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胶东丘陵冬性晚熟类型区适期适量播种对冬小麦单株性状、群体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播期为9月27日至10月7日,适宜播量为180万~270万/hm2;冬性品种最佳播期播量为9月27日至10月3日、180万苗/hm2,半冬性品种为9月27日至10月3日、270万苗/hm2;适期适量播种与冬前单株分蘖、冬前主茎叶龄、株高、冬前茎数、春季最高茎数存在线性正相关;适期适量播种可以显著提高冬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粒重、产量;在400℃~850℃范围内,冬前0℃以上积温与冬小麦产量呈密切线性正相关.可将以上结论作为冬小麦适期适量播种的科学依据,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2.
深液流管道水培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小型化深液流管道水培系统的结构、制作方法、管理技术及栽培效果.试验表明,用该系统栽培叶用莴苣,单株鲜重206.7 g,株高22.78 cm,茎粗12.1 mm,展度31.44 cm,叶面积391.20 cm2,叶片数22.5片;栽培红梗叶恭菜,单株鲜重402.7 g,株高36.24 cm,茎粗29.5 mm,展度41.45 cm,叶面积634.23 cm2,叶片数18.5片;栽培落葵,单株鲜重193.5 g,根重86.2 g,根长30.33 cm,叶片数11.5片,株高45.62 cm,展度33.26 cm,叶面积为302.15 cm2.栽培效果均明显优于当前室内园艺常用的静止箱式水培和复合基质箱培装置.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核桃楸的最佳栽培密度,对长白山核桃楸幼苗进行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幼苗期栽培密度为1.0m×0.5m时,核桃楸幼苗株高生长与茎粗生长均表现最好,株高平均增加42.25cm,茎粗平均增加7.89 m m。  相似文献   

4.
为烤烟生产提供参考,采用3因素全因素设计试验,监测井窖栽培不同覆土时间、覆土厚度、井窖不同开孔直径对土壤状况、烤烟成活率及烤烟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前21 d以上覆土,制作井窖时覆盖土壤与原垄上土壤完全融合,土壤变细变软,定植成活率均为100%。井窖开孔直径10 cm,垄上杂草较少,当覆土厚度为5~8 cm,烤烟株高、茎粗、叶片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植株长势较好。移栽前28 d覆土、开孔直径10 cm、覆土厚度5~8 cm处理的烤烟植株整体长势最好,其株高、茎粗、有效叶片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分别为39.6 cm、2.959 cm、18片、68.9 cm、35.2 cm。  相似文献   

5.
网室甜椒的杂交一代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和较高的增产率,且具有前期产量高,抗病性强,适栽培范围广等优点。本文作者对甜椒网室优质制种技术进行了探讨,并从播种、定植、去雄授粉、种子收获等环节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温室辣椒最适宜的栽培方式,为温室辣椒的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秦椒1号"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穴距、行距、定植方式对温室辣椒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穴距35cm、行距为窄行50cm/宽行70cm时,辣椒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干物质质量均达到较高水平。定植方式对下层叶片光合作用影响较大,且单株定植时植株的光合作用较强。在穴距35cm、窄行50cm/宽行70cm条件下,双株定植时辣椒折合总产量最高,为102 583.5kg/hm2;单株定植时折合总产量为94 735.5kg/hm2,综合经济效益最好。穴距对辣椒果实品质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单株定植时果实的综合品质较好。【结论】穴距35cm、行距为窄行50cm/宽行70cm、单株定植时综合效益最好,是钢管骨架塑料大棚内"秦椒1号"辣椒品种适宜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7.
一、适宜品种适宜早春大棚种植的西瓜品种有:京欣1号、美抗9号、西农8号、抗病早冠龙、抗病黑霸王等。二、定植适期棚内10cm深处地温稳定在10℃以上,气温稳定在12℃以上即可定植。三、定植密度每667m21800株左右为宜。不搭架采用地爬栽培的参照露地西瓜栽培定植密及方法,以每66  相似文献   

8.
记述了采用杂交系普法选育的新品种奎冬5号.该品种属冬性,分蘖中等,成穗率高,幼苗生长势强,株高90 cm左右,茎第一、二节近实心,茎壁厚,秆坚硬,抗倒力强,产量水平6 000~7 500 kg/hm2,适应性较广.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角质,千粒重50~54 g,容重810 g/1,粗蛋白含量14.28;.抗锈病、白粉病.生育期267天左右,早熟,适合北疆沿天山一带麦收后复播油葵及早熟玉米.适播期北疆沿天山一带9月15~25日.  相似文献   

