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福建省晋江市1961-201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其气候变化及农业灾害性天气的特征和规律,并使用2011-2016年资料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晋江市的气温和降水量呈上升趋势,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气温变化存在明显的突变现象,气候变暖的最大贡献为冬季;21世纪以来降水量偏多的时段主要出现在夏季、秋季;1991年以来,春季低温阴雨、秋季寒露风天气发生概率明显减小,强度减弱,而暴雨和大暴雨天气发生次数、强度明显增加,降水相对集中,严重旱灾发生概率呈明显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
彭金灵  康娟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8):155-155,186
根据柯坪县气象站1961年至2010年的气温、降水、日照等资料,分析了近50年柯坪县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O年,柯坪县年平均气温和年最高、最低气温总体都呈现上升趋势,气候变暖最明显的是冬季的增温,最不明显的是夏季;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并与夏季年平均气温变化之间,呈反相位关系;日照时数2O世纪90年代以前偏多,之后偏少,与夏季温度变化呈正相位相关,风沙天气与防护林建设和降水增多呈反比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吴建梅  孙金森  陈林祥  马英洁  徐桂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341-11342,11379
[目的]分析1961~2010年山东诸城市气候变化特征。[方法]选用诸城市1961~2010年的气温与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其年、季变化特征。[结果]诸城市近50年平均气温以0.383℃/10a的速度上升,各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增温幅度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近50年平均降水量以18.7 mm/10a的速度下降,春季、冬季略呈上升趋势,夏季、秋季呈下降趋势,且夏季下降最为明显,以20.9 mm/10a递减。近50年气温异常低温仅出现1年,异常高温出现了7年,均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近50年未出现降水异常偏少年份,降水异常偏多年份为6年,年总降水量呈下降趋势,说明降水量时空分布极为不均。[结论]该研究为提高气温和降水预报准确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近45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1~2005年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内的气象站点气象资料,分析了45年来该区域气温、降水、日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渭-库绿洲的年、冬季、夏季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20世纪60~70年代年冬季、夏季平均气温均为负距平,冬季、夏季平均气温均较低,20世纪80~90年代气温呈增加趋势,冬季升温比夏季升温明显。近10年总体来看,20世纪60~90年代冬季增温幅度高于夏季;降水总体呈上升趋势,降水增长率为12.8mm/10年,20世纪80年代平均降水量比45年均值偏多19.6%,20世纪90年代平均降水量比45年均值偏多13.7%;年平均日照时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不明显,日照时数的增加率为8.3h/10年。充分表明:渭-库绿洲地区气候正在趋于暖湿化,日照时数总体变化较为稳定,这对该区发展农牧业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近20年白城市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估计和综合统计分析、气候变化情况,得出如下结论:白城地区气温变化呈线性升高趋势,降水呈线性减少趋势。高温日数呈上升趋势;极端高温事件由北向西南递减;极端低温事件由西向东递减;高温日数由西南向东北递减;霜冻日数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夏季日数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热夜日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暴雨日数由北向西南递减。白城地区多局地暴雨天气,区域性大范围暴雨天气很少出现,近年来白城地区的暴雨日数时间分布上呈下降趋势,暴雨分布呈南多北少的趋势,通榆暴雨出现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8年丽水各县(市、区)逐日气温、降水、日照等观测资料,与常年(1981—2010年)气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天气过程分析气象条件对丽水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018年冬季降水偏少,日照充足,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相对有利,但受冷空气影响气温起伏较大,出现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春季天气较复杂多变,异常天气多发;夏季气温持续偏高,且高温日数偏多,6月降水集中期不典型,7月分散性对流天气多发,8月上中旬降水持续偏少,局部干旱突显;秋季气温偏高,以9月中旬最为明显,降水持续偏多,以11月最为明显,11月中旬前后出现较明显的多雨寡照天气,均给农业生产带来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7.
驻马店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俊波  尚可政  王式功  周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104-17107
利用线性趋势函数及Mann-Kendall突变检测分析法,分析了驻马店气象站气温及降水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与极端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最低气温的上升趋势尤为明显,年降水量以波动变化为主,略有增加。春季增温趋势较秋、冬季更为明显,夏季呈现出降温趋势;春、秋季降水呈减少趋势,秋季降水减少较春季更为明显;夏季降水增加最为显著。Mann-Kendall突变检测表明,近50年驻马店气温有明显的增暖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增温是一突变现象;年降水量以波动变化为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鄢陵县1965-2014年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a来鄢陵县年平均气温呈逐步升高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00年代中期,气温升高明显;年极端最高气温呈下降趋势,年极端最低气温无明显变化;春季、冬季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比较明显;年积温变化趋势与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一致。年总降水量整体呈小幅上升趋势,四季降水量均有上升趋势,夏季最为明显,且对全年降水影响显著。日照时数呈明显减少的趋势,夏季、秋季、冬季日照时数减少趋势均较大,以夏季减少趋势最为明显。该文同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陈楠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291-8292
以2010年为例,采用气候学的原理与方法,介绍了濮阳市出现的主要气象灾害,并对其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濮阳市全市气温正常,降水偏多,日照时数偏少;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有冬季低温冻害和大雾天气、春季晚霜冻、初夏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盛夏暴雨洪涝灾害和低温阴雨天气、秋季干旱;但影响范围和程度偏轻,气候条件总体上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属偏好年景。  相似文献   

