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葛博文  阎力君 《特产研究》2023,(2):137-140+148
丁酸盐作为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对动物肠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其绿色、安全和无耐药性的特点可作为抗生素替代品。本文详述了丁酸盐通过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调节肠道炎症反应、抑制肠道肿瘤生长、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及抗腹泻等方面来调节畜禽肠道健康,并对近些年在仔猪及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丁酸盐在后抗生素时代的畜禽生产中发挥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多糖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中,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成分。多糖难以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需经肠道菌群降解后被吸收并产生活性,反过来,多糖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保护肠黏膜屏障,增加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发挥其益生元作用,维持人体健康或有助疾病治疗。本文将关注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为多糖的益生元作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肠道菌群与仔猪腹泻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仔猪肠道菌群的分布、肠道菌群的作用、其与动物的生产性能、仔猪的腹泻关系及调控措施等。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仔猪肠道菌群的分布、肠道菌群的作用、其与动物的生产性能、仔猪的腹泻关系及调控措施等。  相似文献   

5.
余欢  李辉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18-20,29
肠道微生物与机体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它们不仅在机体的消化吸收方面发挥作用,而且在机体免疫、营养物质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调节作用。近年来,随着宏基因组研究的快速发展,人们利用宏基因组在动物肠道菌群上进行了广泛研究,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其在生理代谢途径中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更全面的认识。综述宏基因组在肠道微生物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动物生产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洪 《中国畜禽种业》2012,8(9):124-125
健康的鸡群肠道菌群使动物与菌群保持动态的微生态平衡。本文从疾病、饲料和抗生素三个方面分析了鸡群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旨在预防和治疗该类型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燕麦在改善肠道功能、预防便秘、调节肠道菌群以及防治肠道疾病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该研究从燕麦对肠道健康的方面进行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8.
含硫氨基酸(SAA)作为动物体内重要的功能性氨基酸,具有促进营养物质在肠道消化吸收和代谢,维持肠道正常形态结构,增强肠道紧密连接蛋白通透性,增强肠道机械屏障和生物学屏障等功能,对动物生长发育及机体免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含硫氨基酸在动物肠道代谢、对肠道形态结构、肠道微生物影响等方面展开综述,旨为其动物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动物肠道作为一个典型的、独特的环境,其肠道微生物的优势菌群是放线菌。过去将动物粪便为对象开展肠道放线菌资源研究的极少。本文对动物肠道放线菌的研究价值、菌种的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物质做了简要概述,其中肠道放线菌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菌株较多,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还具有抗菌性,且酶活性比例较高。因此,动物肠道放线菌是开发药物和其他产品的重要来源,是一种新的微生物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0.
乳酸杆菌对常见的病原性大肠杆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动物接种试验证明,试验分离获得的乳酸杆菌饲喂动物安全。在调整仔猪肠道菌群方面:试验各组效果较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试验二组的效果最好,在增加乳酸杆菌方面,比试验一组高18.5%,比对照组高37.5%,在减少大肠杆菌方面,比试验二组高6.25%,在增加肠道细菌总数方面,比试验一组高21.5%,说明乳酸杆菌对改善仔猪肠道环境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肠道不仅是养分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也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屏障,肠道的健康水平决定着动物的机能状态。谷氨酰胺(Gln)是肠道能量代谢基质,在促进肠道上皮细胞增殖、维持肠道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综述了Gln对动物肠道生长发育及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Gln对肠道健康和功能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水蛭(蚂蝗)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唾腺分泌的水蛭素具有抗凝血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手术和心血管疾病治疗,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与经济价值。水蛭肠道微生物与水蛭的消化、营养、免疫和抗菌等功能密切相关,也可能与水蛭素的分泌有关。对水蛭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方法、菌群组成及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水蛭肠道微生物的深入研究和利用提供理论和方法参考,为推动水蛭养殖业发展和扩展水蛭和水蛭素的医学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茶叶调节肠道菌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茶叶对供试动物及人体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角度出发,针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指出茶叶及其功能性成分对供试动物及人体肠道菌群均具有调节作用,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通过比较分析对食用玉米叶的草地贪夜蛾与黏虫体内肠道共生菌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玉米叶内生细菌的组成与草地贪夜蛾和黏虫肠道微生态的相互关系。选用玉米叶饲养的草地贪夜蛾和黏虫,通过16S rDNA全长扩增子测序,比较分析其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由α多样性研究结果可知,草地贪夜蛾和黏虫肠道菌群多样性、物种丰富度比较接近;β多样性分析结果也表明,草地贪夜蛾和黏虫肠道菌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KEGG通路功能预测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和黏虫肠道菌群中均以代谢功能占比最高,主要涉及糖类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能量代谢。同样取食玉米叶的草地贪夜蛾和黏虫的肠道细菌在门水平上的核心菌群相同,在属水平上的优势菌属丰度和物种多样性差异不大,群落结构相似度高,菌群功能差异不显著,其原因可能是物种遗传特点相似、取食食物和生长环境中微生物种类相同。  相似文献   

15.
