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杏仁为蔷薇科植物杏、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的干燥成熟种子。我国大部分省份均产,主产于北方。以内蒙古东部、辽宁、吉林、河北产量最大,其次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也是主要产区。  相似文献   

2.
建立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比较不同产地绞股蓝中的总皂苷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差异。结果表明,绞股蓝总皂苷最佳提取工艺为60℃条件下,60%乙醇回流提取4次,提取时间2 h,料液比为1∶10。不同产地绞股蓝总皂苷含量为江西广东云南陕西内蒙古福建四川湖北。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绞股蓝抗氧化能力为陕西湖北江西内蒙古广东福建云南四川。建立的绞股蓝中总皂苷含量提取工艺简便、稳定、可行,不同产地绞股蓝中总皂苷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存在差异,该结果可为今后绞股蓝的开发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选用金桂、丹桂花茶为研究对象,并以西湖龙井、祁门红茶为参照,比较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茶的DPPH·、ABTS·+清除活性以及铁还原氧化能力(FRAP)、总酚含量一般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丹桂花茶具有极显著高于金桂花茶的抗氧化活性和总酚含量。除ABTS·+清除活性外,丹桂花茶具有超过祁门红茶的DPPH·清除活性和总酚含量,而其FRAP值也与祁门红茶相当。  相似文献   

