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快速检测大豆籽粒中十二种异黄酮组分的HPLC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快速检测大豆异黄酮组分,为大豆的异黄酮标记辅助育种提供重要依据。【方法】以大豆异黄酮12种组分为标准样品,利用HPLC技术结合吸收波峰鉴定的方法进行异黄酮组分的分析。【结果】不同异黄酮苷元组分黄豆苷元(daidzein)、大豆黄素(glycitein)和染料木素(genistein)分别具有不同的最大紫外光谱吸收波长,分别位于250、257和260 nm左右。采用YMC-C18反相色谱柱,以含0.1%(v/v)乙酸13%~30%(v/v)的乙腈为流动相,在35℃柱温条件下,经梯度洗脱,结合紫外吸收检测,可以准确地定性和定量鉴定出12种不同异黄酮组分。【结论】该方法样品用量少,检测异黄酮含量准确、快速,适合大量样本分析。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甘肃省种植的86份栽培品种和86份地方品种的大豆异黄酮、粗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了大豆异黄酮与大豆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总异黄酮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与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粗脂肪含量与大豆苷、大豆苷元、染料木苷和黄豆黄苷4种组分含量呈负相关。大豆总异黄酮含量与大豆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和染料木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0、0.268、0.462、0.969。  相似文献   

3.
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种子营养成分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野生大豆(Glycine soja)和栽培大豆(Glycine max)为试验材料,分析了其种子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野生大豆子粒中粗蛋白含量高于栽培大豆,粗脂肪、总糖、总异黄酮及粗纤维含量低于栽培大豆。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中均检出10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亚麻酸、油酸含量较高,野生大豆中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酸、亚麻酸、花生一烯酸含量高于栽培大豆。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均检出16种氨基酸,野生大豆的组氨酸、丝氨酸、精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及赖氨酸含量高于栽培大豆。栽培大豆的总氨基酸含量高于野生大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国大豆栽培和野生种质资源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本文简称脂肪性状)的变异特点,筛选优异种质,为不同生态区域大豆脂肪性状育种提供材料和依据。【方法】从中国全国各大豆生态区抽取代表性的栽培和野生材料进行田间试验,测定脂肪性状,进行各性状变异特点分析,并应用多元变异指数、聚类和主成分法分析中国和各生态区大豆脂肪性状的综合变异。【结果】(1)中国栽培大豆脂肪平均含量为17.21%,比野生种提高6.22%;油酸平均含量为23.25%,提高7.75%;亚麻酸平均含量为8.00%,减低4.23%;亚油酸平均含量为53.53%,减低2.57%;但栽培种的变异小于野生种;不同生态区均有此同一趋势。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在全国和各区差异均不大。(2)中国野生群体及各生态区群体脂肪性状的多元变异度均大于相应的栽培种,长期人工选择使栽培种的变异相对减小,但多元变异方向相对较宽。(3)栽培种脂肪含量与来源地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野生种未见相关,推论栽培种脂肪含量与纬度的相关主要应是人工选择的结果。(4)筛选得到高脂肪、高油酸、高亚油酸、低亚麻酸的优良材料,其中N23547和N23697为兼具高脂肪(>23%)、高油酸(>30%)、低亚麻酸含量(5%左右)的优异资源。【结论】栽培大豆脂肪、油酸平均含量显著高于野生种,亚麻酸平均含量显著低于野生种,亚油酸平均含量略低于野生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与野生种差异不大。脂肪性状在各个生态区域内均存在丰富的变异,区域间的变异并不比区域内大。栽培种脂肪含量与纬度的相关主要是人工选择的结果。筛选出一批优异种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鉴定和发掘野生大豆种质可利用的优异等位变异,为进一步有效地利用野生大豆资源开展大豆分子辅助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采用SSR标记技术对具有野生大豆血缘的大豆推广品种及其亲本进行遗传变异性分析。