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糖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中,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成分。多糖难以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需经肠道菌群降解后被吸收并产生活性。多糖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保护肠黏膜屏障、增加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发挥其益生元作用,维持人体健康或有助于疾病治疗。本文介绍了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以期为多糖的益生元作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我国传统海珍之一,目前国内人工养殖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养殖产业仍旧面临养殖可控性差,病害频发、抗生素滥用等诸多问题。刺参肠道菌群与刺参的营养消化、免疫防御以及肠道再生等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养殖过程中,维持刺参肠道微生态健康是保障刺参养殖成活率和营养品质的关键要素之一,刺参自身生长阶段和外部环境因素均会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基于此,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刺参肠道菌群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研究现状,列举了影响刺参肠道菌群的主客观因素,以期为刺参的科学健康养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鉴定树鼩的肠道菌群,分析树鼩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度,并进行菌群功能预测。[方法]随机采集3份雄性树鼩粪便样品,提取树鼩粪便中细菌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获得16S rRNA V3~V4片段,采用高通量Illumina PE300平台进行测序,利用BIPES以及QIIME分析并比较菌群结构及多样性。最后,通过PICRUS t软件对肠道菌群的功能进行预测。[结果]树鼩肠道粪便细菌有9门20纲33目53属122种208个OTU。门水平上,优势菌群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属水平上,埃希氏杆菌属(Escherichia)、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和肠球菌属(Enterocossus)为优势菌群。PICRUS t功能预测结果表明,肠道细菌编码的大多数基因与代谢相关,其次是基因信息加工、环境信息加工。COG功能分类分析表明肠道微生物基因在"氨基酸的运输和代谢"和"碳水化合物运输与代谢"功能类群的相对丰度较高。[结论]PICRUS t功能预测到树鼩肠道菌群主要与代谢相关,树鼩肠道菌群是研究肠道菌群与代谢类疾病的一种良好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18.
肠道菌群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微生态系统,肠壁内存在为数众多、功能强大的免疫细胞,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维持动态平衡状态。文章主要从肠道菌群的分布、肠道免疫系统的组成、肠道菌群的免疫功能及肠道免疫系统对正常菌群的耐受机制等方面研究肠道菌群与肠道免疫系统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表皮生长因子是一种重要的肽类物质,因具有特殊生理功能而逐渐成为当今研究的一道亮点。本文主要综述了EGF对动物肠道黏膜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和免疫屏障的影响,阐述了EGF对动物肠道分泌、消化和吸收功能的影响,从而探讨EGF对肠道健康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同时讨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草鱼肠道菌群与草鱼个体大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DGGE方法对同一批孵化并在同一池塘中养殖的个体大小显著差异的草鱼肠道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无论大个体草鱼还是小个体草鱼,其肠道优势菌群均为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但2组草鱼在其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多样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大个体草鱼肠道中存在着更多比例的厚壁菌门以及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细菌,而小个体草鱼肠道中存在较多的潜在致病菌。[结论]草鱼肠道微生物可以作为内在因素影响草鱼的生长性能,这一结果也为进一步开发可促进草鱼生长性能的益生菌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