生预测预报模型.结果表明:福建省马尾松毛虫发生与(反)厄尔尼诺事件年、南方涛动指数总和变动异常年有显著关联;所建立模型精度达83.33%,可以对马尾松毛虫发生、气候异常起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区域长苞铁杉群落植物组成及其区系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不同地区的3个长苞铁杉群落的植物种类较多,有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以双子叶植物种类占绝对优势,但群落相似性较低,3个群落共同出现的科,属,种占全部科,属,种比例依次为24.14%,13.22%,3.94%,区系特征上,3个群落分属于11个分布区类型,以热带分布类型属为主;随海拔上升,3个群落热带分布类型属的比例依次下降。  相似文献   
7.
闽江口琅岐岛风景区朴树种群天然更新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的天然更新影响着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和动态变化,是种群得以增殖、扩散、延续和维持群落稳定的一个重要生态过程;植物天然更新受环境条件、干扰(自然和人为),以及更新树种的遗传学、生理学、生态学特性及其与周围树种之间的关系等影响.植物在不同干扰条件下的繁殖对策可以反映植物对干扰的适应能力和生殖潜能,有助于理解植物对各种自然和人为干扰因素及其资源环境、生态过程和生态格局的适应意义(Bond et al.,2003);科学地认识一种植物的天然更新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是制定合理的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措施,进行自然资源保护和发展的生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4种城市绿化观赏草的碳贮量及其碳汇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州闽江公园银边沿阶草(Ophiopogon intermedius‘Argenteo-marginatus’)、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金娃娃萱草(Hemerocallis fulva‘Stella de Oro’)以及鸢尾(Iris tectorum)4种观赏草为试验材料,用湿烧法测定全株、根部与茎叶的含碳率,对不同植物含碳特征及碳汇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种观赏草全株含碳率在39.20%-42.71%之间,其中麦冬全株含碳率最高;4种观赏草相同器官的含碳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种观赏草不同部位含碳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地上部分的含碳率大于地下部分。4种观赏草的碳贮量在0.26-0.43 t·hm-2之间;银边沿阶草与麦冬的地下部分碳贮量大于地上部分,而金娃娃萱草与鸢尾的碳贮量则是地上部分大于地下部分。4种观赏草碳贮量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比值在0.38-2.36之间。  相似文献   
9.
闽江口琅岐岛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琅岐岛1996年和2004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琅岐岛人均生态足迹由1996年的1.34 hm2增加至2004年的1.56 hm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则从1996年的0.28 hm2减少到2004年的0.25hm2,可见生态足迹的发展趋势与生态承载力相反.1996年和2004年人均生态赤字分别为1.06和1.31 hm2,琅岐岛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逐年增加,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  相似文献   
10.
闽江口琅岐岛景观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RS和GIS技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边界密度、斑块分维数、破碎度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等指标,分析了闽江口琅岐岛景观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特征,探讨了该地区人类活动与景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琅岐岛区域整体空间构架表现为环带组合形式;在景观要素上,农业景观共有5203.89 hm2,占总面积的78%,是该区的本底,在控制景观整体结构、功能和动态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林地具有最大的斑块面积,耕地景观要素边界密度最大,破碎化程度较高;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5745,景观优势度和均匀度数据表明少数景观要素控制着整个景观;该区景观整体破碎度为0.0035,其景观整体较为完整,无明显破碎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