【结果】10个大豆育成品种分别遗传利用了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亲本的19个和10个特有等位变异,并产生了其亲本不具有的18个新的等位变异;野生大豆的小粒、高硬脂酸含量、多荚以及抗胞囊线虫等优良性状基因较易被其育成的大豆品种选择利用。【结论】野生和栽培大豆的种间杂交并不单纯是遗传物质的简单组合,它可以通过基因的重组创造出新的优良基因型种质。因而利用野生大豆特有的等位变异创造新的基因型,扩大栽培大豆的遗传多样性,进而拓宽大豆的遗传基础是有效和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异黄酮是大豆等豆类植物中富含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对食品和保健产业有重要作用。大豆籽粒可分离出12种异黄酮组分,可归为三大类:大豆苷类异黄酮、染料木苷类异黄酮和黄豆苷类异黄酮。通过鉴定大豆籽粒异黄酮总含量及3个组分含量性状的加性及上位性QTL,进而全面解析其复杂的遗传构成。【方法】利用先进2号和赶泰2-2双亲衍生的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NJRSXG,在5个环境下测定4个异黄酮含量性状:异黄酮总含量(total isoflavone content,SIFC)、大豆苷类异黄酮总含量(total daidzin group content,TDC)、染料木苷类异黄酮总含量(total genistin group content,TGC)和黄豆苷类异黄酮总含量(total glycitin group content,TGLC)。选用混合模型复合区间作图法(mixed-model-based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MCIM)和限制性两阶段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restricted two-stage multi-locus 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RTM-GWAS)进行异黄酮含量QTL检测。【结果】2个亲本在4个异黄酮含量性状上均存在较大差异,重组自交系群体异黄酮含量在高值、低值2个方向上均出现超亲分离,低值方向分离趋势强于高值方向。利用连锁定位MCIM方法共检测到4个异黄酮含量性状的19个加性QTL和16对上位性QTL,分布于15条染色体上。第14染色体重要标记区间GNE186b—Sat020内检测到3个新加性QTL:qSifc-14-1、qTdc-14-2和qTgc-14-1,且表型变异解释率最高。利用关联定位RTM-GWAS方法分别检测到4个异黄酮含量性状的51、66、42和36个关联标记位点,表型变异解释率为39.7%—52.5%,检测到的位点中覆盖了MCIM方法检测的19个加性QTL中的11个以及11个上位性QTL。候选基因分析分别在加性QTL区域和上位性QTL区域检测到93和100个候选基因,富集分析显示在第14染色体重要标记区间GNE186b—Satt020内,Glyma14g33227、Glyma14g33244和Glyma14g33715的功能与异黄酮代谢有关。【结论】连锁定位和关联定位2种方法结合能相对全面地检测异黄酮含量QTL。与连锁定位方法MCIM相比,关联定位方法 RTM-GWAS检测的QTL更多,总遗传贡献率更高,但尚不能检测上位性QTL,2种方法定位结果可相互验证补充,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由大量QTL/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毛豆、发酵处理毛豆和大豆中的大豆苷元、黄豆黄素与染料木素3种异黄酮苷元以及多酚类化合物的总含量,并分析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利用回流法酸水解样品中的大豆异黄酮,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苷元、黄豆黄素和染料木素的含量;利用福林酚法测定3种样品中的多酚类物质总含量,并通过测定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还原力比较样品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毛豆、发酵处理毛豆和大豆的大豆苷元含量分别为255.96,286.04和358.08μg/g,黄豆黄素含量分别为57.96,65.51和59.73μg/g,染料木素含量分别为12.88,26.40和4.62μg/g。发酵处理毛豆中染料木素含量增加明显,分别为毛豆和大豆染料木素含量的2.05和5.71倍。发酵处理毛豆、大豆、毛豆中的多酚类化合物总含量分别为(3.31±0.138)mg/g、(1.148±0.028)mg/g和(2.69±0.011)mg/g,发酵处理毛豆的多酚类化合物含量约是大豆和毛豆的2.9和1.2倍。抗氧化活性比较表明,发酵处理毛豆清除ABTS自由基与DPPH自由基的能力优于大豆和毛豆。发酵处理毛豆、大豆和毛豆还原力大小依次表现为发酵处理毛豆毛豆大豆。