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宗艳伟  宗英飞  孙福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81-13882,13932
利用朝阳1953~2010年气象资料,采用倾向率、标准偏差统计方法,分析霜期光热水资源变化特征研究蔬菜大棚生产期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结果表明,近58年来,因气候变暖辽西地区霜期缩短趋势明显,气象要素有不同的表现。与20世纪50~60年代相比,近20年霜期气温升高2.0℃,日照时间减少159 h,降水量增加6.6 mm,阴天日数变化平稳。光能资源丰富、气候变暖明显是辽西地区霜期农业气候特点,霜期自然灾害发生率低对霜期设施农业发展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2.
宗英飞  张国林  谢华光  何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99-17601
根据朝阳县霜期设施农业的特点,结合地方气候条件,分析霜期农业气候资源变化趋势,为霜期农业顺利发展提供气象技术。结果表明.霜期总辐射平均为54.56KJ/m^2,气候倾向率为-0.835KJ/(m^2·10a),历年霜期总辐射趋势减少4.68KJ/m^2;霜期日照时数平均为1528h,气候倾向率为-41.021h/10a,趋势减少230h;霜期平均气温为0.1℃,气候倾向率为0.527℃/10a,趋势升高2.9℃。霜期阴天日数趋势减少2.9d,冻土深度趋势变浅27cm。气温升高热量资源增加,阴天日数和冻土深度趋势减少和变浅,可节省设施农业能源消耗。光能资源趋势下降警示人们要注意光资源的变化。低温、积雪和大风灾害天气是霜期设施农业的防御重点。  相似文献   

3.
全球气候变暖对朝阳地区高效农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广学  李普庆  周晓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027-8028,8106
利用近60年的气候资料和近30年的农业资料,从玉米栽培面积、保护地设施农业和农业总产值3方面,分析了气候变暖对朝阳地区高效农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对朝阳地区高效农业的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朝阳地区近30a降水时空变化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气候倾向率分析朝阳地区近30 a的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0 a朝阳地区南部、北部年降水均呈上升趋势,南部地区气候倾向率为21.9 mm/10 a,北部为0.3 mm/10 a,上升趋势明显不同;南部地区各季节降水变化均呈上升趋势,北部地区秋季呈上升趋势,其他季节均呈下降趋势;朝阳地区年代间降水差异显著。掌握降水时空变化趋势,为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防灾减灾工程等提供决策气象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溪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吉奇  吴英杰  黄作顺  魏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590-8594
[目的]分析本溪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方法]对本溪地区1953-2005年平均温度、降水和日照等的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本溪气候呈变暖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升温明显,冬季对气候变暖季贡献最大;降水为减少趋势,从1975年开始降水减少明显;日照也呈减少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气候变暖导致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增加;降水虽然呈减少趋势,但暴雨次数增加,说明降水强度发生了变化,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增大。初霜延后,终霜提前,无霜期延长,积温增加明显。[结论]本溪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必将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作物布局和农业发展规划制定及农业生态环境治理等提供参考依据,利用气候倾向率及累积距平统计方法,研究辽西朝阳地区近30年的地面温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朝阳地区近30年地温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583℃/10a。地温的季节性变化非常明显,冬季地面升温趋势最显著,气候倾向率为1.109℃/10a;夏季地面温度呈降低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112℃/10a。年代间升温幅度不同,21世纪10年代升温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7.
近50年建昌县霜期设施农业生产中光热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永忠  黄英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069-9071
[目的]研究近50年建昌县霜期设施农业生产中光热气候资源变化特征。[方法]利用近50年建昌县气候资料,采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1960~2009年建昌县霜期光照、气温变化趋势。[结果]1960~2009年建昌县霜期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55.556 h/10 a、-2.39%/10 a,近50年分别减少了278 h和12%;1981、1982年发生了气候跃变,跃变前后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分别减少161 h和7%。霜期气温总体呈升高趋势,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86、0.392和0.567℃/10 a,近50年分别上升了1.93、1.96和2.84℃;1987、1988年发生气温跃变,跃变前后霜期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分别升高了1.3、1.2和1.7℃。近50年来,建昌霜期光照资源减少,而热量资源增加,形成光热互补。[结论]该研究为当地霜期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8.
农业生产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农业气候资源往往会对农作物的品质与产量产生严重影响。本文选定高淳区1990-2019年的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与月日照时数等气候要素资料,着重针对该地区近30年农业气候资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9年高淳区年平均气温以0.377℃/a的速率呈现出明显的变暖趋势。春季气温变化趋势最为显著,其次为秋季,而冬季最为缓慢。年降水量以-142.19mm/10a的变化速率呈显著的减少趋势。秋季降水量变化趋势最为明显,而春季最为缓慢;年日照时数累积距平变化曲线以-366.52h/10a的速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以秋季日照时数的降幅最大,夏季次之,而春季日照时数的升幅最为缓慢。  相似文献   

