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和掌握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流行情况,从而为控制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提供科学依据,用K-B法对临床分离的15株猪源大肠杆菌进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敏试验,以15株分离菌DNA为模板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tem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15株猪源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均耐药,耐药率从高到低分别为头孢哌酮(82%)、头孢噻肟(24%)、头孢他啶(18%)、头孢呋辛(6%)、苯唑西林(6%);PCR扩增均检测到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tem。说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tem广泛存在于猪源大肠杆菌中,与抗生素敏感性表型一致。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本地区动物源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本研究收集分离于4种动物的肺炎克雷伯菌67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15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并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MLST)对所有菌株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同时利用e BURST软件对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进行分析。药敏结果显示,67株动物源肺炎克雷伯菌对15株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为2.99%~61.19%,多重耐药菌株占40.3%,不同来源的菌株耐药性存在明显差异。MLST分析表明,全部菌株共分成17个ST型,其中鸡源菌株有5个(ST235、ST37、ST2019、ST2021、ST726)、猪源菌株有6个(ST258、ST11、ST270、ST106、ST1863、ST263)、兔源菌株有4个(ST17、ST148、ST60、ST168)、犬源菌株有3个(ST11、ST65、ST74),其中ST11为猪源菌株和犬源菌株共有的类型。结果表明肺炎克雷伯菌在不同动物中的流行表现一定的分子差异,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呈现多重耐药的趋势。本研究将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表型与MLST分子型结合进行调查研究,揭示二者间关系,为进一步开展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防控耐药菌株的暴发流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昆明地区某鸡场部分鸡群突发痢疾,并有小部分鸡群死亡,疑似肠道病原菌感染所致,将采集的12份病死鸡病料进行志贺氏菌的分离鉴定、生化试验及PCR鉴定,并检测分离菌的耐药性。结果表明,共分离鉴定出志贺氏菌5株,分离菌均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其中有1株菌能迟缓发酵发酵乳糖,有2株菌不发酵蔗糖;针对志贺氏菌特异性ipaH基因设计的1对引物,扩增出393 bp的目的条带,与预期大小一致;抗生素抑菌结果显示,5株志贺氏菌对加替沙星、头孢氨苄、恩诺沙星、氨苄西林和庆大霉素均产生了耐药性,并且是多重耐药,对卡那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程度处于中介,对氧氟沙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中药抑菌方面,5株分离菌对诃子、五味子和黄芩高度敏感,但是对大黄和白头翁处于低敏程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吉林省规模化猪场表观健康猪群中沙门菌的携带及耐药性流行情况,本研究采集吉林省猪直肠棉拭子450份,经过理化鉴定与分子生物学鉴定,共获得17株沙门菌,分离率为3.78%(17/450)。17株沙门菌分离株进一步血清学鉴定,其中鼠伤寒沙门菌8株、猪霍乱沙门菌有7株、德尔卑沙门菌2株。对15种抗生素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17株猪源沙门菌分离株在4重耐药与11重耐药之间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鸡源志贺氏菌性腹泻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和耐药性研究,试验对由贵州省动物疫病研究室提供的一株鸡源志贺氏菌进行进一步的分离、PCR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经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及生化鉴定试验,该菌符合志贺氏菌的特点及其生化特性;PCR检测结果显示,针对志贺氏菌ipa H基因设计的一对引物可扩增出393 bp的目的条带,与预期大小一致,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对其耐药性的研究显示,该株志贺氏菌对参试的20种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研究鸡源志贺氏菌的分离与鉴定中所结合的PCR方法具有快速、简单、特异性强的特点,能够迅速确定病原菌,并在药敏试验中发现了针对该菌敏感性较高、疗效更好的药物。结果为鸡源志贺氏菌耐药性的有关研究与临床用药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不同动物源肠球菌耐药性,试验选用10种常用抗生素,采用统一材料、方法(KB法)和判断标准[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07年版]对从5种不同动物源(人、狗、鸡、牛、猪)粪便中分离得到的肠球菌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肠球菌646株,包括人源肠球菌146株、狗源肠球菌138株、鸡源肠球菌128株、牛源肠球菌111株、猪源肠球菌123株;各动物源肠球菌对四环素和利福平耐受性偏高,对青霉素G、万古霉素和高浓度庆大霉素耐受性偏低,其中耐万古霉素肠球菌47株,平均耐药率为7%;各动物源肠球菌的耐药性表现为鸡源肠球菌最强,猪源肠球菌、狗源肠球菌、人源肠球菌次之,牛源肠球菌最低。