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河南农业》2015,(3):4-6
<正>一、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没有定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有定论的,即凡是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于1997年成立了生物技术食品政府间特别工作组,认为应对转基因技术实行风险管理,并制定了转基因生物评价的风险分析原则和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指南,成为全球公认的食品安全标准和世贸组织裁决国际贸易争端的依据。转基因食品入市前都要通过严格的毒性、致敏性、致畸性等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2.
《河南农业》2014,(23):4-5
<正>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国际上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是否有权威结论?国际上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有权威结论的,即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都是安全的。转基因食品上市前要通过严格的安全评价和审批程序,而一般食品根本不进行安全评价。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指南,是全球公认的食品安全评价准则和世贸组织裁决国际贸易争端的依据。各国安全评价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估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己出台相应程序和条例对转基因生物和食品进行评价和规范 ,我国目前正处于研究和制订阶段。较全面地介绍了转基因生物食品的生产应用情况 ,阐述了国际上倍受争议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 ,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对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以及国际上现有的评价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一、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没有定论?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有定论的,即凡是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于1997年成立了生物技术食品政府间特别工作组,认为应对转基因技术实行风险管理,并制定了转基因生物评价的风险分析原则和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指南,成为全球公认的食品安全标准和世贸组织裁决国际贸易争端的依据。转基因食品入市前都要通过严格的毒性、致敏性、致畸性等安全评价和审批程序。世界卫生组织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凡是通过安全评价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一样安全,可以放心食用。迄今为止,转基因食品商业化以来,没有发生过一起经过证实的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有定论的,即凡是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于1997年成立了生物技术食品政府间特别工作组,认为应对转基因技术实行风险管理,并制定了转基因生物评价的风险分析原则和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指南,成为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转基因植物的概念、优点,叙述了转基因植物及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同时综述了安全性评价的原则,旨在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性认识.使生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相似文献   

7.
从提高生物产品质量和品质、利于生产健康抗病食品、提高作物抗性与节约生产成本等方面介绍了转基因生物的作用,分析了转基因生物的食品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正确认识转基因生物的利弊,促进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作物及其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地理分布、物种、性状三方面概述了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分布情况 ,分析了转基因作物的巨大商机和发展前景 ,评价了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 ,包括食品安全性、生态安全性、转基因逃逸防御安全性、生物物种界定安全性等。认为对转基因作物进行安全性鉴定 ,并在有效监控下适当发展转基因作物而非放任或禁止才是较为负责任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正国际上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有权威结论的,即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都是安全的。转基因食品上市前要通过严格的安全评价和审批程序,而一般食品根本不进行安全评价。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指南,是全球公认的食品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新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转基因生物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安全性一直伴随着它的发展,概述了转基因生物的环境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提出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应当科学的认知.  相似文献   

11.
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以来,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2012年种植面积达1.7亿hm2。其在解决全球饥饿问题、保护环境、提高粮食营养品质以及方便的获取药物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转基因技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加强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评价是保障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有效手段。在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前,要经过严格的食用安全性评价,包括营养学、毒理学、过敏性等方面,另外有非期望效应和肠道健康评价作为补充,为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规避及大力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手段。凡是经过了安全性评价,获得了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都有安全保障,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植物食用安全性评价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仲文  连庆  李宁 《农业科技管理》2009,28(6):24-27,37
文章从目前被广泛认可的转基因植物食用安全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等国际通行做法以及我国对转基因植物食用安全评价的要求等方面,对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评价现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了完成安全性评价而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转基因食品发展非常迅速,分析了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和生态环境已经产生的或潜在的危害,提出应建立科学的转基因食品开发体系,做好安全性评价和风险性评估。  相似文献   

14.
针对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的问题,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国际组织及我国对转基因生物的食用安全评价框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目前全球对转基因生物的食用安全评价主要包括新表达物质毒理学评价、致敏性评价、营养成分分析、全食品安全性评价、食品加工对食用安全的影响、抗生素抗性评价;2)虽然目前全球基本形成了对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评价的原则和技术体系框架,但由于新型生物技术产品的出现,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评价的具体过程存在争议;3)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评价体系需要在营养学检测方面构建作物营养数据库,在毒理学检测方面构建毒蛋白数据库,在致敏性检测方面建立体外细胞评价模型,在非期望效应方面构建非期望效应评价模型。综上,面对新型生物技术产品,需要继续发展、完善已经建立的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评价原则和技术体系,以更好地保障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5.
王磊  李晓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854-11856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争论越来越激烈.目前人们既不能确定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又面对可能存在的粮食危机和潜在的经济风险.在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伦理问题进行阐述下,重点分析了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存在的伦理困境,试图找出我国转基因食品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印度是世界上第五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也是发展中国家中推广转基因农作物较早且范围较广的国家。本文综述了印度转基因农食产品技术贸易措施体系,主要包括监管机构、法律法规、安全评估体系、监管机制等,并分析了其监管特点,以期为转基因监管政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欧盟转基因食品溯源管理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品的可追溯性是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关注重点之一,欧盟通过法规(EC)NO 1830/2003建立了转基因食品可追溯性管理框架,并通过法规(EC)1829/2003来规范转基因食品的授权和投放市场后的监督、以及转基因食品的标签管理;通过唯一标识系统法规(EC) 65/2004实现转基因食品的溯源管理,整个溯源体系体现了欧盟在食品安全管理中“从农场到餐桌”的管理理念。文章系统介绍了欧盟转基因食品溯源管理体系,为我国转基因食品的溯源及其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深刻的了解转基因大豆的食用安全性,介绍了国内外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和种植应用现状。从营养学、毒理学和过敏性三个方面归纳了转基因大豆食用安全性研究现状,提出了应秉着科学的态度,以实验研究为手段,用数据说话,以转化体为安全评价试验的个案,以品系为安全证书申请的个案,对转基因生物进行系统的安全评价,建议进一步加强食用转基因大豆营养积累、引入基因对代谢激素分泌及其对过敏性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转基因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转基因食品发展迅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但同时也存在安全性隐患.当务之急是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概述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转基因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包括基因水平、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上的检测应用.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属于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对近期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从国内外研究现状两个层面进行综述,总结了研究的主要成果及不足之处,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