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用非线性回归曲线估计 (CurveEstimation)中 11种模型分别拟合RomillyHills肉用细毛羊的生长规律。其中以Cubic模型的拟合度最大。由Cubic模型参数进一步估算出公羊和母羊生长的拐点体重分别为43.498kg和 40 .88kg ,拐点日龄分别为 176 .5 6d和 183.86d ;平均日增重为 2 2 2 .6± 5 0 .72g/d和 188.3± 6 9.2 3g/d。平均瞬时相对生长率分别为 0 .34 779和 0 .34 34 2。  相似文献   

2.
淮南猪生长发育与肥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淮南猪5 4头公猪和30 8头母猪的生长发育进行了测定,并对82头育肥猪进行了屠宰测定和胴体分析。结果表明,淮南猪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等指标在3月龄以前公母猪无明显差异,4月龄以后母猪的体重和体尺逐渐大于公猪。后备猪6月龄体重,公猪(4 1.2 8±3.2 3)kg ,母猪(4 5 0 8±3.86 )kg ;体长,公猪(88.37±4 .2 )cm ,母猪(90 .6 9±4 .36 )cm ;体高,公猪(5 1.73±3.94 )cm ,母猪(5 3.0 4±4 .4 2 )cm。胴体组织的早熟顺位为骨、皮、肉、脂,体躯各段的早熟顺位是蹄、头、腰、腿臀、颈胸。其体型大小在我国地方猪种中居中等。育肥期日增重(375 .182±4 0 .2 6 )g ,屠宰率为70 738% ,瘦肉率为4 9.0 75 % ,眼肌面积(2 3.32 8±3.75 2 )cm2 ,含脂率为33.5 % ,与多数地方猪种含脂率相当。育肥猪适宜屠宰体重90kg左右,适宜屠宰期8月龄,饲料转化率3.84∶1。淮南猪肉质优良,肉色3.5 ,为正常鲜红色,大理石纹3.5 ,肌肉脂肪分布为理想分布,pH值6 .3~6 .5 ,属正常范围,无PSE肉  相似文献   

3.
采用托蛋法对番鸭进行个体产蛋量测定 ,并于 5 6周龄时根据其产蛋量高、中、低分为 3组 ,每组 2 0只 ,对其 9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 ,探讨有关生化指标与产蛋性能之间的关系 ,为番鸭早期选种提供科学依据 .结果表明 :(1)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活性及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与产蛋性状均呈弱相关 (r=0 .0 0 8- 0 .2 10 ) ;(2 )谷丙转氨酶活性与开产日龄呈极显著负相关 (p<0 .0 1) ,与开产体重呈弱负相关 (p>0 .0 5 ) ,与 4 3周龄和 5 6周龄产蛋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p <0 .0 1) ;(3)血清总蛋白含量与5 6周龄产蛋量呈显著正相关 (p<0 .0 5 ) ,与其它产蛋性状无显著相关 (p>0 .0 5 ) ;(4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与开产日龄呈极显著正相关 (p<0 .0 1) ,与开产体重呈显著正相关 (p<0 .0 5 ) ,与 4 3周龄和 5 6周龄产蛋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 (p<0 .0 1) .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10只安本一代,10只安中一代,8只本地羯羊的生长发育和产肉性能。结果:安木一代和安中一代的12月龄体重分别为30.40±2.89kg和28.70±2.93kg,比本地羯羊的23.00±2.59kg高出32.17%和24.78%;屠宰率测定结果:安本一代和安中一代的平均胴体重为12.47±1.54kg和11.93±1.48kg,比本地山羊的8.43±1.29kg分别高出47.92%和41.52%;净肉重分别为9.80±1.07kg和9.42±1.19kg,比本地山羊的6.38±1.25kg分别高53.61%和47.65%。  相似文献   

