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外草地保护措施对新疆草原保护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6,(6):867-870
草原的合理有效利用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开展对国外草地保护建设政策的研究,综合社会环境、草地类型和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分析,得出国外草地保护措施对新疆草原保护建设的启示,提出新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新疆畜牧业"转方式、调结构"减少资源环境压力和促进草食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草原畜牧业整体仍停留在粗放经营、靠天养畜的传统草地畜牧业生产阶段,"欠开发、欠发达、欠开放"是当前牧区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和实际。只有通过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产业化经营模式和营销组织方式,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抓好动物疫病监控体系建设,拓宽融资渠道,走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才能提升牧区草地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保护草原生态,实现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我省草地畜牧业现状、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草地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河西走廊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生态长廊。在长期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下,对草地缺乏合理利用和管理,天然草原超载过牧,工程建设和矿藏开采占用草原、乱采滥挖草原野生植物现象普遍存在,加剧了草地“三化”面积扩大趋势。当前,草原保护建设工作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草原工作的战略重点已经由经济目标为主,转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目标并重,生态优先”上来,只有采取因地制宜的对策,才能保持经济发展和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甘南高寒草地利用现状,针对发展高寒草地畜牧业的制约因素,提出合理利用放牧草地需要放牧时间正确、畜群结构与放牧强度适宜、划区轮牧,实现高寒草地的生态恢复及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草原生态环境治理、加大草地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季节畜牧业、优化畜群结构、增加草地投入、培养畜牧业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家启动实施了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青海省牧区草原实现以草定畜、草畜平衡、草地生态退化的趋势得到缓解,草地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为了巩l古1草原生态保护,达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牧”的目标,要加强饲料种植和加工基地建设,增加畜牧业基础设施,发展半舍饲、舍饲圈养和规模养殖,实现生态有效保护,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国家启动实施了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青海省牧区草原实现以草定畜、草畜平衡、草地生态退化的趋势得到缓解,草地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为了巩固草原生态保护,达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牧"的目标,要加强饲料种植和加工基地建设,增加畜牧业基础设施,发展半舍饲、舍饲圈养和规模养殖,实现生态有效保护,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草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草原创造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与此同时,草地畜牧业的生产方式也逐渐发生转变,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与此同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也在不断调整,生态环境治理成为困扰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难题。本文具体分析草地畜牧业生产导致生态环境恶劣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调整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治理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8.
新疆草地资源丰富,但受畜牧业发展影响,草原生态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下,国家制定草原生态保护补助机制,有助于保护草原生态。本文分析新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对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如何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好我县的草地资源,从而更好地发展草原畜牧业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思考的实际问题。本文通过对木里县现阶段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关论述,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达到促进草原畜牧业和谐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新西兰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达国家肉食品大部由青草转化而来,草食家畜是畜牧业的主体,因而,草原畜牧业在改善人们膳食结构、增加劳动者收入、促进国际贸易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世界上草地资源利用比较合理、草原畜牧业发展水平很高的国家,本文借鉴两国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经验,结合中国草原牧区实际,提出推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草原资源丰富,西部与北部地区是草原分布的主要地区。草原不仅对生态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帮助改善环境,保证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同时还可以为畜牧业提供充足的草料作为畜牧业饲料,是畜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不断的破坏,为了实现草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合理调整草原生态环境,达到草原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利用,发展生态畜牧业是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2.
新疆草业发展措施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草地的生态作用入手,介绍了新疆草原建设取得的成绩,并对草原畜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对新疆草业发展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禁止开荒,退耕还草,继续实施牧民定居,加强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建设,缩小人畜活动范围,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加强草原建设项目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根据草地的生产力状况及生态服务功能,对玛纳斯河流域草地进行生态功能区划,为区域草地资源的优化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利用遥感影像解译数据以及植被调查监测数据,借鉴前人构建的草地生产力指数、草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指数和草地生态功能分区模型,对玛纳斯河流域的草地进行生态功能区的划分。【结果】(1)草地生产力指数水平最低的为温性荒漠类(沙质荒漠)、温性草原化荒漠类和温性草甸草原类,最高的为山地草甸类和高寒草甸类和温性荒漠。(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最重要的主要是高寒草甸类和山地草甸类。(3)玛纳斯河流域草地从空间上可划分为3种功能区,生态保护功能区主要包括温性草甸草原类、山地草甸类和温性荒漠类(沙质荒漠);经济功能区面积最大,包括温性荒漠草原类、高寒草甸类、温性荒漠类和温性草原化荒漠类;混合经营管理功能区主要是温性草原类。【结论】不同的草地类型其生产力状况以及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有所差异,综合考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经济发展,对草地进行合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4.
草地是门源县重要的可更新资源和畜牧业重要生产基地,但是因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牧区草地出现了过度放牧的情况,导致草地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受到破坏,阻碍草地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很有必要探讨草原管理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确保当地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5.
浅谈新疆实施草地生态置换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退化、效益低下是当前新疆生态环境保护、草原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本文从生态环境保护、牧区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建设、牧民生产方式转变、社会稳定需要等6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新疆实施草地生态置换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6.
卓尼县退牧还草工程的显著效益与后续建设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尼县在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中,通过禁牧、休牧、舍饲圈养、建设人工草地等措施的实行,退牧还草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了实现天然草原永续利用,走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提出了退牧还草工程后续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7.
草原建设不可缺少我国拥有天然草原和草山草坡50多亿亩,是世界上四个草原大国之一。我国早就有利用草原发展畜牧业的历史,但长期以来,草地的使用范围界线不分明,一直沿袭“靠天养畜”的习惯,逐水草而居,只管使用,不管建设,使草地生产力急剧下降。甚至造成严重的过牧、滥牧,引起草地的退化、沙化和碱化。目前我国这种“三化”草原的面积已占天然草原面积的1/5,并且还有发展的趋势。因此,在我国发展围栏,合理利用草地(固定草地的使用范围,实行分区轮牧制等),不仅是发展畜牧业的当务之急,也是协调农、林、牧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当务之急。电围栏不仅能提高草地的生产力水平,而且可以降低放牧的劳动强度;实行围栏轮牧,各畜群不再互相接触,家畜的传染病、寄生虫病的传染机会大为减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把扶贫工作作为党和政府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职责,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建设作为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载体,坚持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良性循环,坚持“接二连三”三产融合、协调发展,坚持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转变草地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创新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机制为重点,以实现草原保护、牧业增效和牧民增收为目标,以探索草地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为核心任务,在体制机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探索实践,生态畜牧业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从根本上构筑了实现牧民脱贫致富的现实载体,成为贫困群众精准脱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江河源区高寒草地畜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无节制的索取、掠夺,导致江河源区草地畜牧业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草地生产与家畜之间供求矛盾突出;超载过牧及鼠虫害严重、草地严重退化;畜群结构不合理、抗灾保畜能力差;高寒草地畜牧业理论研究不足、缺乏高质量的示范区。针对该地区草地畜牧业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应当做到:①加强天然草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②发展季节畜牧业、加快畜群周转;③建植和利用已建的人工草地,加强冷季补饲和育肥;④优化家庭牧场生态结构及生产模式;⑤建立建全草地资源监测(包括野生动物监测)、预报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⑥建立不同生态类型畜牧业优化生产模式及技术体系的示范区;⑦加强牧区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生态建设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发展的转型和升级,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作用,而畜牧经济也处在发展的黄金时期,草地作为畜牧业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有关部门对草地保护的实施力度越来越大。改善草原生态环境,转变畜牧生产方式,对今后更长期的发展和利益影响很大,本文分析和探讨草原生态重塑和畜牧生产方式转变的大生态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