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宋葵 《中国农业教育》2011,(6):26-29,33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提高研究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当务之急。依据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相关理论,从认识、知识和行为三个测量维度,对南京农业大学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总体水平不高,能力的发展不均衡。为此需要在教学中强化研究生的交际意识,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提高研究生的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2.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教学,还要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师应将英语教学放入跨文化交际环境中,要让学生明白中英文化差异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从而使他们能用英语顺利地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的方法,对研究生及其英语教师的跨文化语用意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研究生对交际中语用因素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跨文化交际语用意识;研究生英语教学中,教师没有十分重视对学生跨文化语用意识的培养。因此,建议教师首先转变意识,在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引导学生加强文化实践,以期提高研究生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英语专业学生创造了更多面对面交际的机会,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的表现直接影响着交际结果。因此,高校教师需要准确把握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因素,并深入分析,找到有效的破解策略,科学有效地推进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实践性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学习中需要培养的一种重要能力,其主要内容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策略能力和行为能力等。课堂教学中要从创造课堂跨文化情境、提高文化的情感体验、培养非言语交际能力、加强多元文化对比、注重隐喻文化学习、改进现有教学方法等六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和重视,也是语言学习者必备的能力之一。采用Chen和Starosta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量表,从认知、情感和行为3个层面对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跨文化理解力、跨文化敏觉力和跨文化效力做了全面调查,并结合该校自身特点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梅丽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12):170-171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学习中需要培养的一种重要能力,其主要内容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策略能力和行为能力等。在日常教学中存在重语法学习、轻语言运用能力,重文化诠释、轻多元文化比较,重语言学习、轻非语言行为等不利于交际能力培养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课堂教学中要从跨文化情境创造、非语言交流能力培养、隐喻文化的学习和多元文化的比较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模式的选择则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提出非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的多元教学模式,即灵活运用直观介绍模式、对比分析模式、案例分析模式和实践活动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农业院校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意义的阐述和对农业院校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了跨文化交际教学在农业院校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实施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为基础,改用林玉生有关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调查某学院学生目前英语能力现状、英语学习动机、已有词汇量、文化学习情况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五个方面,解读文化与知识,文化与英语教学的关系,探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为实用英语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了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从民族/群体中心主义的定义、现象入手详细分析了它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负面影响仗化冲突、偏见、交际距离,并着重提出了克服这些负面影响、提高交际能力的对策增加文化接触、进行文化对比和探源、在外语教学中重视文化传授及采用反映目的语文化特征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2.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通过显性路径和隐性路径两种方式.根据口译课程的特点,在口译教学中运用隐性教学方式将跨文化教学内容融入到口译各技能的训练之中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做法.一项对比教学实验的结果表明,依托口译技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整体水平没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是对差异认同感有显著积极影响;实验结果同时表明此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成绩.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综合跨文化敏感度和除了差异认同感的其他四个维度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成绩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这说明该教学模式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还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正以更全面和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深入剖析了汉语国际推广中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涉及语言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环境适应力、跨文化融合能力、自我调控能力6个方面,并通过问卷法对英语教师的整体水平和各项能力进行了现状调查和数据分析,明确了上述各项能力的强项和短板,针对性地提出了汉语国际推广中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策略:一是找准短板,重点强化调控能力;二是拓宽知识;适度提升沟通能力;三是发挥优势,全面提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从审视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人手,阐述整体语言教学思想,探讨在研究生英语课的教学中,开展主题讨论教学活动,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培养研究生语言应用能力已经是外语教学工作者的共识,但是外语教学工作者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将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对立,忽视跨文化能力、语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改革实践表明,在优化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基于小组合作的研究型学习模式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问卷测试的形式,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定量分析,对西部高校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英语社会文化能力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了比较。调查结果表明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社会文化能力较弱、个体差异明显、文化能力的各个组成部分发展不均衡。文章因此就研究生英语教学及课程设置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通过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并且借鉴高一虹提出的"道-器"理论,进一步提出如何在大学外语课堂教学中通过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方法,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结合不同的阶段性的目标培养、运用相关的文化教学方法、并采用不同的分组教学法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浅论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勇 《天津农业科学》2012,18(5):137-140
分析了培养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既是由培养目标决定的,同时也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指出创新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选择与运用科研方法的能力、资料的搜集与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所需的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提出如何在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工作中培养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间性中的文化秩序重构——以汤婷婷的“类文化”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凭借自己敏锐的跨文化意识,汤婷婷在作品中对文化秩序进行了重新建构,展示了两种不同文化的对话和协商,探索了两种文化交互的地带,进而在作品中传达一种文化虽不同根,但却同构的"类文化"概念。然而她的这种跨文化智性实践的也往往遭到误读,为了摆脱这种误读窘境,需要一种文化间性的公平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