5.
以微量全血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凉山半细毛羊和山谷型藏绵羊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凉山半细毛羊和山谷型藏绵羊二倍体细胞核型均为公羊2N=54,XY;母羊2N=54,XX。2品种羊6号、24号染色体相对长度差异显著(P<0.05),1号、15号、23号、25号染色体相对长度在P<0.10水平上存在差异,其余染色体相对长度差异均不显著(P>0.10)。第1号、2号、3号染色体的臂比指数差异不显著(P>0.10)。同源染色体不等长现象在凉山半细毛羊和山谷型藏绵羊中均存在,凉山半细毛羊条比值较山谷型藏绵羊高,其中1号染色体在P<0.10水平上显著高于山谷型藏绵羊。  相似文献   

6.
对从杭嘉湖平原西迁至洞庭湖平原的考湖杂交绵羊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该羊具有生长发育快的特点,4月龄断奶体重达成年体重的52%~59%,周岁达成年体重74%~80%.公母羊年平均产毛量分别为6.4±2.18kg,4.78±1.37kg;羊毛细度22.79±2.84μ,单纤强力8.33±3.46cN,公母羊毛纤维自然长度分别为10.63±2.6cm,9.45±1.36cm;母羊繁殖率达122%~128%,其中双羔率8.3%~16%,羔羊成活率77.2%~96%.同时该羊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能忍耐38.5℃的高温,对消化道寄生虫有较强的抗侵袭能力,对洞庭湖的生态条件具有较强的综合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提高延边地区东北半细毛羊的生产性能,培育成以毛长见称的半细毛羊品种,我们在1960—1932年东北半细毛羊鉴定标准的基础上,重新修定了1986—1990年延边地区东北半细毛羊鉴定标准:一级成母羊剪毛后体重45kg,产毛量4.0kg,12个月毛长11cm,细度50—58支;一级育成母羊分别为35kg、40kg、13cm 和50—58支,一级成公羊剪毛后体重60kg,产毛量6.0kg,毛长11cm,细度50—58支;育成公羊分别为40kg、4.5kg、13cm 和50—58支。同时,为了弄清我地区现有羊群的现状,对育种点的羊群进行了全面的普查鉴定工作。鉴定统计结果,一级成母羊占9.82%,一级成公羊占22.22%,成母羊平均产毛量3.594kg,成公羊平均产毛量5.214kg,成母羊平均毛长9.97cm,成公羊平均毛长11.63cm,成母羊被毛细度50—58支,占89.80%,成公羊被毛细度50—58支,占91.00%。鉴定表明,现状较标准仍有差距,也为指标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藏山羊的种质特性.[方法]以24月龄的藏山羊公、母羊为试验材料,进行屠宰试验并测定其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及肌肉营养成分等.[结果]①公、母羊宰前体重分别为(20.16±1.26)kg和(19.33±4.86)kg,公、母羊的屠宰率分别为(43.86±1.74)%和(44.08±5.46)%,净肉率分别为(32.43±1.52)%和(32.72±3.97)%,胴体产肉率分别为(73.28±0.09)%和(73.16±0.85)%;②胴体体尺、胴体分割、肌肉品质、肌纤维特性、肌肉营养成分、肌肉矿物质含量及其重金属含量等指标在公、 母羊间差异较小,公羊的眼肌面积和后腿肉重等指标显著高于母羊(P<0.05);③公、母羊肌肉中共检测到18种氨基酸,EAA/TAA分别为(39.23±0.24)%和(38.70±0.15)%,EAA/NEAA分别为(64.73±0.65)%和(63.17±0.41)%.[结论]该研究为全面了解藏山羊的种质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凉山半细毛羊血液生化指标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凉山半细毛羊的血液生化指标大多在正常范围内 ,生产性能达到较高水平。血清中无机磷含量、钙磷乘积与剪毛量、净毛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 ,而与羊毛的含脂率呈负相关 ( 0 0 1

