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轻简化育苗移栽方式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三熟制地区稻稻油茬口矛盾突出、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探索油菜轻简化育苗移栽技术,以常规育苗移栽方式为对照,研究穴盘育苗、免耕打穴定植、翻耕开行摆苗等轻简化育苗移栽方式对油菜株型、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条件下,打穴定植处理的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生物量、单株有效角果数、产量比常规移栽处理显著或极显著减少,分枝高度略有增加,其中以穴盘苗打穴定植不覆土处理的产量降幅最小。翻耕条件下,开行摆苗处理的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产量比常规移栽处理显著下降。苗床苗常规移栽处理的产量最高,苗床苗开行摆苗处理的产量次之,穴盘苗开行摆苗处理的产量最低,但开行摆苗处理的移栽效率远远高于常规移栽。因此,综合来看苗床苗开行摆苗移栽技术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指针夹紧式穴盘苗移栽爪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提高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的作业效率和质量,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气动技术的指针夹紧式移栽爪机构.阐述了移栽爪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完成了对主要部件的结构设计和参数选择.穴盘苗移栽试验结果表明,移栽爪的设计能够满足穴盘苗的移栽工艺要求,工作性能可靠,移栽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3.
温室穴盘苗移栽机械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帮助科研人员开阔移栽机械研发思路,系统了解温室穴盘苗移栽机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从而查漏补缺,着力提升我国温室钵苗机械化移栽水平。采用文献综述和归纳总结的方法,对国内外温室穴盘苗移栽现状和代表性装备进行对比,同时对穴盘苗移栽关键技术部件研究进展进行梳理。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穴盘苗移栽领域相关标准缺失引起的栽培模式、装备作业评价标准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移栽机研发难以为继;已有装备功能单调,智能化程度低,无法自动完成钵苗质量检测、分级、计数、补苗等一机多用功能;移栽机设计缺乏整体布局规划和移栽策略、工艺流程优化,致使机器体积庞大,适用性不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尽快制定温室穴盘苗移栽标准,规范行业发展;加速以机器视觉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应用,提升机器功能和智能化程度;加强移栽机整体设计和作业流程优化。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旱地穴盘苗移栽的作业效率,介绍了一种旱地穴盘苗自动移栽机,通过对自动移栽机工作流程的研究分析,结合可编程控制器PLC,对该移栽机进行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完成了梯形图的编制。整机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能够高效率地进行穴盘苗的移栽作业。  相似文献   

5.
温室穴盘苗自动移栽输送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以目光温室和蔬菜大棚为主的设施蔬菜花卉产业发展迅速,但穴盘苗移栽作业仍以手工为主,使用的劳动力多,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要实现产业化生产,移栽作业必须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在参考国外穴盘苗移栽机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穴盘苗移栽输送系统进行了设计,包括穴苗盘定位输送装置的设计、花盆定位输送装置的设计、步进电机和光电传感器的选型等,并利用PLC完成厂输送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最后试制了样机进行了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6.
工厂化生产组培苗的成本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厂化生产组培苗技术能否大面积应用,往往受到成本的制约.据分析,培养基、水电费、人工工资、耗材、固定资产折旧、营销与管理费6项是工厂化生产组培苗的主要直接成本,污染损失和炼苗过程中的损失是最主要的间接成本.提出了以减少培养基试剂用量,减少高价药品用量;加强组培环境质量管理,减少污染造成的损失;根据组培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合理安排生产周期,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温度条件,降低能耗为重点的"减量、减损、降耗"的成本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7.
针对吊杯式移栽机喂苗机构抛投穴盘苗准确率低下的问题,在吊杯式移栽试验台上进行投苗试验,用高速摄影机对穴盘苗从喂苗机构落苗口到栽植器的运动轨迹进行拍摄,采用图像后处理技术分析穴盘苗质量、穴盘苗植株高度和喂苗杯速度对穴盘苗抛投运动的影响,并进行正交试验,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影响喂苗机构抛投穴盘苗准确率的投苗参数最佳组合。结果表明:1)穴盘苗高度、穴盘苗质量和喂苗杯速度影响抛投过程中穴盘苗的姿态和运动轨迹,并对水平位移产生较大影响。栽植器接苗时穴盘苗的水平位移区域为[30,50]mm,喂苗机构落苗口相对于栽植器接苗点水平位移(L)为32.1mm≤L≤42.8mm;2)影响喂苗机构抛投穴盘苗准确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穴盘苗高度、穴盘苗质量和喂苗杯速度;当喂苗杯速度为0.184m/s、穴盘苗质量为(20±4)g、穴盘苗高度为(130±10)mm时,投苗准确率达到99%。  相似文献   

8.
