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刈割对龙葵生长和富集镉的影响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25mg·kg-1镉胁迫下刈割对超富集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再生长能力和富集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留茬30cm轻度刈割,新芽再生速度较快,留茬15cm深度刈割处理的再生速度则相对较慢,二者差异显著,但相对于对照来说刈割处理都能显著提高龙葵的生物量和生长速率。通过对不同时期龙葵体内的镉积累量的比较,发现刈割能有效提高龙葵富集镉的能力。刈割是提高龙葵对镉污染土壤修复效率的一种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劳动就业中心是为失业人员提供职业介绍、岗位培训和劳动保障等服务的机构,而档案管理则是劳动就业中心日常工作的最好记载,本文分析了我国所面临的就业困境,而总结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档案管理是每个单位不可或缺的工作之一,它对每个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记载,尤其随着现代管理的发展,档案管理的作用更是为人们所重视,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基本了解是从档案上来的,而劳动就业中心也是通过档案对人员进行职业介绍、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中药龙胆的可入药植物即龙胆、三花龙胆及条叶龙胆根部活性成分的差异及3种龙胆的叶片是否具有开发利用价值,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进行相关代谢物数据采集,根据非靶向代谢组学对3种龙胆根部及叶片的化学组成成分进行研究。采用无监督模式的主成分分析(PCA)、单变量与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的偏最小二乘法(PLS-DA)分析和差异代谢物相对含量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PCA可对3种龙胆根部及3种龙胆叶片进行明显的区分;PLS-DA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龙胆、三花龙胆、条叶龙胆根部发现了58种差异代谢物,叶片中发现了46种差异代谢物,其中大部分代谢物在龙胆中的积累量高于三花龙胆及条叶龙胆。通过KEGG富集通路分析发现L-脯氨酸和L-丙氨酸均参与了ABC转运蛋白途径,且这2种代谢物在龙胆根部及叶片中均表现为上调,龙胆在抗逆性能及抵御外界病菌能力上优于三花龙胆及条叶龙胆,因此累积下来的化学成分含量也高于三花龙胆及条叶龙胆。研究结果为中药龙胆药原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种子静电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子静电处理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210032)张迈余登宛1引言植物生理学研究表明,静电场处理作物种子,改变其生理性状的机理是:种子萌发需要大量生物能,其中高能化合物ATP的供应是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重要因素。大量ATP的形成又是早期蛋白质合...  相似文献   
5.
冀北坳陷双洞背斜铁岭组沥青样品是活油苗沿裂隙运移到地表后,在低温蚀变作用下形成的,未经高温蚀变,因而其有机地球化学信息丰富,能很好地反映沉积有机质原始地质信息.所分析的沥青样品中检测到了高丰度的13α(正烷基)三环萜系列、补身烷系列(包括长链的补身烷系列)、规则藿烷系列、25-降藿烷及8,14-断藿烷,未检测到甾类化合物,其中13α(正烷基)三环萜类是元古界沉积有机质中特有的一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其具体生源尚不明确.沥青样品中甾类化合物的缺失以及丰富规则藿烷类化合物的检出表明原核菌藻类生物应该是双洞背斜铁岭组沥青的主要生源;高丰度25-降藿烷和8,14-断藿烷系列的出现指示生物降解作用是导致沥青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冀北坳陷沉积埋藏史、生烃史以及沥青样品中高丰度的13α(正烷基)三环萜类均证实,洪水庄组泥质岩应为双洞背斜铁岭组沥青的主要烃源岩.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锥式消力井具有结构简单、建筑物占地小、消能效果好及投资少等特点,指出特别适用于中小型水库小流量的消能工。  相似文献   
7.
<正>农场档案管理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管理规范是档案管理的目标,本文针对农场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和档案规范的一些内容进行探讨和阐述,希望对农场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有个理性认识,对工作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农场档案是对农场农业生产管理、科研项目建设以及农场各项工作的真实记录,对农业生产的发展研究起到关键的作用。做为农场发展历史、重大事项收集整理的档案管理部门来说,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柑橘黄龙病是严重危害我国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病害。对柑橘黄龙病进行空间分布和潜在风险预测是有害生物定量风险评估的重要研究内容。应用生态位组合建模技术分析了影响广西境内柑橘黄龙病发生的环境变量,并预测了当前和2030年气候情景下柑橘黄龙病的潜在发病风险区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通过集成GLM、GBM、FDA、RF和MAXENT的组合模型的TSS和AUC值分别为0.867和0.948,较单一模型均有明显提高;海拔是影响柑橘黄龙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而气温年较差和气温日较差对病害发生也有重要作用。评估发现柑橘黄龙病风险区的总面积变化不大,但其空间分布变化较为明显。当前广西境内柑橘黄龙病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柳州、钦州、崇左、玉林、贺州、北海、桂林等地区,占到该全自治区面积的18.8%。到2030年,南宁、贵港和梧州等地区的潜在高风险区的面积将会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