0 0 5 )。因此可利用血清钾型、无机磷含量、钙磷乘积等生化指标作为凉山半细毛羊选育提高的辅助性状 ,在生产中适当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良种肉羊特克萨尔、萨福克羊毛品质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萨福克放牧羊群每只平均产春毛2.4kg,自然毛长为4.9cm,为中毛型;特克萨尔每只平均产春毛2.6kg,自然毛长为7.1cm,为长毛型,并且由于此两种羊均为半细毛羊,羊毛弯曲整齐而明显,油汗较细毛羊少,被毛有良好的光泽、强伸度,因而此两种肉羊的羊毛均可成为优质线纺原料。  相似文献   

11.
凉山半细毛羊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应用常规方法对凉山半细毛羊的生理生化指标作了一系统测定,其主要指标如体温(39.12℃)、心率(71.24次/min)、红细胞压积(32.42%)、胆固醇(143.07mg%)、血清钠(150.31mEq/L)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而呼吸频率(48.91次/min)较快,血清重碳酸盐含量(36.22mL/dl)偏低,血清钾含量(5,23mEq/L)偏高可能与凉山半细毛羊所处环境相关。  相似文献   

12.
用常规法对甘肃高山细毛羊羊毛净毛率,含脂率、含植物质率的测定结果表明:甘肃高山细毛羊的净毛率成年公羊、成年母羊、周岁公羊和周岁母羊分别为47.00%、57.77%、59.36%和55.18%;食脂率成年公羊、成年母羊、周岁公羊和周岁母羊分别为21.86%、12.58%、12.56%和9.22%;含植物质率成年公羊、成年母羊、周岁公羊和周岁母羊分别为0.59%、0.48%、0.55%和1.53%。并对净毛率、含脂率、含植物质率的相关及污毛量与净毛量的相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不同营养水平全混合日粮对育肥羔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营养水平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对南非肉用‘美利奴’ב甘肃高山细毛羊’F1代羔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MR饲喂技术下,以0.8×NRC水平育肥南非肉用‘美利奴’ב甘肃高山细毛羊’F1代羔羊效果最好;试验羊体温、呼吸频率、脉搏等生理指标以及血液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胆碱酯酶等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P>0.05),但发现杂交羔羊母羊的平均体温极显著高于公羊(P<0.01).说明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肉羊TMR饲喂技术,用南非肉用‘美利奴’杂交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群选法应具有八大原则:外貌一致;身体结构砖形;具有高度生产性能;正确的鉴定指标和方法;进行高度选种选配;淘汰要求严格;要有合适生态条件;选育方法不断改进. 组群数目和原则,羊群中符合育种指标的最好种羊,列入核心群;符合育种或接近育种指标羊群,列入一般群;不符合上述的羊只,列入淘汰群. 细毛羊鉴定指标如下:羊毛细度从60—70支;毛长7厘米长以上;毛密中等;弯曲形状要求大弯,少数可以中弯;油汗洁白或乳白,排出黄色及深黄;体重合乎育种指标,即公羊80公斤以上,母羊40公斤以上;产毛量为体重12%;净毛率一般为50%左右,不低于40%.  相似文献   

15.
山西毛肉兼用细毛羊是用当地的粗毛母羊和由苏联引进的高加索细毛公羊杂交培育而成的。经历了三十年的育种时间(1953——1983)。育种基地是在山西种羊场及寿阳、襄垣两县。现有符合育种指标的细毛羊111,300只。自1975年以来向省内外推广出2万余只。无论纯种繁殖或杂交改良其它的粗毛羊效果良好。本品种抗病力强,耐粗饲,能游走,善爬山,很能适应山西的自然环境。体形外貌:结构匀称,体质结实,骨骼强壮;头中等大小;母羊无角,公羊有螺旋形角或无角;母羊体躯平展,有的颈下有纵皱褶,公羊颈下有纵褶褶,或有1——2个横褶皱;体躯深、宽而长,四肢端正,被毛闭合性好,绒毛着生到两眼连线,前肢达到腕关节,后肢达飞节。羊毛品质:密度中等,细度60——64支,成年羊毛长在7厘米以上,周岁羊在8厘米以上,弯曲正常,油汗含量适中,被毛匀度良好。主要生产性能如下:  相似文献   

