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枸杞酒酵母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筛选酿造枸杞酒的优良酵母菌种,从枸杞发酵醪中分离得到47 个酵母菌株,乙醇发酵试验初筛后得到5个性能较好的菌株.通过进一步的生理生化试验及性能测定,Y9和Y33菌株是发酵性能优良的菌株,尤以Y9菌株性能最好,其发酵酒含乙醇15% ,可耐15%~17%的酒精,可在60%的糖液中发酵.  相似文献   

2.
杏酒酵母菌种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酿造杏酒的优良酵母菌种,采用现代微生物技术从杳酒发酵醪中分离获得了17个酵母菌株,依其形状不同分为L,M,X等3类,经测定,性能最好的是L类,其发酵酒含乙醇10%,能耐8%-10%,酒精及42℃的高温,在61%的糖液中仍能发酵。  相似文献   

3.
以宁夏5个产区的酿酒葡萄为原料筛选可以降解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且具有优良酿酒特性的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酿酒酵母。初筛试验获得了10株酵母,复筛试验以EC作为唯一氮源筛选出6株EC降解能力较好的酵母菌株,最后通过产气试验和耐受性试验筛选出了2株发酵性能较好的菌株。经过18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后确定这2个菌株为酿酒酵母。使用筛选出的2个菌株发酵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并以商业酵母作为对照,测定其理化指标及EC含量;再通过GC-MS分析其香气物质并结合感官评价最终筛选出具有优良酿酒特性和降解EC功效的红葡萄酒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NXSC2和白葡萄酒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NXSC1。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合枸杞酒发酵的优良酿酒酵母,从枸杞自然发酵醪、枸杞叶及枸杞园土壤中采集样本。将分离的菌株形态初步鉴定为酿酒酵母的菌株通过杜氏小管发酵法、产酒精能力试验和耐受性试验,筛选出5株发酵性能好的酿酒酵母,以商业酵母 XR 作为对照,测定这5株菌所发酵枸杞酒的理化指标。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与香气活度值(OAV)分析果酒香气成分,筛选得到1株最佳酿酒酵母JY2,并进行分子鉴定。 结果表明:经菌株形态和26S rDNA的相似性比对后,JY2鉴定为酿酒酵母。JY2发酵的枸杞酒为金黄色,颜色饱满协调,澄清透明,口感柔和,香气馥郁。  相似文献   

5.
以啤酒糟为主要原料,经过初筛、复筛和多菌株优化组合发酵,筛选到7株发酵啤酒糟的优良菌株。最优组合发酵产物的粗蛋白含量高达40.9%,比对照提高42.5%,粗纤维降解率为30.2%。  相似文献   

6.
栾泰龙  郑焕春  李淑玲  崔巍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028-13030
[目的]筛选适于以橡子淀粉为发酵原料的高性能优良酵母菌种.[方法]从几种工业上较常用的酒精用酵母中,筛选适合于橡子淀粉质原料发酵的菌种,对它们的发酵性能、酒精产量、残糖含量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分析得出,南阳6号酵母较其他菌株的酒精产率高、残还原糖低,发酵性能优良;而兰州L166发酵性能较高,同时耐受性好,南阳6号与兰州L166是所选取的菌株中较适合橡子淀粉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菌株.[结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根据橡子原料中成分的不同对相应菌种加以选用.  相似文献   

7.
检测酿酒酵母FM-S-115、FY4和Lmb-1的耐糖、耐乙醇和耐SO2特性,再接种到黑莓汁中观察实际发酵效果,综合对比丹麦生物科技公司的商业发酵剂酵母RHYTHM.nsac,筛选出1株性能更优良的菌株FM-S-115.以加糖量、酵母添加量和发酵温度3个因素优化发酵条件,考察主要营养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变化,得出最适发酵工艺.结果表明,FM-S-115为最适发酵菌种,加糖量8%、接种量7.0%,20℃是最适发酵温度,该条件下发酵的果酒口感协调、色泽鲜艳、乙醇度适宜.  相似文献   