【结论】经过发酵处理后,毛豆中的3种异黄酮含量均有所增加,但以染料木素的增加最为明显;发酵处理毛豆中多酚类化合物总含量升高,自由基清除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异黄酮是大豆等豆类植物中富含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对食品和保健产业有重要作用。大豆籽粒可分离出12种异黄酮组分,可归为三大类:大豆苷类异黄酮、染料木苷类异黄酮和黄豆苷类异黄酮。通过鉴定大豆籽粒异黄酮总含量及3个组分含量性状的加性及上位性QTL,进而全面解析其复杂的遗传构成。【方法】利用先进2号和赶泰2-2双亲衍生的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NJRSXG,在5个环境下测定4个异黄酮含量性状:异黄酮总含量(total isoflavone content,SIFC)、大豆苷类异黄酮总含量(total daidzin group content,TDC)、染料木苷类异黄酮总含量(total genistin group content,TGC)和黄豆苷类异黄酮总含量(total glycitin group content,TGLC)。选用混合模型复合区间作图法(mixed-model-based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MCIM)和限制性两阶段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restricted two-stage multi-locus 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RTM-GWAS)进行异黄酮含量QTL检测。【结果】2个亲本在4个异黄酮含量性状上均存在较大差异,重组自交系群体异黄酮含量在高值、低值2个方向上均出现超亲分离,低值方向分离趋势强于高值方向。利用连锁定位MCIM方法共检测到4个异黄酮含量性状的19个加性QTL和16对上位性QTL,分布于15条染色体上。第14染色体重要标记区间GNE186b—Sat020内检测到3个新加性QTL:qSifc-14-1qTdc-14-2qTgc-14-1,且表型变异解释率最高。利用关联定位RTM-GWAS方法分别检测到4个异黄酮含量性状的51、66、42和36个关联标记位点,表型变异解释率为39.7%—52.5%,检测到的位点中覆盖了MCIM方法检测的19个加性QTL中的11个以及11个上位性QTL。候选基因分析分别在加性QTL区域和上位性QTL区域检测到93和100个候选基因,富集分析显示在第14染色体重要标记区间GNE186b—Satt020内,Glyma14g33227Glyma14g33244Glyma14g33715的功能与异黄酮代谢有关。【结论】连锁定位和关联定位2种方法结合能相对全面地检测异黄酮含量QTL。与连锁定位方法MCIM相比,关联定位方法RTM-GWAS检测的QTL更多,总遗传贡献率更高,但尚不能检测上位性QTL,2种方法定位结果可相互验证补充,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由大量QTL/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品种苦瓜果肉中皂苷总含量、7种单体组成含量及抗氧化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差异,为明确苦瓜中主要皂苷单体组成含量,筛选高皂苷含量及高活性的苦瓜品种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法测定13个苦瓜品种皂苷总含量,高效液相法测定7种皂苷单体含量、总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采用4-硝基酚-2-D吡喃葡萄糖苷法测定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同时分析组成含量和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3个不同品种苦瓜果肉皂苷总含量呈显著性差异,含量变幅为(0.52—1.20)g/100g DW,平均值为0.79 g/100g DW,变异系数为21.65%。7种皂苷单体含量的平均值依次为:苦瓜苷A(Momorcharaside A)5.32μg·g-1 DW,苦瓜皂苷A(Momordicoside A)25.42μg·g-1 DW,Karaviloside XI 3.96μg·g-1 DW,苦瓜皂苷F2(Momordicoside F2)66.95μg·g-1 DW,苦瓜皂苷K(Momordicoside K)183.70μg·g-1 DW,(23E)-3β,7β,25-trihydroxycucubita-5,23-dien-19-al 40.13μg·g-1 DW,Kuguacin N 3.87μg·g-1 DW。不同品种苦瓜总皂苷ORAC指数变幅为2 747.76—15 584.07μmol Trolox·g-1,平均值为8 879.48μmol Trolox·g-1,变异系数为34.91%;α-葡萄糖苷酶IC50值变幅为1.55—4.96 mg·m L-1。【结论】不同品种苦瓜果肉皂苷总含量、单体组成含量、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有显著差异。皂苷是苦瓜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但并非苦瓜抗氧化活性主要贡献物质。(23E)-3β,7β,25-trihydroxycucubita-5,23-dien-19-al是主要活性单体。  相似文献   

10.