9.
以小麦新品种豫农41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起身期喷施烯唑醇对纹枯病的防控效果,以及对茎秆质量、抗倒性和产量构成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起身期喷洒烯唑醇可明显降低纹枯病发病率,缩短基部节间长度,茎壁厚度和茎粗增加,降低后期倒伏,增加产量.以每公顷喷施12.5%稀唑醇600 g的效果最好,株高降低6.6 cm,增产10.1%.小麦起身期适量喷洒烯唑醇可实现防病防倒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夏威夷木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威夷木瓜别名升阳,是番木瓜(CaricaPapaya L.)的一个小果型品种,是多年生热带亚热带常绿草本浆果类作物,果实可鲜食及作蔬菜,药用价值很高。夏威夷木瓜植后1年内可开花结果,并且四季花果不断,早结丰产性状突出,果型丰正光滑,单果重0.4kg,果肉红色气味芳香,鲜食或作瓜盅食用,颇受消费者欢迎。1培育矮化壮苗1.1播种时间为避免夏威夷木瓜受环斑花叶病感染影响产量以秋播春植(10~11月播种,2~3月定植)最好,新区或保护地栽培也可春播夏植(2~3月播种,4~5月定植)或夏播秋植(7月播种,9~10月定植)。1.2播种前准备苗圃地的选择与准备,选择土壤…  相似文献   

11.
35杨2种造林方式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植苗和插干2种造林方式对35杨生长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35杨苗木,植苗造林方式选取苗高大于3.5m,胸径大于2.0cm,进行3m×8m株行距常规植苗造林,插干造林方式采用带水扦插造林,栽植深度为80cm,插条长90cm。测定不同造林方式下35杨的树高和胸径,统计造林成活率。[结果]植苗造林方式的35杨平均成活率为89.25%,而插干造林方式的平均成活率为99.50%,比植苗造林方式高出10.25%,插干造林方式的35杨第1年和第2年的树高平均净生长量分别为3.75m和3.60m,比植苗造林方式的高出135.85%和9.09%,造林成本则降低了63.35%。[结论]插干造林具有造林成本低、成活率高的特点,可缩短造林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香蕉组培苗反季节栽培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南儋州地区对巴西中秆香蕉组培苗进行反季节栽培,在N∶P2O5∶K2O=1.00∶0.17∶2.09的配比施肥及常规管理措施条件下,其长叶总数平均28.74片;抽叶高峰出现在植后第2个月;假茎高度平均231.43cm,假茎离地30cm处茎围平均53.41cm,茎高和茎围的生长旺盛期出现在植后第3个月;定植到抽蕾间隔时间160-190d,抽蕾盛期出现在植后170d;在近八成熟时收获,串果重平均16.87kg,果梳数平均6.75梳,果指数平均115.90个。因此,香蕉组培苗反季节栽培,栽培性状与常规栽培不同,栽培措施应适应反季节栽培的生长规律,以获得更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引进杉木无性系的生长效果及其初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设杉木丰产林基地,引进浙江开化林场12个杉木无性系扦插苗在Ⅲ类地上分2片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13年生时各无性系间在树高、胸径、冠幅、单株平均材积生长量上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其中38号表现最好,13年生树高达13.02m,胸径达16.82cm,单株平均材积0.1470m^3;与实生苗对照比,57号、28号可作为采穗、繁育材料;110号、3号、38号可在进一步试验后推广.  相似文献   