辣椒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的设计及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吊篮式半自动移栽机移栽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辣椒穴盘苗自动移栽机,该机在原有的吊篮式半自动移栽机的基础上,安装自动取喂系统,设计成自动移栽机,取代人工进行取喂穴盘苗.自动取喂系统中,机械手将穴盘苗从穴盘中取出,并输送到喂苗位置;机械手打开,穴盘苗落入苗筒中,苗筒将穴盘苗喂入吊篮内;地轮驱动栽植器转动,穴盘苗被栽入土穴内,完成自动移栽.采用苗龄61d的"早红一号"辣椒穴盘苗进行田间移栽试验,‘早红一号’平均苗高为165.2mm,拖拉机行驶机速度为1.2km/h.试验结果显示:取苗成功率为98.18%,喂苗成功率为96.30%,栽植频率为77株/min,栽植成功率为96.97%.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蔬菜农艺要求与机械移栽相融合,以6个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对番茄穴盘苗生长指标和掉落损失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6个番茄品种中,以合作903的穴盘苗基质掉落损失率较小,叶片茎秆损伤也较小,可作为机械移栽优选品种。番茄苗龄60d时,穴盘苗茎粗、叶片数、株高综合指标最佳,此时基质含水率50%掉落损失率较小,适合机械移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条件下,穴盘苗与裸根苗移栽杂交棉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特征。[方法]在大田栽培条件下对穴盘苗与裸根苗移栽杂交棉设置5个密度处理,结合其产量特征进行模型拟合和图表分析。[结果]密度对2种方式的移栽棉个体产量性状均可以很好地用函数模型表示;裸根苗移栽棉叶枝产量较穴盘移栽苗高,2年结果均表现出随密度增加裸根苗产量高于穴盘苗。[结论]穴盘移栽苗的生长竞争效应大于裸根苗移栽棉。从节本增效角度出发,裸根苗移栽更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穴盘苗变形滑针式取苗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半自动移栽机受到人工取苗的限制,单行移栽频率约为45株·min-1,生产率较低.对于穴盘苗移栽,自动取苗代替人工取苗是穴盘苗移栽机械的发展趋势.取苗器是自动取苗系统的末端执行器,其结构及作业条件对穴盘苗取苗成功率的影响直接关系到移栽机械的作业质量.设计了变形滑针式取苗器,运用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获得了该取苗器的取苗成功率、影响取苗成功率的显著因素及最佳取苗工作条件.正交试验选取穴盘苗苗龄、苗钵含水量、取苗夹持角度、取苗速度和取苗滑针数这5个因素,结果表明:变形滑针式取苗器平均取苗成功率达83.61%,影响取苗器成功率的显著因素有取苗滑针数和苗龄,取苗夹持角度影响其次,最佳取苗工作条件以25 d穴盘苗苗龄、4根取苗滑针以36°取苗夹持角度为宜.  相似文献   

12.
南疆育苗移栽杂交棉叶枝性状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天杂26号棉花品种为试材,在裸根苗移栽和穴盘苗移栽2种栽培方式下,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棉花第1~9节位叶枝长度、叶枝籽棉重量和叶枝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穴盘苗移栽棉和裸根苗移栽棉的单株叶枝籽棉重及有效叶枝数量均随栽培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其中穴盘苗移栽棉的降低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3.