4.
不同采收期草莓果实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章姬”和“0362”为试材,研究不同时期采收的草莓果实抗氧化物质含量(总酚、总黄酮)和抗氧化活性(DPPH,TEAC和FRAP值)的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在试验期内,随采收时期的推移,章姬、0362红熟期果实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呈上升趋势;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在两品种间存在差异。统计分析表明,草莓果实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正相关,总酚与DPPH,TEAC和FRA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228,0.8812,0.8419。因此,不同时期采收的草莓果实的抗氧化活性的变化与果实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4个不同产地红天麻的多酚含量、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为天麻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4个产地(陕西、云南、贵州和四川)的红天麻为原料,提取红天麻中的游离酚和结合酚,采用Folin Ciocaileu比色法测定总多酚含量,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分析其多酚组成。通过测定红天麻多酚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林-6-磺酸)二胺盐(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4个产地红天麻的游离酚含量为371.57~442.62 μg/g,结合酚含量为65.34~83.10 μg/g,游离酚含量占总多酚的84.3%以上,约为结合酚的5.4倍。4个产地红天麻总多酚含量为436.91~525.72 μg/g,总多酚平均含量为486.27 μg/g,其中陕西汉中红天麻总多酚含量最高。4个产地红天麻中主要多酚组分为荭草素、表儿茶素、咖啡酸、肉桂酸、对羟基苯甲酸。体外抗氧化结果显示,4个产地红天麻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相同质量浓度结合酚的抗氧化活性高于游离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达到50%抑制效果时的质量浓度)为1.35~9.62 mg/mL,清除羟自由基的IC50为2.65~28.58 mg/mL,清除ABTS自由基的IC50为1.01~7.11 mg/mL。抗氧化活性综合(APC)指数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红天麻游离酚的APC指数均明显低于结合酚,其中贵州大方红天麻结合酚的APC指数最高,为96.04%,抗氧化活性最强;陕西汉中红天麻结合酚的APC指数为74.91%,抗氧化活性次之。【结论】4个产地红天麻多酚组成均较为丰富,且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元宝枫是我国的特色多用途优良树种,元宝枫种皮更是优质的可再生植物资源,研究发现元宝枫种皮中富含优质植物酚类资源,是人类健康和化工产业的优质原料,研究前景广阔。本研究的目的是对4个元宝枫产地元宝枫种皮中的酚类资源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比较和系统评价。  方法  以北京、内蒙古科尔沁、山东济宁、山东泰安4个元宝枫产地的元宝枫种皮为试材,采用我们所改良的基于96孔板酶标仪的酚类?抗氧化系统评价体系对元宝枫种皮中的酚类、黄酮类、酚酸类、单宁类和缩合单宁类代谢物的含量变化进行评价,并对其抗氧化活性的改变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  产自山东省济宁和泰安的元宝枫种皮的酚类、黄酮类、酚酸类、单宁类和缩合单宁类代谢物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北京和内蒙古科尔沁的;产自山东省济宁和泰安的元宝枫种皮的抗氧化活性显著优于北京和内蒙古科尔沁的;对于山东省济宁和泰安两个元宝枫产地的元宝枫种皮的品质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济宁优于泰安。  结论  山东省两个重要元宝枫产地元宝枫种皮酚类资源和抗氧化活性的品质均优,而两者相比,济宁为山东省元宝枫种皮的更佳产地。本研究对我国元宝枫树种及其酚类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资源挖掘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导价值,建议增强对山东省产元宝枫种皮酚类资源的关注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王锐  何嵋  周云  刘忠荣  刘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342-14344
[目的]研究山奈(Kaempferia galangaL.)提取物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作用。[方法]以猪油和菜籽油为底物,采用烘箱贮藏法测定油脂的POV值,并对其货架寿命进行预测,研究山奈提取物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山奈的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对油脂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其油脂的货架寿命均得到明显延长。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最强。[结论]该研究可为山奈的综合利用及开发新型天然抗氧化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谭西  王馨悦  周欣  陈华国 《南方农业学报》2018,49(11):2263-2272
[目的]对富含花青素的巨峰葡萄提取物指纹图谱进行测定并构建其特征图谱,考察不同产地巨峰葡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活性及α-淀粉酶抑制活性,研究巨峰葡萄花青素的谱—效关系,明确其结构与生物活性规律,为富含花青素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2个产地巨峰葡萄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花青素提取,检测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并构建特征图谱,综合评价不同产地样品的抗氧化活性、AChE抑制活性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并对其进行谱—效关系研究.[结果]确定9、12、21、50和55号5个峰为巨峰葡萄的指纹图谱特征峰.12个产地的巨峰葡萄花青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下同),以山东产地的含量最高(3.93 mg/g),湖北产地的最低(0.13 mg/g).福建产地的巨峰葡萄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最强,其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显著强于其他产地的巨峰葡萄;山东产地巨峰葡萄提取物的AChE抑制活性最强(抑制率33.6%),其次是福建产地;浙江产地巨峰葡萄提取物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最强,其次是新疆产地,内蒙古产地的抑制活性最弱.谱—效关系分析结果表明,DPPH和ABTS法均可用于评价巨峰葡萄提取物抗氧化活性,5个特征峰与生物活性有较强的关联性,其中12、21和50号峰与其抗氧化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P<0.01)相关,9、21和55号峰对α-淀粉酶抑制活性有一定贡献,12、21和50号峰对AChE抑制活性具有较大贡献.[结论]富含花青素的巨峰葡萄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α-淀粉酶抑制活性和AChE抑制活性,可作为抗氧化、预防治疗高血糖和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物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桑葚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测定新疆不同产地、不同品种桑葚中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并分析桑葚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新疆桑葚的资源开发、食品加工等提供一定的参考。试验在单因素的基础上,以体积分数、料液比以及超声时间为影响因素, 桑葚总黄酮提取量作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桑葚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84%,超声时间81 min,料液比 1∶11 (g/mL),在该条件下桑葚总黄酮的提取量为(1.78±0.10) mg/g,与模型预测值差距小,提取工艺准确可行。新疆桑葚总黄酮的含量在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桑的总黄酮含量比黑桑和药桑低(P<0.01);黑桑的总黄酮含量在吐鲁番地区与喀什地区较高;药桑的总黄酮含量在阿克苏地区与和田地区较高。抗氧化实验证明桑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不同产地、不同品种桑葚的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桑的抗氧化活性比黑桑和药桑弱;黑桑在吐鲁番地区的抗氧化活性最强(P<0.05);药桑在阿克苏地区的抗氧化活性最强(P<0.01)。 桑葚中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0.
分别用乙酸乙酯和超临界CO2提取柄海鞘Styela clava和玻璃海鞘Ciona intestinalis中的油脂,得到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的海鞘油脂。对它们的氧化稳定性进行研究后发现:用超临界CO2提取的海鞘油脂纯度高,其中EPA和DHA含量均高于用溶剂法提取的油脂,而且具有更好的氧化稳定性,40℃氧化诱导期可达13.9h(柄海鞘)和15.5h(玻璃海鞘)。以海鞘油脂为底物,用OSI仪测定了几种丹参提取物对其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丹参乙酸乙酯提取物(DS-2)对海鞘油脂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加入质量分数为0.04%的DS-2,可使海鞘油脂的氧化稳定性提高8~10倍,而且这些抗氧化成分对用溶剂法提取的油脂的抗氧化活性更高。  相似文献   

