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手是热带、亚热带植物,为芸香科植物香橼的变种,是兼具观赏和药用价值的特种作物,我国南方多于庭园或果园中作观赏植物栽培。佛手果皮和叶含有芳香油,有强烈的鲜果清香,可作为调香原料;其果实及花朵均性味辛、温,含挥发油及橙甙等成分,具有芳香理气,健胃止呕,化痰止咳功用,可用于消化不良、舌苔厚腻、胸闷气胀、呕吐咳嗽以及神经性胃痛等病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闹羊花,为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别名黄杜鹃、羊不食草、六轴子、八里麻等。含木毒素、石楠素等剧毒成份,花、果、根、茎、叶都可入药,花药名“闹羊花”,性温味辛,有剧毒,有止痛杀虫作用,外用治癣;果药名“六轴子”,性温,味苦,有剧毒,有散瘀消肿、祛...  相似文献   

3.
<正>香橼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具药食兼用特性。其药用价值在《本草图经》中有记述,有理气和中、化痰止咳功效[1],民间百姓常用香橼配蜂蜜治疗胃腹胀痛、呕吐、咳嗽等,同时香橼果皮清香、果肉鲜甜清脆,受到广大市民喜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香橼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种植香橼的农户越来越多,成为了临沧市临翔区老百姓的“钱袋子”。香橼果实在临沧以食用为主,药用为辅,  相似文献   

4.
金秋时节,是佛手成熟收获之际,它那金黄色的果实,形似紧握拳头状或展开似手指状,既不似佳妇丽人纤纤玉手,又不似阳刚之气男人有劲之手,恰好似弥陀佛那珠圆玉润的肥手,古人称其谓“佛手”。佛手又名佛手柑、佛手果、蜜萝柑、福素柑、五指柑等,为芸香料柑桔属香橼的...  相似文献   

5.
1.不同品种杏果的耐藏性 杏果可按成熟期、果实颜色、肉质、肉核粘着度及有无茸毛等分类.以肉质分,有水杏类、肉杏类、面杏类.水杏类果实成熟后柔软多汁,适于鲜食,不耐贮运,面杏类果实成熟后果肉变面,呈粉糊状,品质较差;肉杏类果实成熟后果肉有弹性、坚韧、皮厚,不易软烂,较耐贮运,且适于加工.以果面茸毛分,无毛杏果面光滑无毛,有蜡质或少量果粉,擦之有光泽,果肉坚韧,较耐贮运.  相似文献   

6.
利用超声波辅助水提取技术,以腌制佛手果为原料,考察提取时间、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佛手果低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对佛手果低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从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结果以及节约能源角度,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 h,超声时间20 min,提取温度80℃,料液比1∶8,在此条件下,佛手果低聚糖得率为5.99(±0.15)%。采用体外结合胆酸盐实验评价佛手果低聚糖的降血脂功能,结果显示,佛手果低聚糖对胆酸钠(SC)、牛磺胆酸钠(STC)的吸附能力较强,其结合量分别为20.30(±0.39)、19.61(±0.71)μmol/mg,对甘氨胆酸钠(SGC)吸附能力较弱,其结合量只为14.38(±2.23)μmol/mg,提示佛手果低聚糖可能具有一定的降血脂功能。  相似文献   

7.
从福建的橄榄(CanariumalbumRaeusch.)根部鉴定出植物线虫9个种:嗜菌茎线虫(Ditylenchusmyceliophagus)、光端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leviterminalis)、咖啡根腐线虫(Pratylenchuscoffea)、塞氏纽带线虫(Hoplolaimusseinhorsti)、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dihystera)、木亡果拟鞘线虫(Hemicriconemoidesmangiferae)、弯曲针线虫(Paratylenchuscurvi-tatus)、突出针线虫(Paratylenchusprojectus)、巴基斯坦毛刺线虫(Trichodoruspakistanensis).除双宫螺旋线虫和木亡果拟鞘线虫外,有7个种为我国橄榄上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8.
<正>诗人余光中说"桃源山水秀,永春佛手香"。永春佛手茶,产于著名乌龙茶主产基地——福建省永春县,系乌龙茶中的名贵品种之一。因其叶大如掌、形似香橼柑,始种于佛寺,故称"佛手"。永春佛手茶,又名香橼种,别名雪梨,系乌龙茶中风味独特的名贵品种之一,其发源地是永春达埔镇狮峰村的狮峰岩寺,它的制作技艺在泉州市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榜上有名。然而,对于许多人,永春佛手茶可以说是养在深闺人不识,它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文化?茶师们又是如何与时俱进,把它传承并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金华是"中国佛手之乡",1999年佛手种植面积已达120hm2,所产佛手形状、色泽、香味、贮藏性及药用价值诸方面均胜于闽、粤、川、贵等地,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素有"果中珍品,世上奇卉"之称.金华佛手外观金黄色,芳香浓郁;果实形如人手,千姿百态,是闻香观果的特有珍品,也是不错的中药材,具有理气化痰、舒肝健胃、延年益寿之功效.  相似文献   

10.
佛手别名五指柑、佛手柑、手柑,佛手香橼、蜜筩柑、福寿柑、密罗柑、飞穰、佛手橘、手橘,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芸香科柑橘属香橼的一个变种。原产地中国。佛手是良好的常绿冬季观果植物,有"春飞白雪花,秋吐黄金实"的美誉。佛手实属药、食和观赏兼用的中国特产果木之一。  相似文献   

