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及叶表皮刮取技术对桂竹叶片进行解剖学研究,对其表皮及横切面解剖结构进行测量和分析,观察桂竹叶片泡状细胞、长细胞、短细胞、叶肉细胞、梭形细胞、气孔器、维管束、表皮毛、下表皮乳突的形态及排布规律。结果表明,各形态指标的变异系数为4.9%~37.8%,下表皮细胞的形态指标变异系数普遍大于上表皮细胞,短细胞、梭形细胞、气孔器等的解剖结构具有显著特征。对桂竹叶片解剖结构进行详细描述,建立了横切面结构与表皮结构的对应关系。桂竹叶上表皮呈现“维管束-长(短)细胞-泡状细胞-长(短)细胞-维管束”的交替带状结构,下表皮呈现“维管束-长(短)细胞-维管束”的交替带状结构,上下表皮解剖结构差异明显。桂竹叶切面上呈现“泡状细胞簇-维管束-泡状细胞簇”的交替结构。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桂竹具有分类学意义的解剖学特点,为刚竹属近缘属间、属下的界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天南星科中的植物羽叶蔓绿绒(Philodendron pitfieriEngl.)的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培对其植株叶解剖结构的影响,并测定了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等指标,以期为水培植物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①水培后表皮细胞厚度、角质层厚度及细胞大小均显著增加,但下表皮的气孔密度显著减少;②水培后叶片及叶柄的维管束占叶横切面的百分比显著减少但是导管直径明显增大,通气组织占叶横切面的百分比及其直径均显著增加;③水培后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减少,脯氨酸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3.
徒手切片常用于植物细胞结构的研究,但传统徒手切片方法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且需要经历复杂的脱色和染色.利用双面剃须刀将新鲜水稻叶片切成薄片,分别在可见光和紫外光下观察显微结构.结果显示,叶片横切面在蓝色荧光下,可以获得清晰的表皮细胞、维管束、泡状细胞大小和数目的图像.该图像满足计量分析.采用改进的徒手切片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适合水稻叶片维管束和泡状细胞变异的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8种野生葱属植物的叶形态特征,为其分类学研究和生态适应性机制分析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布于新疆不同生境的8种野生葱属植物齿丝山韭、实葶葱、新疆蒜、健蒜、多籽蒜、奇台蒜、喀纳斯蒜和乌鲁木齐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观测和树胶制片法,测定其叶片数量、长度、宽度等指标,观察其解剖结构异同;通过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叶片表皮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性状的分类学意义。【结果】8种葱属植物的叶形态和微形态存在差异,实葶葱和齿丝山韭叶直立,其余呈不同程度倒伏;实葶葱叶圆柱形,其余叶均为条形;实葶葱叶表面被蜡粉,其余均为光滑;实葶葱叶表皮细胞矩形,其余均为菱形;实葶葱垂周壁直线型,其余均为弧线形。8种植物叶片均为双面气孔型,气孔椭圆形,保卫细胞肾形,无副卫细胞,保卫细胞不同程度下陷。基于叶表皮结构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8种材料分为3类,齿丝山韭和实葶葱分别聚为一类,其余6种聚为一类。【结论】叶形态、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形状、表皮细胞密度和气孔指数大小可为种的界定提供重要的形态分类学依据,具有分类学意义。叶片上表皮细胞比下表皮细胞可以提供更为全面的微形态特征。新疆8种野生葱属植物的叶片形态和微形态结构均呈现一定的抗旱和抗寒特征。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3种嵩草属植物叶片形态解剖特征,采用石蜡切片法,分析叶片表皮、叶肉、叶脉等解剖结构的差异,并比较分析叶片不同部位的解剖结构特征。结果表明:3种嵩属草植物叶表皮近、远轴面均由1层表皮细胞组成,线叶嵩草表皮细胞最大,其次为高山嵩草,大花嵩草最小。大花嵩草近轴面主脉凹陷处存在泡状细胞,高山嵩草和线叶嵩草近轴面无泡状细胞。3种嵩草叶表皮均具有较厚的角质层,近轴面角质层均厚于远轴面,线叶嵩草角质层最厚,其次是高山嵩草,大花嵩草最薄。叶肉没有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但有发达的气腔。机械组织和维管束占叶片横切面面积的比例均较小,线叶嵩草最大,高山嵩草次之,大花嵩草最小。线叶嵩草维管束鞘总面积最大,高山嵩草次之,大花嵩草最小。3种嵩草属植物叶片不同部位解剖结构均存在差异,其中高山嵩草在叶片不同部位中存在极显著差异的结构最多,线叶嵩草次之,大花嵩草最少。可见,3种嵩草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差异显著,可以作为分类学的重要依据;均具有典型的旱生植物特点,线叶嵩草和高山嵩草有较厚的角质层,而大花嵩草通过较小的表皮细胞和泡状细胞响应生境干旱化。  相似文献   

6.