黑大豆种质抗氧化能力及其与总酚和花色苷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分析127份黑大豆种质的总抗氧化能力及与其总酚和花色苷含量之间的差异和相关性。【方法】各类型之间差异采用平均数的t测验,聚类分析采用快速聚类法,相关性分析采用相关系数法。【结果】127份黑大豆种质种皮的总抗氧化能力、总酚和花色苷含量的变幅分别为0.44~3.56 mmol·g-1、7.05~74.82 mg·g-1和0.22~1.87 mg·g-1,表现出明显的基因型差异,不同类型及不同生态区黑大豆种质的总抗氧化能力、总酚和花色苷含量差异较大,其中,黑大豆/黄大豆、黑大豆春播/秋播、夏播/秋播、东北春/南方春、东北春/南方夏、北方春/南方春、北方春/南方夏之间的差异分别达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水平,总体趋势是北方春最高,东北春次之,南方春最弱。127份黑大豆种质可聚成6大类群,分别由3、24、20、31、37和12份种质组成。黑大豆的总抗氧化能力与其中的总酚和花色苷含量之间呈现极显著(P<0.01)正相关性。【结论】黑大豆的抗氧化作用与其种皮中所含的多酚和花色苷类物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野生大豆群体特征和地理分化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从分子标记等位变异水平上探讨中国野生大豆群体的遗传特征、连锁不平衡特点和地理生态分化的遗传机制,并以重要生态性状全生育期为代表解析性状地理分化的遗传基础。【方法】从全国24个省区不同地理生态型的野生大豆材料中抽选174份组成代表性样本,选用204个SSR标记,利用TASSEL及STRUCTURE 2.2软件进行群体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群体的地理分化、亚群体特异性及全生育期位点等位变异的地理分化进行遗传分析。【结果】中国野生大豆群体蕴含丰富的遗传变异,20条连锁群中,I和C2连锁群有相对较多的位点平均等位变异和遗传分化。不论是共线性组合,还是非共线性组合,都有一定程度的LD存在,说明历史上发生过连锁群间的大量重组;野生群体D ′平均值为0.34,高值多,比栽培大豆高,说明野生群体发生过更多的重组,保留下较高的LD。采用H-W平衡模型将野生群体聚成4类,模型聚类亚群划分与地理生态分类相关、有交叉,推测各地理亚群体发生过材料的迁移。各地理亚群经长期自然选择,各位点等位基因的频率发生变化,还有新生的与绝灭的,因此,各地理亚群间产生明显的等位基因分化。与地理生态性状全生育期关联的有15个位点160个等位变异,其中,亚群特有等位变异共58个,来自14个位点,同一位点可以在多个亚群体产生不同的特有等位变异,其效应从南至北逐渐下降,这说明生态区间不仅有强烈的遗传分化,而且是有规律的遗传分化。【结论】中国野生大豆群体遗传多样性高,共线、非共线位点间连锁不平衡程度高,4个生态亚群体间位点高度遗传分化,产生大量地区特有等位变异,全生育期还表现由南向北降效的规律性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改进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挖掘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中蕴藏的农艺性状优异等位变异,为拓宽栽培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的遗传基础提供材料和依据。【方法】通过标记加密和剔除部分单标记型片段的方法,改进以野生大豆N24852为供体,栽培大豆NN1138-2为受体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SSL)群体SojaCSSLP1;对改进后的群体(SojaCSSLP2)进行3年2点田间试验,通过单标记分析、区间作图、完备复合区间作图和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等4种定位方法,结合与轮回亲本有显著差异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间相互比对,检测与大豆开花期、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百粒重和单株粒重相关的野生片段。【结果】改进后的群体(SojaCSSLP2)由150个CSSL构成,其中,有130个家系与SojaCSSLP1相同;在原遗传图谱上,新增40个SSR标记,相邻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由16.15 cM变为12.91 cM,大于20 cM的区段由32个减少至17个,标记覆盖遗传距离总长度较原图谱(2 063.04 cM)增加103.52 cM;群体NN1138-2背景回复率变幅为79.45%-99.70%,平均为94.62%。利用SojaCSSLP2群体,分别鉴定到与开花期、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百粒重和单株粒重相关的4、5、5、7、14和3个工作QTL(working QTL)/片段,其中有15个工作QTL/片段能在多个环境下检测到,属共性工作QTL(joint working QTL);除片段Sct_190-Sat_293上的主茎节数位点外,野生等位变异具有的加性效应方向与双亲表型差异方向一致;单个位点分别能解释5%-64%的表型变异;同时,分别检测到3、2和2个与地点存在互作的株高、主茎节数和单株荚数QTL/片段,其中与凤阳环境的互作均具有增加表型的效应,这可能与凤阳较南京所处纬度高有关;这些位点/片段分布在26个染色体片段上,其中有7个片段与2个及以上性状相关,可能是性状相关的遗传基础;与前人结果比较,有3个开花期、3个株高、2个主茎节数、2个单株荚数、8个百粒重、2个单株粒重位点能在其他遗传背景栽培大豆中检测到,说明在这些位点上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间及栽培大豆间均存在遗传差异;另外18个位点(片段)为本研究利用野生大豆的新发现。