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套袋是梨果培育中的常用技术方法,有助于果品优化、实现绿色无公害生产。本文基于山东省梨业发展现状,以黄金梨为对象,开展梨果套袋效应试验,研究套袋培养对梨果外观及内在品质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套袋方案与梨果品质间的影响关系,以帮助找出适应山东省梨果生产条件的套袋方案,提高梨种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套袋梨果面黑斑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果套袋可极大地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是目前生产优质高档梨果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随着套袋技术的推广普及,套袋梨果面出现了黑色或黑褐色、凸起或凹陷的黑点或黑斑 (以下通称为黑斑 )的现象,影响了套袋果的果实品质,降低或完全失去了其商品价值,严重影响了我市梨果的生产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果农在梨果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套袋栽培技术。套袋不仅提高了梨果果面光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果品品质,但有些梨在套袋后,果面上出现了黑点症状。由于套袋后梨果果面更为光洁,因而出现的小黑点就十分显眼,极大地影响了外观,降低了商品价值,严重者还会出现裂口,造成果实腐烂,给梨果生产带来了不良影响。笔者经调查分析,提出了以下防治措施,供果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4.
套袋梨黄粉蚜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套袋是提高梨果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在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随着南方优质梨套袋面积的增加,入袋黄粉蚜的为害也随之增加,经济损失很大。分析梨黄粉蚜的发生为害规律,提出3个有效的防治措施:做好冬季清园;适时采取药物防治;规范果实套袋程序。  相似文献   

5.
果实套袋目前已成为梨果生产尤其是新品种梨生产中的一项常规技术。果实套袋不仅使果面洁净,减少农药污染,提高果实的外观质量,而且还可以防止一些病菌侵染和食心虫类害虫对果实的为害。但是,近几年梨果套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套袋黑点、黑斑、黄粉虫、康氏粉蚧入袋危害以及  相似文献   

6.
梨果套袋不仅可以减轻病虫危害,减少农药污染,而且可抑制梨锈斑的形成,提高梨果品质。套袋梨果成熟后,果实外表洁净美观.贮藏期延长,商品果率提高,高档果比例增加。采用梨果套袋须掌握如下三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套袋梨病虫害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套袋技术是目前生产高档梨果的重要措施之一,梨果套袋后避免了与外界的直接接触,减轻了病虫危害,提高了果面光洁度和果实的商品价值。但果袋所提供的微域环境加重了梨果黑点病、褐斑病、中国梨木虱、黄粉蚜等病虫害的发生。文章综述了套袋梨主要病虫害的研究现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以期为梨果的无公害化生产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选择7种不同类型的果袋对新西兰红梨等5个梨品种(系)果实进行套袋处理,研究了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轻微降低大部分梨果实的内在品质。套袋后大部分梨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糖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增加。套袋能增加大部分梨果实Vc含量。  相似文献   

9.
梨果套袋是提高梨果外观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但近年来,梨果经套袋后,果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黑点,并多分布于近果柄基部、肩部和胴部,表现为抑制果实生长,严重影响了外观品质。经调查,套袋好果率仅为76.5%,为了提高套袋梨好果率,我们进行了试验与探索,总结了几条技术措施,使好果率提高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10.
梨果套袋减轻果实病害,提高梨果商品价值,但也加重了某些病害的发生。本文对目前套袋梨果实常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做了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渭南地区砀山酥梨适宜的套袋时间。[方法]分别于2006~2007年的5月1、10、20、30日及6月10、20、30日对砀山酥梨进行套袋,观察不同时期套袋对砀山酥梨果实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套袋越早,果皮颜色越白,梨果表面越光洁细腻,亮度越好。5月1、10日套袋的梨果无晕斑;5月20日~6月30日套袋的梨果,随着套袋时间的推迟,晕斑的大小和色度呈上升趋势。果点的大小和大果点的分布范围随套袋时间的推迟而变大。5月1、10日套袋的梨果有"小僵果"发生,出现了幼果连同纸袋一同脱落的现象。[结论]砀山酥梨在渭南地区适宜的套袋时间为5月20日~6月10日,套袋后的梨果果面光洁细腻,外观质量高。  相似文献   