为系统地研究流苏树的分类、形态特征和解剖特征,对华北地区14个主要类型的流苏树的形态特征和叶片及叶柄的解剖学特征进行分析。形态比较结果表明:14个不同类型的流苏树在外观形态有显著差异,其树冠、枝姿、树皮性状和叶形等形态特征都有显著不同,反映类型间可能存在遗传分化;解剖结构的观察结果显示:1)14个类型流苏树叶片均为异面叶,表皮细胞和栅栏组织均为1层,排列紧密,叶片和叶柄表面均覆有毛被和角质层;2)叶片和叶柄横切面结构有差异,叶柄中部横切面形状均为近半圆形,但维管束轮廓有近半圆形、半圆形和近圆形3种形状;3)维管束类型均为近周韧,但每个类型的维管束数目和大小都不尽相同。并根据筛选出的19个解剖特征数据对14个类型流苏树的分化关系进行聚类分析。综合比较形态和解剖特征可以发现在各类型之间差异比较明显,可为流苏树的类型鉴定及植株选优提供依据,在株型定向培育和资源鉴定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3种沙棘叶片解剖结构比较其耐寒性差异,以期为沙棘(Hippophae)属植物替代分布提供数据支撑.选取四川若尔盖县分布的3种沙棘属植物西藏沙棘(H.tibetana)、肋果沙棘(H.neurocarpa)、中国沙棘(H.rhamnoides)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制作叶片横切面永久装片,测量叶片厚度、上表皮...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石蒜科中玉帘属的葱兰、石蒜属的石蒜、水仙属的水仙和朱顶红属的朱顶红4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进行了解剖学显微结构比较.结果表明,4种植物叶片的海绵组织发达,叶脉中的维管束都为有限外韧型维管束,且维管束鞘由薄壁细胞组成,气孔器都由2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构成,无副卫细胞,气孔器的长宽比都很小,在1.03~1.44之间.但是,葱兰叶片横切面轮廓基本呈“肾形”,石蒜、水仙和朱顶红叶片横切面轮廓基本呈浅“W”或“V”字形;葱兰叶片横切面的上、下表皮分界不明显,无叶缘结构,而石蒜的叶缘为楔形,水仙的叶缘为乳突状,朱顶红的叶缘为圆弧形;葱兰、水仙和朱顶红均为等面叶,而石蒜为异面叶且下表皮细胞上具有明显的尖刺状乳突;石蒜、水仙和朱顶红叶片海绵组织内相邻维管束间有大而明显的薄壁细胞,这类细胞破裂后可形成较大的空腔,葱兰则是以花环状的薄壁细胞围成小空腔;叶表皮细胞有长细胞和短细胞之分,葱兰、石蒜、水仙的叶表皮细胞形状多数为长矩形,朱顶红的叶表皮细胞多数近椭圆形或近圆形;葱兰和水仙叶片的上、下表皮气孔器分布密度差异很小,石蒜和朱顶红叶片的上、下表皮气孔器分布密度差异明显.说明4种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具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种间差异,可为石蒜科植物的种属关系确认与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通过石蜡切片法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喀什霸王(Sarcozygium kaschgaricum Boriss)叶片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喀什霸王叶片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但栅栏组织分布于叶片的上下表皮内方,为等面叶。从叶片横切面上看,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的形状不规则的表皮细胞组成,细胞外壁角质层较厚,上表皮角质层较下表皮的厚,气孔类型为无规则型,仅分布在下表皮上,微下陷;叶肉组织发达,栅栏组织由1~2层圆柱形细胞组成,其外层细胞转化为异细胞,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之比约为1∶2,海绵组织位于叶片中央,细胞呈凌乱分布下表皮内具有1~2层由异细胞组成的下皮层;主脉发达。以上特征均反映出植物结构与环境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豆蔻属(Amomum L.)2种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与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的叶解剖结构特性差异,采用指甲油印痕法和超薄切片法对其叶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种植物的叶片在气孔器的分布、气孔器的结构、叶片横切面结构、叶肉细胞超微观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在气孔器的数量、气孔器的大小、叶绿体的结构、叶肉细胞贮藏的营养物质等方面存在差异:草果叶片的上、下表皮气孔分别比阳春砂叶片的上、下表皮气孔大;阳春砂叶片的上、下表皮气孔数目分别比草果叶片的上、下表皮气孔数目多;阳春砂叶片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不太明显,草果叶片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较明显,且栅栏组织排列更加整齐、规则;阳春砂的叶绿体中含有淀粉粒和嗜锇颗粒,细胞质中含有内生菌,草果叶片的叶绿体中含有脂滴。  相似文献   

11.