说明滥用抗生素已造成人和畜禽动物肠球菌较为普遍的耐药,应引起临床及畜禽业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川渝地区养殖场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试验采用K-B药敏纸片法对2016年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疾病快速诊断及防治中心分离鉴定保存的鸡源(5株)、鸭源(3株)和猪源(2株)大肠杆菌菌株进行了药敏试验,同时选取对3种不同动物源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的抗生素进行了最低抑菌浓度检测。结果表明:鸡源和鸭源大肠杆菌对链霉素、青霉素G、庆大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头孢噻吩、万古霉素均耐药;猪源大肠杆菌对恩诺沙星、青霉素G、克拉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噻吩、万古霉素均耐药;鸡源和鸭源大肠杆菌对卡那霉素、米诺环素敏感性高,最低抑菌浓度均为16μg/mL;猪源大肠杆菌对哌拉西啉、米诺环素、头孢吡肟敏感性高,最低抑菌浓度均为8μg/mL。说明这些抗生素针对大肠杆菌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为临床防治大肠杆菌感染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部分地区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常规方法对87份采集于四川省部分地区规模化养猪场病料样品(51份),健康鸡(28份)和野生白鹭(8份)粪便样品进行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并采用K irby-Bauer法对大肠杆菌分离株的26种抗菌药物耐药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分离鉴定的51株猪源大肠杆菌、28株鸡源大肠杆菌和8株白鹭源大肠杆菌均存在不同程度多重耐药性,3重及3重以上耐药菌株占总菌株数88.51%:其中对青霉素G(100%)、强力霉素(89.66%)、复方阿莫西林(85.20%)、四环素(82.76%)、头孢氨苄(63.22%)、头孢噻吩(52.87%),氨苄青霉素和复方新诺明(51.72%)的耐药性较强;8株野生白鹭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性远低于猪源和鸡源大肠杆菌分离株多重耐药性,对受试喹诺酮类、复方新诺明等多种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9.
为调查河南省鸡源性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流行特点和耐药性分布,本研究从鸡场环境、兽医临床和市售鸡肉中分离鉴定得到肺炎克雷伯菌53株。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进行分子特征调查;同时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肉汤稀释法测定这些菌株对12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显示,53株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分为15个ST型,其中ST258和ST1466为单独的分子型,而ST23和ST137归为一组,其余11个ST型归为一组,属于克隆复合体CC347。药敏试验表明,53株分离株对加替沙星、亚胺培南均敏感,对其它10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为7.55%~71.70%,多重耐药菌株占49.06%,不同ST型的菌株耐药表型有一定差异。本研究表明河南省流行的鸡源肺炎克雷伯菌分子型存在差异,并且耐药谱表现为多重耐药趋势。  相似文献   

10.
动物源粪肠球菌对7种抗生素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查明动物源(牛、羊、猪、鸡)粪肠球菌分离株对7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包括耐药表型及相关的耐药基因),采用药敏纸片法、浓度稀释法和VITEK-AMS全自动药敏法3种不同的方法,根据CLSI(2007)判定标准,检测40株分离株的耐药表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分离株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TEM)、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aac(6’)/aph2’’,aph(3’)-Ⅲ,ant(6)-I)、四环素耐药相关基因(tetM)、红霉素耐药相关基因(ermB,mefA)和万古霉素耐药相关基因(vanA,vanB,vanC)。结果表明,分离株对庆大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红霉素、青霉素、阿莫西林表型耐药率分别为:60.0%(24/40),57.5%(23/40),52.5%(21/40),67.5%(27/40),60.0%(24/40),55.0%(22/40),本试验中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耐药基因aac(6’)/aph2’’,ant(6)-Ⅰ,aph(3’)-Ⅲ,tetM,ermB,TEM的检出率分别为:55%(22/40),55%(22/40),25.0%(10/40),42.5%(17/40),50.0%(20/40),45.0%(18/40);未检测到mefA,vanA,vanB,vanC基因的菌株。动物源性粪肠球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携带抗生素相关耐药基因是导致分离株对抗生素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从耐药表型和基因型的角度均可证实分离株粪肠球菌具有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11.