10.
刘蓉 《甘肃农业》2013,(24):57-58
根据民勤国家基准气候站1953年~2010年气候资料,利用线性倾向率、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气温、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8年保护区气温呈极显著的升高趋势,降水增大但趋势不明显;气温有突变,降水无突变;气温、降水变化在年代际和季际表现各异。低温日数显著减少、高温日数增多,低温、高温极端天气出现在气候最暖的近10年。  相似文献   

11.
利用欧洲数值预报中心高分辨率(0.125°×0.125°)再分析气象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近36年间藏中地区气象因子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并讨论了低温和大风对藏中电网线路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为藏中地区电网设计和电网安全维护提供参考.主要结论为:(1)温度和风速都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年际、季节和日变化特征; 1月平均温度最低,最容易引起电线覆冰;风速则表现出冬春季大、夏秋季小的分布特征.(2)低温日数多年来有减少的趋势,并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大风日数与平均风速变化相近,近10年来有明显的增加趋势,也表现为冬春季多,夏秋季少的分布特征,并主要集中在1-3月之间.  相似文献   

12.
刘武  覃昌柳  莫家尧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4226-4228,4230
[目的]分析1957~2012年来宾气温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来宾地面气象站的近56年气象观测资料,运用一元线性回归、M-K突变、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近56年来宾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近56年来宾气温呈明显升高趋势,2000年以后升温显著;年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分别上升0.36、0.68、1.07℃;四季气温上升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夏秋季的气温升高趋势相对较明显;气温气候突变的时间发生在2000年左右;年平均最低气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最明显;气温的振荡周期主要为4、13年2个时间尺度;2012年气温振荡周期处于升高末期至降低初期。春、夏、秋季气温振荡周期分别以4、23、8年为主,冬季无明显振荡周期。2012年春夏秋季气温均处于升高期。  相似文献   

13.
利用塔城市1961~2007年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47年来温度、降水、日照和风速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气温变化速率达0.50℃/10a,47年平均气温上升了约2.4℃。四季季平均气温整体上都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最为明显,线性增长率达0.85℃/10a;秋季次之,线性增温速率为0.58℃/10a;夏季线性增长速率为0.39℃/10a;春季线性增温速率最小为0.34℃/10a,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呈波动式上升特征,增温率为0.37℃/10a。春、夏、秋、冬的线性增温率分别为0.217、0.266、0.488和0.540℃/10a。平均最低气温年代际变化与平均最高气温年代际变化比较相似。近47年来,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降水量倾向率3.49 mm/10a,年降水量变化的波动较为明显,春、夏季降水量变化不太明显,秋季降水量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冬季降水量上升趋势最明显,对全年降水量上升趋势贡献最大,其次为春季。近47年来,平均日照时数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其变化速率为-21.1 h/10a。年平均风速呈较小的减弱趋势,减少速率仅为-0.08 m/s.10a。  相似文献   

