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国内外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从已授权的专利、不育系研究、杂种优势和传粉研究4个方面阐述了国内外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现状.从现状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大豆不育系研究虽然起步晚,但进展快,不仅首先发现了最有利用价值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并很快转向实用化研究.同时,在制种技术等研究上获得突破.  相似文献   

2.
玉米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从系谱分析法、数量遗传学方法和分子标记法方面对玉米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中所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3.
植物杂种优势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种优势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文章对植物杂种优势分子机理研究从数量遗传学、基因表达差异分析、DNA甲基化分析和核质互作、小RNA等几个方面作一综述并对今后植物杂种优势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对近年来科学家在植物杂种优势机理方面的研究有一个全面、详尽的了解,并进一步促进植物杂种优势分子遗传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玉米遗传多样性与杂种优势群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杂种优势群划分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可以划分杂种优势群,并在结合育种实践的基础上构建杂种优势模式.分子标记技术已成为分析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工具.对不同分子标记系统的比较分析表明,SSR标记最适合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系谱分析方法、数量遗传学方法和分子标记技术是分析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常用方法.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并结合双列杂交和NC-Ⅱ方法对中国玉米种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当前玉米育种主要使用3个杂种优势群(DOM,Reid,Lancaster)或5个亚群(四平头,旅大红骨,BSSS,PA,Lancaster).  相似文献   

5.
甘蓝数量性状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Griffing(1956)双列杂交遗传交配设计第一种方案,配制了36个杂交组合,应用配合力分析、相关分析和遗传距离分析等数量遗传学方法,对甘蓝14种数量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个数量性状均具有杂种优势,其中单球重、全株重、净菜率等主要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值较高;14个数量性状中,除紧实度、净菜率2性状外,其余12个性状的F_1值都与双亲的平均值呈显著的正相关;14个数量性状中有10个性状具有明显的细胞质效应;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之门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只有在一定范围内扩大亲本间的遗传距离,才能增大杂种优势.甘蓝的杂种优势表现与亲本材料的一般配合力无关.试验中还选出几个对甘蓝育种和生产有价值的亲本和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6.
番茄杂种优势现象早已为国内外专家发现和利用,1959年黄小玲发表了番茄杂交组合力测定及杂种优势表现的报道,1963年黄真诒、徐鹤林社番茄杂种优势及其表现现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肯定了番茄一代杂种优势的利用价值.70年代以来,我国番茄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应用得到全面发展,番茄种子杂优化程度达到80%以上.番茄的早熟性既与番茄的经济性状有关,又与番茄本身的生育期有关,是一个受多基因控制,由多因素构成的综合性状.现通过这些性状对番茄杂种一代优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辣椒雄性不育的研究和利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辣椒雄性不育的类型其在细胞学,遗传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分析了辣椒雄性不育在杂种优势中的应用,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随着DNA分子标记的发展和应用,杂种优势的遗传研究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进展。在综述了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经典理论和假说的基础上,概括了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解释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一些新见解,如:上位性效应、遗传差异、QTL效应、基因表达调控、基因组的杂合性、遗传振动合成、基因网络系统、基因结构变化、基因组互补、遗传平衡、活性基因效应等理论或假说,并列举了部分理论及假说的分子遗传学证据。  相似文献   

9.
陆地棉不同铃期和铃位籽棉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关于陆地棉品种间 F1产量杂种优势的表现及其遗传机理 ,自 50年代以来 ,国内外曾作了大量的研究 ,但尚未见从生育动态和空间构成方面研究产量杂种优势的报道。本文从时空角度研究产量杂种优势 ,以深入了解杂种优势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特点 ,指导生产和选配优良组合。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本试验选用 4个栽培品种 (泗棉 3号、徐州 1 84、浙 9和中 1 3 ) ,5个美国引进材料 (51 8151 8 3、52 3 2、51 0 2和 51 0 5)和 3个自选系 (52 54、52 4 2和 52 58)及配制成的 1 7个杂交组合。1 .2 试验方法1 .2 .1 试验设计 田间试验于 1 995年…  相似文献   