9.
周广学  李普庆  周晓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418-7419,7473
[目的]分析气候变暖对朝阳地区畜牧业生产的影响,为政府指导畜牧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近60年的气候资料和近30年的畜牧业资料,利用最小二乘法和Excel程序对朝阳地区的热量历年变化情况、生猪和羊的历年出栏数及畜牧总产值增长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朝阳地区的热量资源逐年增加,猪和羊的年出栏数迅速增加,畜牧业生产总值大幅提高。[结论]气候变暖对朝阳地区畜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在气候变暖环境下,充分利用热量资源,为农业作物结构调整提供依据,运用北票市1960—2012年气候资料,采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严霜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北票地区终霜日期气候倾向率为-2.75 d/10年,存在明显提前结束的变化趋势;初霜日期气候倾向率为2.128 d/10年,存在明显推后出现的变化趋势。无霜期气候倾向率为4.878 d/10年,存在明显延长趋势。北票地区在气候变暖环境下无霜期延长明显,可适时早播,并引进较长生长期的植物,以充分利用热量资源,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霜期设施农业充分利用气候资源适应气候变化,规避气象灾害风险,利用辽宁西北部气象资料分析霜期气候资源变化,并探讨霜期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对策。结果表明:辽西北地区霜期气温升高而不稳,极端最低气温天气更显突出,霜期降雪增加,阴天日数增加,日照时间减少,太阳总辐射减弱,大风强度增加,霜期极端天气现象对霜期设施农业影响显著。霜期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势在必行,为了推动霜期设施农业的发展,应从设施农业工程、环境控制、利用气候资源节约能源、适应气候变化等方面入手,建立评估、监测、预警气象服务一体化服务系统,通过网络平台,搭建专业化、动态化、多元化、精细化的霜期设施农业气象服务预警平台,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确保霜期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一  王丁 《农学学报》2023,13(8):94-100
霜冻事件是与农业相关的最严重的极端事件之一。研究霜冻的变化趋势和强度变化有利于提高人们对霜冻的认识,对农业结构调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利用朝阳、阜新地区1951—2020年气象资料和农作物苗期、果树开花及成熟期物候资料,应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霜冻发生时间和频率等,研究辽宁西北部霜冻致灾风险强度。结果表明:5月1日之后的春季霜冻致灾强度>80%,终霜冻致灾风险强度平均为41.6%,重度致灾(70%<ST≤100%)概率为20.0%;因终霜日期以-0.438 d/10 a倾向率提前,春霜冻致灾风险强度线性下降9.4个百分点,而2001—2020年春季霜冻致灾风险强度平均下降5.2个百分点。9月15日之前的秋季霜冻致灾强度>80%,初霜冻致灾风险强度平均为27.7%,重度致灾(70%<ST≤100%)概率为5.7%;因初霜日期以1.734 d/10 a倾向率明显后推,致灾风险强度线性下降34.0个百分点,而2001—2020年秋季霜冻致灾风险强度平均下降24.9个百分点。年度霜冻致灾风险强度线性下降25.6个百分点;2001—2020年下降17.1个百分点。结果说明受气候变暖的影响,辽宁西北地区年度霜冻致灾风险强度总体在减弱,而终霜日提前趋势不稳定,调整作物播种期需谨慎。1991—2020年初霜冻致灾风险强度下降明显,因此,秋季热量资源存在开发利用空间。  相似文献   