11.
基于BIOCLIM模型对石蒜绵粉蚧(Phenacoccus solani)在中国的适生区进行预测并通过ROC曲线法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可靠,石蒜绵粉蚧在中国的适生性区域广泛,高度适生区为江淮、黄淮及长江中下游,包括海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南部、安徽、江西、福建、浙江等省区。中低度适生区为西南大部、西北部分及东北南部,包括云南、新疆、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辽宁等部分区域。  相似文献   

12.
赵云霞  郑志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725-11726,11729
[目的]筛选出山杏仁油的最优抗氧化剂及最适添加剂量。[方法]采用Schaal烘箱法,考察TBHQ、PG、VE、茶多酚对山杏仁油的抗氧化性能。[结果]TBHQ和茶多酚的最适添加剂量分别为150、200mg/kg。[结论]TBHQ和茶多酚对山杏仁油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油松分布区气侯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油松主分布区157县1951~1980年间12个项目的气象资料,用主分量分析技术将油松主分布区分分为四个区。  相似文献   

14.
1992~1993在陕西省汉中、宝鸡、咸阳、安康、商洛、榆林等地区的25个县、62个乡调查玉米穗粒腐病,并采集病穗标样570份。霉坏籽粒占果穗面积1/3以上、发病严重的果穗占35.61%。对病穗标样分离鉴定结果,按出现频次计:Fusarium moniliforme占42.58%,F.graminearum 20.34%,依次还有Rhizopus nigricans(13.59%)、Penicillium sp(7.95%)、Trichothecium roseum(4.21%)、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2.37%)、Olpitrichumofricanum(1.91%)、F.brachygibbosum(1.15%)、Acremoniella verrucosa(1.07%)、Bipolariszeicola(0.92%)等。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出现频次占优势,是陕西省玉米穗粒腐病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5.
赵杰  张管曲  康振生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6):3496-3503
【目的】明确陕西省渭北旱塬区和陕北地区小麦孢囊线虫病(cereal cyst nematode,CCN)发生状况及其田间侵染规律,为陕西省CCN的综合防控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在小麦孕穗期至灌浆期,采用五点法随机取样、芬萘维克漂浮法(Fenwick)分离孢囊、利用形态学方法鉴定孢囊线虫种类;定点定期取样,利用次氯酸钠-酸性品红法对根系染色,显微镜检查根内线虫虫态与数量。【结果】陕西省渭北旱塬区和陕北地区等24个县(市)小麦的禾谷孢囊线虫病的致病线虫种类为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Wollenweber)。麟游县的平均孢囊量最高,为32.0个/100 g土,永寿县的平均孢囊量最低,为5.5个/100 g土。调查的陕北地区县市没有发现CCN。冬小麦秋播后,土壤中CCN孢囊孵化后的2龄幼虫(J2)即可侵入根系内。翌年小麦返青,J2幼虫开始侵染,高峰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4月中旬开始出现3龄幼虫(J3),4月下旬J3开始膨大,5月初在小麦根表可见白色孢囊。【结论】麟游县、永寿县、礼泉县和武功县为CCN 新发生地区;CCN在陕西省存在秋播后与返青后2个侵染阶段,1年发生1个世代。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内蒙古体育专业男子篮球、足球大学生运动员的体格特点,对内蒙古某高校体育学院95名男子篮球专项运动员、94名男子足球专项运动员的身高、体重、皮褶厚度等进行测量,计算体质指数、克托莱指数,用长岭和Brozek公式估算体成分。结果发现,内蒙古男篮运动员各体格指标均高于男足运动员,且除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和体脂百分比外,其他指标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其他资料比较发现,除内蒙古男篮运动员的身高明显低于河北省男篮运动员外,内蒙古男篮、男足运动员的体格特点与河北省同项目、同水平的运动员相似,但与全国优秀运动员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表明受运动项目特点影响,内蒙古男篮运动员比男足运动员体格更强壮,身体充实度更好;同时也提示应加强对内蒙古体育专业男足、尤其是男篮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专项力量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17.
张清安  姚建莉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19):3430-3447