12.
南果梨套袋是目前提高南果梨着色,促进果品质量的有效措施。针对阜新县南果梨套袋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树势选择、纸袋选择、套袋与摘袋时间、病虫害防治、规范套袋技术等方面,提出适合阜新当地生产的南果梨果实套袋栽培技术的建议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不同果袋对丰水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出综合效果好、适合丰水梨的果袋。[方法]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9种类型果袋套袋对丰水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套袋处理可明显改善丰水梨的果皮色泽、果点密度和大小,套袋果实直径较对照平均增加2.97 mm,单果重较对照平均增加17.73 g。丰水梨套袋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及果肉硬度大多下降,固/酸比值大多提高。套袋处理的果实外观总分较对照提高1.18~2.88分,套袋对丰水梨果实内在品质的总体效果在9种果袋之间差异较大。[结论]套袋效果最佳的果袋是外袋外白内黑、内袋黑色双层纸袋,综合得分、外观总分均第1,内在品质总分第2,然后是内袋黑色、外袋灰色双层纸袋和内袋黑色、外袋灰黑色双层纸袋。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时期对黄金梨果实进行套小袋处理,研究了套小袋对黄金梨果实外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小袋可以明显提高黄金梨果实的外观品质,对内在品质的影响较小,在花后20天进行套小袋为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5.
根据梨果锈发生的原因分析,于2001~2003年对翠冠梨果实一方面通过套不同纸袋类型和采取不同套袋时间,另一方面通过套袋前的不同处理,采用综合处理技术进行了提高翠冠梨果实外观品质的试验。从综合效果上看,在花后3~4周期间,采用自制果面涂布药剂涂布果面,待药液干后,套用外黄褐内黑双层b纸袋能有效地抑制翠冠梨果面锈斑产生,达到乳白色果面的全无锈果,无锈果率可达80.0%。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传统砂梨果实套袋工艺的效果,以现代套袋技术为对照,研究箬叶袋对翠冠、雪青、圆黄和蒲瓜梨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砂梨品种箬叶袋套袋后果实呈黄褐色,果面覆盖较多的褐色锈斑,严重影响翠冠、雪青和圆黄等现代砂梨品种的果实外观品质和商品性,但改善了蒲瓜梨的外观品质。与现代套袋技术相比,箬叶袋套袋有利于圆黄和雪青果实内在品质的提高,却降低了翠冠和蒲瓜梨的内在品质。总体而言,箬叶袋套袋只能满足单纯的虫害防治,缺乏现代套袋技术对提高果实外观品质的功能需要,因此不适宜于现代砂梨品种的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不同套袋处理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翠冠梨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处理对果实内在品质和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降低了平均单果重(套一次白袋除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改变了果实硬度。套袋提高果面亮度,不同套袋处理果皮色泽差异显著,套白袋果表呈绿色,黑袋呈白色,不套袋果(CK)果锈明显、外观暗淡;套黑袋果皮厚度增加,早期套白袋果皮变薄;套袋增加果面果点密度,减小果点直径。相同套袋时期下,套白袋处理与套黑袋处理相比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实硬度小,果实亮度低,果实偏向绿色和黄色、果点大。套袋晚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表偏向绿色,果点密度小,直径大。套一次袋比同时期套两次袋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实亮度低,绿色度低,果点密度小,果点直径大。早期同时期套两次袋可以有效减小果点直径,改善果实外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适应库尔勒香梨的产地环境条件下,生产优质库尔勒香梨的果实套袋技术.[方法]对库尔勒香梨果实采用半透明的NK - 15小林香梨专用袋、黄色透明膜袋、紫色透明膜袋、无色透明膜袋、内黑双层纸袋、内红双层纸袋进行套袋试验,对不同套袋试验处理果实的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套袋处理,均能在不同方面对香梨果品内、外在品质有影响.只有NK - 15小林香梨专用袋在综合方面对香梨品质的提高效果较好.[结论]半透明的NK - 15小林香梨专用袋的综合使用效果较好,即:在不降低库尔勒香梨果实的内在品质的前提下,明显改善库尔勒香梨的外观质量,可以生产出优质绿色的香梨果实.  相似文献   

19.
果实套袋对砀山地区砀山酥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砀山地区砀山酥梨果实外观品质,选择不同的果袋、不同套袋时间和不同摘袋时间,研究在砀山地区套袋对砀山酥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4月30日套小蜡袋后,5月20日套双光油纸袋的处理;(2)5月25日套单层塑料膜袋后,6月15日套双光油纸袋的处理;(3)5月5日套单层木浆纸袋处理;(4)9月1日或9月10日摘除4月30日套小蜡袋后,5月20日套双油光纸袋组合的果袋处理;(5)9月10日摘除4月30日套小蜡袋后,5月20日套木浆纸袋组合的果袋处理,均达到兼顾内在品质,改善砀山酥梨果实外观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