长春地区猪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吉林省长春地区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于2013年采集318份猪源样品,分离鉴定大肠杆菌275株。以氨苄西林、头孢噻肟等15种药物进行了药物敏感性实验,多重 PCR 方法进行系统进化分群。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分离株对四环素、氨苄西林和磺胺甲基异恶唑耐药最严重(83.63%、52.72%、51.27%),全部菌株对美洛培南、多粘菌素敏感,其中176 株菌表现为对3类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64.00%)。从仔猪腹泻样品分离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四环素、氯霉素及磺胺甲基异恶唑的耐药率显著高于健康猪和猪肉样品分离株的耐药率。大肠杆菌分离株主要为 A 群和 B1群。研究获得了吉林长春地区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基本流行病学数据,为指导养殖业的临床用药及耐药性监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牦牛源鲍氏志贺菌的鉴定及对BALB/c小鼠的致病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旨在对从待屠宰健康牦牛中分离的志贺菌进行鉴定及确定分离株的致病性.通过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血清型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以及BALB/c小鼠的LD50测定等方面对分离株进行系统鉴定,并对分离株进行电镜观察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形态染色、培养和生化特性符合志贺菌的特点,血清型鉴定为鲍氏6型志贺菌,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演化分析表明,分离菌株与人源鲍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亲缘关系近,而与其他动物志贺菌亲缘关系较远,分离株对BALB/c小鼠具有致病性,其LD50值为2.5×107.5 CFU,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常用抗生素无耐药性.本次试验首次从健康牦牛中分离的鲍氏6型志贺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与人源菌株亲缘关系较近,提示牦牛中分离的鲍氏志贺菌具有公共卫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江川县不同地区鸡源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从不同乡(镇)的6个鸡场采集疑似鸡大肠杆菌病的17份病料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形态学观察、小白鼠致病性试验和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从6个鸡场共分离到大肠杆菌17株,分离株对小白鼠有强致病性,均为强致病性菌株;分离株对15种常用抗生素显示出严重的多重耐药性,12耐1株,11耐2株,9耐3株,8耐4株,8耐以下共7株。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卡那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链霉素和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均在58.8%(10/17)以上。痢特灵、头孢呋辛钠、头孢他啶、氟苯尼考的耐药率低于17.6%(3/17),可作为江川县鸡大肠杆菌病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了解屠宰前鸡、猪源食品动物体内大肠杆菌耐药情况,分析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从广州市畜禽交易市场随机采集待屠宰鸡和猪的粪便样品,分离鉴定大肠杆菌,并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大肠杆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从658份猪源样品和133份鸡源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出731株大肠杆菌,其中猪源606株,鸡源125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731株大肠杆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谱广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对复方新诺明和四环素的耐药率为90.0%以上,仅对头孢西丁、黏菌素和阿米卡星较敏感(耐药率均低于3%)。鸡源大肠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新霉素、阿米卡星、萘啶酸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猪源大肠杆菌(P<0.05)。鸡源大肠杆菌中3耐及3耐以上的菌株占97.60%,猪源大肠杆菌占94.72%。结果表明,屠宰前畜禽体内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非常严重,以多重耐药为主,且耐药谱丰富多样。提示屠宰前畜禽携带的耐药菌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5.
细菌鉴定是细菌耐药性监测过程中的重要工作环节之一,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 MS)能够高效鉴定细菌。为了快速监测五家养殖场来源的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临床耐药特征,本研究利用MALDI-TOF MS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快速鉴定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并对其进行耐药表型检测。结果显示,MALDI-TOF MS实现了对临床分离菌株(31株大肠杆菌和34株肠球菌)的快速鉴定;鸡源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耐药情况最为严重,其次为羊和牛。其中,鸡源的大肠杆菌均对四环素(100%)和氨苄西林(91.67%)耐药率最高,肠球菌对苯唑西林(62.07%)耐药率较高。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动物源细菌临床耐药性表型严重程度有所不同,与此同时,MALDI-TOF MS技术可以同时实现对动物源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快速鉴定,值得在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检测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6,(12):95-98