8.
绿色木霉(Y96301)、米曲霉(L96201)、白地霉(Y96101)、产朊假丝酵母(P96401)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Y96301在产酶培养基上具有较高的纤维素酶(CMCase、FPase、βGase)活性,其中CMC酶活力可达到4511IU,FP酶活力可达到1049IU,纤维素降解率为26.9%。在三七糠培养基进行混菌发酵试验表明,L96201、Y96101、P96401是Y96301的最佳配伍菌株。在30℃、pH6的条件下,培养28h可使产品纯蛋白含量达到22.13%,纤维素降解率为30.7%。该发酵产品经喂猪初步试用,适口性好,可部分替代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适合橙汁果酒发酵的菌种,从橙汁发酵醪液中纯化出酵母菌,采用杜氏管法、CO2失重法及感官评定法进行筛选。通过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对菌株进行鉴定,并对菌株进行耐受性研究。结果表明:从发酵醪液中分离出4株酵母菌,经过初筛及复筛得到一株发酵能力强、还原糖利用率高、果酒风味柔和等优良特征的酵母菌,编号为 FJ-20,鉴定为酵母属的绮丽酵母。该菌株对酸的耐受能力为 pH2.5,对酒精的耐受能力为10%vol,对氯化钠耐受能力为11%,对蔗糖的耐受能力为35%。该菌株发酵能力强、还原糖利用率高、果酒风味柔和,发酵产香浓郁,适合作为橙汁低纯果酒的酿造酵母。  相似文献   

10.
运动发酵单胞耐酸菌株的诱变筛选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运动发酵单胞菌原始菌株(ZM6)的耐酸驯化、紫外诱变、小型初筛和复筛,获得一株耐酸突变菌株ZM6-3-2.通过突变菌株与出发菌株以及酵母发酵性能的比较表明,ZM6-3-2的发酵蔗汁性能显著优于ZM6菌株和工业生产乙醇的酵母,其最终乙醇质量浓度为56.64 g.L-1,比ZM6菌株的52.18 g.L-1提高了4.46 g.L-1,而且最终乙醇质量浓度、总糖出酒率、总糖利用率均比酵母高出约10%.通过正交试验对该耐酸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并进行验证,发现含250 g.L-1总糖、10 g.L-1酵母膏、2 g.L-1KH2PO4、0.5 g.L-1(NH4)2SO4、1 g.L-1MgSO4.7H2O,pH 5.5的培养基最有利于ZM6-3-2的发酵,发酵时间短,产乙醇多.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NaHCO_3溶液对新疆枸杞和枸杞幼苗进行碱胁迫处理,分析碱胁迫对新疆枸杞和枸杞幼苗的生长、无机离子和有机溶质质量摩尔浓度及其渗透调节贡献率的影响,研究两种枸杞对碱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结果表明:轻度胁迫促进了两种枸杞的生长,随胁迫强度的增加两种枸杞生长受到抑制。NaHCO_3胁迫下两种枸杞均表现出有效的渗透调节机制,Na~+对新疆枸杞和枸杞根渗透调节的相对贡献最大,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7.44%和11.66%;有机酸对渗透调节的贡献仅次于Na~+,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0.72%和9.97%;可溶性糖也在新疆枸杞和枸杞根部渗透调节中发挥了一定作用,轻中度胁迫下葡萄糖对新疆枸杞根渗透调节贡献最大,重度胁迫下蔗糖贡献最大。各盐分,蔗糖对枸杞根渗透调节贡献最大。在对照和轻中度胁迫处理下,脯氨酸对新疆枸杞和枸杞根渗透调节的贡献可忽略不计,但在重度胁迫下脯氨酸的贡献率显著提高,且脯氨酸在新疆枸杞根部渗透调节中的作用更为明显。新疆枸杞对抗NaHCO_3胁迫的能力强于枸杞,新疆枸杞对NaHCO_3胁迫较强的抗性与其更高的Na~+、脯氨酸、有机酸等渗透调节剂的积累效率及这些渗透调节剂在渗透调节中的更为突出贡献有关。  相似文献   