13.
应用山西省长治市11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0年春秋季及年平均气温、初终霜冻日期及无霜期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对比法,分析了长治市气候变暖下初终霜冻日期及无霜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气温年际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增暖趋势,变暖速率为0.30℃/10 a;在秋季气候变暖前提下,初霜冻出现日期的推后速率为2.0 d/10 a;春季平均气温的增温速率为0.25℃/10 a,对应终霜冻出现日期呈现为提前趋势,其提前速率为4.0 d/10 a;无霜期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其延长速率为7.0 d/10 a。  相似文献   

14.
临沂市农业气候资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1—2016年临沂市气象观测站的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近56年临沂市农业市气候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6年来临沂气候资源丰富且配置较好;日照资源丰富,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热量条件好,积温多,日较差大,无霜期长;降水量丰富,雨热同季,绝大部分的降水量在生长季,对作物生长有利。不利方面,日照时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对长日照作物生长和设施农业生产不利;年平均气温上升明显,暖冬现象严重,病虫害的发生日益严重,春霜冻灾害加剧;夏季易出现局部内涝;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旱涝灾害频发。  相似文献   

15.
朝阳地区热量资源变化趋势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隋景跃  张国林  梁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732-9734
[目的]分析掌握朝阳地区热量资源变化趋势,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充分利用热量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一元线性拟合渐近线在Excel程序中解析出热量资源要素增加幅度。[结果]朝阳地区3个气候区变暖幅度存在差异,50年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升高1.9 ℃,≥10 ℃积温增加330 ℃ 西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升高1.6 ℃,≥10 ℃积温增加210 ℃ 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升高0.8 ℃,≥10 ℃积温增加200 ℃。[结论]气温升高、气候变暖对农业气象资源和灾害存在着不同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弊共存。  相似文献   

16.
潮州近50年农业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潮州50年的气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农业气候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近20年潮州的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各季的升温幅度不同;近20年夏季高温天气明显增加,低温霜冻、低温阴雨、寒露风天气减少,特别是近10年来更加明显;降水季节性变化明显,降水偏多的年份、季节往往气温较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气温和降水都呈上升趋势,但气温上升的幅度比降水明显偏大,另外,降水偏多的时段主要出现在夏季、秋季和冬季,即夏季高温多雨,秋、冬季暖湿;降水偏少的春季气温明显偏高;虽然近年来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高温、暖冬经常出现,但是强度较强的低温霜冻、低温阴雨、寒露风天气仍会出现,极端强降水天气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7.
关莉  何军  李莉  潘红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144-15146
分析热量资源趋势变化,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业经济收入服务。结果表明,阜新地区热量资源增加趋势明显。≥0℃初日趋势提前12d,间隔日数趋势增加17d,积温趋势增加396℃;≥10℃初日趋势提前7d,终日趋势后推9d,间隔日数趋势增加15d,积温趋势增加350℃;终霜日期趋势提前10d,初霜日期趋势后推12d,无霜期趋势延长23d。热量资源的增加,一方面对调整农作物品种结构、发展设施农业、改变农业措施、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业经济收入十分有利;另一方面,使农业病虫越冬界限北移,虫源基数增加;热量增加也将导致土壤潜在蒸散增大,降水利用率减小,使农业生产环境恶化,旱地农业、灌溉农业受到威胁。可以说气候变暖热量增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弊共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