【结论】大豆开花期、株高和主茎节数的遗传基础较百粒重简单,前者均存在效应较大位点/片段,后者多由小效应位点控制,遗传基础极为复杂;野生大豆中蕴藏着新的等位变异,能拓宽栽培大豆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一年生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优质资源评价与鉴定、种质创新与育种、性状遗传特性、有利基因的克隆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野生大豆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近缘野生物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能力,可利用野生大豆资源拓宽大豆遗传基础、改良栽培大豆。近年来,国内外野生大豆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本文从光合生理学的角度,综述了近年来野生大豆的研究进展,旨为我国野生大豆科研和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野生大豆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野生大豆资源的分布、起源、分类、研究与利用5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从野生大豆的产量品质、生理性状、杂种优势的优良特性及其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角度介绍了野生大豆资源研究利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The cultivated soybean(Glycine max(L.) Merr.) was distinguished from its wild progenitor Glycine soja Sieb. Zucc.in growth period structure,by a shorter vegetative phase(V),a prolonged reproductive phase(R) and hence a larger R/V ratio.However,the genetic basis of the domestication of soybean from wild materials is unclear.Here,a panel of 123 cultivated and 97 wild accessions were genotyped using a set of 24 presence/absence variants(PAV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the materials were phenotyped with respect to flowering and maturity times at two trial sites located at very different latitudes.The major result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variation at PAVs is informative for assessing patterns of genetic diversity in Glycine spp.The genotyping was largely consistent with the taxonomic status,although a few accessions were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two major clades identified.Allelic diversity was much higher in the wild germplasm than in the cultivated materials.A significant domestication signal was detected at 11 of the PAVs at 0.01 level.In particular,this study has provided information for revealing the genetic basis of photoperiodism which was a prominent feature for the domestication of soybean.A significant marker-trait association with R/V ratio was detected at 14 of the PAVs,but stripping out population structure reduced this to three.These results will provide markers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finding of R/V related genes that can help to understand the domestication process and introgress novel genes in wild soybean to broaden the genetic base of modern soybean cultivars.  相似文献   

17.