黄瓜作为北京地区主要的设施蔬菜种类,具有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等优势。育苗移栽是黄瓜主要的栽培方法。本文通过观测黄瓜穴盘苗从播种到定植前"2叶1心"的生育积温及生长发育情况,初步总结了黄瓜穴盘苗的有效积温,为安排合理的播种期提供数据支持,并提出了穴盘育苗过程中的促根、控徒长、施肥等3个关键时期,为培育健壮黄瓜穴盘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扩大移栽机适用性,实现对多种规格蔬菜穴盘苗的自动取喂苗作业,本文设计了一款蔬菜移栽机可调式喂苗装置。【方法】设计了带有可调节取喂苗爪的取喂苗臂,优化了喂苗爪的相关参数,并进行了运动学分析。通过调节取喂苗臂上的取喂苗爪数量及间距,选择不同的PLC控制程序,可以配套使用不同穴孔数的穴盘。通过对取喂苗工作过程分析,综合考虑影响喂苗成功率的关键性因素,以苗坨含水率、穴盘苗苗高、苗针入土深度为试验参数,选取72、105、128穴规格的生菜穴盘苗为试验对象,进行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正交试验,探究各因素对喂苗成功率的影响。【结果】当穴盘苗基质含水率(w)为40%、苗高为50 mm、入土深度为38 mm时,可调式喂苗装置的喂苗成功率最高,72、105、128穴生菜穴盘的喂苗成功率分别为95.83%、96.19%和96.48%。【结论】可调式喂苗装置设计符合蔬菜移栽机取喂苗的技术要求,移栽效果较好,可为通用全自动蔬菜移栽机的研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苗床准备、组培瓶苗移栽、水分管理、营养管理、温度控制、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等方面总结了智能温室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全自动移栽机的穴盘输送和精确定位问题,设计了可适应不同规格穴盘的自动输送机构。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步进电动机,实现穴盘苗的精确定位和输送。机械手、输送机构和栽植机构在控制系统作用下相互配合,完成自动移栽。最后进行了穴苗盘自动输送机构的性能试验,验证了穴盘输送机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中国蔬菜穴盘苗全自动移栽作业中取投苗装置复杂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穴盘苗夹茎式自动取投苗机构,并分析了该机构的工作原理,建立了运动学模型;以运动学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MATLAB GUI模块开发了取投苗机构辅助优化软件,基于该软件通过人机交互分析了主要结构参数对苗夹尖点运动轨迹和运动特性的影响,得到了各结构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18.
穴盘苗自动取苗机械手的设计与仿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的移栽机械取苗、喂苗主要靠人工完成,作业效率低,难以实现大面积移栽,因此研究移栽机械的取苗自动化迫在眉睫。对取苗机械手取苗、送苗机构进行优化设计,通过PLC控制技术自动完成取苗、喂苗,实现穴盘苗的自动化移栽。应用ADAMS对机械手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及合成运动的轨迹分析,确定了最优的工作速度,验证了机械手设计的合理性,完成取苗机械手样机的试制。对影响机械手取苗成功率的气体压力、穴盘摩擦角、主针宽度以及手臂的角度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气体压力0.4 MPa、手臂的角度在30°、穴盘摩擦角度为35°时取苗成功率最高,该移栽机械手能够满足穴盘苗的自动化移栽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设计机构合理的穴盘苗自动移栽机取苗装置,以新疆地区大面积种植的石番36番茄穴盘苗为试验对象,对穴盘苗的苗高、株高、叶面展幅、茎粗等形态参数和穴盘苗的基质含水率、不同含水率的翻转比、摩擦角以及穴盘苗的基质顶出力和抗压力等物理特性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穴盘苗壮苗的平均株高为181.2 mm,叶面展幅99.4 mm,茎粗3.3 mm,真叶片数3~5张;经过试验验证,得出基质含水率的适宜范围为25%~35%,基质顶出力的范围为1.2~3.0 N,基质抗压力的范围为1.5~6.0 N,摩擦角的范围为30°~40°,含水率为30%时穴盘苗的翻转比范围为9.6~15.0。  相似文献   

20.
穴盘苗生产 发芽 "蒙娜丽莎"种子发芽适温是18.5~21.0℃,发芽时间需10~14天.播后覆盖蛭石有助于提高发芽效果. 生长 18.5~21.0℃的栽培温度一直可持续至穴盘苗生产的第三阶段,第四阶段为了炼苗,在移栽前将栽培温度降至15.0~1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