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村实用技术》2007,(11):34-34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规定:龙胆草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粗糙龙胆、三花龙胆和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三种习称"龙胆"或"关龙胆"或"北龙胆",后一种习称"南龙胆".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龙胆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凝胶电泳技术,对龙胆属红花龙胆Gentiana rhodantha 、草甸龙胆 G.praticola、翼萼龙胆 G.pterocalyx、滇龙胆 G.rigescens 和头花龙胆 G . cephalantha 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SOD)和淀粉酶同工酶(AMY)的酶谱和亲缘关系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5种龙胆属植物的3种同工酶共显示29条酶带,其酶带数和相对迁移率不同,酶活性也存在差异;2)红花龙胆与翼萼龙胆的亲缘关系较近,滇龙胆与头花龙胆的亲缘关系也较近。5种龙胆的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分类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滇龙胆为龙胆科重要资源植物,本研究以云南临沧栽培滇龙胆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滇龙胆根、茎、叶、花各部位中龙胆苦苷的含量.结果表明,栽培模式对滇龙胆不同部位龙胆苦苷的含量具有影响.木瓜茶树滇龙胆套种时根部龙胆苦苷含量最高(3.80 mg/g),荒坡种植时叶(1.34 mg/g)、花(1.22 mg/g)部龙胆苦苷含量最高;4种栽培模式滇龙胆根均可作为龙胆药材入药,质量较好.本研究结果可为滇龙胆质量控制、栽培技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中药龙胆的可入药植物即龙胆、三花龙胆及条叶龙胆根部活性成分的差异及3种龙胆的叶片是否具有开发利用价值,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进行相关代谢物数据采集,根据非靶向代谢组学对3种龙胆根部及叶片的化学组成成分进行研究。采用无监督模式的主成分分析(PCA)、单变量与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的偏最小二乘法(PLS-DA)分析和差异代谢物相对含量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PCA可对3种龙胆根部及3种龙胆叶片进行明显的区分;PLS-DA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龙胆、三花龙胆、条叶龙胆根部发现了58种差异代谢物,叶片中发现了46种差异代谢物,其中大部分代谢物在龙胆中的积累量高于三花龙胆及条叶龙胆。通过KEGG富集通路分析发现L-脯氨酸和L-丙氨酸均参与了ABC转运蛋白途径,且这2种代谢物在龙胆根部及叶片中均表现为上调,龙胆在抗逆性能及抵御外界病菌能力上优于三花龙胆及条叶龙胆,因此累积下来的化学成分含量也高于三花龙胆及条叶龙胆。研究结果为中药龙胆药原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规定:龙胆草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粗糙龙胆、三花龙胆和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三种习称"龙胆"或"关龙胆"或"北龙胆",后一种习称"南龙胆".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用ITS2序列进行龙胆属6种药用植物的亲缘关系分析。通过测定粗糙龙胆(Gentiana scabra)、三花龙胆(G.triflora)和条叶龙胆(G.manshurica)的ITS2序列,同时从Gen Bank下载包括滇龙胆(G.rigescens)、秦艽(G.macrophylla)和麻花艽(G.straminea)3种药用植物在内的27个样本ITS2序列,采用Clustal X、Gene Doc和MEGA 5.0软件比较分析龙胆属6种药用植物的ITS2序列特征,进而用MP、ML和NJ法分别构建了龙胆属植物的分子进化树。结果显示,龙胆属6种药用植物(包括粗糙龙胆、三花龙胆、条叶龙胆、滇龙胆、秦艽和麻花艽)的ITS2序列共有187个保守位点和39个变异位点,粗糙龙胆、三花龙胆、条叶龙胆、滇龙胆的ITS2序列GC含量较高,分别为60.2%、60.6%、60.6%和60.0%;而秦艽和麻花艽的GC含量较低,分别为58.2%和56.3%。龙胆属6种药用植物中粗糙龙胆、三花龙胆和条叶龙胆3个物种间遗传距离较近,尤其是粗糙龙胆和条叶龙胆之间仅为0.005;滇龙胆和麻花艽间的遗传距离最远(0.117)。亲缘关系分析显示,龙胆草组物种(粗糙龙胆、三花龙胆和条叶龙胆)和秦艽组物种(秦艽、麻花艽)表现出更近的亲缘关系;滇龙胆和其他5种药用植物(粗糙龙胆、三花龙胆、条叶龙胆、滇龙胆、秦艽和麻花艽)间的亲缘关系则较远。ITS2序列可以作为进行龙胆属6种药用植物亲缘关系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贵州栽培药材龙胆的质量评价及用药部位的选择提供参考,测定了龙胆不同部位(根、茎、叶)的龙胆苦苷有效成分含量.结果表明,龙胆不同部位中龙胆苦苷的含量分别为:根3.633 %、茎1.256 %,叶1.958 %,达到了<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的含量标准(龙胆苦苷含量不得低于1 %),栽培药材龙胆可作为商品来源替代野生中药材龙胆.  相似文献   