10.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但是其形成的机理现在仍不十分明确.国内外学者根据农业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结果已经提出了多种杂种优势理论假说,但至今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观点.文中将主要从杂种优势的发现和研究,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上位性效应、甲基化作用、基因调控与杂种优势等方面介绍了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农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及其预测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植物杂种优势的利用是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最主要的措施之一,在几种主要农作物上获得了极大成功。有关杂种优势遗传理论的探讨从未间断,特别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在植物遗传领域的广泛应用,使人们对杂种优势的遗传本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文综述了杂种优势遗传机理研究、杂种优势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及其预测研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杂种优势预测对于杂种优势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杂种优势预测方法由于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限制了杂种优势的进一步利用。几十年来,育种工作者从亲缘关系、生态类型、生理生化和数量遗传等不同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预测杂种优势的方法。通过概述有关杂种优势预测,及数量性状、同工酶、分子标记亲本间遗传距离和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现状.对杂种优势预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水稻杂交育种技术的发展 ,除了人们对遗传学的了解外 ,更多的是对生殖系统的操纵。从固定杂种优势出发 ,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无融合生殖领域的研究动态 ,特别是近年来无融合生殖基因转移育种、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克隆等方面的新进展 ,提出了在水稻中开展无融合生殖研究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4.
从群体遗传的角度将杂种优势与近交衰退的定义进行类比,认为杂种优势应该用适合度来综合衡量。建立数学模型,推导出随机交配群体3种基因型RR、Rr、rr在不同适合度下的平衡状态,揭示杂种优势是群体中复等位基因存在的先决条件。发现杂种优势通过提高杂合个体的适合度,避免淘汰不同类型的基因,从而保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使群体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和进化潜力;让个体意义上的适应与群体层次的适应协调一致,深化了达尔文的个体选择思想。  相似文献   

15.
Upon the analogy of definition of heterosis and inbreeding depresstion in terms of population genetics,the heterosis is thought to be evaluated overall with fitness.By establishing a mathematical model,the equilibrium status of three genotypes of random mating population(i.e.RR,Rr and rr) under different fitness,which exposes that heterosis is the precondition for multiallele to exist in the population.The heterosis protects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makes the population owning a stronger self-control and e...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是从生产的角度出发理解杂种优势的,认为杂种优势就是指杂种F.代个体性状表现优于纯合基因型的情形。这实际上只是看到了杂种优势的现象,进一步分析会发现,杂种优势性状的共同点是有利于自然选择,即提高杂合子的适合度,这才是其本质。也即杂合子在穗长、穗粗、健壮等方面的优势只是适合度在性状上的表现,适合度才是基因型在自然选择中显示其生存优势的指标。该研究模型基于这一界定,使其可用数学表述,并以之为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7.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在杂种优势的利用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系统突破了传统人工去雄杂交育种的瓶颈,为棉花杂交种制种的商业化推广展现了光明的前景。详细阐述了棉花细胞质不育系和恢复系遗传学的研究及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线粒体基因、育性恢复基因相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以及恢复基因的遗传精细定位,育性相关基因的克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工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36个杂交红麻产量性状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株高与皮厚主要受显性效应控制;现蕾天数、鲜茎重、鲜皮重、干皮重受加性效应与显性效应共同控制;始果高度、茎粗则既不受加性效应影响,也不受显性效应影响;产量性状的狭义遗传率均较低.株高、皮厚、茎粗、始果高度等产量性状的狭义遗传率较低,育种中宜在高世代中选择.除现蕾天数外,其他产量性状的平均优势(Hpm)与超亲优势(Hpb)预测值均有正值,其中鲜皮重、干皮重杂种优势明显.F1代的生育期与产量呈负相关.株高与始果高度、茎粗、鲜茎重、鲜皮重、干皮重等性状以及鲜茎重、鲜皮重、干皮重与其他性状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表观遗传学的分子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是指不涉及DNA序列改变、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进行遗传的基因表达变化的遗传学分支领域。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DNA甲基化、组蛋白密码、染色质重塑和非编码RNA调控等方面。副突变、亲代基因印记、性别相关性基因剂量补偿效应和转基因沉默等都是典型的表观遗传现象。相关研究有利于揭示生物生长发育、多倍体植物基因组进化、杂种优势以及人类疾病等许多生命现象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合了小麦、大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成果,分析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分析结果和作物遗传育种理论及实践提出了利用小麦、大麦F2代杂种优势的设想及F_2代杂种优势育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