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布氏杆菌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经集试验相结合的方法,1996年以来对我省畜间布病进行血清监测.共检查家畜7914头,阳性畜18头.阳性率0.23%。监测发现,我省言问布病阳性率低,在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中,布氏杆菌已不属重要病原。  相似文献   

2.
1990~1996年,采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选,用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复检,在国家级布病监测点辉县市,获嘉县,荥阳市开展了布病疫情动态监测,结果为:畜间累计抽检羊28410只,检出阳性48只,SAT阳性率为0.17%,检牛10693头,猪2227头,犬315条,未检出阳性,人间:重点抽检5036人,SAT阳性人14人,SAT阳性率为0.28%,从而说明,河南畜间布病疫情较稳定,人间布病患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家畜布病防制现状和今后意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海省的布病防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1994年底有39个县的羊,35个县的牛达到“控制区”标准,牛羊布病阳性率由1971年的18.36%(94749/515881)降到1994年的0.26%(125/48342),布病监测阳性率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0.56%(71/12746)降到1994年的0.23%(34/15063),但防制中也存在某些问题,需要今后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4.
采用布氏杆菌平板凝集试验和凝集试验相结合的方法,1996年以来对我省畜间布病进行血清共检查家畜7914头,阳性畜18头,阳性率0.23%。发现,我省畜间布病阳性率低,在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中,布氏杆菌已不属重要病原。  相似文献   

5.
1990~1996年,采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选,用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复检,在国家级布病监测点辉县市、获嘉县、荥阳市开展了布病疫情动态监测,结果为:畜间累计抽检羊28410只,检出阳性48只,SAT阳性率为0.17%,检牛10693头,猪2227头,犬315条,未检出阳性;人间:重点抽检5036人,SAT阳性人14人,SAT阳性率为0.28%,从而说明,河南畜间布病疫情较稳定,人间布病患者主要是通过接触病羊或畜产品而感染。  相似文献   

6.
自1997年牛、羊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防制达到“控制区“标准后,玉树州在继续加强动物检疫,病畜淘汰和部分地区畜间检疫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布病监测和防制效果考核。2004-2006年玉树州六县先后用试管凝集反应法抽检牛22752头,羊36171只,其中:玉树县抽检牛4349头,检出阳性牛7头,阳性率为0.16%。抽检羊6107只,检出阳性羊2只,阳性率为0.03%;称多县抽检牛4148头,检出阳性牛5头,阳性率为0.10%。抽检羊6865只,检出阳性羊6只,阳性率为0.08%.  相似文献   

7.
陈坪 《中国牦牛》1995,(1):41-43
果洛州六县从1981年-1990年,坚持应用S2号菌苗连续牦牛免疫,收到了显著防治效果。经考核牦牛阳性率由防治前的21.0%下降到考核时的0.35%,流产物布氏菌分离培养,动物试验均为阴性,达到了国家规定布病控制区标准,成为我省青南地区高型牦牛首次达标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水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疗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疗报告赵卫红柳州市郊区黄村乡畜牧兽医站5450011993年8月上旬,我乡基隆村有10头小水牛(12岁)、2头母水牛突然发病,发病率为15%,7天内死亡10头(其中小水牛9头),病死率高达83.3%。经综合检查,诊断为牛出血性败血...  相似文献   

9.
《兽医导刊》2010,(3):20-20
近年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布鲁氏菌病疫情得以控制,我国却逐年上升。2009年,我国报告布病发病37104人,超过2008年报告数的33.63%。布病发病县数由1999年的127个,增加到2008年的763个,10年间发病县数增加了5倍多。历史上没有或几十年无布病的省份近年也发现了病例。  相似文献   

10.
《动物保健》2010,(3):20-20
近年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布鲁氏菌病疫情得以控制,我国却逐年上升。2009年,我国报告布病发病37104人,超过2008年报告数的33.63%。布病发病县数由1999年的127个,增加到2008年的763个,10年间发病县数增加了5倍多。历史上没有或几十年无布病的省份近年也发现了病例。  相似文献   