为分析并比较我国5省份屠宰场鸡胴体分离的空肠弯曲菌的耐药状况,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鸡酮体空肠弯曲菌分离株对8类14组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表明:72株空肠弯曲菌分离株对8类14组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对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显示为高度耐药(环丙沙星98.6%、萘啶酸93.1%,四环素94.4%、多西环素90.3%,头孢他啶87.5%);对青霉素类、磺胺类显示为中等耐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45.8%,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44.4%);对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林可酰胺类显示为低耐药(红霉素2.8%、阿奇霉素6.9%,庆大霉素18.1%、链霉素4.2%,克林霉素4.2%);对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和氯霉素均显示为全敏感。72株分离株均对4种及以上抗生素有耐药性,共产生31种耐药谱型,其中以TET-CIP-NAL-CAZ-DOX型最多,占比22.2%。各省份之间耐药状况差异不明显。说明我国5省份屠宰场从鸡酮体分离的空肠弯曲菌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多重耐药菌占比较高,应加强鸡场养殖环节抗生素使用的监管,防止药物滥用,保障动物和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食品动物源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及耐药状况.采用生化鉴定、血清学及沙门菌invA基因PCR方法对分离自不同食品动物源菌株进行沙门菌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菌株对20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本次研究共鉴定出316株沙门菌,14个血清型,以鸡白痢、菲利斯河沙门菌和吉韦沙门菌为主;316株菌株对20种药物呈不同水平的耐药性,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链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奈啶酸、磺胺异噁唑等药物耐药率超过40%;95.5%的菌株呈多重耐药性;猪源、牛源菌株耐药性较禽源严重.以上情况说明,本次分离的食品动物源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广,菌株耐药性较为严重.临床上应把生长周期长的动物体内细菌作为耐药性检测重点,在食品动物生产上应谨慎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北地区动物源大肠杆菌分离菌株的耐药情况和各耐药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为有效防控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河北省某养殖场采集健康动物的粪便样本297份(鸡源48份、猪源249份),通过细菌分离纯化和PCR扩增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采用药敏试验确定分离菌株的耐药表型,并对其进行耐药基因检测、血清型鉴定、系统发育群分析、质粒复制子分型和基因分型鉴定。【结果】分离菌株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呈粉红色圆形菌落,经16S rDNA测序分析鉴定出129株大肠杆菌,其中92株大肠杆菌呈现多重耐药现象,主要以3~4耐为主,耐药基因以floR、tetA、qnrS和strB的检出率最高;多重耐药大肠杆菌以O132为优势血清型,系统进化群主要分布在A和B1群,主要流行质粒为IncFIB和IncN;经MLST分型获得27个ST型,主要为ST93型,其中12株序列型为未知型。【结论】河北地区健康动物肠道内大肠杆菌多重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其血清型众多,分子特征呈现多样性,仍需加强对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和分子特征的监测。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山西省范围内鸡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大肠杆菌分离株的基因型及其耐药现状,本试验从呈现典型鸡大肠杆菌病临床症状的病料中分离、鉴定出68株符合鸡源大肠杆菌生物特性的流行菌株,采用K-B法与双纸片确认法对分离的68株大肠杆菌分别进行药敏试验和ESBLs、AmpC酶耐药表型的筛选;采用PCR方法检测了分离株中质粒介导的ESBLs、AmpC酶的基因型。结果显示,分离到的68株菌对22种抗菌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耐药谱达7耐以上的有66,占总分离菌株数的97.06%;呈ESBLs、AmpC酶阳性和两者均阳性的菌株数分别为57(83.82%)、19(27.94%)和16(23.53%)株;检测出ESBLs阳性菌株携带的耐药基因型包括bla_(TEM)、bla_(OXA)和bla_(CTX-M-1/9),AmpC酶阳性菌株耐药基因型为bla_(FOX)型。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的68株鸡源大肠杆菌已对绝大多数种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且产ESBLs和AmpC酶菌株已普遍流行。山西省鸡源大肠杆菌中流行的ESBLs基因型与国内其他地区相关报道大体一致,而检测到的bla_(FOX)型AmpC酶基因在国内报道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兽医学报》2017,(2):272-277
为了解吉林省猪链球菌的流行情况,从屠宰场采集的猪咽拭子和鼻拭子样品中分离鉴定猪链球菌,并进行菌株血清型、基因型和毒力表型的鉴定,以及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分析。结果表明,从100份样品中共分离鉴定猪链球菌104株,其中29株鉴定为血清2型、9型和1型等几种常见的致病性血清型,其他75株不属于常见的致病性血清型。血清2型的菌株中,2株经鉴定为ST1基因型和mrp+epf+sly+毒力型,并经动物试验鉴定为强毒菌株;其他菌株均为ST28基因型和mrp+epf-sly-毒力型,具有中等毒力。血清9型的菌株,均为mrp-epf-sly-毒力型,动物试验鉴定均为强毒菌株。根据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的药敏试验结果,98%的猪链球菌分离株对四环素耐药;对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和链霉素的耐药率都在50%以上;对β-内酰胺类、氯霉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小于20%。总体分析,从屠宰场分离的猪链球菌强毒菌株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但是菌株多重耐药的情况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