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DNA分子标记在动物种群遗传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DNA分子标记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微卫星标记、小卫星标记、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原理及特点,并对分子标记技术在动物群体遗传结构研究中的部分成果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2.
不同猕猴桃品种雌雄植株的AFLP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猕猴桃(Actinidiaspp.)幼叶为材料提取基因组DNA,从64个引物组合中选取12对引物进行雌、雄集群DNA样品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扩增,再从中选取4对引物进行6对雌、雄DNA样品的AFLP扩增.4对引物共扩增出74个AFLP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为58,多态性标记百分比为78.4%.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同一品种雌雄样品之间的AFLP电泳图谱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但小于不同品种间的差异,而品种间的差异又小于不同种间的差异.同时AFLP多态性初步检测出猕猴桃不同性别在DNA水平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江西农业学报》2022,(4):66-71
综述了几种在昆虫学研究中常用的分子标记,包括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微卫星(SSR)、小卫星(M inisatellites)、DNA测序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各类分子标记的原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其在应用上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分别列举了近年来各类分子标记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实例,对其在昆虫学中的应用作了进一步的阐明。  相似文献   

4.
几种常用分子标记及其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几种在昆虫学研究中常用的分子标记,包括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微卫星(SSR)、小卫星(M inisatellites)、DNA测序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各类分子标记的原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其在应用上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分别列举了近年来各类分子标记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实例,对其在昆虫学中的应用作了进一步的阐明。  相似文献   

5.
对国内外木薯(ManihotesculentaCrantz)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现状以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poly morphicDNA,RAPD)、限制性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AFLP)、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DNA)等分子标记技术在木薯种质资源评价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简要阐述了同工酶、染色体技术和几种常见的DNA分子标记技术,如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FLP)、微卫星标记(SSR)等技术在对虾类(Penaeus)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DNA分子标记在月季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遗传标记的发展促进了植物遗传育种的研究,DNA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更为理想的遗传标记,它在月季遗传育种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DNA分子标记包括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FLP)、简单重复序列(SSR)、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等。对DNA分子标记的分类、原理、特点及其在月季亲缘关系分析、基因定位、品种鉴定和遗传图谱的构建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8.
DNA分子标记是DNA分子碱基序列变异的直接反映,利用分子标记物对污染物造成的生物体DNA损伤的检测和定量分析研究是可行的方法。文章主要综述了DNA加合物技术、随机扩增DNA多态性技术(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AFLP)、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原理及其在环境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的特点,在环境污染物早期诊断和评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已广泛应用于遗传毒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木薯种质资源的分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外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现状以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限制性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dymorphism,AFLP)、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 DNA)等分子标记技术在木薯种质资源评价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涉及木薯种质起源进化、种质间亲缘关系、种质遗传多样性、种质抗病虫性以及重复种质的鉴定等.  相似文献   

10.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T-RFLP)是以荧光标记引物PCR为基础,根据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区分出微生物群体组成的一种微生物群体图谱法。本文综述了该方法在群体微生物分析上的应用及DNA提取、PCR扩增、酶切和数据分析等步骤的技巧与优化,总结了科学应用该技术的要求以及和多重PCR、gyrB基因等相结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在叙述RFLP技术、DNA指纹技术、RAPD和AFLP技术的基础上,说明了分子遗传标记在家畜基因定位,基因图谱构建、背景基因型选择及杂交选育上的应用,并指出分子遗传标应用于家畜育种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遗传学的不断发展,遗传标记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加。与其他标记技术相比,分子标记技术具有许多明显的优越性,因而应用也日趋广泛。综述了RFLP、RAPD、SSR、AFLP、SCAR、SNP、SRAP等几种主要DNA分子标记技术原理和方法及其在大豆疫霉根腐病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生物学家及育种家的重视,应用也日趋广泛。文章综述了近年来RFLP、RAPD、SSR、CAPS、AFLP等几种DNA分子技术及其在芸薹属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番茄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RFLP,RAPD,SSR及AFLP等几种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番茄育种上的应用,以及分子标记在辅助选择育种,构建连锁图谱,分离目的基因和QTL分析上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酿酒酵母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RAPD、mtDNA-RFLP、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Interdelta指纹图谱以及线粒体DNA COX1基因指纹图谱等5种DNA分子标记技术的方法和原理及其优缺点,同时探讨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国内外酿酒酵母菌株区分中的应用状况与前景。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新兴的不依赖于培养的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包括两类:不基于微生物总基因组DNA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单碳源利用图谱法和磷脂脂肪酸图谱法;基于微生物总基因组DNA的分子分析方法,主要有克隆文库分析法、宏基因组文库技术、G+C含量分析法、总DNA复性动力学分析法、群落水平总基因组DNA交互杂交法、荧光原位杂交技术、DNA微阵列芯片技术、变性/温度梯度凝胶电泳、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扩增核糖体DNA限制性分析、末端标记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核糖体基因间隔区分析、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等.并提出了这套技术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前景:发现新菌种,生产新型酶制剂,优化改造新工艺,确保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为食品产业的继续开发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新兴的不依赖于培养的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包括两类:不基于微生物总基因组DNA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单碳源利用图谱法和磷脂脂肪酸图谱法;基于微生物总基因组DNA的分子分析方法,主要有克隆文库分析法、宏基因组文库技术、G+C含量分析法、总DNA复性动力学分析法、群落水平总基因组DNA交互杂交法、荧光原位杂交技术、DNA微阵列芯片技术、变性/温度梯度凝胶电泳、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扩增核糖体DNA限制性分析、末端标记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核糖体基因间隔区分析、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等.并提出了这套技术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前景:发现新菌种,生产新型酶制剂,优化改造新工艺,确保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为食品产业的继续开发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评价山西瘦肉型猪(SD-Ⅲ系)的遗传特性提供相关参数,[方法]本文筛选了8条引物进行AFLP-PCR对30头猪进行了基因组DNA的分析。[结果]共获得206个AFLP标记,单引物获得的标记数在3~15个,群体相似系数为0.931(0.888~0.978)。[结论]AFLP适宜于基因组DNA遗传结构检测;SD-Ⅲ系猪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详细综述了营养体亲和群、同工酶、RFLP、PCR和RAPD等现代生物技术在棉花黄萎病菌分化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基于分子标记技术的遗传分化与病菌致病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