甘蔗叶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进行甘蔗多糖的深入研究和利用。[方法]对甘蔗叶多糖提取与含量测定进行研究。建立80%乙醇去杂—热水提取—乙醇沉淀—去色素的提取工艺,从甘蔗叶中提取粗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比色测定多糖的含量,在波长490 nm处测定吸光值。[结果]结果表明,甘蔗多糖在80℃9、5%乙醇沉淀的条件下多糖提取率最高,为1.34%,在8~8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9%,RSD=0.6%。[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率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甘蔗多糖提取与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为寻找高效低毒的防治罗汉果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新途径,该文通过毒力测定及盆栽试验进行了乌桕[Sapium sebiferum(Linn.)Roxb.]叶乙醇提取物对罗汉果根结线虫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乌桕叶乙醇提取物含具有较强毒杀线虫活性,浓度2.5g/L、处理48h活性最强,线虫校正死亡率达93.13%,LC50为333mg/L;乌桕叶乙醇提取物稀释100倍、1000倍、10000倍后处理接种了罗汉果根结线虫的番茄苗,植株平均根结数分别为12.5±3.84,20.17±4.01,31.8±5.09,均显著低于对照(5%乙醇水溶液)的平均根结数62.5±5.53,株高分别比对照提高28.10%、21.07%、12.23%,植株鲜重分别比对照增加33.07%、15.31%、2.73%。乌桕叶乙醇提取物能减轻线虫危害,促进植株生长,利用乌桕叶提取物防治根结线虫具深入研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藜麦叶片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及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优化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叶片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和分析基因型间的差异,为藜麦黄酮的开发和高黄酮的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采用3因子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浸提时间等因素对藜麦叶片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最佳提取条件,对10个不同基因型品种藜麦的叶片黄酮得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藜麦叶片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体积分数70%乙醇,1∶40料液比,80℃水浴下回流浸提0.5 h。在优化条件下,1次提取工艺得率达85%以上。各因素对叶片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浸提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比较结果发现:藜麦叶片黄酮得率存在明显基因型差异,其中品种PI814932的叶片黄酮类物质得率最高,达0.933%。所测藜麦品种的叶片黄酮平均得率为0.619%,变异系数为34.44%。研究表明:乙醇回流法适于提取藜麦总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干旱胁迫条件下狗头枣叶片解剖学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条件下狗头枣叶片在解剖学方面的变化。[方法]栽养狗头枣嫁接苗,4个不同梯度干旱胁迫46d后,取植株相同部位的叶片,经过石蜡切片法制片,进行解剖结构的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叶片厚度、上下表皮细胞的大小、第一层栅栏组织细胞的密集度等抗旱性指标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较,叶片厚度、上表皮细胞的大小、下表皮细胞的大小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减小,第一层栅栏组织细胞的密集度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间,狗头枣叶片厚度、上表皮细胞的大小、下表皮细胞的大小均为极显著性差异。而对于第一层栅栏组织细胞的密集度这一指标,轻度胁迫和中度胁迫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的解剖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为选育抗旱性强的枣树品种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比较研究了目前正在应用的植物叶片中H2 O2 含量定量测定的 3种方法 ,结果表明 ,Ti (IV) H2 O2 比色法有严重背景干扰 ,测定结果偏高 ;而 5 %TCA (三氯乙酸 )提取 ,活性炭脱色 ,Ti (IV) PAR H2 O2 比色法中 ,活性炭吸附了部分H2 O2 ,测定结果偏低 ;改用萃取脱色时 ,有高回收率 (95 %以上 ) ,干扰小的特点 ,适宜植物叶片中微量H2 O2 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小蠹科昆虫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分别以单头削尾材小蠹、削尾材小蠹足部肌肉组织以及多年75%酒精浸渍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的酚仿抽提法、改良的CTAB法、SDS法及动物组织/细胞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即磁珠法)4种方法提取小蠹基因组DNA,对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分光光度值的测定以及COⅠ基因扩增。结果表明:4种方法均可从单头标本中提取总DNA;对于75%酒精浸渍2年的标本,4种方法均适用,大于2年的浸渍标本,仅磁珠法适用,且磁珠法适合微量组织总DNA的提取。   相似文献   

17.