14.
山桐子人工林株高生长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山桐子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以人工群落中山桐子的株高、节数和平均节长等指标为对象,应用样方调查分析法研究山桐子的生长动态。3年生山桐子平均株高为263.0 cm,年均增长87.6 cm。第1年与第2年株高平均增长53.35、5.8 cm,节数净增242、9个,平均节长分别为2.162、.03 cm,第3年株高、节数和平均节长增长最快,分别为153.9 cm5、2个3、.01 cm。第3年的株高生长曲线有8个点位于134~160 cm,最高生长量达192 cm,节长生长曲线有9个点落在2.58~3.30 cm,最高值为3.98 cm,平均值为3.01 cm,节数生长曲线平均值为52个。山桐子人工林12、年生苗木的株高、节长和节数的生长均较缓慢,第3年生长迅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玉米新品种桂糯518最佳种植密度、施氮量和栽培方式等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方法】试验设种植密度(36000、42000、48000、54000和60000株/ha)、施氮量(0、75.0、150.0、225.0、300.0和375.0kg/ha)和栽培方式(常规栽培、宽窄行栽培、温棚育苗移栽和直播地膜覆盖)3个水平,均为随机区组设计。调查出苗期、采收期、生育期、株高、穗长和产量等性状,并将筛选出的桂糯518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在广西北海、南宁、都安、贵港4个点进行示范,测定产量及品质性状。【结果】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整体呈下降的趋势,穗长变短。种植密度为54000株/ha时,桂糯518产量最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桂糯518表现略为晚熟,株高略有增高,施纯氮300.0kg/ha时,桂糯518鲜食产量最高;直播地膜覆盖处理时,玉米鲜食产量最高,宽窄行栽培处理次之,温棚育苗移栽处理产量最低;桂糯518在4个示范点平均比常规栽培增产7.68%,综合品质略优于常规栽培。【结论】桂糯518采用宽窄行栽培方式,种植密度48000~54000株/ha,施纯氮量300.0kg/ha左右时,产量及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适宜机械化栽培矮秆耐密高粱品种‘晋杂34 号’生产的种植模式,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行距种植模式对‘晋杂34 号’株高、LAI、光合特性、单株生物量、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行距增大,株距变小,拔节期和抽穗期株高、LAI、光合特性、单株生物量、产量呈降低趋势,而采用宽窄行60 cm:40 cm 处理较等行距种植栽培处理,可显著增加抽穗期株高;可提高拔节期和抽穗期LAI、光合特性各指标;可增加抽穗期和成熟期单株生物量;可显著提高枝梗数、千粒重和产量,比等行距栽培平均增产3.36%~18.81%。本研究表明,行距种植与高粱主要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和产量构成息息相关,采用宽窄行栽培措施可提高‘晋杂34号’光合特性,促进生长发育,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7.
优质杂稻新组合中优117在贵州种植的表现:农艺性状好,生长优势强,米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2005-2006年在贵州水稻区试中,平均产量达650.69 kg/667 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9.44%.其生育期155 d,株型松紧适中,株高116.75 cm,结实率74.91%;食味品质综合分优于对照;栽培上要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综合防虫治病,并合理布局品种,避开稻瘟病区和海拔1 200 m以上秋风冷害频繁地区.  相似文献   

18.
团花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团花幼苗生长习性、苗木生长特性以及14 a解析木的进行了试验观测.结果表明,团花在云南西双版纳生长十分迅速,14 a团花株高可达25 m,胸径可达55 cm.团花幼苗从子叶出现到长出第7对真叶以前(播种后19~140 d),生长较为缓慢,月均高生长约1 cm.之后(播种后140~200 d)其生长的速度迅速提高,月均高生长是17.85 cm.同时,团花在西双版纳一年四季都在生长,生长最快的是8~10月份,苗高月增长量超过40 cm,生长最慢的是2~5月,苗高月增长量仅为4~6 cm,其高生长的节律变化与当地的降雨量和气温的节律变化基本吻合.在栽培后2~5 a树高生长最快,年增高2~3 m,5 a以后高生长减缓;而胸径的生长高峰期出现在3~7 a,年增粗3~4.5 cm;材积的生长高峰期出现在5~10 a,单株材积增长约0.2 m3,10 a以后逐渐减少,其增长仍在0.15 m3以上.说明团花具有生长快速的特点,而且衰老也比较缓慢,它既适宜于快速提供一定径级的小木材,而且也适宜于培养大径级的木材.  相似文献   

19.
单生朝天椒新品种艳椒425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培育的朝天类型辣椒自交系进行早期配合力测定,经过5年试验,育成朝天、单生加工型辣椒杂一代新品种艳椒425.该品种中熟,生长势强,株高91.8 cm、株幅84.5 cm,果实小尖椒型,果长8.9cm、果宽1.1cm、果肉厚0.14 cm,青椒果绿色,老熟果大红色,抗病强,丰产性好,辣椒素、辣红素含量高,品质优良,风味上佳,一般产量30.0 t/hm2.适宜在中国西南各省市及湖北、湖南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大豆不同密度对群体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试验研究了大豆3种不同密度下,株高、叶面积指数、净同化率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亚有限结实习性大豆品种成熟期最适株高90-95cm,结荚初期最适叶面积指数为4-4.5,稳定时间40~45d,净同化率两次高峰期应在开花盛期和鼓粒期,分别为12~14g/m2.d和7~7.5g/m2·d,适宜密度为20万株/hm2。从中掌握大豆各个时期的丰产长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