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牦牛源鲍氏志贺菌的鉴定及对BALB/c小鼠的致病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旨在对从待屠宰健康牦牛中分离的志贺菌进行鉴定及确定分离株的致病性.通过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血清型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以及BALB/c小鼠的LD50测定等方面对分离株进行系统鉴定,并对分离株进行电镜观察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形态染色、培养和生化特性符合志贺菌的特点,血清型鉴定为鲍氏6型志贺菌,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演化分析表明,分离菌株与人源鲍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亲缘关系近,而与其他动物志贺菌亲缘关系较远,分离株对BALB/c小鼠具有致病性,其LD50值为2.5×107.5 CFU,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常用抗生素无耐药性.本次试验首次从健康牦牛中分离的鲍氏6型志贺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与人源菌株亲缘关系较近,提示牦牛中分离的鲍氏志贺菌具有公共卫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制备酸性红73新型人工抗原,试验采用N,N-羰基二咪唑(CDI)法合成酸性红73的免疫原和包被原,经紫外扫描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偶联成功,酸性红73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蛋白(OA)的偶联比分别为9∶1和5∶1。免疫后所得兔源多克隆抗体,采取双向琼脂扩散实验和方阵滴定法确定包被抗原和抗体的最适工作浓度分别为1∶4000、1∶8000。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中国川西北牦牛肉中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的携带情况及stx2的亚型和特征,试验将采集的204份川西北牦牛肉样品(各25g)增菌培养后,每份挑取5个可疑菌落,采用stx1、stx2双重PCR方法检测STEC,对分离株中的stx2分型并克隆测定stx2编码区序列。结果显示,在204份样品中分离出8株STEC,平均分离率为3.9%(8/204);存在4个不同的O血清型,分别为O38(4)、O50(1)、O74(2)、O150(1);在6株含有stx2的菌株中,其中有2株为stx2a型、4株为stx2c型。结果表明牦牛源分离株氨基酸序列与人源和牛源菌株同源性较高;由stx2A、B亚基的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可知,牦牛源分离株与人源、牛源菌株聚为一支,表明它们之间遗传距离相对较近,牦牛源stx2各自分布在自己的小分支中,表明牦牛源STEC stx2与人源和牛源stx2相比,尽管亲缘关系较近,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5.
为了解中国牦牛产志贺毒素的大肠杆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STEC)中主要黏附因子的流行情况,采用PCR方法对来自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健康牦牛的70株STEC的eae、saa、iha 3种与黏附相关的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并对部分含有相关黏附因子的阳性分离株的毒力基因进行了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牦牛STEC中saa、iha的阳性率分别为71.42%(50/70)和78.57%(55/70),无eae基因序列(0/70),saa、iha的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100%和93%~99%。健康牦牛分离的STEC无LEE毒力岛编码eae,其他的一些与黏附相关的主要毒力基因saa、iha的携带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杨丽娟  冉丹丹 《农技服务》2013,30(2):170-171
综述了实时荧光定量PCR在诊断动物病毒病、细菌病和寄生虫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建立鸭源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aemorrhagic E. coli, EHEC)O46分离株的实验病理模型并观察其在雏鸭体内的动态分布及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病理学变化。【方法】本研究以 O46分离株通过口服、肌肉和皮下注射3种途径感染10日龄健康雏鸭,感染剂量均为0.5 mL/只 (2×108CFU•mL-1),感染后2、4、6、12、24h剖杀、取样,以后每隔12h剖杀、取样并对剖解变化进行详细观察,在每个安排的时间点平行采集2只雏鸭的心、肝、脾、肺、肾、脑、食道、胸腺、十二指肠、空肠、盲肠、直肠、法氏囊、胰腺和气管等组织制备组织切片和超薄切片,通过H.E染色、醋酸铀、柠檬酸铅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对感染雏鸭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超微病理变化、细菌抗原定位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病理模型能复制出与自然感染相同的病例,除气管未检测到细菌抗原外,其余的组织均检测到细菌抗原,心、肺、脾、肾和肠道是感染的主要靶器官,抗原主要存在其感染细胞的细胞质中,阳性信号最早出现于心脏。尸体剖解、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病理学观察表明,雏鸭人工感染鸭源EHEC O46分离株后主要病理学损害为浆膜广泛性纤维素性炎症,心、肝、脾、肺、肾、法氏囊、小肠、胰腺、脑等器官充血、出血、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肝细胞、心肌细胞、肠上皮细胞等实质细胞变性、坏死或凋亡,法氏囊淋巴细胞减少。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可在心、肺、脾、肝和小肠中观察到大肠杆菌,其侵害的主要靶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肠道上皮细胞、心肌纤维细胞。【结论】鸭源EHEC O46分离株能使雏鸭发病和死亡,实验病理模型能复制出EHEC引起的出血性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症等病理变化,该分离株能在鸭体内进行大面积的侵嗜,心脏、肺脏、脾脏、肾脏和肠道是O46分离株感染的主要靶器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