菜心叶绿素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任红  罗丰  许彦  许如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455-1456
[目的]探讨研磨法和浸提法测定菜心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优劣及快速测定的步骤。[方法]以菜心为试材,浸提法设5个处理:95%乙醇、80%丙酮、丙酮∶乙醇=1∶1、丙酮∶乙醇=1∶2和丙酮∶乙醇=2∶1,Arnon研磨法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提取液对菜心叶片叶绿素提取效果和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浸提法要优于Arnon研磨法;浸提法中,混合液浸提法的提取率和提取液的稳定性都优于单一溶剂浸提法,其中菜心叶绿素提取效果最好的是丙酮与乙醇体积比为2∶1,单一的丙酮或乙醇浸提法效果较差。[结论]丙酮与乙醇体积比为2∶1的混合液浸提法直接浸提菜心叶片叶绿素的优点是步骤简单,操作方便,节省时间,稳定性好,可以快速测定大批量样品的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测定乌克兰鳞鲤(Cyprinus carpio)倍性的合适的方法。[方法]建立3种流式细胞术样品制备方法:肾组织单细胞悬液法、红细胞甲醛固定法和红细胞乙醇固定法。采用BD FACS tar Puls型流式细胞仪测定倍性。[结果]3种制样方法均能得到结果,但红细胞甲醛固定法最佳。[结论]流式细胞术可精确、快速地检测乌克兰鳞鲤倍性,适应其多倍体产业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获得植物原生质体高产、高活力的方法。[方法]以烟草品种X311叶片为试材,研究简易大量制备烟草叶肉原生质体的条件及其在植物病毒研究上的应用。[结果]在纤维素酶浓度为1.3%,离析酶浓度为0.4%,果胶酶浓度为0.1%,渗透压稳定剂甘露醇浓度为0.63 mol/L,酶解8 h的条件下制备烟草叶肉原生质体,将制得的原生质体经简易纯化或者不纯化直接经洗涤液洗涤3次后,可直接用于植物病毒的侵染试验。侵染后的原生质体培养24 h,提取病毒粒子,经SDS-PAGE可证明病毒发生增殖。该方法制备的烟草叶肉原生质体含细胞碎片和其他杂质少,在相同成本条件下原生质体产量是一般方法的5.69倍,活率要高出11.26个百分点。[结论]该方法对快速大量制备其他植物原生质体研究植物病毒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分别采用溶剂浸提和水蒸汽蒸馏法对白苏叶进行提取,并用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2种白苏叶提取物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在0.1 g干样/mL下,白苏叶乙醇提取物在3~5 d的培养时间内能够完全抑制辣椒疫霉病菌的生长,对番茄灰霉病菌的生长抑制率高于60%。白苏叶挥发油在测定中对植物病原真菌也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白苏叶挥发油在0.5 mg/mL时能够完全抑制供试7种供试病菌的生长。白苏挥发油对7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测定表明,挥发油对水稻纹枯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0677mg/mL和0.1050 m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