8.
设置了不同微量元素铁、铜、硼、钼和锰的田间小区试验,初步探讨叶面喷施微量元素对栽培2年粗糙龙胆根中龙胆苦甙含量、根折干率、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铜、钼和硼显著提高粗糙龙胆根中龙胆苦甙含量,龙胆根干重和根折干率均有增加趋势,微量元素锰能提高龙胆根中龙胆苦甙含量和根折干率,但根干重下降;铁和锰能促进龙胆对硼的吸收,钼能改善龙胆铜营养。  相似文献   

9.
为扩展坚龙胆中龙胆苦苷含量测定方法及坚龙胆药材资源的更好利用和临床应用,采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简称HPCE)测定坚龙胆中龙胆苦苷含量,并对坚龙胆的不同部位、不同炮制品中龙胆苦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HPCE法测定龙胆苦苷在0.06~0.48 m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101.31%,RSD为1.99%,该方法准确性、重现性好;坚龙胆不同部位、不同炮制品中龙胆苦苷含量有较大差异,其根含量>叶含量>茎含量,生品>炮制品。  相似文献   

10.
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贵州栽培中药材龙胆根有效成分龙胆苦苷的含量为3.633%,超过《中国药典》2005版中龙胆药材中龙胆苦苷的含量不得<1%的最低限度标准,可作为商品来源替代野生中药材龙胆。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组织培养方法快速繁育龙胆草新品种。方法:以龙胆草幼嫩的茎为外植体,培养在MS培养基上,通过胚状体途径获得龙胆草组培苗芽丛。结果:在MS BA0.5mg/L NAA0.2mg/L的培养基上获得了组培苗,在1/2MS NAA1mg/L的培养基上获得了生根的组培苗,移栽到田园土中获得了完整的龙胆草小植株。本研究初步建立了龙胆草快速育种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龙胆最佳提取工艺,为龙胆临床及药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试验采用超声提取法,以溶剂浓度(A)、超声时间(B)和料液比(C)为三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优化龙胆提取工艺;同时,应用HPLC测定各组合龙胆苦苷含量。结果影响因素最大的是溶剂浓度,其次是超声时间,影响最小的是料液比。结论各因素较优的水平组合为A2B3C1,即用乙醇浓度为50%、超声时间为70min、料液比为1:4的条件下,提取龙胆得膏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中药龙胆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沈涛  金航  王元忠  张金渝  袁天军  杨维泽  赵振玲  杨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868-16870,16874
综述了中药龙胆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从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和有效成分积累规律3个方面总结了关于龙胆化学成分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三十烷醇对龙胆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十烷醇是一种广谱性的植物生长促进剂。探讨了三十烷醇对龙胆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十烷醇能促进龙胆草种子萌发、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龙胆草经三十烷醇处理后,其幼苗生长速度、叶片叶绿素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显著增高,并且以0.1mg·L^-1浓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马成亮  刘世武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113-5114
报道了山东省新记录种子植物8种,即杭州榆、石生蝇子草、蒙古白头翁、禺毛茛、水子、假水生龙胆、刺旋花、柳叶蒿,分属7科、8属。  相似文献   