11.
向阳佛手     
正行走在向阳乡间的古道上,目下是漫山遍野黄橙橙的佛手树,形态各异,姿态万千,或如合掌作揖、或如兰花玉手、或如双手抱拳.彰显着优雅而神秘的气质,这里,便是向阳村的佛手基地。佛手果可以观赏,可入药,常作为祭拜用品。因其外形像佛手,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雅称"金佛手"。其花洁白晶莹,薄如蝉翼其叶色泽苍翠,四季常青;若作为盆景摆放,不仅妙趣横生且观赏周期长。向阳乡种植佛手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乡里成立了佛手合作社,并创建了  相似文献   

12.
佛手属荟香料柑橘类常绿小乔木,因其果实酷似人的手指而得名。在古代,佛手被列为贡品,在寿星图中作为吉祥物与仙桃同列。佛手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佛手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其根、茎、叶、花、果均可人药,具有理气、行气、止呕、健脾、化啖等功效,可加工凉果、饮料和酿酒等,应用前景广阔。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龙眼(Dimocarpus longan)果实经过浸钙、紫外线B区(UV-B)辐射和温烫处理,探讨3因素处理对龙眼果实低温冷藏效果和果实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处理均降低了果实质量损失率,提高了果实好果率;对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和固酸比(TSS/TA)无显著影响,而在第0 d降低了果肉可滴定酸含量(TA),第5 d后提高了果肉TA;各因素处理均降低了果肉丙二醛(MDA)含量;浸钙处理提高了果肉PPO活性,温烫处理降低了果肉多酚氧化酶(PPO)活性,UV-B辐射处理则基本上不影响果肉PPO活性;各因素处理降低了果肉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但不影响果肉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见,各因素处理能改善龙眼果实贮藏效果和减轻果肉活性氧损伤,浸钙、UV-B辐射和温烫处理组合是最优的处理组合;活性氧清除可能由其他非酶体系完成。  相似文献   

14.
1.不同品种杏果的耐藏性 杏果可按成熟期、果实颜色、肉质、肉核粘着度及有无茸毛等分类。以肉质分,有水杏类、肉杏类、面杏类。水杏类果实成熟后柔软多汁,适于鲜食,不耐贮运,面杏类果实成熟后果肉变面,呈粉糊状,品质较差;肉杏类果实成熟后果肉有弹性、坚韧、皮厚,不易软烂,较耐贮运,且适于加工。以果面茸毛分,  相似文献   

15.
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36个杂交红麻产量性状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株高与皮厚主要受显性效应控制;现蕾天数、鲜茎重、鲜皮重、干皮重受加性效应与显性效应共同控制;始果高度、茎粗则既不受加性效应影响,也不受显性效应影响;产量性状的狭义遗传率均较低.株高、皮厚、茎粗、始果高度等产量性状的狭义遗传率较低,育种中宜在高世代中选择.除现蕾天数外,其他产量性状的平均优势(Hpm)与超亲优势(Hpb)预测值均有正值,其中鲜皮重、干皮重杂种优势明显.F1代的生育期与产量呈负相关.株高与始果高度、茎粗、鲜茎重、鲜皮重、干皮重等性状以及鲜茎重、鲜皮重、干皮重与其他性状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金彩瓜别名灯笼瓜、福寿瓜、鼎足瓜、香炉瓜,为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该瓜叶为全缘叶,有软毛,茎横切面圆形,花圆筒形,花冠黄色,果面桔红色,脐部灰白色,果肉橙黄色,瓜形上圆下方,中间有带痕,下部有3~5个小包凸起,瓜皮有红、白、褐、黄、青绿、蓝等多种颜色,十分美观。种子长1.6~2.2cm,最低发芽温  相似文献   

17.
正柑橘大实蝇是国内外重要检疫性害虫,在发生区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本文对其发生危害特点及规律进行了归纳说明,提出了一整套防治的方法、措施。一、分布与危害柑橘大实蝇主要分布于西南和华中各省,如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北方陕西省也有发生。它为害柑橘属多种果树的果实,如甜橙、酸橙和柚子,有时偶尔也为害柠檬、香橼和佛手。以幼虫在果实内穿食瓤瓣,常使果实未熟先黄,提前脱落,被害果极易  相似文献   

18.
佛手柑又称佛手、五指柑、佛拳,为芸香科柑桔屑香橼的变种,原产于中国和印度,在我国广东、福建、安徽、广西、浙江、四川和云南等地有广泛栽培,因其果实呈掌状分裂,形状奇特,似观音手指,或握拳如如来拳头而得名,佛手的变异很多,掌状裂称“佛手’或“长佛手”,不完全分裂称“佛拳”。佛手是名贵的中药,其果实适合制成果蜜、  相似文献   

19.
<正> 荷兰豆是豆科豌豆属草本植物,主要食用嫩荚。其茎中空而质脆,蔓性株高170—190cm,羽状复叶,总状花序,白色蝶形花,果荚月牙形,果肉质厚无纤维,荚长6.5—8.0cm,宽1.5cm,厚0.8—10cm,每荚5—6粒种子。喜冷凉、湿润不耐严寒高温,生长温度0—28℃,适温6—18℃,花期16—22℃,超过26℃影响品质。  相似文献   

20.
正香橼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是常绿小灌木或小乔木植物,生长于海拔1 700 m以下的高温多湿环境,是食药同源特色水果。香橼作为水果,色泽金黄、芳香四溢、爽脆甘甜。香橼与佛手有相同食疗作用,具有疏肝理气、宽胸化痰、除湿和中的功效,主治食滞呕逆、胸腹胀痛、咳嗽痰多、水肿脚气等多种病症。香橼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加之近年来食药同源的养生食品备受人们欢迎,因此香橼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漾濞县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