苦杏仁是一种优良的药食两用资源,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苦杏仁及其加工品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而我国杏仁产量的80%左右仍以原料形式售卖,未充分发挥苦杏仁加工增值率大的优势。主要原因在于苦杏仁加工行业集中度低,规模化的产品加工企业较少、技术落后,对苦杏仁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程度低,导致产品附加值低、功能性成分的损失大和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对苦杏仁进行综合加工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其附加值是苦杏仁加工行业面临的瓶颈。本文在梳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苦杏仁去皮、脱苦及干制加工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随后又对苦杏仁油、精油、蛋白和苦杏仁苷等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并着重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和苦杏仁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情况,提出了合理建议,为高效综合利用苦杏仁资源,提高其加工附加值和促进苦杏仁产业良性发展提供借鉴。最后,对制约苦杏仁加工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思路和展望:一是建议后期应采用现代食品绿色去皮技术替代传统沸水烫漂去皮法,加强去皮废水中的活性成分的回收利用和皮的高值化开发利用研究;二是采用超声波等新技术实现苦杏仁的快速高效脱苦,减少苦杏仁中营养成分的损失和脱苦废水排放;三是创新技术努力实现主要成分同时综合提取利用,即在提取苦杏仁油的同时抑制苦杏仁苷酶的活性并防止蛋白过度变性和苦杏仁苷的降解,使苦杏仁中各主要成分互不影响,从而得到最大化综合利用,并将此技术早日推广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总之,对于苦杏仁的开发利用应注重其加工副产物的回收及高值化利用和产品的创新研究,同时提高杏仁产业的融合度,进而提升其加工产品的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最终促进杏仁行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陕北仁用杏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陕北25个县气象站观测的气象资料和陕北6县仁用杏物候资料,对陕北仁用杏气候生态条件进行了分析。以≤0℃终日、≥10℃积温、年降水量为区划指标,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做了陕北仁用杏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陕北各地均可种植仁用杏,但种植目的应有差异。在仁用杏气候最适宜区,仁用杏生长发育最为适宜,可获得较高且稳定的经济效益,主要分布于陕北东部黄河沿岸;在仁用杏气候适宜区,种植仁用杏部分年份发生冻害,能基本保证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主要分布在陕北中南部、长城沿线风沙区中部及西部;在仁用杏气候较适宜区,仁用杏开  相似文献   

19.
六种野生广义菊属植物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广义菊属内的优良抗旱种质,本研究对中国中部和北部地区的内蒙古、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山东和福建省等地进行调查,收集了16种广义菊属资源。根据其生境及适应情况,以太行菊、线叶菊、灌木亚菊、野菊、蒙菊、甘菊等6个广义菊属野生种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测定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30%~35%)前后叶片的光合指标以及生理指标,并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菊属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广义菊属中的优质抗旱种质。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6个野生种的叶片光合指标与生理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其抗旱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太行菊、线叶菊、灌木亚菊、野菊、蒙菊、甘菊。  相似文献   

20.
杏仁油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浸出法制油粕中含残油少、粕的质量高、可做为提取蛋白质的优良原料.苦杏仁中脂肪含量为35;~50;,蛋白质含量高,油粕可以作为提取优质蛋白质的原料.试验以苦杏仁为原料,采用溶剂法提取杏仁油,通过对比无水乙醇、无水乙醚、正己烷3种溶剂的提取率,选择了正己烷为提取溶剂,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次数等工艺参数对杏仁油提取率的影响,杏仁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5,浸提温度60 ℃,浸提时间80 min,浸提2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