野生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感反应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对来自我国9个省份的40份野生大豆资源进行了黑龙江省大豆疫霉根腐病优势1号生理小种的抗感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40份野生大豆中,表现抗病的野生大豆资源12份,占鉴定资源总数的30%;表现中间反应类型的有12份,占鉴定资源总数的30%;表现感病的植株有16份,占鉴定资源总数的40%。30个座位共检测到223个等位变异,平均片断长度在200~2000bp之间,等位变异数目的变化范围是3~11个,平均等位变异数目为7.43个,不同位点的等位变异数表现差异,其中Satt294等位变异数较少,仅3个;Satt409等位变异数最多,有11个。平均相似系数为0.794,变化范围为0.74~0.86,83.35%的野生大豆间的相似系数在0.78~0.83之间,遗传差异较大,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出多态性丰富的分子标记引物,为进一步研究广西野生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提供参考。【方法】运用SSR分子标记技术,选择60对核心SSR引物,对22份不同时期收集的广西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进行多样性分析,以筛选多态性引物。【结果】60对核心引物的等位变异数为1.0~8.0个,平均为3.5个,有23个位点表现出良好的多态性、等位变异超过4个;不同连锁群上SSR位点等位变异有所不同,变化范围为1.67~5.00个,其中J连锁群等位变异最低,平均为1.67个;B2和H连锁群等位变异最高,平均为5.00个。【结论】筛选的23对多态性丰富的SSR引物适合用于广西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日照大豆、菜豆根瘤菌的16S rDNA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东日照地区同时采集大豆[Glycine max(L.)Merr]、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根瘤,分离纯化,保藏根瘤菌共54株,通过提取DNA,PCR recA基因,通过Blast比对及recA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研究日照地区大豆与菜豆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90%以上的相似水平上,日照大豆中的根瘤菌分布于根瘤菌属、慢生根瘤菌属、伯克霍尔德菌属3大属,圆明慢生根瘤菌、大豆慢生根瘤菌、菜豆根瘤菌、豌豆根瘤菌4个种,3个未定种。日照菜豆中的根瘤菌全部分布于根瘤菌属,菜豆根瘤菌、豌豆根瘤菌、赤小豆根瘤菌3个种,2个未定种,其中一个进化距离较远,可能为潜在新种。证明了日照大豆、菜豆根瘤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日照大豆根瘤菌多样性大于日照菜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中国栽培大豆微核心种质的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水平,为拓宽大豆遗传基础、发掘优异基因、改良大豆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大豆20个连锁群上的100个SSR位点,对来自全国28个省补充完善的248份栽培大豆微核心种质进行SSR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采用PowerMarker Version 3.25软件统计等位变异数、平均等位变异数、多态性信息量(PIC值)及亚群特有等位变异数等参数;基于遗传距离建立了栽培大豆微核心种质的无根Neighbor-Joining树;用Structure2.2软件对微核心种质的群体结构进行评价。【结果】100个SSR位点在248份材料中共检测出等位变异1460个,每个位点变异范围为2—33个,平均为14.6个,每个位点PIC值变异范围为0.158—0.932,平均为0.743。基于模型的群体结构分析显示,依据LnP(D)无法判断最佳K值(群组数),但通过计算系数ΔK发现,K=3为微核心种质的最佳群体结构。结合种质的生态类型及品种类型分析发现,地理来源相同的种质具有聚在一起的倾向,但来源相同的种质也有分在不同组的情况。不同生态类型及品种类型间均存在较多的互补等位变异和特有等位变异。【结论】中国栽培大豆微核心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以用来拓宽大豆品种遗传基础;不同生态类型及品种类型间存在较多的互补及特有等位变异,是种质创新及品种改良的物质基础;栽培大豆微核心种质存在明显的群体结构,为微核心种质在育种中的直接或间接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