11.
旨在调查和分析广东省养禽场肠球菌的亚型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耐药性及其毒力因子流行分布特征,为控制禽源肠球菌耐药性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作者于2018年从广东省4个养禽场采集肠道样品493份,进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肠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PCR方法检测肠球菌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结果显示:1)共分离到125株肠球菌,其中粪肠球菌84株(鸡源66株,鸭源18株);屎肠球菌41株,均来自鸡肠道样本。2)菌株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红霉素几乎全部耐药,对氟苯尼考和氯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9.60%和74.40%。屎肠球菌耐药率普遍高于粪肠球菌,而粪肠球菌对环丙沙星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高于屎肠球菌;鸭源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94%)显著高于鸡源粪肠球菌(39.4%),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均敏感。从鸡分离的1株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3)耐药基因在屎肠球菌中的检出率高于粪肠球菌,鸭源分离株检出率高于鸡源。耐药基因tetL、fexA、ermB最为流行,检出率均高于90%。其次是optrA基因,检出率为73.60%,poxtAfexB的检出率均低于20%。在3株鸭源粪肠球菌中检测出cfr基因。4)已检测的毒力基因中efaA的携带率最高,为63.04%(58/92),其他依次为gelE(54.35%,50/92)、ace(47.83%,44/92)、asa1(44.57%,41/92)。对环丙沙星及高浓度氨基糖苷类耐药的菌株及携带cfr基因的菌株,大多携带agg、asal、gelEace。本研究显示养殖场禽源肠球菌耐药严重,鸭源肠球菌对利奈唑胺耐药率高,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流行且多样,且检测出人医临床重要抗生素耐药基因,应加强对养禽场肠球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2.
为弄清楚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在青海省地区的流行状况,笔者利用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抗体检测正向间接血凝试剂盒对2007至2009年采自青海各地区的1200份山羊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平均阳性率为16.08%。不同地区山羊血清的阳性率从5%-20.9%不等。从季节上看,冬春季节发病率要高于夏秋季节。结果提示青海地区的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感染率偏高,应该加强对由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防控。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湖南省商品鸡异刺线虫感染情况,2007年2月~9月,笔者应用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法,对湖南省长沙、湘潭、永州、常德和娄底五个地区的275羽商品鸡,进行了鸡异刺线虫的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商品鸡总体感染率为42.2%(116/275),平均感染强度为10.4。丘陵区鸡异刺线虫的感染率最高,感染率介于70%-100%之间;湖区和市区的感染率依次居后,分别只有36.4%和32.3%。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1996年猪瘟抗体PPA—ELISA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中PPA-ELISA对福建省十个县2599份羊检血清作猪瘟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本省猪瘟疫苗群体这82.5%,仔猪经二次免疫,159日龄猪瘟抗体OD值仍保持0.3群体保护率仍保持77%。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新疆地区牛和新引进牛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差异,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耐药性检测,通过卡方检验比较新疆地区牛和引进牛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差异。结果显示,新疆地区牛大肠埃希菌和引进牛大肠埃希菌除对氨苄西林(地区牛为11.90%、引进牛为6.25%)和阿莫西林(地区牛为5.55%、引进牛为5.21%)有较高的耐药率外,对其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低,但引进牛对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和安普霉素的中度敏感率分别为82.81%、44.79%和33.33%。经卡方检验比较,新疆引进牛对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安普霉素、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的中度敏感率显著高于新疆地区牛(P0.05)。虽然被检牛源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较低,但引进牛大肠埃希菌高中度敏感率会导致其耐药率短期内迅速增高,因此须在临床治疗引进牛细菌性疾病中避免使用中度敏感率高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青大1号紫花苜蓿在环湖地区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8年在青海刚察、格尔木市进行新品系牧草和种子生产性状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青大1号紫花苜蓿新品系在青海省海拔3000-3300m地区,播种翌年春季返青率达92.6%,比对照提高74.8-80.7个百分点,生长第2-5年返青率达100%,具有优良的旱作性,在年降水量350-400mm地区,可正常进行牧草生产,并具有产量较高、持续稳产的特点。新品系在海拔3000-3300m地区,生长第2年后,表型性状与原始材料比较,田间整齐度、性状一致性进一步提高,枝繁叶茂,茎枝伸长后生育速度加快,至盛花期前,平均生长速度为1.6cm/d,是原始材料的1.5倍,成株平均高度达96cm,是原始材料的1.2倍,两者高度差为14cm。牧草和种子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2004-2007年平均干草产量达12867kg/hm2,种子产量达476kg/hm2,分别比对照高5.1倍和2.1倍。  相似文献   

17.
对昆明小鼠和BALB/c小鼠2种胚胎的研究表明,2种品系小鼠胚胎均可用作胚胎干细胞(ES)分离建系的材料,两者在ES分离、传代上无显著差异(P〉0.05);大鼠心肌细胞条件培养液与添加LIF的ES常规培养液相比,显著提高了小鼠ES细胞F1、F2出现率(P〈0.05);采用低浓度消化液使形成ES克隆的比率分别从14%、16%提高到35%、32%,使ES传到第5代的比率分别从1.7%、0提高到5%、7.1%;而采用连续消化法使形成ES克隆的比率从15%、17%提高到40%、50%,使ES传到第5代的比率从0、1%提高到10%、20%;对ES进行伊红染色、核型分析、AKP染色及体外分化能力检测,证实所分离的ES符合小鼠ES的一系列特征。  相似文献   

18.
坚尼草种子休眠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不同贮藏期的坚尼草Panicum mazimum种子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贮藏5个月及以前的种子,发芽率的提高随处理方法不同而异,以10%浓度的硝酸钾溶液浸泡6 h的为好;而贮藏7个月及以后的种子,不同处理间的发芽率差异不显著。由此表明,坚尼草种子在常温下贮藏7个月可解除休眠,此时期的种子发芽率高,生长快,适宜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二重PCR对临床分离的猪、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103株和沙门氏菌33株的3个磺胺类药主要耐药基因Sul1、Sul2、Sul3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19株耐SD的沙门氏菌中有17株检测出Sul1或Sul2基因,检出率为89.47%,与药敏试验的结果相比,符合率为89.47%;在56株耐SD的大肠杆菌中有53株检出耐药基因,与药敏试验的符合率为94.64%。二重PCR方法与常规PCR的结果符合率为98.5%,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与药敏试验也有很好的符合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整个试验过程只需7 h,比常规PCR节约7 h,检测速度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青藏高原地区野豌豆属植物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本文采用常规生理指标测定方法对生长于该地区3种野豌豆的光合特性、光合色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进行测定,并对其变化规律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厚度为三齿萼野豌豆(Vicia bungei)山野豌豆(V.amoena)救荒野豌豆(V.sativa);在一定光强范围内,随PFD的增加,净光合速率P_n、表观量子效率AQY、暗呼吸速率R_d和光补偿点I_c增加;总叶绿素(Chlt)、类胡萝卜素(Car)和叶黄素/叶绿素(A505/A652)含量在救荒野豌豆、山野豌豆和三齿萼野豌豆中大都呈上升趋势,而叶绿素a/b含量呈下降趋势;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速率(Ф_(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_p)随PFD增加而降低,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则随PFD增加而增加。因此,青藏高原地区3种野豌豆属植物光合生理指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