16.
文伟  杨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131-6133
[目的]建立龙胆草组织苗繁育体系。[方法]以龙胆草的嫩茎为材料,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不定芽的分化与生根、试管苗移栽与移植的研究。[结果]MS+0.2mg/LBA+1.0~1.5mg/L2,4-D是诱导嫩茎形成具有分化能力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MS+1.2mg/LAgNO3+0.6mg/LBA+0.1mg/LNAA是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0.1mg/LIAA+0.3mg/LNAA是龙胆草试管苗生根培养和生根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移植到山坡上的试管苗保持了龙胆草的各项植物学性状。[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培育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6%,说明此方法完全可以用于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龙胆草育苗技术、播种期和田间管理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东北龙胆草的种子为试材,通过种子活力测定和对比发芽试验研究龙胆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特征。[结果]龙胆草种子的净度为56.50%,优良度为55.80%,千粒重为24.35 mg。在恒温25℃和光照条件下种子平均萌发率为53.8%±1.5%,略低于四唑染色的测定结果(54.7%),但差异不显著。在30、25、20和15℃下,龙胆草的主根生长量和生物量分别为(7.504±0.365)、(13.488±0.674)、(12.236±0.512)、(6.752±0.326)mm和(0.085±0.004)、(0.289±0.014)、(0.264±0.013)、(0.185±0.009)mg。100%、50%、25%光照强度和暗处理下龙胆草的主根生长量和生物量分别为(5.974±0.756)、(9.425±0.405)、(12.547±0.198)、(13.524±0.602)mm和(0.185±0.007)、(0.308±0.024)、(0.318±0.014)、(0.127±0.011)mg。[结论]在东北龙胆草育苗时,应选25℃的温度条件,同时进行适度遮阴。  相似文献   

18.
张健夫  赵忠伟  李维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904-17906
[目的]探讨龙胆草斑枯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方法]分别试验不同用药时期、遮阴方式、栽植密度以及清理田园卫生等方法,对龙胆草斑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土壤、种苗消毒及苗期用药,防治效果为79.6%;遮阴栽培及与玉米间作可减轻发病,防治效果分别为57.1%和35.8%;清理田园卫生并施药及清理田园卫生可延迟发病4~9 d;栽植密度为200株/m2时,防病效果达42.7%。[结论]单靠药剂较难取得理想防治效果,采用土壤消毒、种苗消毒、清理田园卫生、遮阴栽培及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5种中草药中7种微量元素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与中草药药效的关系。[方法]在已知党参、肉桂、细辛、龙胆草、山茱萸中7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其进行因子分析研究。[结果]前3个主因子反映了原变量所包含的92.88%以上的信息。与第1主因子相关程度较大的变量是Cu、Zn,载荷系数大于0.96。与第2主因子相关程度较大的变量是Ca、Mn,载荷系数大于0.93。与第3主因子相关程度较大的变量是K,载荷系数大于0.93。5种中草药主因子的得分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和临床功效一致。[结论]该研究为中草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两种诱导物钕和牛蒡寡糖对秦艽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钕溶液对秦艽种子萌发都具有促进作用。6 mg/L的钕溶液培养的秦艽种子,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发芽势与发芽率达到60%和89%,比对照高25%和26%,且芽苗长势好。牛蒡寡糖溶液对秦艽种子萌发的影响表现为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在不同浓度的牛蒡寡糖溶液中,3 g/L牛蒡寡糖溶液对秦艽种子萌发促进作用强,发芽率达到87.5%,比对照发芽率高22%,芽苗长势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