14.
烟台地区苹果花期霜冻害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烟台地区苹果花期霜冻害发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近十几年来烟台地区冬季和春季苹果开花前的气温变化,分析了烟台地区苹果花期霜冻害发生规律。烟台地区苹果花期霜冻害的发生与暖冬天气关系密切,烟台地区发生花期霜冻的年份,均出现了暖冬天气;同时,如果4月上中旬温度较高时,苹果的物候期会提前,发生霜冻时,损失更严重。因此,暖冬(2月份均温高于2℃)和4月上中旬的高温,可作为烟台地区发生晚霜的早期预警预报的参考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15.
张惠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380-6382
利用1961~2012年卫辉市0~20 cm各层逐月平均地温,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信噪比等气候统计方法,研究了近52年卫辉市浅层平均地温的变化趋势、气候突变和异常年份等。结果表明,近52年卫辉市年平均浅层地温除地面外均呈现极显著的升高趋势,升幅为0.07~0.18℃/10a,15 cm升温率最大;四季浅层地温中,冬、春季呈现极显著的升高趋势,尤其是15~20 cm,升幅为0.17~0.34℃/10a,夏、秋季升高趋势不显著。浅层地温冬季、春季和年平均分别在1976、1986年和20世纪90年代前期发生了突变,夏、秋季无突变;年平均地温异常偏高多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异常偏低多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和21世纪。气温升高及降水减少是影响地温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新疆伊犁河谷地区50a来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伊犁河谷地区10个气象代表站点的气温及降水资料,利用线性趋势函数及t检验法分析了该地区近50 a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伊犁河谷除夏季平均最高气温与年平均最高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外,年平均气温、其他各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平均最低气温上升的幅度远大于平均最高气温的上升幅度,其中,冬季增幅最大,为0.59℃/10 a,秋季次之;暖温年多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后,且近10 a是50 a中最暖的时期,冷温年多发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平均气温异常年份为:1969年为异常偏冷年,2010年为异常偏暖年;50 a全年降水量变化呈增湿趋势,变化倾向率为15.4 mm/10 a,其中,夏季降水量为50 a中最多时期,冬季次之,秋季降水量为最少;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枯水期,八九十年代至今为丰水期,但分布不均匀,阶段性干旱时有发生,降水偏多趋势还将继续。  相似文献   

17.
祝奎  刘闯  廖晶晶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219-17222
以本溪市区台站数据为基础,同时选取气温和降水2个主要的气象要素指标,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和累计距平法,对本溪市区1955~2011年的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7年来本溪市区气温以增温为主,冬季增温趋势最为显著;以1988年为界,可将本溪地区分为1955~1988年相对冷期和1989~2011年相对暖期2个阶段;本溪地区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均呈弱减少趋势,而秋季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总体来说,近57年来降水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程晓辉  刘军  闫爱凤  杨永胜  刘晓灵  姬宋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485-19486,19504
[目的]分析近48年来邢台地区降水量变化趋势。[方法]根据河北省邢台、南宫、沙河、内丘1963~2010年的逐年及季降水量资料,采用年际变化降水量折线图、趋势图以及气候变率等方法,对近48年来邢台地区的降水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1963~2010年邢台地区年降水量呈逐年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18.0 mm/10a,邢台、南宫、沙河、内丘4站的年降水量大体呈现出相同趋势,均呈线性减少趋势。近48年邢台地区除春季降水量有所增加外,夏、秋、冬季降水量均呈线性减少的趋势,夏季降水量减少速率最大,夏季降水量的减少对全年降水量的减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冬季降水量减少趋势不如秋季降水量减少趋势显著。[结论]该研究为气候变暖背景下邢台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河西走廊东部4个气象站近50 a地面0 cm温度及年气温、蒸发、降水、相对湿度和风速等观测资料,运用线性趋势系数法系统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近50 a地面温度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趋势及极值变化等特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中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析了影响地面温度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受天气系统、地形地貌以及海拔高度等影响,河西走廊东部地面温度低海拔平原区大于高海拔山区。各地年、年代地面温度呈很显著上升趋势,年地面温度的时间序列存在着6~9 a的准周期变化;月地面温度变化比较一致;各地各季节地面温度也呈上升趋势,春、夏季上升率大于秋、冬季;各地年极端最高和最低地面温度也均呈上升趋势,极端最低地面温度的上升率大于极端最高地面温度的上升率,因此冬季增温对年地面温度升高贡献大于夏季。河西走廊东部地面温度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其次是降水、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最高气温的影响较弱,蒸发的影响最弱。地面温度与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呈正相关,与降水、相对湿度以及平均风速呈负相关,与蒸发无相关性。影响各地地面温度的主要因子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