12.
黑果枸杞天然林整形修剪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种方式对天然黑果枸杞进行了整形修剪试验。研究表明,整形修剪一方面使黑果枸杞短结果枝比例增加,最高达到50.8%,另一方面使结果枝分布均匀;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指标的增长量与修剪最具相关性的是冠幅(R2为0.965);3种修剪方式即保留丛生枝1枚(Ⅰ)、3枚(Ⅱ)、5枚(Ⅲ)和不修剪7枚(CK)相比,修剪方式Ⅲ的单株鲜果产量增加量和百果重最高,分别为29.0 g.a-1和23.8 g。  相似文献   

13.
枸杞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三十多年来国内枸杞新品种培育的现状和研究进展,包括单株选育、杂交育种、远缘杂交、倍性育种、诱变育种、转基因育种。为枸杞育种工作的开展及相关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现代分子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的结合,将使枸杞育种工作呈现出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白粉病菌的系统进化、致病机理及防控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基因资源,采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科赫法则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省周口地区野生红果枸杞白粉病的致病病原菌生理小种类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致病菌分生孢子呈长椭圆形,大小为(12.5~16)μL×(17.5~21.5)μL。其克隆获得目的序列长度为548 bp(GenBank:KX579506.1),与已报道的穆氏节丝壳属白粉病菌JX546296.1、AF073358.1、AF455748.1和AB022380.1的ITS序列同源率分别为86.39%、87.21%、86.68%和80.19%。初步确定该病原菌属穆氏节丝壳属。  相似文献   

15.
枸杞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永祥  商希礼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834-5836,5840
综述了枸杞多糖在提取纯化、组分分离、组成分析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探讨新疆枸杞水浸液及其与三七浸提成分复方后的抗衰老作用.采用D-半乳糖皮下注射法建立衰老实验动物模型,以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对照组和给药后小鼠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并以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小鼠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同时进行了实验动物抗疲劳实验检测并观察了肾脏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新疆枸杞单味及其与三七复方给药后小鼠血清SOD,MDA及抗疲劳等指标均与衰老模型组不同(P<0.05或P<0.01).给药组与衰老模型组小鼠肾小球形态大小、基底膜厚度、内皮细胞窗口分布均有显著差异,新疆枸杞与三七复方后抗衰老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吡虫啉在枸杞中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吡虫啉在枸杞上使用后的残留动态,在宁夏、内蒙古和甘肃同时进行残留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在枸杞中的残留消解完全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在枸杞鲜果上的半衰期为3.0~3.4d,在枸杞干果上的半衰期为2.9~5.0d;按推荐剂量施用的情况下,在枸杞中的残留为0.004 2~0.403mg/kg。吡虫啉在枸杞中最高残留限量(MRL值)推荐值为1mg/kg。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液培养枸杞(Lycium barbaum L.)幼苗,测定在盐胁迫下加入牛磺酸后枸杞幼苗的先合特性、细胞膜相对透性、膜脂过氧化产物以及膜系统保护酶的含量.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枸杞幼苗的光合速率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加,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提高.加入外源牛磺酸后,可以降低枸杞幼苗的细胞膜相对透性和MDA含量,部分代替保护酶的作用,使SOD和POD的活性有一定降低,对细胞膜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并提高枸杞幼苗叶片的光合效率.因此,外源牛磺酸可以缓解盐胁迫对枸杞幼苗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枸杞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陶大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16-6818
枸杞多糖(LBP)对机体的免疫系统有积极的调节作用。综述了LBP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空斑形成细胞、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受体表达、红细胞免疫、信号传导、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等的影响。LBP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红细胞免疫有促进作用,能促进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空斑形成细胞、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的功能发挥,在受体表达、信号传导、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