16.
对河南小尾寒羊的羊毛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是公母羊的羊毛长度分别为20.6cm和10.8cm,羊毛细度分别为50.20um和48.20um,羊毛密度分别为1662.3根/cm~2和1524.8根/cm~2,净毛率分别为68.38%和62.69%。在被毛类型中,粗毛占11.6%,无髓毛占75.1%,两型毛占11.2%,干死毛占2.3%。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区镇南种羊场饲育的细毛羊高弯腹毛面积的大小对毛长、体重、毛量三大经济性状的影响随生长发育阶级不同而不同,在育成期不显著(F=2.18~(ns),F=2.40~(ns),F=1.42~(ns)),在成年期则均非常显著(F=19.12~(**),F=6.98~(**),F=7.37~(**))。成年母羊高弯腹毛面积对毛长的影响是以10×10cm~2为临界面积,大于10×10cm~2面积羊毛长显著较短(P<0.01)。成年母羊高弯腹毛面积对体重的影响是高弯腹毛面积在10×10cm~2以上时,羊的体重显著较大(P<0.01)。成年母羊高弯腹毛面积对产毛量的影响:无高弯腹毛的羊,产毛量较高,有高弯腹毛,羊毛量减少,特别是5×5cm~2以上面积羊产毛量显著下降(P<0.01)。  相似文献   

18.
贵州杂交绵羊体重体尺及血液生化指标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贵州杂交绵羊生长发育情况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对贵州杂交绵羊的体重体尺、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贵州杂交绵羊生长速度快,成年公羊平均体重为81.60 kg,成年母羊平均体重为64.01 kg;贵州杂交绵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在不同年龄段之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差异;贵州杂交绵羊体重体尺之间均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血液生化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的指标较少,仅ALB与TG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P0.05),ALB与Ca、Ca与TG之间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P0.01)。对比研究发现,贵州杂交绵羊生长发育快、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继续选育提高有望培育成优良肉羊品种。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了能量(DE:3-0 ~3-8Mcal/kg) ,粗蛋白质水平(CP:15% ~25% ) 与赖能比[(Lys∶DE) :0-6 ~1-2(g.Lys)/( MJ.DE)] 对28 日龄断奶仔猪( 长白×汉梅) 的日增重(ADG) ,饲料转化率(F/G) 、日采食量(ADFI) ,血浆尿素氮(PUN) 及血浆游离赖氨酸的影响,试验期42d。结果表明:能量、蛋白质水平及赖能比对仔猪生产性能均有影响( P< 0-01 ) ,其中以赖能比的作用最重要。仔猪28 ~60 日龄(5 ~15kg) 与60 ~70 日龄(15~20kg)的ADG、ADFI、F/G 及70 日龄的PUN 均随能量、蛋白质水平及赖能比的改变呈显著二次曲线变化。28~60 日龄,随能量、蛋白质水平及赖能比增加,ADG 和F/G 改善;60~70 日龄能量水平为3-4 Mcal/kg 左右,ADG 和F/G 达最佳,高于此水平ADG 和ADFI下降,F/G 增大。在试验条件下,根据影响规律将仔猪营养需要划分为28~60 日龄与60 ~70 日龄两阶段,28 ~60 日龄与60~70 日龄获得最佳生产性能的能量、蛋白质水平及赖能比( 赖氨酸) 需要量分别为:  相似文献   

20.
以四川凉山半细毛羊为资源参考群体,选择位于绵羊3号染色体上的9个微卫星标记,用Win QTL cart软件对凉山半细毛羊的5个体重性状进行QTL检测。结果显示:1在191家系中,检测到影响羔羊断奶重的QTL,位于110.01cM,加性效应为6.860,解释表型变异为29.3%;2在190家系中,检测到影响断奶日增重的QTL,位于227.41cM,加性效应为0.013,解释表型变异为1.7%;3未检测到影响羔羊初生重、育成体重和成年体重性状的QT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